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奋斗幸福观”的实践基础与主要内容

2021-11-30 06:11虞满华刘艳玲
关键词:幸福观总书记发展

虞满华,刘艳玲

(安徽工程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一、习近平“奋斗幸福观”的实践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家风的熏陶及知青生活的磨砺中为“奋斗幸福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随着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浙江等地的历练,“奋斗幸福观”逐渐形成;随着在治国理政中的伟大实践,“奋斗幸福观”逐渐展现成熟。

1.在严谨家风和七年知青锻炼中萌芽

习近平出生在革命精神和奋斗精神氛围浓厚的家庭之中,父亲习仲勋是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母亲齐心也是一名共产党员。正是由于家庭环境十分特殊,父亲和母亲对习近平的要求十分严格,帮助习近平从小养成严于律己做人做事的品质。具体表现在:其一,优良家风潜移默化的影响。陕甘边区成立初期,父亲习仲勋经常走入基层,积极宣传党的大政方针政策,为革命积极投入自身的力量。因为习仲勋与人民群众联系紧密,为人民的事业不懈探索的精神,为之后习近平形成为民生事业不懈奋斗精神奠定了基础。其二,父母言传身教的影响,使习近平从小养成了勤勉努力、独立自主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在生活中,父亲廉洁自律、勤奋简朴;在工作中无私奉献,全心为民;在日常习惯中,热爱阅读、写作。这些良好的习惯都深深影响着习近平,为后来习近平爱民、勤奋及博学起到了重要的铺垫作用。父亲习仲勋一方面不计得失,全身心投入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之中;另一方面他坚持培养习近平读书的良好习惯,使习近平从小就接受知识的洗礼。在读书与思考的过程中,习近平的思想得到显著提升,形成了自己看待问题独特的视角与思考问题的独特方式。可见,严谨的家风和父母的言传身教是习近平奋斗幸福观形成的重要基础。

20世纪60年代,掀起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历练的热潮。值此时期,习近平和广大知识青年一起开始上山下乡活动,七年知青的“黄金”岁月正式开启。年仅15岁的习近平放弃了老师提供的第二年留京的名额,执意去延安插队。当地的百姓看到年少的习近平,都十分担心习近平不适应农村生活,吃不了苦。入住梁家河之后,习近平深入人民群众之中,深刻地感受到农村生活的艰苦,激发了习近平为人民群众做实事的决心与斗志。之后,被推选为梁家河的村支书,他耐心细致地解决村内大大小小、纷繁复杂的事件,为人民解决现实的问题,劝告人民抛开分歧,共同致力于村庄的发展。他竭尽所能地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一是给农业科学院写信为梁家河人民群众寻求粮种、菜种,帮助村里人民群众搞试验田,解决基本生活层面的物质需要。二是重视育种技术,帮助梁家河人民群众学习育种知识。三是关注水利工程。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当时陕北地理环境和天气条件对农业发展都十分不利,习近平当选村支书以后,亲自在环境恶劣的条件下,不辞辛劳地勘探,顶着泥土,找到水源。这口井解决了困扰人民群众的现实难题。四是深入钻研沼气技术。习近平为解决当时梁家河人民存在使用沼气困难的现实难题,亲自前往四川学习沼气技术,为后来推广沼气使用、造福当地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梁家河农村插队的磨练,砥砺了他坚毅的心志,萌发了立志为人民群众谋幸福的初心。综上所述,习近平家风的熏陶及知青生活的磨砺促使“奋斗幸福观”开始萌发。

2.在地方任职历练中基本形成

习近平先后在河北、福建、浙江等地方的不同岗位担任过不同职务。不管任务的繁简程度如何,习近平始终牢记初心和使命,以自身的行动诠释奋斗的意义。伴随着各地任职的经历,其对“奋斗幸福观”的认识逐渐深入,为习近平“奋斗幸福观”的基本形成奠定基础。

