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卫华,罗利远
(1.中共河南省委党校 经济学部,河南 郑州451000;2.郑州理工职业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河南 郑州450000)
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始终牢记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经济政策,极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从历史视角看,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政策,立足于发展的不同阶段和环境条件,适应我国经济建设、改革和发展要求,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发展阶段。新发展阶段的发展主题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构建新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是打通内循环、打造吸引全球高端要素的引力场、重塑我国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的大战略。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创新和完善经济政策。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回顾党制定和完善经济政策的百年历程,梳理和总结党制定经济政策的经验,既能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经济政策参考,又能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与范畴。
唯物史观认为,经济是一切活动的基础。党的百年奋斗历史也充分证明,探索中国革命道路,必须开展经济活动,实现经费的自给自足,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党和军队的经费问题。因此,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就开始了制定经济政策、开展经济活动解决党和军队经费的实践。从早期领导工人运动时开办消费合作社,到根据地时期制定分田政策、打土豪筹款政策、工商业政策和财政政策,推进税收税制改革等,积累了丰富的经济政策制定经验。正是得益于这些经验,全国执政后,党根据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的重大变化,在较短时间内制定了工业发展政策、农业发展政策、工商业发展政策等,确立了公有制、按劳分配和计划经济体制,为建立独立的、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奠定了基础,迅速改变了新中国“一穷二白”的面貌。后来,由于指导思想的偏差和“文革”的严重冲击,借鉴苏联模式建立的经济政策和所有制结构,经济运行机制的弊端日益显现。面对“文革”结束后经济发展的不利局面,中央作出了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并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调整和完善经济政策,先后对农村土地政策、分配方式和经济运行机制进行改革,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根据国际格局之变和国内发展阶段与条件之变,作出经济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界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让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根据主要矛盾变化完善宏观调控,坚持问题导向部署经济发展新战略,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等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不断完善相关经济政策,为我国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奇迹提供了政策保障。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我国制度体系分为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基本经济制度是基本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制定其他经济政策和制度的基础和依据。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取得全国政权后,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中经过艰辛探索逐步建立的。20世纪50年代,借鉴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我国建立了以公有制为基础、实行按劳分配和计划经济的基本经济制度。新建立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了当时生产力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1]27-30。后来由于片面追求公有制的“纯”和“高”,生产力受到了严重束缚。“文革”结束后,为尽快改变经济发展的不利局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党的指导思想进行拨乱反正,作出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并对基本经济制度中的所有制、分配方式和运行体制进行改革和完善。1992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在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为补充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五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就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都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相关内容。党的十九大把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论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创新作了铺垫[2]。2019年召开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所有制、分配方式和经济运行机制并行融入到基本经济制度中,进行了“三位一体”的概括,形成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40多年持续高速增长,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发展实践已经证明,改革开放是我国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奇迹的重要法宝。
在创建根据地时期,中国共产党就十分重视与外界的商业贸易往来,以此获得根据地急需的食盐、药品等物资。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高度重视对外开放问题。毛泽东曾设想建立一个与世界各国平等贸易往来的对外开放环境,但是西方国家的敌视及朝鲜战争爆发后对中国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使新中国不得不“首先同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民主国家做生意”[3]1435。可见,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只与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贸易交往,是当时西方国家对我国经济封锁的国际环境决定的。通过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贸易往来,我国获得了苏联及东欧等国家的重点工程项目援助以及机械车辆、金属材料、精密仪器和成套设备等重要物资,为建立完整的工业化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奠定了基础。但总体来说,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对外开放只是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互通有无、调剂余缺和互相支援[4]13-2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邓小平“‘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战略判断指引下,党中央作出了“对外开放”的战略决策,提出要“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努力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5]6。1982年召开的党的十二大提出,实行对外开放,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是我国坚定不移的战略方针。我们要促进国内产品进人国际市场,大力扩展对外贸易[6]24。随后,在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基础上,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把对外开放确定为我国的基本国策。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对外开放问题。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把“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作为改革开放的重要任务后,党的十九大再次明确提出“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这一对外开放新举措。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又提出,“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实行高水平的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作为未来5年乃至15年的重要工作部署。至此,我国对外开放政策日趋完善,更高水平开放型新格局基本形成,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成为新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社会保障制度是一个国家在政治、经济、制度等约束条件下为全体国民提供福利保障的适应性选择[7]12-23。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既体现了党的根本宗旨、坚定初心使命,又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
