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人民文艺论的创新性探赜
——以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为中心

2021-11-30 05:16
关键词:讲话文艺精神

刘 艳

(山东大学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中心,山东 威海264209)

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最具核心和标志意义的理论成果,人民文艺观的相关重要论述,伴随着中国近百年来历史语境的变迁,从20世纪40年代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具有鲜明底层取向、为工农兵服务的人民文艺论,到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文艺论述中“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人民文艺论,再到21世纪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习近平《讲话》”)中“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民文艺论,呈现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论人民文艺观的形成、丰富与发展的历史进程。

面对21世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语境,如何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人民文艺论的丰富内涵,尤其是其时代性创新之处,是我们深入理解和领悟习近平文艺论体系的本质与特征的关键路径。习近平《讲话》是习近平文艺论中最为集中、系统和明确的表达与阐述,是对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继承与发展,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发展全局的纲领性文献,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重要发展,从而成为“21世纪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将紧密结合习近平《讲话》文本的精神与具体内容,来关注习近平新时代人民文艺论的时代创新性,以期加深我们对于习近平文艺论体系的理解与认识,了解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最新发展成果,助力于我们未来更长时期的各类文艺实践活动。

一、文艺本质论的时代创新性发展:群体与个体并重的人民文艺本质论

习近平《讲话》“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的阐述中,习近平文艺论再次强调了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即人民性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本质论观点,对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同志的人民文艺本质观作了进一步深化与拓展。习近平认为文艺要发挥最大的正能量,就必须树立和坚守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真正要做到以人民为中心,同时明确而具体地指出了“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1],并从“人民需要文艺”“文艺需要人民”和“文艺要热爱人民”三个方面具体论述了社会主义文艺的人民性本质的内涵,体现出习近平文艺论对于马克思主义文艺本质论的重要发展。

这里我们不仅可以看出习近平文艺论对人民与文艺辩证关系的深刻理解与认识,确实是抓住了社会主义文艺观的本质与核心,而且可以发现在新的历史语境下习近平新时代人民文艺论创新之处,即在坚持毛泽东邓小平提出的侧重人民群众整体层面的利益与诉求的同时,在和平环境中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等各方面都获得重要发展的新时代条件下,对于人民概念意涵进行了新阐释,特别关注到广大人民群众作为鲜活个体层面的精神诉求,体现出群体层面和个体层面并重的新时代人民文艺观。

对于“人民”概念的理解,是伴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呈现出内在意涵的变化与拓展的。新中国成立之前,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工人、农民、兵士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人民概念,新中国成立之后,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的人民概念,改革开放之后邓小平则进一步将人民概念扩展到“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表现出新的历史条件下把对民族国家的认同作为“人民”共同体之间最大的公约数。而在习近平文艺论体系中,将“人民”①人民是指“在有阶级的社会中,与敌人相对的社会基本成员。由若干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构成,以劳动者为主体。在中国现阶段,人民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参见《人民日报》,2015年10月15日。这一核心概念进一步拓展为具有一切忠心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劳动者和爱国者等广大群众的深刻意涵。在习近平《讲话》“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的论述中,不仅重视人民作为群体层面的整体文化精神诉求,强调文艺创作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而且习近平《讲话》的论述中特别指出了“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1],并且强调文艺工作者的创作要源于和服务于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要真正虚心向人民群众和生活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生活中汲取营养,从而在不断的生活与艺术积累过程中不断地进行美的发现与创造。这些生动具体的对“人民”概念内涵的理解,显然包含着具有各类审美需求的由无数独特具体个体所组成的“人民”意涵,肯定了“人民不仅仅是一个总体概念,同时也指向‘一个一个具体的人’……将现代的人文关怀精神注入“人民”这一概念之中,更加切近艺术的本质”[2],充分关注到新时代语境下人民作为个体层面的多样化审美精神诉求。社会主义文艺通过优秀作品的创作来满足人民群众多种多样的审美需要,也进而必然成为习近平文艺论中文艺要致力于“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理论主张的题中应有之义,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方面。