1983年,习近平担任河北正定县委书记。上任伊始,习近平首先解决的就是“高征购”导致农民负担过重的现实问题,这是关系到全县人民温饱的重要大事。习近平还将“高征购”致使农民负担过重的现实问题向中央进行了反映。后来通过对种植结构进行调整以及中央对“高征购”进行核减,困扰人民生活的问题得到解决。其次,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80年代初,习近平提议搞“大包干”试点,仅用一年的时间公社的农业生产值翻了一番半,社员年人均收入分配从210多元涨到了400多元[1]。正定县开启了河北省大包干的先河,习近平在其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之后,习近平又亲自制定了一个关于引进人才的政策,即正定“人才九条”。这些政策突出新时期引进人才的新特点,吸引力度极大。再次,习近平在任正定县委副书记和书记时,对精神文明和教育工作非常重视。他一方面从群众的卫生习惯抓起。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正定县,基础设施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习近平强调“两个文明都要抓”,并制定乡规民约,以此促进精神文明的发展。另一方面,高度重视教育工作。他一面推动教育工作的改革,通过调整教师的工资收入,以此促进其工作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当时正定的教育环境十分艰苦,习近平立即作出批示,采取有力举措迅速改善小学的办学条件。习近平在全县干部大会上讲道:“有人以为种田人不需要喝墨水,搞农业不需要那么多知识,大学生分配到乡里工作,认为是屈才。其实观念不正确。”[2]他认为教育事业应该一如既往地受到重视。他让农民不仅在物质上感受到满足,在精神上同样也要收获幸福。习近平通过下乡入户、走访县直机关、翻阅厚厚的县志,围绕着如何改变正定的贫困状态,使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的生活采取了很多卓有成效的措施。他用奋斗的历程带领全县人民脱贫致富,去探索幸福,去诠释幸福。

1988年,习近平到福建宁德主持工作,他亲自带头深入基层,细致地调研宁德地区的地理与历史特点,因地制宜地制订相应的解决策略,为宁德地区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具体来说,一是思考贫困的宁德如何实现弱鸟渴望先飞。习近平思考闽东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缓慢是当前面临的一大现实问题,也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他提倡要摆脱过去传统的观念,进行观念更新以及思想解放。讲一讲“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的辩证法[3]。这些想法、做法的目的都是激发贫困地区人民不怕困难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因为贫困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而缺乏斗志、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桎梏发展的重要层面。二是习近平根据宁德地区的贫困特点,大力推动改革开放。闽东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处于沿海地区,还有部分港口,如果利用好这个现实条件,对于解决宁德的贫困问题有重大的推动作用。扩大开放、搞好外引内联,增强宁德地区的内生动力,利用外面的技术和人才,以倒逼的方式来开发自身特有的资源,以此推动宁德地区的发展。习近平在宁德主政的两年,凭借自身的不懈努力,使宁德地区的脱贫率达96%。习近平始终心系人民群众,他始终为解决困扰人民发展、阻碍人民幸福的问题而殚精竭虑,为了推动发展而上下求索,同时引导人民群众在不断努力之中实现幸福。

200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担任省委书记时,他始终把实现人民的幸福当作最重要的事情。在浙江主政期间,他为了推动浙江经济的发展,积极探索浙江经济发展的模式,研究浙江经济的结构,解决阻碍发展的矛盾与问题。他始终心系人民,告诫干部不能只管自己的官位升迁,而不顾人民。在解决人民群众的现实问题上,习近平特别重视帮助城乡困难群众。他不仅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还特别注意实施长效帮扶机制。他坚持重在办事,成于务实,大事小事,一一落实。他始终把人民事业放在第一位,比如“雪中送炭”“满意工程”“民心工程”等等[4]。习近平也十分重视精神与信仰。他认为在实施工作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些困难和矛盾,然而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能被困难吓倒,止步不前,相反,要有敢于奋斗的精神,勇敢地迎接各种机遇与挑战,克难攻坚,以奋勇向前的精神状态而不懈前进。在浙江主政期间的这些务实举措,使浙江在经济领域实现了飞速发展,为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打下了坚实基础。

2007年,党中央派习近平到上海工作。在上海期间,习近平主动深入基层,开展系列调研,首先对人民关心的民生问题进行摸底,探索解决民生问题的政策、制度。其次探索上海的发展战略,习近平高度重视浦东地区开发与开放,大力推进浦东地区综合配套改革,为全国其他地区的改革探索新的出路。之后,习近平对全市产业发展进行指导,他深刻认识到,要扩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素质,在发展产业的同时也要降低产业耗能,又明确指出上海在发展的同时也要关注全国发展的状况,二者要实现平衡。他表示,要认清上海发展的现实状况,要在推动产业发展的同时兼顾产业调整。最后,在政治领域,严厉打击违法贪污犯罪现象,坚定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此外,他在上海主政期间,特别注重营造清正廉洁的政治生态,不断为上海谋求更好的发展前景,为持续推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发展而不懈努力。在各地的任职经历,促使习近平“奋斗幸福观”初步形成。

