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农垦北安管理局第二高级中学 申海华
农垦北安管理局第二高级中学地处赵光农场,前身是赵光农场高中,2001年在管理局的支持下,扩大规模并成立北安管理局第二高级中学,这是一所普通高中。我校不断探索普通高中的办学模式,探索适合每个学生的发展道路。提出“普职融通,多元特色化办学”模式,满足人民群众需求,多模式、多取向、开放型的优质教育。
近几年国家增加了对农村高中的资金投入,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我校地处赵光农场,赵光农场是全国第一个国营机械化农场、现代化大农场。2016年农垦北安管理局整合教育资源,该校是一所普通高中与中专融合的农村学校,在校生1540人。该校的生源95%来自农村,家庭条件处于特困、贫困的家庭占50%,建档立卡与低保家庭占10%。由于地处农村及家庭条件等原因,据调查95%的学生在初中之前没有受过画画、唱歌、乐器、舞蹈、演讲等业余培训;每年本地区中考成绩前70%的学生被重点高中录取,后30%被我校录取。该校的生源来自农场,学生大多不自信、视野窄;还有很多学生父母常年外出打工,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看管,隔代亲的学生受到家庭教育少,习惯养成不好。基于以上几点原因,我校大部分学生的知识基础较差,学习习惯不好,部分学生甚至厌学,相应很多方面的核心素养也较弱。
这些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希望,也是垦区的希望、国家未来的希望。从国家层面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到国家、省、区、市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与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都指出鼓励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这是时代的召唤,也是人民的需要。由此,推动普通高中特色化发展,尤其是农村普通高中的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既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表现,也是普通高中责任担当的具体体现,是贯彻十九大精神的必然要求。因此我校一直在探索农村普通高中特色化办学模式,早在2009年我校特长生发展初具规模,到2010届毕业特长生达到102人,2016年我校又提出“普职融通,多元特色化办学”模式,一直在探索适合每个学生的发展道路。
总体方案的基本定位和考虑是: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主线,以“破五唯”为导向,以“五类主体”为抓手,着力做到政策系统集成、举措破立结合、改革协同推进。根据前期基础研究,结合我校实际,构建农村普通高中特色化的办学模式,提升核心素养。
“1+1+9”模式中,第一个“1”指活动,包括经典诵读、大型活动、研学旅游等系列活动,第二个“1”指校园文化建设,“9”指高考九大学科。2018年我校被评为“中华文化习养实验学校”,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中华文化经典诵读”传承活动,深化“养成教育”研究,形成理论体系。通过活动和学科教学的渗透,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围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使学生能更好地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利用多种手段围绕特色学校创建开展系列配套活动,培养学生学会选择、积极乐观向上的素养。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元的、多样的,学校对学生成才的评价也应该是多元的、多样的。为此,我校勇于创新,积极探索多样化发展,除重视文理科高考类学生的培养,还特别关注艺体类特长生培养,坚持大力倡导“班班有特色、人人有特长”办学思想,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我校与外地名校采用互动培训等方式,联合培养音乐、美术、传媒、书法、体育等特长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了学生的升学途径。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增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我校有40%的学生通过学习艺体特长升学。还有40%的学生由于某种原因没有学习艺体等特长,我校利用自己的优势条件——黑龙江省机械化学校,对没有学习特长的学生进行涉农专业等技能培训,利用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课程及校企合作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实践创新能力。我校通过大胆尝试与省内优质高职院校合作共同育人,引导确立科学的育人目标,确保教育正确发展方向,拓宽学生成才之路。我校目前与省内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建立共同育人关系。高职院校定期对我校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专业愿景课程培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社会实践能力,开阔了农村孩子的视野。我校坚持“普职融通、多元特色”的办学理念,在此实验中继续探索与职业技术学校深层次的合作,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习有用的知识,培养终身学习的核心素养,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及实践创新能力。
为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满足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对中俄合作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本着“诚实守信、互惠互利”的原则,我校正在探索与俄罗斯的大学合作,联合开展俄语人才培养项目。2020年3月我校2019级学生到黑河学院参加赴俄罗斯留学正式启动,实现了高中(中职院校)、预科、本科、研究生赴俄留学直通合作目标,拓宽学生成才之路,培养学生开阔的国际视野,勇于担当。
通过普通高中办学模式的不断探索,切实推动我校教育教学的多样化发展,努力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形成我校教育教学的特色、亮点。使学生明确发展核心素养应该培养什么样的品格与能力,激励学生朝着这一目标不断努力。同时引领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指导教师的工作,对教师的教学提出更为清晰的要求,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有章可循。
通过普通高中办学模式的不断探索,不断融合普通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家长社区教育,形成院—校—家育人体系,积极壮大音体美、书法、传媒等艺术特长生培养,“十三五”期间有近500名学生免于失学,一批学生还考入了知名学府。“十三五”期间为高等院校输送优秀高中毕业生2500余人,867人进入二本科段。学校作为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类考生优质生源基地,2018年被省教育厅评为黑龙江省艺术基点校,现已发展成为黑河市最大的艺术特长生培养基地。2020年学校与黑河学院达成对俄留学生培养协议,今年3月下旬我校第一批学员赴黑河学院学习,办学空间进一步拓宽。学考通过率连年攀升,2020年学考通过率达到98.7%,创历史新高,高考本科进段率也在不断攀升,从2010年的20%上升到2020年的70%。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并要求研究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把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内容具体化、细化”。
我校以校本课程、校本教材的开设、开发为抓手,把具有农村特色的校本教材研发出来,让它们走进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课程内容,从而达到完成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目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提升学校办学品位,是满足学校“个性化”发展的需求。通过深化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培养了一大批学有专长的学生,以丰富的特长专业课教学和文化课教学帮助一些学生升入了高等学府。研学开展“五色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培养学生的审美观、责任意识。通过几年的实践,此创新育人模式增强了德育实效性,使核心素养落地,实现育人与求知双赢的目标。
我校的办学模式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我校坚持“普职融通,多元特色代办学”的办学理念。坚持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升管理水平和档次,推进普职融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推进新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