纵观习近平《讲话》“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的整个论述,“人民”概念本身在习近平文艺论中阐述得更加具体、细致,既体现出对于当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人民作为群体性质的重视,同时也体现出对于新时代社会中人民作为鲜活生命个体性质的重视。因为人民既是追求理想社会秩序与发展的政治社会人,同时又是有血有肉、具有多样审美需求的个体人,所以这种对人民概念的生动阐释与明确表达,显然是极富理论创新意义的。由此围绕“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及其创作相关问题的思考与阐述,也就必然体现出既从人民群体的整体生活领域及总体文化精神诉求出发,强调文艺与人民群众生活的基本而密切的重要关联,又体现出从人民作为鲜活个体的多样化、个性化审美文化精神诉求出发,强调社会主义文艺要注意满足人民审美需求的多样化和表现人民生活实践的丰富多彩性。

无论是“人民需要文艺”中对于拥有多样化精神需求的人民群众需要“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的文艺作品,文艺创作要来源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并从中“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还是“文艺要热爱人民”中号召文艺要“走进生活深处,在人民中吃透生活本质、吃透生活底蕴”,从而“变成深刻的情节和动人的形象”的作品等多方面都可以看到习近平在文艺本质论中体现出群体与个体并重的人民文艺本质观,充分体现了作为指导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纲领性文献,新时代语境下习近平文艺论对于马克思主义文艺本质论的极为重要的创新之处,表现出其对毛泽东、邓小平等同志关于人民文艺本质论的继承与新发展。

二、文艺功能论的时代创新性发展:文艺与人民利益福祉的重要关联论

习近平《讲话》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繁荣兴盛”的论述中,深入分析和阐述了文艺的功能与作用,高度肯定了作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文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过程中的关键地位,而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3]28。显然习近平是从国家、民族发展的整体大局出发,立足于广大中国人民的群体高度,关注在全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福祉实现过程中,中国文艺所应该发挥的重要而又关键的功能与作用。

习近平《讲话》高屋建瓴,抚今追昔,具体分析了在当今21世纪的中国社会正处于“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1]的重要历史阶段,高度重视文艺和文艺工作重要作用的深层原因。习近平站在人类文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具体阐述了古今中外历史上包含各类文艺精品在内的光辉灿烂的人类文明成果,曾经分别在不同民族国家的重要社会历史发展时期,作为强大的精神力量所起的重要作用,层层深入地论述了经历无数苦难发展至今的中华民族,不仅曾经深受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精神的滋养与支撑,而且还必须继续依靠繁荣兴盛的中华文化的强大精神力量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想,并明确指出作为时代前进号角的中国文艺,理应在21世纪中国社会所处的新的历史时代发挥重要的功能与作用。

显然,习近平《讲话》中关于文艺及文艺工作在中国人民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的认识,与习近平在其他场合也曾指出的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关系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4]207,以及“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5]41等相关论述是相互呼应与内在关联的。正如约瑟夫·奈所说,所谓软实力,即“一个国家依靠其在政治价值观、文化和外交政策上的吸引力来影响他国偏好的能力”[6]9,大量极具中国魅力特色和中国精神价值观内涵的中华民族优秀文艺产品的创造显然是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因此作为国家软实力重要组成部分的文艺文化工作,也必然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的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和关键的地位与价值。

习近平《讲话》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繁荣兴盛”的论述,面对新时代语境,与时俱进地关注到文艺文化的繁荣发展与新时代人民的群体利益福祉之间的重要关联,对于文艺的重要功能体现出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上升到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能否成功的高度,是在新的历史时代条件下,从人民群体利益福祉的高度上来阐述文艺的重要功能,显示出习近平新时代人民文艺论对马克思主义文艺功能论的重要创新性发展。