3.在治国理政中成熟展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下,党就如何实现全体人民幸福制定了一系列的路线、方针及政策;他也多次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奋斗与幸福的内涵,以及如何奋斗才能使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等一系列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5]。尽管这段讲话的主旨是教育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但可以认为是其“奋斗幸福观”提出的一个标志。之后,总书记围绕着“奋斗”与“幸福”提出了许多新的表述,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会上指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6],换言之,劳动就是奋斗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总书记强调了劳动的重要性即是实现幸福的源泉,进一步明确指出了奋斗与幸福的内在关系,在追逐幸福的途中必定是充满着困难,这就需要每一位时代新人坚定步伐,努力奋斗。因此,以习近平同志为领导核心的党中央为了让人民早日实现幸福,同人民一起奋斗、一起前进,这也内在地彰显了习近平“奋斗幸福观”的深刻内涵。但是,幸福生活的实现从来都不是轻而易举和唾手可得的。如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人民追逐幸福生活的愿望更加强烈,同时对于未来社会的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都意味着中国共产党人要满足全国人民更加多元的幸福目标。因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谋求发展,推进四个伟大工程、全面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以“五大创新理念”引领发展,在追逐幸福的途中逐步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足感。随着习近平治国理政实践与认识的发展及深化,“奋斗幸福观”的内容也必将随之得到丰富与发展。

二、习近平“奋斗幸福观”的主要内容

习近平“奋斗幸福观”内涵丰富、意蕴深厚,通过深入学习和研究习近平总书记的著作和系列讲话,我们认为其“奋斗幸福观”的基本内容可以从目标指向、实践指向和价值追求三个方面来进行概括和表述。

1.目标指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7]。可见,习近平“奋斗幸福观”具有深厚的人民情怀,并且深刻地展现在其治国理政之中。首先,人民具有主体指向性。这里的“人民”并不局限于少数个人,而是包括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因此,人民是习近平奋斗幸福观的主体。其次,人民具有双重价值性。“奋斗幸福观”内在显现出人民是创造幸福与享受幸福的主体。同时又强调人民在劳动的基础上享受创造的幸福,从而进一步感悟创造幸福与享受幸福二者是一个内在有机的整体。习近平总书记认为,幸福生活的获得离不开劳动和创造。人民唯有凭借自身不断的努力奋斗,不断创造出社会价值,进而惠及社会,为他人创造幸福生活所需的条件。最后,奋斗是个体完善自我的重要方式。个体在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工作不断努力奋斗的同时,也是在逐渐完善自身的过程,进而获得更大的幸福。幸福生活的到来不是信手拈来、轻而易举获得的,它是人民通过不懈的努力获得的。今天是勇于奋斗、敢于作为的时代,只有全体人民砥砺前行,为了美好生活的到来,不断奋进,共同建构幸福之梦。总书记指出,“没有国家繁荣发展,就没有家庭幸福美满。同样,没有千千万万家庭幸福美满,就没有国家繁荣发展”[8]。可见,习近平“奋斗幸福观”下的“幸福”,不是狭义的“幸福”,强调把个体奋斗融入国家、民族的命运之中,真正实现“无我”的状态,在实现人民幸福的事业之中奉献自我。

目标即使再远大,只要心向往之并不断奋斗,终会接近梦想;目标即使再小,如果不去奋斗,也毫无所获。中国共产党始终将初心与使命牢记于心,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不动摇,带领全国人民一起为幸福生活而不懈奋斗。正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才能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同时实现人民的幸福生活也是习近平“奋斗幸福观”的出发点和落脚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深刻体现。习近平“奋斗幸福观”正是以人民为目标指向,内含人民情怀,着眼于人民的幸福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并且始终围绕着实现人民幸福这一主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为人民的幸福而奋斗,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并将实现人民的幸福生活贯穿其治国理政的全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为筑牢人民幸福生活的防线而不懈奋斗,始终将让人民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作为党的奋斗目标,成功解决了很多人民群众贫困的现实难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持续提升,获得感和安全感也不断得到保障。总之,习近平奋斗幸福观是将实现人民的幸福作为最终的目标归属,并且坚定不移地为实现人民对更加美好生活的追求而笃定前行。

2.实践指向:奋斗是实现幸福的源泉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时常将“奋斗”与“幸福”紧密相连,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对二者进行深刻阐释。总书记在谈到如何实现幸福的时候,深刻把握住幸福背后的内在要义,并且清晰地认识到幸福生活并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着重把握实现幸福的重要路径,突出奋斗对于幸福的重要价值。基于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一切成就,一切幸福都源于劳动和创造。”[9]可见,奋斗作为一种独立的意识,内在地涉及人们精神层面的自由自觉与身体层面的劳动实践。人民的辛勤劳动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创造出满足人及其所属的社会发展进步所需要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也是在解决制约和阻碍当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种种矛盾与问题。时代在发展,社会主要矛盾也随之而发生变化,人们对幸福的追求不仅仅是单向度的幸福,已经涉及到诸多方面,这也暗含着人民实现幸福的难度系数逐渐增加。因而,人民若是想实现自身对幸福的追求,必须要不懈奋斗、努力向前。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搏击培育了永久奋斗的伟大传统。早在80年前,毛泽东同志就指出‘中国的青年运动有很好的革命传统,这个传统就是永久奋斗’”[10]。可见,奋斗贯穿在时代发展之中,同时也清晰地看出,要想在探索幸福的路上得到满意的结果,离不开“奋斗”这一强大的精神依托。然而,新时代背景下的“奋斗”究竟有何不同呢?这种奋斗是人们内心快乐而自觉的劳动,是摆脱异化状态下的劳动,是在幸福目标指向下迸发激情的奋斗。习近平“奋斗幸福观”继承了“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这一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内核,指明了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5]。贪图安逸、不思进取是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消极表现,在这种状态下不可能实现幸福。习近平总书记也始终强调幸福是奋斗出来的,都必须经过一番苦干、实干方能经历甘霖。当前,我国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因而需要我们不断砥砺自我,在不断努力中为国家、为人民实现幸福的梦想。

