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语义学视角下《金发埃克贝特》中德语词“Waldeinsamkeit”汉译

2021-11-30 06:11尹岩松何思颖
关键词:语义学埃克贝特

尹岩松,何思颖

(郑州大学 外国语与国际关系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一、框架语义学

框架语义学(Frame Semantics)属于认知语言学的分支,美国语言学家菲尔墨(Charles Fillmore)则是框架语义学研究领域中的代表人物。框架语义学的核心思想是“人们是在词语所激活的语义框架中理解词语的意义的。人们通过对真实场景的反复体验,在大脑中形成了意向图式,或者说形成了认知完形,这就是抽象的语义框架”[1]。框架在人脑中的形成基于个人的认知经验,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同一词语可能在来自不同国家的人的脑中形成不同的框架。“框架可以是任何一个概念体系,其中的概念之间相互关联,要理解这一体系中的任何一个概念,就必须理解整个概念体系,介绍任何一个概念都会激活所有其他概念。”[2]换言之,框架可以理解为一个词语的文化背景,人脑可以由框架中的某一成分,联想到同处于这个框架中的其他成分,这些成分关系紧密,而由一个成分激活的认知框架可以帮助人们理解词语所表达的真正含义。由此可见,框架语义学对于翻译的指导作用在于,翻译要求不是简单的语义对等,更重要的是在于原文与译文能否唤起读者脑中相同的语义框架,而单纯的语义对等则可能由于文化差异,认知经验的不同,而在源语言读者和译文读者脑中激发不同的框架,造成理解偏差。所以要了解“Waldeinsamkeit”的贴切翻译,须得对这个词的文化背景和这个词所适应的认知框架产生认识和了解。

二、Waldeinsamkeit产生背景

“框架语义学认为,为了理解语言中词的意义,首先要有一个概念结构,这个结构为词在语言及语言中的存在和使用提供背景和动因,这个结构就是语义框架。”[2]根据框架语义学,理解一个词更多的是从这一词所激发的语言框架来解读,了解其背景和动因。“形成框架网络的各个角色,关系十分密切:任何一个框架角色一经提及,可激活整个认知框架,人们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借助被激活的认知框架来理解语言所表达的意义的。”[3]根据框架语义学,作为框架的概念体系中,各个概念相互勾连,一个概念所代表的是其背景下各个概念的连接,并非孤立状态,所以根据框架语义学对翻译的指导作用,想要理解“Waldeinsamkeit”的真正含义,从而做到准确翻译,就得先对这一词所激发的语义框架产生了解。

“Waldeinsamkeit”是由德国早期浪漫派作家路德维希·蒂克(Ludwig Tieck)在其作品《金发埃克贝特》(DerblondeEckbert)中生造的词汇。这一复合词首先在有德语文学知识背景的德国人脑中所激发的语言框架至少应包括“Tieck”(蒂克)以及“Romantik”(浪漫主义)。蒂克作为德国浪漫派的代表作家,其作品根植于浪漫派所处的时代,作品内涵也与浪漫派的特点契合。那么想要了解“Waldeinsamkeit”的本质内涵,了解“Romantik”就具有重要的意义。德国浪漫派的主要思想对于了解“Waldeinsamkeit”的真正含义显得非常重要。

广义的浪漫主义指的是奇妙的、异域的、冒险的、感性的,黑暗的,远离现代文明,转向人内在和外在的本质以及转向中世纪。在后现代派看来浪漫主义是危机经验的表达[4]。德国浪漫派始于18世纪初,一直延续到30年代,这30余年正与法国大革命的余波与拿破仑战争重合,是德国从农业社会转向资产阶级社会的过渡时期,社会上和思想上都经历着大变革;德国唯心主义哲学的繁盛为浪漫派着眼于内心的诗学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过去,德国浪漫派文学被看做是消极的、逃避现实或耽于梦幻的。表面上看,浪漫文学的确较少直接干预现实社会和政治,但它实质上仍是深深根植于这一时代。浪漫文学和古典文学作为两种对同一时代的现实所作出的迥然不同的美学反应形式,也从侧面显示出时代的动荡和矛盾。”[5]德国浪漫派文学强调走向人的内心,对现实避而不谈,从蒂克到诺瓦利斯,再到艾兴多夫,浪漫派作者更多的是沉湎于“艺术”“自然”“夜晚”“死亡”“梦幻”“隐居”等偏离物质世界的内心向往,这一方面是浪漫派文人内心的真实写照,一方面是浪漫派文学对抗“异化”的艺术手段。蒂克作为德国浪漫派的重要代表作家,其作品根植于浪漫派的大背景,熔铸于浪漫派的核心思想中,是浪漫派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金发埃克贝特》(DerblondeEckbert)这一作品产生于德国早期浪漫派作家蒂克之手。作品采用倒叙的方式阐述了一个童话故事。这篇童话讲述的是骑士埃克贝特与妻子贝尔塔过着隐居的生活,一天贝尔塔向丈夫的朋友瓦尔特讲述了她的神奇经历。贝尔塔幼年时因受不了父亲的刻薄,从家中出逃,来到一座山林里,山林里有一个老太婆,老太婆有一条狗和一只会说话的奇鸟,老太婆收留了贝尔特,并把她当作孩子照顾。老太婆的奇鸟一直在反反复复唱着一首名为“Waldeinsamkeit”的歌曲。贝尔塔14岁时开始向往尘世间的生活,便趁老太婆不在,拴住了狗,带着奇鸟和一些珠宝离开了森林。因为这只鸟不停地唱着“Waldeinsamkeit”,贝尔塔觉得心烦便杀死了它。后来她遇见骑士埃克贝特并与他结了婚。客人瓦尔特在听贝尔塔讲述的时候,竟说出了贝尔塔想不起来的,老太婆的那条狗的名字。贝尔塔出于惶恐得了重病,后来重病而亡。丈夫埃克贝特将这一切都归咎于瓦尔特,便杀死了瓦尔特。后来埃克贝特结识了年轻的骑士胡戈。但是他越来越觉得胡戈,以及后来向他问路的农夫长得和那位被他杀掉的朋友瓦尔特很像。埃克贝特逃到深山中,也遇见了老太婆,老太婆告诉他,瓦尔特、胡戈、农夫都是老太婆化身的,并且告诉他,他的妻子贝尔塔是他的亲妹妹。埃克贝特受不了打击,最终发疯而死。

