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堽城镇中心幼儿园 孟 迪
音乐教学需要环境和配套设施的搭建,有良好的音乐氛围才能使幼儿愿意进行游戏化教学。现在大多数幼儿园的硬件设施不到位,音乐教学的环境还不够完善。由于幼儿的认知行为能力还不够成熟,对于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摩擦小矛盾经常会产生极大反应,如果教师引导不好,很容易造成课堂秩序的混乱。另外,由于游戏环境场地有限,教师的精力有限,无法有效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幼儿也很难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游戏。
很多幼儿园的课程设置中,缺乏游戏环节和游戏教学,多使用理论知识来灌输幼儿,违背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扼杀了儿童的纯真天性。一些幼儿园虽然有游戏环节,但游戏内容过于陈旧,形式上过于死板,吸引不了幼儿的注意力。一些教师对于游戏化教学的理解十分浅薄,认为游戏化就是带孩子跳跳操、玩玩具,没有将游戏与实际教学目标有机结合起来,使得游戏环节十分突兀,也没有实效性。还有很多教师本末倒置,设计了看上去丰富多彩的游戏形式吸引学生,实际上这些形式没有任何实质内容,与教学目标也相差甚远。孩子在游戏中学会了一个动作、会唱了一首歌曲、有勇气进行自我表达,都是一种进步。许多教师目前还是以结果为导向,设立一些有明确的成果的游戏让学生参与,为了业绩而忽略了孩子的成长过程。
幼儿教学在教育行业中具有特殊性,因为幼儿的年纪尚小,心智还不够成熟,这时候需要的是教师的耐心指导和细心教育。但是一些幼儿教师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使用成人的惯有思维对幼儿进行教学,导致在教学中幼儿并不能很好地理解教师的意思,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在幼儿游戏过程中,很多教师处于一个旁观的位置,没有和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学生缺乏教师的指导,对于一些情况的判断不准确不及时,容易造成一些不良的后果。
传统的幼儿园教学中,教师经常自己决定游戏的开展方式和活动局面,幼儿只是被动地接受,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主动性差。还有一些教师扮演着监督者的角色,将游戏看作是任务和要求,限制学生的自由性和参与性,所有的过程必须按照程序和设想的效果进行,失去了幼儿游戏的意义,使得幼儿面对游戏更像是不得不完成的作业,消磨了孩子的积极性。
游戏环境的构建可以直观地吸引幼儿的参与兴趣,有助于游戏化教学的顺利实施。在硬件设施上,主要包括玩具和活动场地两方面。以往的幼儿园中使用的玩具千篇一律,基本都是积木、滑梯、秋千、毛绒玩具、卡通画册等,已经不再适用于当今对于幼儿园教学的要求了。场地方面基本以传统的操场空地为主,有条件的幼儿园会铺设跑道,但不适用于幼儿的年龄特性。
为了使游戏化教学环节顺利推进,提升幼儿的参与积极性,教师首先要对这些过时的教具和场地进行革新,提升幼儿的游戏体验。就积木而言,传统木质积木块数少、可拼出的造型少,不利于发挥孩子的动手能力。幼儿园可以引进一些智能积木,可拼性大,还可以在智能设备上观察积木的拼装顺序,一些积木可以通过嵌入电路板和发声装置制成智能机器人,孩子的参与性也会更高。还可以引进一些简易的电子琴、打击乐器等给孩子使用,在培养孩子音乐兴趣的同时使其感受到音符变化的魅力。在乐器使用熟练后,可以教给学生一些简单儿歌的曲子,教授孩子弹奏出来,为孩子以后的音乐学习之路奠定基础。对于游戏场地,教师可以绘制一些幼儿喜爱的卡通图案来吸引孩子的游戏兴趣。在操场上还可以设置一些适合幼儿使用的运动设施,教师在早操、课间操等环节可以根据音乐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丰富孩子的游戏内容。
在软件设施上,幼儿园应该加强对于教师的招聘和选择,教师应该持证上岗,经过严格考核,确保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才可以进行授课工作。班级的人数设置也要有所规范,过多的学生人数会造成教师对于每一个孩子的关注不够及时,关心的程度不够。
游戏化教学模式既符合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也能弥补理论知识的枯燥,所以,教师要对游戏内容进行合理设置,充分利用游戏化模式的优势。教学内容是游戏设计的主要依据,教师应该将游戏的形式和教学的内容充分结合,提升教学的趣味性。内容的合理设计对于音乐活动的作用至关重要,确保形式上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和兴趣,环节内容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游戏环节要简洁易懂,方便幼儿参与。