奋斗不仅是感受美好、获取幸福的重要方式,同时奋斗也需要正确的方向指引,而幸福正是奋斗的实践指向和动力驱使。奋斗在另一层意义上是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人们把自己的主观意识内化于客体之中,创造出自身所需要的客观实在。幸福源于不懈的奋斗,同时幸福也是奋斗的实践归宿。幸福生活的获得离不开奋斗这一正确且重要的途径,我们在新时代目标的指引下,通过不懈的前进与奋斗,方能实现幸福,促进自我的全面发展。同时幸福本身是一种主观感受,因而,获得幸福是人们的主观意识,主体带着这一意识去开展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之中努力创造幸福。奋斗作为实践的重要方式之一,同时也是新时代人民实现幸福的重要立足点。当前,我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我们需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观去看待幸福。在追求幸福的途中,前进性和曲折性是并存的,我们应该时刻保持问题意识,忧患意识,做好抵御风险、应对挑战的准备,勇敢地攻坚克难,不断加倍努力创造新的辉煌,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幸福。

3.价值指向: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谋幸福

当前,世界格局正在经历深刻演变,各国的联系更加紧密。深入理解习近平“奋斗幸福观”要具有世界视野,要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去思考其思想的深厚底蕴。一方面,总书记把握时代脉搏,深刻地认识到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稳定息息相关,同时国家的强大也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保证。总书记清晰地认识到中国的发展与世界发展、中国人民的幸福与世界人民的幸福二者之间的关系,认为中国人民在收获幸福的同时,也会为世界人民带去幸福的因子。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共处、对外开放的原则与格局,为世界各国人民带来了切实的利益。另一方面,中国发展始终坚持正确的义利观。我国胸怀世界,不做损害他国利益来去满足本国发展的事情。因而,总书记指出,“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11]。中国始终坚定为世界和平与稳定而不懈努力,不断开拓中国人民的幸福路。只有世界和平安全,中国人民的幸福路才能越走越宽。同时,奋斗本身作为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可以提升自身的价值,在享受自身创造的产品与自身各方面不断提升与完善之中收获幸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提高精神境界[5]。人们总是在社会实践之中,依靠自身自由自觉的劳动,为国家和人民不断创造幸福。同时,也在为世界人民的幸福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实现幸福共享。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民情怀和家国情怀,使他在带领全国人民追求幸福的路上有着深刻的认知,对中国人民盼望走入幸福世界的急切渴望有着深刻体会,同时也是凝聚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意识的强大精神力量。进入新时代,我国正处于新的历史方位,需要每一位中华儿女不懈努力提升自身的本领,不断磨练自身吃苦耐劳和奋力拼搏的品质,为新时代助力远行,为世界创造新的辉煌。

身处21世纪,一方面世界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另一方面,在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一些问题与矛盾。地区之间、国家之间不确定性因素日益增加。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秉持各国命运与共、相互依存的理念,认为全人类的幸福是一个整体,需要各国共同奋斗,一起画好人类幸福的“同心圆”,方能逐渐实现世界人民对幸福的向往。同时,中国在发展之中也要为世界人民不断奉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将中国的力量发挥到最大化,为美美与共作出贡献。但由于个体在现实之中的经历各有不同,致使人民对幸福具体的体验与感悟也产生不同。故而人们在追求幸福的途中易陷入误区,从而陷入“异化幸福”之中。单独的个体要始终将自身的幸福与国家和世界的稳定发展紧密相连,如果过度关注自身幸福,其结果就会使自己在追逐幸福途中陷入歧途,这种幸福观就是有失偏颇的。因此,我们在追求幸福的路上要着重关注国家的富强与世界的繁荣,我们要在推动本国发展进步的同时,也要为世界的发展提供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猜你喜欢
幸福观总书记发展
父亲不断更新的幸福观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习近平总书记论守初心
把对总书记的深厚感情转化为工作动力
习总书记“下团组”
退休老人经典感悟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幸福观及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