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凯婷
(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 合肥230000)
指导 蔡圣朝
蔡圣朝教授是国家级名老中医,师承名家,半生研学,精诚为医,从事中医临床四十载,其诊室常常门庭若市。蔡老熟读古籍,以经典为核心,临床治疗善于针药结合,对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具有独到认识,现将其诊疗该病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一个临床常见类型是后循环缺血,它包括两大类,一是后循环的颈动脉系统短暂性缺血发作,二是脑梗死。后循环缺血可能会引起人体感觉麻木、视觉障碍等不适,其中,最常见的一项症状就是眩晕。眩指眼睛昏花、看不清楚,晕指头发昏、有旋转的感觉。患者常常同时表现为眩和晕的症状,故将其统称为“眩晕”。眩晕是一种运动性或位置性错觉,它是由于人体对空间定位障碍而产生的。根据病位不同,可将其分为真假性眩晕。由前庭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的眩晕称为真性眩晕;而由全身疾病、心血管疾病导致的称为假性眩晕。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是由于循环问题而造成的,故属于假性眩晕。该病属于中医学“眩晕病”范畴,此病名最早记载于《黄帝内经》,称之为“眩冒”“眩”,是以目眩与头晕为主要表现的病症[1]。
随着社会飞速发展、生活压力日益增大,人们脑血管、后循环系统疾病患病率增高。而随着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患病人数越来越多,早诊断早治疗将是最好的解决途径。
2.1 气血亏虚《景岳全书·眩晕》指出“无虚不作眩”,认为眩晕一病,由虚导致的占了十分之八九,而兼火兼痰的患者,仅有十分之一二。说明眩晕的发生多与虚证相关,而气血失衡是眩晕产生的内在病因。中医之“气”可分为荣气和卫气,其中作为物质的“荣气”,具有营养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作用。《妇人良方》载:“荣者……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灌溉一身。”《灵枢·口问》曰:“上气不足……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灵枢·卫气》曰:“上虚则眩。”《黄帝内经》云:“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中医学认为“气血同源”,气与血关系密切,二者在生理上相互依存、互相为用,病理上则相互影响,最终导致气血同病。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血的生成依赖于气,其运行靠气推动。气的推动功能又靠血的濡养,二者互为依存,缺一不可。其中荣气是化生血液的重要物质之一,荣气不足,血液生化无源,其营养、滋润作用无法作用于头部,产生眩晕。而血虚又进一步导致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难以滋养清窍。综上,气血充足才能够濡养头部,维护机体正常功能。这说明眩晕产生的原因与气血亏虚密不可分。有学者[2]在研究中老年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中医体质中发现,气虚质患者的比例占到最大比例,与中老年脾失健运、营养不足有关。蔡教授结合经典认为气血充足则脑窍得养,脑清神明,思维意识活动灵活,气血亏虚则眩晕动则加剧、劳则继发,甚则出现神疲乏力、倦怠懒言、心悸少寐等一派眩晕无力的表现。蔡教授强调老年人易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脑窍失养,发为此病,故在治疗中需注重后天脾胃的保养。
2.2 肾精不足 脑居于颅内,由髓汇聚而成。肾精能生成骨髓,上通于脑。肾精的充盛与否影响到脑髓的充足。又足太阳膀胱经上入风府,风府位于脑后,下络腰肾,与肾相连。气血精微物质通过经脉运行,将脑与肾紧密联系在一起。脑为髓海,脑的正常功能依赖于肾精的化生和濡养。《灵枢·海论》认为如若髓海得不到充足,就会出现眩晕、旋转感,耳鸣乏力。《素问·脉要精微论》中指出“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蔡教授认为老年人已到了《素问·上古天真论》中的七八之年,此时天癸已竭,肾精减少,肾气衰弱,导致髓海失养,故眩晕日久不愈,精神萎靡,根据“虚则补之”的治疗原则,蔡教授在治疗此证患者时重视补益先天之精,肾精得以补充则髓海得以滋养,脑清神明。
2.3 肝阳上亢 肝为刚脏,性喜调达,作为将军之官,具有刚强躁急的生理特性,肝病多表现为肝气升动太过的病理变化,其中肝阳上亢临床多出现眩晕的症状。《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木郁发之……甚则耳鸣眩转。”肝与风相通,风性善行而数变。《素问玄机原病式·五运主病》中言:“所谓风气甚,而头目眩晕者,由风木旺……阳主乎动,两动相搏,则为旋转。”蔡教授结合“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的理论认为眩晕的病变脏腑与肝相关,肝阳上亢所致眩晕多属本虚标实证。蔡教授从五脏系统出发,指出老年人肺阴不足、肾精亏虚,肺为金,肾属水,金水不足,则木火刑金。而肝肾互为母子相生,肝脏失去肾水的滋养,肝阴虚则肝阳偏亢,肝风内动,发为眩晕。