故事中有突出的自然景色的描写,显示出了林中生活的安静美好,“树林、草地连同那美丽的山脉”“我仿佛觉得自己从地狱一下子进入了天堂”,景色宜人的草地,漫长的树林,夕阳下满目的柔光,树木在夕阳中挺立,“就连田野也抹上了一层令人心旷神怡的光芒”,纯净的天空,汩汩流水的小溪,“我忘记了自我,忘记了向导,我的心灵以及我的眼睛在金灿灿云层间云游飘荡”[6]。出色的景物描写突出了山林生活的和谐美好,正如奇鸟唱的那样“林中静悄悄,心里乐陶陶”[6]。

可见,这场故事的悲剧结局源于贝尔塔产生了向往世俗生活的想法,并且意识到了财富珠宝的作用,并且真正下了山。对俗世和财富的向往正是悲剧的根源所在。“这篇童话的主旨在于提倡、赞美与世隔绝的‘林中静寂’,认为这样的林中静寂才是幸福。”[7]山上的生活好比是人类原始乐园,贝尔塔向往尘世,放弃了山上宁静的生活,期望在尘世中寻找她所谓的“幸福”,“作者认为人在尘世里是盲目的”[7],贝尔塔嫁给自己亲生哥哥,骑士埃克贝特杀人,都是尘世中的人因为盲目而造成的悲惨结局。离开了山林,就是离开了原始乐园,“当她启用有功利心的理智来筹划盘算时,就破坏了乐园里的原始和谐”[8]。总之,这篇童话与德国浪漫派的思想契合,目的在于反对物质化的世界,反对所谓的科学和进步把人类变成疲于奔波追逐外在事物,特别是金钱名利的工具,而忘记了自己的内心。《金发埃克贝特》强调回归本心,远离所谓的“文明”生活,赞美山林中安静自在,与世隔绝的生活。显然作者对林中的生活持着向往,赞赏的态度。

三、“Waldeinsamkeit”原词及汉译研究

“Waldeinsamkeit”这个复合词是由作者蒂克生造的。故事中会说话的鸟反复唱着一首名为“Waldeinsamkeit”的歌曲:“Waldeinsamkeit/Die mich erfreut/ So morgen wie heute/ In ew’ger Zeit, O wie mich freut/ Waldeinsamkeit.”[8](Waldeinsamkeit让我欣喜,不管明天还是今天,永远都是如此,Waldeinsamkeit令我欣喜。)“Waldeinsamkeit”是这篇童话的核心,也是德国浪漫派的一个重要概念。“这一当时颇有争议的生造的词后来成了浪漫文学理想的代名词。”[5]之所以能成为浪漫文学理想的代名词,是因为“Waldeinsamkeit”与浪漫派的理想高度契合,能够代表浪漫派作家及其创作作品的核心思想和理念。

Waldeinsamkeit由两部分组成,即“Wald”与“Einsamkeit”。根据《朗氏德汉双解大词典》,“Wald”意为“ein relativ großes Gebiet, das (dicht) mit Bäume bewachsen ist.”汉语解释为“树林,森林”[9]。在“Waldeinsamkeit”一词中对“Wald”的翻译没有脱离基本的“树林”这一含义而被译为“林中”。产生讨论的点在于“Einsamkeit”的翻译。“Einsamkeit”是形容词“einsam”的名词形式,“einsam”有三层含义,一为“ohne Kontakt zu anderen Menschen (und deshalb traurig)(与其他人没有联系,并因此悲伤)”,寂寞的、孤独的、孤单的;二为“weit entfernt von bewohnten Gebieten od. von der Zivilisation”(远离有人居住的区域或文明),偏僻的、人烟稀少的、偏远的;三是指“ohne Menschen od. nicht von Menschen bewohnt”(没有人或者没有人居住),无人居住的、无人的、荒芜人烟的。“Einsamkeit”这一名词只对应形容词的第一和第三的义项。”[9]与其对应的汉语解释是“孤独”“寂寞”。