许多游戏教学中,内容上过于呆滞,教师只是简单对于提供的玩具和物品进行介绍,询问学生这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幼儿更关心的是这个物品能做什么、怎么用、使用后是否有趣。教师在设计游戏时应该将使用实践作为重点,加强幼儿的使用体验,对于可以让幼儿动手的环节尽量不要提供成品材料,提供原材料让幼儿进行自主创造,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和创作欲望。对于音乐教学,可以在幼儿学会几首歌曲后,鼓励幼儿自己创作歌曲,把自己的日常生活唱到歌曲里,或者自己设计一些舞蹈动作来幼儿园为其他小朋友进行表演。
幼儿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指导,由于幼儿的自主能力还比较弱,教师应该做好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幼儿融入集体环境,完成教学目标。教师首先应该转变的是自身的教学观念,针对幼儿教育的特殊性,教师在借鉴其他年龄段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还要根据幼儿的年龄设计一些独特的教学方式。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应该从幼儿的兴趣爱好入手,用耐心和热情与幼儿做朋友,使得幼儿可以信赖自己。比如:对于刚入园的幼儿可能有些认生,教师可以通过自我介绍的方式鼓励幼儿介绍自己,在拉近距离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和歌唱水平。
幼儿园是一个集体环境,是幼儿未来进入学校等环境中的预热。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发展幼儿合作团结意识,在游戏中尤其以合作为培养重点。教师可以在音乐课上设置音乐小组,组织小合唱队进行唱歌比拼,在合作与竞赛中培养孩子的交流沟通能力。游戏教学要因材施教,对于不同兴趣和性格的学生,教师应该选用不同的游戏方式。比如:对于比较开朗活泼的孩子可以采用一些节奏感强的音乐,教导一些有趣的舞蹈;对于一些性格比较安静的孩子,可以培养其使用电子琴进行独奏。
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好引导者的角色,但不能喧宾夺主,剥夺孩子的主动参与性。幼儿阶段孩子在模仿教师和家长的行为后都有一种表现出来的热情,教师应该充分重视这种热情,鼓励幼儿进行不一样的演绎。对于一些不敢表现的孩子应该给予鼓励,将课堂还给幼儿,对其进行正面引导。比如:在进行《冰雪奇缘》的音乐剧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幼儿自己进行讨论角色扮演的问题,对于想扮演主角的幼儿,教师可以举办一场角色竞选,让每个幼儿上台讲述自己为什么适合这个角色,以及进行试演,竞选后通过投票选出主角饰演人员。对于一些反派、配角,教师不能强迫某个幼儿进行扮演,而是通过自己的演示和耐心疏导,告诉幼儿成功的音乐剧离不开配角,打消幼儿对于反派配角的抵触心理,积极地参与到表演中,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
游戏中教师要确保幼儿是真正参与其中的,进行的活动是和教学内容有关的,能在活动中充分学习到知识。幼儿的心理起伏大、变化多、容易情绪化,教师在游戏过程中在保证自主性的同时也要做好看护工作,避免有幼儿因为矛盾起冲突,在游戏过程中应该获得良好的心理体验,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
游戏化教学不仅仅是课堂上的教学方式,更可以融入幼儿的学习生活中。比如:在午睡期间可以播放摇篮曲,教师观察哪个小朋友可以最快入睡,在午睡结束后给予口头表扬,用游戏竞赛的方式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利用音乐教育的优势,鼓励幼儿可以将生活中听到的声音记录下来,与教师和同学分享交流。
综上所述,游戏化教学符合孩子的天性和习惯,通过游戏化教学的方式,孩子能在轻松愉快中学习到知识。因此,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游戏化教学水平,将音乐知识与游戏形式有机结合,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音乐游戏环境,为提升幼儿的音乐水平和技能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