习近平是在中国和世界的整体发展大局的开阔视野中,立足于文化发展与中华民族复兴的密切关系来谈文艺的重要功能与作用,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文艺作为强大精神力量肩负极为重要的作用。对于新时代的中国人民来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直接代表着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高度实现,即人民群体利益福祉的高度实现。具体来说,习近平《讲话》中明确指出,在保持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修复能力,培育共同的情感与价值、理想与精神方面,伟大的中华文化都承担了极其重要的功能与作用;并且由此进一步强调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关联,认为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同时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因此只有在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和民族精神世界的丰富与增强的条件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才能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代表着时代风貌、引领着时代风气、作为时代前进号角的文艺,其作用不可替代,同时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一定要充分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在这些辩证而深刻的认识中,可以看出习近平文艺论尤为强调的是作为时代前进号角的中国文艺蕴含着培育和塑造民族文化精神的强大力量,可以有效助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即关乎未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群体利益福祉的实现,以对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爱与人文关怀精神道出了新时代语境下文艺与人民利益福祉实现之间的重要关联,从而高度肯定了作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文艺具有的极为关键的功能与作用。

三、文艺形态论的时代创新性发展:适应人民多样化需求的文艺精品论

在习近平《讲话》关于“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的探讨中,习近平主要阐明了当今中国文艺工作者们应该沉下心来,祛除浮躁之气,努力创造出真正体现和反映出中华文化精神、中国人民群众多样化审美追求的融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于一体的“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文艺精品形态论观点,同时强调了创新精神在今后文艺精品为中心的文艺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且进而论及推动文艺发展和文艺创新要积极进行文艺队伍建设和加强对新型网络文艺创作生产的引导等重要方面。

为当代中外文论界所熟知的是,早在艾布拉姆斯的文艺理论著作《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中就明确勾画出了以作品为中心的由世界、艺术家、作品和欣赏者的文学艺术活动的四要素图式,并成为现代文艺理论界所熟知的著名文艺理论观点。习近平显然深谙这一文艺活动本质规律。在“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的论述中,他首先就明确指出文艺活动和文艺工作的重心,归根结底在于落实到文艺作品文本的创作上来,“最根本的是要创作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1],可以说抓住了文艺活动和文艺工作的核心所在。

习近平《讲话》立足于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1世纪的中国当代现实,具体指出文艺创作界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抄袭模拟导致大量雷同以及机械化生产和快餐式消费等问题,并且特别批判了那些丑化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调侃崇高、扭曲经典和颠覆历史、猎奇媚俗以及打着艺术的名号脱离现实与大众而仅写一己悲欢等市场经济大潮中出现的各类文艺创作现象,并就此深入阐述了文艺精品论观点。

习近平认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努力创作出融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于一体的“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文艺作品,而且明确指出优秀作品要多样化,既要有阳春白雪类的高雅作品,也要有下里巴人类的通俗作品,才能适应广大人民群众不同类型的多样化精神需求,同时还特别指出“只要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所喜爱,这就是优秀作品”[1]。

关于文艺形态多样化的论述,虽然在毛泽东和邓小平相关文艺论述中已经不同程度地提及过,而习近平《讲话》则在继承前述的基础上,不仅明确提出了文艺精品论的观点,而且进一步阐述了要适应人民多样化精神需求的文艺精品论认识。细察之,可以发现习近平《讲话》关于文艺精品(优秀作品)的形态多样化的相关论述,既是面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艺发展现状而产生的时代性洞察,同时也是在充分了解广大人民群众多样化精神需求基础上的深刻认识,从而展示出在新时代语境下新的文艺发展态势中,深入到人民群众每一个体生存中的各具特色的精神和审美文化需求层面,渗透着文艺人民性立场下对于广大人民个体层的强烈人文关怀,体现出深入人民群众个体层面的高度共情力,在文艺形态问题的论述上更为具体而深刻。

总之,习近平《讲话》的这部分论述不仅表明习近平文艺论在遵循文艺发展形态规律基础上,守护文艺自由发展空间、肯定文艺作品多样化形态的科学认识,而且特别强调了多样化文艺精品创作和人民群众的多样化审美精神需求之间的密切关联,紧紧抓住了文学活动和文艺工作的重心,即真正为人民所喜爱的优秀作品的创作工作,从人民作为一个个鲜活个体人的角度,深入到人民群众个体差异性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层面,表现出对于马克思主义文艺形态论的创新性发展。

