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艺(湖北工业大学)
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企业越发重视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是企业管理的重要部分,促进企业的经济效益发展[1]。现阶段,很多中小企业存在内部审计机构不完善、制度残缺、范围狭隘、方法不合理、审计人员专业素质低下等问题,导致审计工作难以发挥其作用。所以,需要中小企业重视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找出对应的解决措施。
与外部审计不同,内部审计的主体是单位或企业的内部专业审计工作人员,通过使用专业规范的审计方式、客观科学的审计数据来评估企业的内部经营风险管理[2],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并且通过优化这些数据,避免企业风险的发生,从而提高了企业管理质量控制,实现经营目标。企业内部审计的目标主要是为了保障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财产安全,并对运营过程是否合法合规进行规范,从而在企业努力趋向于实现基本目标的基础上对财务的收支进行监督,保障运营的有效进行[3]。中小企业的内部审计不能只注重企业利润和效益,还应该考量企业所面临的社会经济风险及对社会做出的贡献,这就需要对企业经济责任人进行专业的经济责任审查。通过对企业的运营管理、财务管理等环节信息进行重点分析考核,为企业目标审计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4]。
社会经济的发展日新月异,中小企业要想保持正常运作,就要立足企业的实际情况,认识到审计工作的重要性。以前,很多中小企业审计工作的重点是财务审计,近年来,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管理上的困难,而企业内部审计则很好的控制和约束了企业的经济活动,相关的审计数据可以有效的制约各个部门及个人的不轨行为,并制止了违法乱纪的行为发生。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可以识别企业面临的风险类别和因素,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增加企业的抵御风险的能力,最大程度的降低企业的经济损失,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中小企业建立内部审计部门决定着企业的管理效果,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中小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存在实际监管权不高的现象,而且很多企业在设置内审机构时都存在多头管理的问题,有些企业把内审工作归类为财务部门,有些则分配给人事部门,还有一些划分给办公室。中小企业由于企业小,职责不明,有些领导财务、审计一起抓,导致权责不分、职责不明,无法保障审计工作的真实性和客观性,致使审计工作的效率低,难以发挥其实际的作用。由于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组织结构不健全,难以在企业内部建立系统的审计体系,财务人员工作开展不畅,审计数据也缺乏权威性,造成相关的审计工作非常被动,使内部审计规则混乱、标准不统一、目的不明确,最终的内部审计实际效果不佳。在实际的调查过程中,还发现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发展初期的模式就比较粗糙,多数中小企业的领导层会选择将企业的财务工作交付给外部的代理机构进行核算,此种做法为企业的经营带来了较大的风险。同时领导层会误以为在此种模式下企业无需内审工作,导致企业发展面临巨大困境;同时调查显示,还有部分企业会采取不合理的方法进行逃税,缺乏对企业管理的风险意识与责任,对企业内部审计职责的了解不足以及不与外部审计机构合作,从而影响企业的声誉。有些领导层会对内部审计产生抵触情绪,无法正确认识其重要作用,导致审计人员无法实现审计目标。
此外,中小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导致多管理现象的发生,因此需要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及时发现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审查后采取及时有效的行动,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很多企业会掩盖自身的弊端,使得企业的审计目的不具备有效性,有些公司的审计职工身兼数职,无法保障审计的公正性,有甚者出于维护自身的利益,还会伪造虚假的信息,帮助企业逃避外部审计,造成审计的结果失真。
现阶段,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的审计工作着眼于财务数据的合法性和真实性,进而审查公司是否出现疏漏,审计工作主要关注公司运营的相关财务数据,缺乏对公司运营、管理、内部控制的流程监督和风险审计。审计中过分强调事后审计,未考虑事前和事中审计,审计目标忽略了审计内部控制的相关性,同时也忽略了企业财务状况和业务状况。一些公司的管理层有意限制并控制审计范围,担心审计范围太大损害公司的生产;由于缺乏统一的审计程序,导致审计的执行力度不足,范围过小导致审计数据残缺,缺乏可靠性,严重影响着企业的审计质量。
在中小企业中,传统模式下的审计工作通常是以手工记账为主,其主要通过财务人员自身的工作经验和判断进行审计的抽样与监察,较少使用现代化的审计软件,使得审计方法和手段相对落后。一般而言,公司审计包括评估、监督和资源控制等,但是目前中小企业的审计方法相对落后,因此难以推进公司内部审计。还有一些企业把审计工作交给财务进行处理,但是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有局限,无法适应企业快速变换的环境,导致无法发挥审计工作应有的作用和价值,使审计成本增加,但效果不佳。
目前,中小企业的审计人员配置较低,导致企业内部审计职位存在身兼多职的现状,岗位职责不明;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较低,难以充分发挥对外审计的数据支撑,特别是财务核算和项目核算等方面的效率较低,不利于企业的经营发展;中小企业自身对员工的培训教育认知不足,导致员工的经验水平难以提升,对新政策理论掌握不足,在绘制财务报表时,容易出现错误决策,进而增加且外审的难度。
内部审计要想起到应有的效果,企业领导者就必须认识到内审机构对于企业的重要性。针对没有内审机构的企业,可按照权责分明、职责分明的原则设置内审机构。针对有内审机构的企业,要完善内审机构,不能将内审工作与财务管理工作混为一谈,而应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设置专门的内审组织,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进行监督评价。审计机构应根据企业规模及生产特点配备相应的审计人员,审计人员应独立开展内审工作,行使内审职权。内审的工作人员不能由财务部人员兼任或转岗,在业务和组织上保持独立,实现内部审计对财务管理的监督作用,同时在经营管理的整个流程中渗透内审工作。
对中小企业来说,内审工作可以起到保护企业的资产安全、加强控制、防范风险、完善管理水平等作用。因此,中小企业要结合实际,制定属于企业自身的审计制度,并且对内审工作制度、工作内容、工作方法等作出明文规定,确保内审工作在中小企业的顺利实施,并根据本单位规章制定具体的审计程序和方法。只有健全企业内部审计制度,才能充分体现内部审计机构的职能。
内部审计主要负责企业的业务管理,内部审计的范围不可避免地涵盖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完整的审计应在事件发生前后进行综合审计。当前,中小型企业通常采用事后审计的方法,这种方法不能及时有效地时发现和防止业务流程中的舞弊问题。在风险预防方面,事前和事中审计则更合适,事前审计可以减少决策错误,事中审计可以纠正时间差异。缺乏事前和事中审计将导致无法及时发现和纠正出现的问题,事后审计也将失去意义,因此,将事后审计改为事前、事中和事后审计的综合审计对公司管理非常重要。
为了提高内部审计师的专业能力,管理层必须严格控制任命。从事内部审计工作的专业人员不仅持有相关的职称证书,而且必须具有内部审计工作的经验。同时,管理层应加强对内部审计师的培训,举办专业讲座,增强内部审计的专业能力,提高审计技能和水平,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此外,公司应该进行思想道德培训,培养内部审计师的责任心、法律意识以及职业道德。■
简而言之,通过对企业的内部审计,严格监督企业的各项经营管理活动,及时发现并解决企业面临的问题,更加全面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降低经营的风险,发挥评价作用,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增加内部审计可以帮助公司进行科学的资产管理,确保各种成本和分配的准确性和合理性,确保财务报告信息的可靠性,从而全面提高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