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启智 以美育人
——让古典诗词创作走进课堂

2021-11-30 05:19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孙文婷
青年心理 2021年5期
关键词:格律平仄古典

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 孙文婷

圣人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朱光潜先生也说:“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开始入手。”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典诗词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源远流长。它以唯美的形式追求和引人向上的精神力量,至今还闪耀着其独特的魅力。古典诗词具有道德教化功能,励志成才功能,美育生活功能。例如:“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古典诗词是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语文教材占有很大的比重。但是,由于古典诗词的创作有一定的难度,现今古典诗词的教法一直采用的是诵读法、鉴赏法、知人论世法等。程千帆先生说:“研究诗最好能够写点诗。”“如果我的诗论还有一二可取之处,是和我会做几句诗分不开的。”由此可见,写诗对理解、鉴赏诗歌的作用。只有让学生懂了一些创作诗歌的知识,才能更好地提升诗歌鉴赏水平,对诗歌的鉴赏越来越专业敏锐。可谓创作经验愈丰富,愈知道诗中奥妙,理解他人的作品愈深刻。

一、发现格律之美

创作古诗词的首要就是领悟格律之美。无论是绝句、律诗还是宋词,抑扬顿挫、起承转合的背后都有着平仄押韵的要求。

“格律知识如同镣铐,不如新诗自由随意”,初学者难免会油然而生这种感喟。格律诗的写作,如同戴着镣铐跳舞,这个比喻是极其恰当的。其实,汉语本身的特点就是抑扬顿挫,体现在诗歌里的平仄押韵,让一首诗歌充满了音乐美。例如:“诗仙”李白的《静夜思》《赠汪伦》等,因为平仄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广为传诵。甚至有学者认为格律诗诗章中的一联之内在音调上平仄相对,在意义上也虚实相对(偶句)的两句正好对应了易数的“太极”及其所内含的阴阳相对相生的“两仪”。由此可见,格律之美,美在韵律,美在和谐。

在熟练掌握了格律知识后,诗词的创作便能游刃有余。“诗圣”杜甫的《登高》被称为“古今律诗第一”。此诗八句四对,对偶精巧,用韵讲究。颔联更是成为千古佳句。从内容而言,这首诗表达了“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情怀。他在格律许可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这些规律,跳出了丰富多彩、精美绝伦的“舞蹈”。当下流行的一些口水诗,内容上寡淡肤浅、无聊空泛,形式上也毫无音乐韵律感,读起来实在是索然无味。固然是没有束缚,但也没有任何美感可言。

二、领悟意境之美

纵观中国诗歌史,无论是诗歌发端的诗经,还是发展到极致的唐宋诗词,都运用了恰到好处的意象展现美轮美奂的意境。

(一)意象要恰当

中国诗歌如茶,含蓄凝练,耐人寻味,这就是意境之美。如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王维的“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些千古佳句无不呈现出美的意境。而意境的营造离不开恰到好处的意象。

在课堂上,我给学生一句“春风来画里”,让学生续写。有学生就只注重平仄押韵,如“春风来画里,静夜念家乡”,意象选择上就不够集中紧凑。“春风”到“静夜”过渡生硬,不如“春风来画里,吹动一园香”,春风吹动春花,引来满园的香气,衔接更为自然。此时再比较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在意象选择上的精妙就不言自喻了。在了解了这一原则后,学生鉴赏诗歌也会更上一层楼。

例如:阅读北京卷高考真题,明代作家金銮的“春江水正平,密树听啼莺。十里笼睛苑,千条锁故营。”题目是柳堤,诗句始终围绕春江边的柳堤、柳树上的啼莺展开叙述的,意象紧凑,且紧紧围绕题目而写。当学生掌握了诗歌创作的这一原则后,学生就会理解为何先写“春江”“密林”,为何颔联强调“千条锁故营”柳树的茂密,借此要抒发怎样的情感或哲理,水到渠成,理解鉴赏诗歌也较之从前容易。

(二)意境有意味

中国的诗歌,追求的就是意境美。中国诗歌发轫——《诗经》中,就有不少句子呈现出了熠熠生辉,流光溢彩,让人回味无穷的意境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诗句让几千年来的中国人百读不厌,回味无穷:秋天的早晨,白露如霜,河水静静流淌,萧疏而旷远。就在这样的时间、这样的地点,一个人出发了,去寻找另外的一个人,不管道路多么险峻漫长,我都会找到她。

学生曾创作了一首《采樱》,诗文如下:

夏日晴空好,樱桃叶底红。

嬉嬉争采撷,顷刻玉盘空。

这首小诗虽然写出了夏日采摘樱桃的欢快景象,但是直白浅显,少了太多意味。拿来和王维的《相思》比较,境界选取立见高下。王维的《相思》只有二十个字,但是含蓄委婉,语浅情深,言有尽而意无穷。

中国古典诗词从格律上呈现抑扬顿挫的音乐美,从意境上呈现引人入胜的画面美,可谓文质兼美,流光溢彩。这是今天直白的口水诗,口水歌无法媲美的。学习古人“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的清新,而不是今天“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的苍白;学习古人“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含蓄,而不是传唱“死了都要爱,不淋漓尽致不痛快”的直白。在文质兼美的古诗词中不断获取灵感,学习表达,才是我们正确对待古诗词的态度。

三、感受情感之美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情感之美是古典诗词内涵美的一项重要内容。无论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的依依惜别之情,还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浓烈思乡情;无论是“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正气,还是“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深沉的爱国情……古典诗词中所蕴含的这种崇高伟大的情感美,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浩然正气。

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多爱借“春花”“柳树”等意象表达对春光春景的喜爱,情感抒发缺乏多样性和深刻性。适时拿出咏物诗中文质兼美的优秀诗歌作品,如白居易的《流莺》、苏轼的《红梅》等,学生一方面会品味出两首诗歌或抒发漂泊无依的郁郁不得志,或赞美玉洁冰清孤傲超群的品格;另一方面会去思考这些千古流传的诗句为什么比自己的好,好在哪里,用什么样的写作手法在简短精炼的诗句中表达这样的情感。对于古人文采的敬佩、情感深厚的感喟又上一层楼。

通过学习古典诗词的创作,不仅能系统深入地了解古代诗人经典作品,更能学会用充满表现力的语言表达二十一世纪的学子的志向与情怀。这对于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也增强了民族文化自信心和民族精神凝聚力。

古 书

静静深阁里,素衣锁经文。

悠悠千古寂,只待懂书人。

颂边塞

大漠长沙卷红旗,孤城廖户掩黑门。

长剑折光颤人心,流矢营火断儿晴。

正是长安通明时,不见边塞血漂橹。

壮士断腕赴国难,男儿本色守家园。

这两首诗歌是学生尝试创作的咏物诗,从对格律知识的一无所知到略知一二;从诗词创作的束手无策到牛刀小试。面对着学生略显青涩的作品,我被深深感动了,他们感受到了中华诗词平仄格律的快乐,他们用精短精妙的文字写出了心中的情愫。他们拥有了用古典诗词构筑的精神家园,那里有春天的花开,有读书的乐趣,有爱国的情思。诗词会滋润他们的生活,他们的诗歌也将滋润山河大地、社会人生。

猜你喜欢
格律平仄古典
論詞樂“均拍”對詞體格律之投影
出入于古典与现代之间
格律诗词中散文化句式小议
宫毯:所谓礼仪尽在脚下方寸格律间
谈诗词格律的极端化
平仄谱:阅读格律诗的一把金钥匙
古典名画神配文,第一幅就笑了,哈哈
怎样读古典诗词?
春天的马蹄声
滇风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