山东省青岛市青岛艺术学校 李 芊
作为最具代表性的音乐表演艺术门类之一,钢琴因其独特的结构形式与艺术符号深受古今中外受众喜爱,因此成为职业教育机构强化审美教育的主要形式。钢琴教学不仅成为中职学生提高就业市场竞争力的一种重要手段,且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卓有成效,因而越发成为中职审美教育体系中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
中职钢琴教学中突出审美教育最主要的作用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利用钢琴教学引导学生对音乐旋律、节奏、曲调等产生情感共鸣,进行情绪宣泄,从中感受和领悟音乐艺术美与人文美,从音乐艺术的美感与享受中进一步领悟生活美与自然美。这种逐步深入、螺旋式上升的情感体验也是培养学生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等优良个性品格的重要途径。
通过切实感受钢琴带来的美好体验和愉悦情绪,学生对钢琴演奏将产生更加正面和积极的印象。这些正向情绪体验将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主动投入钢琴和音乐艺术学习的兴趣与热情,而以兴趣为基础和先导的钢琴艺术教育往往也是取得更好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着眼于审美教育的钢琴教学能在更大程度上避免纯粹技巧性训练的局限性,有助于学生主动参与钢琴技巧学习。
基于兴趣的技巧练习能够给学生以更加积极的心理暗示,使学生更加乐于通过持续的重复练习取得进步,而不会在较为枯燥的训练中迅速感到疲乏。每一次进步都会给学生带来更加强烈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有助于学生在钢琴技巧练习中形成良性循环,这是中职钢琴教学在技巧训练方面取得高品质教学成果的重要手段。
钢琴艺术是音乐艺术中极具代表性的形式,然而弹奏钢琴却是相当专业的技术活动,需要经历一段足够漫长的积累才能熟能生巧、精益求精。不过部分中职钢琴教学却在技巧训练和审美教育方面出现比例不均的失衡问题,也就是对技巧练习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相对忽略了情感体验与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
这种重技巧轻体验的偏颇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对钢琴教学产生偏见,误将钢琴教学作为机械重复的专业技术训练,而对钢琴音乐艺术的情感性、人文性和审美性缺乏认知。一旦学生在思想意识层面对钢琴教学形成不良印象,其极有可能出现两种较为极端的后果。一是只重技巧练习,将弹奏技术作为钢琴学习的唯一目标。另一种则对钢琴教学产生排斥和抗拒心理,既不投入技巧训练,也无法通过钢琴艺术体验其中的情绪表达或情感宣泄。这显然是极其失败的钢琴艺术教学,也是中职钢琴教学低质低效的典型表现形式之一。
除了对钢琴弹奏技巧的过度追逐外,部分中职钢琴教学还存在急功近利、拔苗助长的不良倾向。比如,引导或要求学生考级,鼓励学生不断追求钢琴弹奏技巧的更高级别认证等。
这种问题根源其实是中职学校教育思想轨道偏移的表现。由于人力资源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帮助学生争取更多市场话语权和主动权便成为不少中职学校的头等大事。这其中,证书便成为拓展未来职业市场空间最重要的“敲门砖”。中职钢琴教学不惜持续增加弹奏技巧的难度或复杂性,只求学生在考级之路上节节胜利。然而过于急切的教学却常常适得其反,部分学生可能因此对钢琴教学产生逆反心理,另一些学生则可能陷入为了技巧而学习的歧途。显然,以上情况都是制约中职钢琴教学提质增效的负面因素。
整体上,进入中职就读的学生普遍存在文化基础薄、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共性缺点,其对音乐艺术的领悟力、感受力也相应不足。倘若中职钢琴教学不顾学生实际情况泛泛而教,一刀切地要求所有学生按照统一标准学习,则极有可能挫伤其中许多学生的自信和热情,反而为钢琴教学提高审美教育水平埋下风险隐患。因此,中职钢琴教学突出审美教育应当坚持精细化方向,也就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层教学。
坚持精细化方向是更加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使钢琴教学更好地适应每个学生的现实要求或学习特点。同时,精细化教学也有助于保护最大多数学生投入钢琴艺术享受和情感体验的积极性,使最大多数学生能够在钢琴教学中逐步掌握用音乐展示内心情绪的方式方法。
坚持精细化方向的同时也是在坚持多元化方向。为了满足不同学生对钢琴艺术学习的不同需要,教师需要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手段构建更加立体的教学模式。
多元化教学既是对钢琴教学方法的丰富,也是对教育理念的革新。多元化是对传统单一教学模式的超越和突破,也是帮助钢琴艺术审美教育更加贴近时代特色、符合社会发展的主体潮流,是在增强新生代学生对艺术教育、审美教育的认同感和接受度。
考虑到中职学生艺术素养和审美鉴赏能力的平均水平相对较低,中职钢琴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应立足学生实际细分教学对象,适当降低难度。比如,从耳熟能详的童谣、民歌入手,兼顾五线谱与简谱两种识谱形式等。童谣与民歌群众基础扎实,几乎每个学生都在学龄前和小学阶段有过充分的认识。利用童谣与民歌编写的钢琴曲开展教学,不仅内容简洁简短、弹奏难度低,而且与学生情感距离近,因为熟悉而亲切,有助于学生快速掌握和记忆。
教师对零基础的学生开展钢琴教学可以先从识谱起步,引导学生凭借记忆中的旋律和简谱努力跟上教学进度。个别基础相对扎实的学生则可以适度超前,或作为教师助手为其他学生演示完整曲目亦可。适当降低难度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钢琴艺术的兴趣,引导学生更加持续地提高钢琴演奏技巧,并通过演奏展示情感、尝试以琴抒情的表达路径。
艺术学习的成效通常需要通过实践进行检验,而学习者往往能够在展示技巧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对后续学习产生更为显著的推动力。因此,中职钢琴教学不妨通过创造表演机会、营造竞赛环境引导学生在演奏中投入饱满的情绪。比如,将课堂教学转换成袖珍演奏厅,鼓励学生演奏最喜爱或最拿手的钢琴曲。对学生演奏水平的评价重点应当集中在情绪表达和抒发方面,突出情绪对演奏技巧的带动作用等。
表演和竞赛的氛围有助于学生提高对钢琴艺术学习的重视程度,突出情绪表达的评价方式有助于学生转变为技巧而学习的认识偏见,重新定位钢琴艺术的情感体验价值,这是基于钢琴教学开展审美教育的重要方式。
艺术学习是一项需要时间积淀的系统性工程,课堂上有限的教学时间很难发挥显著作用。因此,充分利用技术延伸教学时间与空间至关重要。比如微课,钢琴教学微课可以在同一主题下创设多个板块,分别适应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同时,这些微课内容可以充分展示钢琴音乐艺术的旋律美、节奏美、曲调美,进而使学生在欣赏钢琴曲目的同时受到经典音乐作品的熏陶。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影视或网络资源,尤其是经典影视作品的节选,既有鲜明的故事性与矛盾冲突,又有优美钢琴音乐的背景衬托,这对学生提高钢琴艺术审美鉴赏能力大有帮助。
在立德树人素质教育改革进程中,艺术教育因其有助于培养学生审美鉴赏意识和能力而成为美育和德育的焦点,越发受到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关注。作为艺术教育中的典型代表之一,钢琴教学不仅兼有技术性和技能性,也是情感表达和体验的重要渠道,故而成为中等职业教育领域中审美教育的首选途径,也是通过钢琴教学和艺术教育提高未来职业人才核心竞争力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