四、文艺创作论的时代创新性发展:人民精神与价值观塑造的文艺精神论

在习近平《讲话》关于“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的论述中,习近平主要从文艺蕴涵和传输的思想观念与精神层面,创新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在于中国精神的重要观点。习近平认为,在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社会主义文艺应该坚持和弘扬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中国精神,并从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个主要方面来阐释中国精神的具体内涵。这部分关于作为社会主义文艺灵魂的中国精神全面深入的阐述,是习近平面对新时代新情况,倡导我国广大文艺工作者在文艺创作中应该特别注重人民群众的精神与价值观的塑造作用。而这种对于在文艺创作活动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体的中国精神的高度强调是前所未有的,体现出对于马克思主义文艺创作论的时代创新性发展。

其实在习近平《讲话》发表之前的2015年5月,习近平在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过作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最持久、最深层力量的为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3]93。习近平《讲话》关于“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的论述中,首先谈到了以爱国主义为根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精神的本质,理应成为中国当代的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精神传达的重心。如文中谈到“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文艺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具有独特作用”[1]等,都充分表明习近平文艺论对于作为中国精神精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艺方式的弘扬工作,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灵魂塑造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的深刻认识。不仅如此,习近平《讲话》还从人民群众作为鲜活个体人的实际审美心理感受过程出发,深刻认识到中国精神如何才能深入人心、塑造灵魂,比如明确指出优秀的文艺作品应该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可以说充分注意到文艺创作必须遵循审美艺术规律的一面,并因而特别强调“广大文艺工作者要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充分认识肩上的责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1],并进而论及真善美在文艺创作中的有机统一关系。

习近平在强调“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1]的同时,也强调了文艺“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的方面。从这些相关论述可以看出,习近平文艺论述在社会主义文艺创作所传播的作为中国精神本质内核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上,并非持一种公式化、概念化的抽象理解,而是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文艺作品之中的鲜活而具体的表现形态,在文艺创作论上全面、科学而又深入地阐述了新时代语境下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理应思想性和艺术性兼具的特点。

习近平《讲话》中“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论述的中后段,主要从作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进一步阐释社会主义文艺理应坚持和弘扬的“中国精神”内涵。习近平十分重视当代中国文艺建设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之间血脉相连的承继关系,在《讲话》发表之前的重要场合就曾论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我们民族的“根”与“魂”,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繁荣为条件;再如,“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当代中国思想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承和升华,要认识今天的中国、今天的中国人,就要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血脉,准确把握滋养中国人的文化土壤”[7]等。习近平《讲话》中则不仅强调了自古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括蕴含丰富而又独特的以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等中华传统思想理念,以及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等为代表的中华传统美德,而且还特别强调了要传承和弘扬以“托物言志、寓理于情”,“言简意赅、凝练节制”,“形神兼备、意境深远”等为代表的“中华美学精神”。这些论述既涉及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内容层面,又涉及到审美性指向的中华传统美学的艺术形式手段层面,呈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与中华美学精神有机统一的“中国精神”形态。

习近平《讲话》关于作为“中国精神”源泉和命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论述部分,表明了习近平对于文艺创作所应弘扬的中国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重要关联的深刻认识。而这种在不排斥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的同时,对于文艺创作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学精神的高度重视,对于中华文化立场与基因的坚守与传承、中华审美风范的展现等民族文化特色的强调,显然涉及到对于文艺创作中如何处理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而作出的新时代思考,进一步体现出习近平文艺论述关于文艺创作问题探讨的新时代特点,具有重要的时代创新价值。