2.4 痰湿中阻 《丹溪心法·头眩》认为无痰不作眩。在对眩晕病的辨证中,痰湿是导致眩晕的重要原因。蔡教授强调“百病皆由痰作祟”。因为痰不仅是一种病理产物,它阻塞于经络脏腑,同时也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导致老年人眩晕的痰多属无形之痰,它是由于内在脏腑功能失调而产生的。蔡教授认为老年人脏腑功能衰弱,影响气化,导致水液运行输布能力下降,水湿邪气停滞,日久聚而成痰,痰蒙清窍,阻滞气血运行,产生眩晕、甚至闷窒感。蔡教授对于此证患者,多采用化痰祛湿、健脾和胃之法。
2.5 瘀血阻窍 瘀血是导致眩晕的另一重要病因。蔡教授认为凡是气机不畅,最终都会产生瘀血,故五脏皆可致瘀。而瘀血停于脑以下,则阻滞气机,影响气血津液濡养脑窍;瘀血留于上,闭阻清窍,产生眩晕。《直指方》曰:“瘀滞不行,皆能眩晕”;《医读》曰:“瘀血停蓄……亦作眩晕”[3]。《血证论》曰“血在上,则浊蔽而不明矣”,指出瘀血作为一种浊邪能阻滞清窍,导致清窍失明。蔡老强调老年人年高体弱,气血运行减缓,瘀血作为一种病理产物停留于机体,进一步阻滞气血运行,清窍失去营养,眩晕渐生。
3.1 毫针针刺 取穴(有双侧时取双侧穴):百会、四神聪、风池、太冲、太溪、额中线、枕下旁线。操作:取卧位,腧穴部位用75%酒精常规消毒,取1寸毫针刺百会、四神聪,以15°夹角向后平刺,深度0.5~0.8寸,行平补平泻法;风池向鼻尖斜刺0.5~1.0寸,行平补平泻法;太冲、太溪直刺0.5~1.0寸,行平补平泻法;额中线自神庭穴起,向下1寸,行快速捻转法,频率约200次/分,持续1~2 min;取1.5寸毫针针刺枕下旁线,自玉枕穴向下刺入1.5寸,行快速捻转法,频率快,约200次/分,持续1~2 min。百会属督脉,为督脉和足太阳经交会穴,具有升提阳气、定神止眩之效;四神聪位于巅顶,入络于脑,辅以风池穴可镇静安神止眩;太冲、太溪分属肝肾二经,可定肝风、滋肾阴,标本同治;额中线、枕下旁线属头皮针,一为通过脏腑经络理论止眩,二则根据大脑皮层功能定位治疗眩晕。
3.2 百会灸 蔡圣朝教授认为百会穴位于颠顶,是人体阳气可到达的最高点,刺激百会穴,具有升提人体阳气、调动全身机能的作用,其作用可补可泻,运用范围较广。百会灸可用于多种疾病,其中眩晕是灸法的一个优势病种,艾灸可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及神经功能[4]。蔡教授在临床上根据患者能否耐受,常选用实按灸和温灸盒灸。
3.2.1 实按灸百会 操作:将头顶百会穴处的头发拨开,暴露穴位,在该点铺设7~9层大小约为5 cm×5 cm的棉纱布,医者手持一根清艾条,将其一端点燃,燃着的一端垂直按压在百会穴上,并向下垂直适度加压数秒,使热力缓缓透进百会穴并向四周放射,询问患者是否感到巅顶部有稍微灼热、疼痛,若是,即可提起艾条,稍停片刻,再行操作。如此反复操作,每次10~15 min。操作时注意观察老年患者耐受情况,注意纱布烧灼情况,注意艾灰掉落,避免烫伤。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每周可操作1~2次,4周为1个疗程。
3.2.2 温灸盒灸百会 操作:将艾条一端点燃后插入艾灸盒中,将艾灸盒置于头顶,根据患者感觉上下移动艾条以获取最适宜的温度。每次30 min,每周2次,4周为1个疗程。艾灸至患者头顶部温热、自觉热力向颅内透散为佳。
3.3 中药内服 气血亏虚型眩晕选用归脾汤以补益气血,调养心脾;肾精不足型选用左归丸以滋养肝肾,益精填髓;肝阳上亢型选用天麻钩藤饮以平肝潜阳,清火息风;痰湿中阻型选用半夏白术天麻汤以化痰祛湿,健脾和胃;瘀血阻窍型选用通窍活血汤以祛瘀生新,活血通窍。
患者,女,64岁,2019年11月13日初诊。主诉:头晕乏力半年,加重1周。患者诉半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头晕,常感神疲乏力懒言,夜寐欠安,二便调,无恶心呕吐、视物旋转、一过性晕厥等不适,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既往有“颈椎病”“腔隙性脑梗死”病史。查体:双上肢肌力5-级,双下肢肌力4级,肌张力正常,腱反射存在,双侧巴氏征(±)。曾于外院行经颅多普勒彩超提示后循环缺血。外院诊断为“后循环缺血”。西医诊断:后循环缺血;中医诊断:眩晕——气血亏虚型。治法:补益气血,调养心脾。治疗予以针刺百会、四神聪、风池、太冲、太溪、额中线、枕下旁线。每周3次,4周为1个疗程。再予百会实按灸。每周1次,4周为1个疗程。归脾汤内服2周。治疗1个疗程后,患者精神状态好转,眩晕乏力症状较前明显改善,夜寐可。
按:该患者年龄偏大,脾肾不足,气血生成减少,无源滋养上窍,发为眩晕。气虚则气推动作用减弱,表现出神疲乏力懒言之象。血属阴,夜间阳入于阴则人得以眠,血虚即阴虚,部分阳气难以入阴故夜寐欠安。针刺头部穴位可起到开窍定眩、安神助眠之功;实按灸百会穴调动人体全身阳气聚集于头部,阳气推动血液,改善头部气血供应,缓解眩晕症状。归脾汤补益心脾,既能养心安神,改善睡眠,又可补益气血,调节全身脏腑功能。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属于中医“眩晕”病范畴。研究表明[5],在百会穴处进行按压施灸可扩张血管,加速血液流动,改善循环,减轻眩晕症状。针刺四神聪等为主的穴组能有效缓解眩晕的症状。说明针灸对眩晕的治疗效果是肯定的。蔡教授指出灸具有行气活血、补虚固本、温通经络的作用,通过针刺、实按灸刺激穴位,调动人体经气运行,带动气血运转,头窍得养;针药合用,加以实按灸疗法,可以通过改善后循环血运速度,起到缓解、治疗眩晕的作用,避免脑血管疾病的进一步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