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围术期系统护理对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及价值

2021-11-30 06:56:44
中国伤残医学 2021年19期
关键词:肋骨多发性围术

李 卿

( 大连市第四人民医院外一科 , 辽宁 大连 116031 )

临床骨科常见的一种疾病为多发性肋骨骨折,在第4-10肋间发生率较高,极易产生开放性骨折和多种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身心健康[1]。该疾病常以外科手术进行治疗。手术会进一步对患者造成损伤,进而减弱周期性呼吸能力,减弱抑制运送呼吸道分泌物功能,引起大量分泌物囤积,进而诱发多种并发症,如呼吸衰竭、肺不张、肺水肿、肺炎等,不利于患者预后和康复[2-3]。这就需要在患者住院治疗阶段开展有效的护理干预,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因此本次选择本院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期间收治的80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应用围术期系统护理对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展开了研究。详情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本次实验对象全部选自本院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期间收治的80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按照入院治疗先后顺序分成每组40例的观察组和对照组。入组标准:患者经相关临床检查全部确诊,并和多发性肋骨骨折相应诊断标准相符。患者和家属签订本研究同意书,该研究获得了院内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手术不耐受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患者、精神意识障碍患者。其中观察组患者25例男性,15例女性,年龄22-69岁,年龄均值为(45.6±2.8)岁。3例砸伤、7例挤压伤、11例坠落伤、19例车祸伤;对照组患者26例男性,14例女性,年龄23-69岁,年龄均值为(46.3±2.9)岁。4例砸伤、8例挤压伤、12例坠落伤、16例车祸伤。以上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方法:对照组患者开展一般护理。术前对患者进行急救,保证呼吸道顺畅,密切监测患者的脉搏血氧饱和度、脉搏、血压和心电图,为患者创建静脉通道,静脉使用复方电解质溶液,如果患者合并呼吸困难,需遵医嘱进行闭式引流或者胸腔穿刺引流。加压包扎其胸部,进而对塌陷的胸廓进行有效固定,控制呼吸并预防纵隔摆动。在手术前指导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并叮嘱禁食禁水,如果患者剧烈疼痛需遵医嘱予以其止痛药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围术期系统护理,具体操作内容如下几点:(1)心理疏导。患者发病较为突然,会出现呼吸困难和胸部疼痛等临床症状,患者无法承受突如其来的变故,易产生多种异常情绪,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此外患者家属由于担忧患者,也会出现一些过激行为。因此护理人员需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快速有效干预,改善患多种异常情绪,增加其治疗配合度,此外还能使家属及早同意手术。(2)手术前准备。提前对手术室和所用器械进行消毒,之后巡回护士、麻醉师和手术医师进行3方核对,对患者术中所用液体进行适当加温,减少液体过凉对患者造成刺激。手术操作时注意对患者隐私的保护,手术中密切监测其各项生命体征,并配合手术医生开展相应操作。(3)术后护理干预。①体征监测:完成手术后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术后前3小时间隔15分钟记录1次,后3小时间隔1小时记录1次。仔细观察患者血压,有效预防血压大幅度波动,当出现异常情况后需首先考虑输液和输血量不足,即刻告知临床医师进行有效处理;②呼吸道护理:患者受到插管的影响,会有大量分泌物存于呼吸道,极易出现剧烈咳嗽,在加上患者手术切口疼痛感,进行咳嗽时会加重疼痛,导致患者呼吸道内蓄积大量痰液而无法有效咳出。因此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吸痰、雾化吸入等操作,有效排出痰液。此外每天按时对患者口腔进行清洁,有效清除分泌物,预防口腔感染;③疼痛护理:患者术后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如果处理不当或者治疗不及时极易增加疼痛性休克风险,因此术后需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价,根据其疼痛程度开展音乐疗法、镇痛泵等操作,以有效缓解患者疼痛;④胸腔引流护理:检查并有效固定引流管,记录引流颜色和量,根据其结果有效判断患者有无感染、腹和胸腔出血等并发症。若患者无任何异常情况需及早拔除引流管;⑤康复指导:当患者病情和各项体征无任何异常后,根据患者详情制定符合其特征的康复运动计划,先以床上被动运动为主,之后协助其进行翻身、下床活动,需以患者可承受力度为主。

3 观察指标和评价指标:记录患者治疗后的最大通气量、1秒用力呼气容积、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使用SF-36量表进行有效评估[4],生活质量越差评分越低。

5 结果

5.1 2组患者治疗后的最大通气量、1秒用力呼气容积、住院时间和SF-36评分对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最大通气量为(69.36±2.74)L、1秒用力呼气容积为(1.44±0.16)L、住院时间为(6.98±1.26)天、SF-36评分为(89.99±3.38)分;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最大通气量为(51.69±3.74)L、1秒用力呼气容积为(1.06±0.11)L、住院时间为(11.25±1.19)天、SF-36评分为(76.31±1.18)分。以上2组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5.2 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患者中,1例肺部感染、1例切口感染、1例肺不张,总发生率为7.50%;对照组患者中,1例迟发性血气胸、2例气胸、2例肺部感染、3例切口感染、2例肺不张,总发生率为25.00%,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01,P=0.034)。

讨 论

砸伤、挤压、坠落、车祸等因素均会造成多发性肋骨骨折[5],临床针对此种疾病常开展外科手术治疗,术式主要包括外固定和内固定,进而有效预防多种较严重的并发症,如血气胸等,但是手术操作较复杂,导致用时较长,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者应激反应和减弱免疫功能,提高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6-7]。为了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增加其术后舒适性,需在患者整个围术期予以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但是以往临床开展的护理干预模式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导致护理效果一直停滞不前,无法予以患者优质服务[8]。

本次研究中,开展一般护理的为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开展围术期系统护理的为观察组,结果中,观察组对比对照组的治疗后的最大通气量、1秒用力呼气容积、住院时间、SF-36评分,观察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50%,显著少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恢复肺功能和预防并发症是护理的重点,主要是患者术后会产生不同程度胸部疼痛,进行呼吸时会明显减少和减轻呼吸频度,这就会增加大脑和脑组织缺氧,提高术后生命风险。而予以患者围术期心理疏导可减少患者和家属异常情绪,尽快进行手术治疗;手术前准备可确保手术的顺利开展;进行术后的体征监测,能够随时发现患者异常情况,及时开展有效措施;进行呼吸道护理可预防呼吸道感染症状;加强疼痛护理,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术后疼痛;开展胸腔引流护理,可预防引流管弯折、阻塞,确保引流顺畅,有利于及早拔除导管;而康复指导有利于患者术后及早康复。这就说明开展以上围术期系统护理,可最大限度改善患者的肺功能,缩短康复时间,预防并发症,促进生活质量的提升。

总而言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应用围术期系统护理,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防多种并发症,进一步提升提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肋骨多发性围术
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致心律失常2例并文献复习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医学新知(2019年4期)2020-01-02 11:04:08
正确认识多发性硬化症
围术期血液管理新进展
迷人肋骨
Coco薇(2015年5期)2016-03-29 22:46:32
β受体阻滞剂在围术期高血压中的应用
坚固内固定术联合牵引在颌面骨多发性骨折中的应用
肋骨带外固定加外敷万伤接骨膏治疗单纯性肋骨骨折的临床分析
日安,白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