五、文艺制度论的时代创新性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尊重与引领机制论

在习近平《讲话》“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的论述中,习近平文艺论述主要从党和文艺的关系上,在阐述加强和改进文艺工作领导与管理机制的同时,进一步提出了重视和加强文艺评论工作的文艺批评制度建设方面的重要问题。这部分阐述体现出注重文艺领导管理与批评制度中党性和批评性的政治维度。而由于社会主义文艺的人民性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即中国共产党人最大和最根本的政治立场,因此在文艺制度论述上政治性维度的强调之下,习近平文艺论其深层反映的实为文艺领导管理与批评工作中以“人民”为中心的引领与尊重原则,进一步深化了马克思主义文艺制度论的相关认识,体现出文艺制度论的时代创新性发展。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告诉我们,作为审美形态的艺术形式,文艺本身和经济基础的关联具有间接的性质,具有自身的相对独立性。而古今中外的文艺发展事实表明,世界上各个国家与民族的文艺必然会出现受多种因素影响的思想与艺术成就参差不齐的状况,既有经过时代和历史检验被证明是有助于人类社会全面进步与发展的、能够满足不同时期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健康、积极和优秀的文艺创作,也有被时代和历史证明是阻碍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一味迎合某类感官欲望、心理的病态、消极和低劣的文艺创作。面对21世纪全中国人民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的关键时期,如何通过加强和改进相关的文艺领导管理与批评机制来促使中国当代文艺事业更为健康、积极地发展,多出一些正能量、有价值的文艺精品,少一点负能量、无价值甚至负价值的文化垃圾,自然是作为关注中国当代文艺发展大局的习近平文艺论述必须要给予高度重视的问题。习近平《讲话》的最后这部分论述即是对这一问题的深入阐释。

在“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问题中,习近平敏锐地指出党和文艺在价值目标上的一致性关系,“党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文艺的根本宗旨也是为人民创作”,而“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根本保证”[1],并在此基本立足点上从正确处理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政治立场和创作自由的关系的角度,来具体阐述如何加强和改进文艺工作的领导管理工作以及文艺评论工作等相关文艺领导管理与批评制度建设方面的问题。

习近平明确指出了各级党委要站在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高度上,在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同时,要把文艺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对待,切实贯彻好党的各项文艺方针政策,把握好文艺发展的正确方向等问题;同时还强调了各级宣传文化部门要在党委的领导下切实加强指导和扶持文艺工作,并加强对于文艺工作者的引导和团结等重要问题。这些论述显然涉及对于文艺领导与管理制度层面的政治性维度的强调,但与此同时习近平还特别强调了“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要把握住两条:一是要紧紧依靠广大文艺工作者,二是要尊重和遵循文艺规律”[1],而这两条文艺领导管理原则,实则暗含着以非符号化的具体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创作主体及其艺术创作规律和自由空间所指向的审美性与艺术性维度,体现出对于人民群众一员、为人民创作的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尊重与信赖。

不仅如此,在最后关于“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文艺评论工作”的论述中,习近平还特别强调文艺批评家们应该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在汲取中外优秀文艺批评理论资源的基础上,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实事求是地进行大胆的有益于文艺事业健康发展的真正的批评等观点,遵循文艺批评工作中的思想性与艺术性标准须有机统一的内在准则。由此可见,习近平文艺论述是立足于对人民群众的多样化精神需求,在既满足又提高的宗旨下,对于作为文艺创作主体的人民群众所进行的生动活泼的文艺创作活动,持引领与尊重并重的原则,充分体现出文艺制度论上契合文艺发展规律的科学性与人民性本质。

总之,作为习近平文艺论集中概括的习近平《讲话》,围绕关系到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五大重要问题的探讨,分别涉及到文艺本质论、文艺功能论、文艺形态论、文艺创作论和文艺制度论等多个问题域,集中而全面地体现着习近平新时代人民文艺论的核心与精髓,是面对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重要创新性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文艺本质论立场与观点,犹如一根红线深深地贯穿于习近平文艺论体系的各个部分之中,使得习近平文艺论中关于文艺发展与繁荣的重要问题探讨的各个部分十分自然、恰切地融合成为一体,共同体现出习近平新时代人民文艺论的深刻性、全面性和时代创新性,从而充分显示出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社会主义文艺与人民关系的生动阐释与创新性表达的习近平文艺论体系,所拥有的继往开来的新时代特色。

猜你喜欢
讲话文艺精神
1942,文艺之春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注水”讲话
拿出精神
□文艺范
男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