框架语义学认为“理解一个概念体系中的任何一个概念,必须以理解它所适应的整个结构为前提。当这样一个概念结构中的诸多概念中的一个被置入到一个文本或一次交谈中时(该概念结构中),其他所有的概念都自动被激活”[10]。根据框架语义学对翻译的指导,要正确理解“Waldeinsamkeit”的内涵,要先理解其所适应的整个结构,就要对前文已经对“Waldeinsamkeit”的原意以及背景做了介绍。单纯根据字面意思对照,“Waldeinsamkeit”对应的最佳翻译应当是“林中孤独”或者“林中寂寞”,然而更被有德语语言文学知识背景的读者所接受的汉译却是“林中静寂”。根据《现代汉语词典》,与“Einsamkeit”所对应的“寂寞”语义相同的解释应当是“孤单冷清”[11]。“孤独”意为独自一个[11]。“孤独”以及“寂寞”可以同为各自所能激发的语义成分,这两个词所能激发的语义框架应该还包括“冷清”“寂寥”“难耐”“孤家寡人”等令人感到孤独悲伤情绪的语义成分。但实际上“Waldeinsamkeit”的本意并不是激发出悲伤情绪,而是赞美安静祥和的林中生活,这一词在具有德国浪漫派文学知识背景的读者脑中所能激发的语义框架应包括“安静”“乐园”“祥和”“舒适”“恬静”等赞美祥和安宁的词。“静寂”即“寂静”,形容没有声音;很静[11]。“静寂”一词的重点是安静无声音,森林的寂静与尘世喧闹形成对比,强调林中生活的安静氛围。“用框架理论探讨翻译需要强调框架的一致性,目的语的语言表达式可激活的认知框架应尽可能与原语保持一致。”[3]源语言“Einsamkeit”在读者脑中激发的是赞赏林中安静生活的美好向往。与此对应“林中静寂”所激发的语义框架更能贴和原德语词所能激发的认知框架。虽然字面意思上有所偏差,但在内涵和认知框架方面,“静寂”一词更能贴近“Waldeinsamkeit”所表达的含义,与此相呼应的还有“Wald”(树林)一词在德语文学中的象征含义,“树林”是隐居和幻象的象征。“树林”出现在童话故事中是作为神秘,混乱和不可思议的相遇之地,蒂克的《金发埃克贝特》中树林和回忆,幻想和超自然力量直接相关[12]。作为“与世隔绝”这一象征含义的树林,在《金发埃克贝特》中也是安静生活的场所,是脱离现实社会,摆脱奔波追逐命运的乐园,侧重于安静自在享乐的生活。“Einsamkeit”与“Wald”相呼应,译为“静寂”更贴合作者目的。

结语

“Waldeinsamkeit”产生于德国早期浪漫派,而浪漫派的核心思想在于“走向内心”,反对标榜科学文明的“异化”的外部世界。“Waldeinsamkeit”作为德国浪漫派文学理想的代名词,正代表了浪漫派文人反对物质世界,赞美推崇与世隔绝的安静生活,童话中对自然景色的出色描写也让读者对美丽的自然风光产生向往,更是显示出作者对与世隔绝的生活的赞美。“Waldeinsamkeit”所要表达的观念与“Einsamkeit”的本意“孤独”“寂寞”并无太大的联系,若译成“林中孤独”或者“林中寂寞”,尽管字面意思上对照比较准确,但是在缺少相应知识背景的读者脑中所激发的认知框架则偏离了“Waldeinsamkeit”本意所激发的语言框架,在源语言和目的语言激发的认知框架产生了偏差,从而引发对整篇文章理解的偏差。而“林中静寂”突出安静的意味,更贴合作者的想法和源语言所激发的认知框架。更能准确表达“Waldeinsamkeit”的内涵,所以根据框架语义学对翻译的指导,正是因为“林中静寂”与“Waldeinsamkeit”所激发的语义框架重合程度更高,所以“林中静寂”这一翻译更被认可。

猜你喜欢
语义学埃克贝特
论英国学者的语义学简史研究∗
On the Effects of English Subject Educ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事件语义学框架下“给”句式歧义的形式化描写
从语义学的视角分析高校英语词汇教学
塔斯基的真定义语义学与逻辑后承
最美妙的40%
忠犬波比
灵感就在身边
忠实的守候
美国当代女性艺术家贝特西.达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