早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就开始探索建立以社会保险和失业救济为中心的社会保障制度,并制定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1945年,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第一次较为全面地阐述了未来和平时期的各项社会政策,并于1948年颁布了《东北公营企业战时暂行劳动保险条例》。新中国成立初期,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保障工作。在《东北公营企业战时暂行劳动保险条例》基础上,于1952年出台了第一部社会保险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1953年又颁布了《政务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若干修正的决定》,把城市国营、私营、公私合营、合作社企业及工矿企业、建筑公司职工及其直系亲属都纳入到劳动保险体系内,后来又把劳动保险覆盖到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在政府、党派、团体及事业单位,则建立了包括公费医疗、退休制度、抚恤制度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农村,按照1956年1月党中央提出的《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要求,建立了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和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文革”期间,党的社会保障事业也受到巨大冲击,曾一度处于停滞状态。这一时期的社会保障,就保障水平而言,是低水平的,但对提升人力资源水平、解决农村群众的燃眉之急,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改革开放后,中央重建了以劳动保险为核心的城市社会保障制度。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标志着我国经济体制开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为适应经济体制转型对社会保障的新要求,中央开始对社会保障政策进行改革,并在试点基础上,逐步建立了养老保险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1992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大上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应地,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也朝着服务市场经济的方向进行改革。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把社会保障制度作为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五大支柱之一,并首次提出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城镇职工养老和医疗保险政策,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在此过程中,还推动建立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社会保险制度。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重视民生建设和民生改善。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理念引领下,中央持续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从2014年开始,对城乡分别推进的生活救助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进行整合,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救助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推进企业职工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并轨,建立安全预期,促进市场良好运转。党的十九大以后,面对我国新的社会主要矛盾,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发展思想。这一思想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保障体系提供了理论指导。在这一思想指引下,我国推出了一系列社会保障改革新举措,既包括制度的完善,如建立长期照护保险试点、实施中央调剂金制度,又包括结构的调整和设置,如设立国家医疗保障局与退役军人事务部等。截至2020年底,我国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8]13。
宏观调控是指政府为实现宏观经济目标,从国民经济整体和全局出发,对客观经济运行过程实施的调节与控制。中国特色宏观调控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具体国情,以发展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和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持续进行改革创新的产物[9]110-122。
新中国成立之初,通过借鉴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我国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国民经济走上了计划管理轨道,包括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计划管理和对企业的微观计划管理。到1956年底,中国完全实现了经济计划化,最终形成了1957—1978年计划经济一统天下的格局[10]3-13。改革开放后,由于财政政策日益多样化,并开始实践独立的货币政策,中央开始加强对国民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为了实现国民经济在提高效益的基础上稳定发展,必须努力保持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大体平衡。”党的十四大又提出,要加快经济改革步伐,加强宏观调控。随后,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这一阶段调控的任务包括保持经济总量平衡,计划目标、金融目标、财政目标相互制约并相互配合,初步建立了现代政治经济学意义上的宏观调控体系[11]13-25。2005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首次提出了我国调控的目标,包括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和保持国际收支平衡。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为应对危机,我国宏观调控更加注重政策的协调性,强调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之间的协同配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价格政策也纳入到了宏观调控政策体系之中。2019年召开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再次提出,“健全以国家发展规划为战略导向,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就业、产业、投资、消费、区域等政策协同发力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12]。至此,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建立了包括调控目标、调控政策、调控手段在内的宏观调控政策体系,为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和社会长期稳定提供了重要保障。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生动的教科书。学习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可以总结经验、把握发展规律,为全面开启现代化国家建设新征程提供理论指导。回眸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政策,可以为我们制定和完善新发展阶段的经济政策、坚守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提供宝贵经验。
马克思主义立场观认为,立场问题是一个关系政党性质的重要问题。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标志,就是从成立之日起,就确立了坚定的人民立场。后来,无论是搞革命还是搞建设,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党的百年经济政策,也深刻体现了党坚定的人民立场。
1944年,在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毛泽东同志明确提出了“为人民服务”。1945年,在《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毛泽东再次强调“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就是我们的出发点”。党的七大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载入党章。邓小平同志的人民立场则体现在“制定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时要看‘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习近平总书记心系人民群众,“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体现的就是他深切的为民情怀和坚定的人民立场。因此,党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在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时期,党领导群众成立消费合作社、打土豪分田地,解决群众的盐、米、房子问题。新中国成立初期,党领导人民开展土地改革运动;改革开放后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所有制和分配制度;进入新时代,党带领人民推进养老保险制度并轨、推进脱贫攻坚等,无不体现出党坚定的人民立场和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
中国共产党是富于创新精神的党。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能够带领人民不断开创新局面、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推进社会进步,就在于党能够根据发展阶段、环境和条件的变化不断创新和完善经济政策,推进经济政策的与时俱进。
抗日战争期间,为建立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政权暂时改变了土地革命时期“没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和少地农民的政策”,推行了减租减息政策,最大程度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借鉴苏联模式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但后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证明,计划经济体制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不相适应。“文革”结束后,通过开展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在十一届六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的重要论断。基于这一重要论断,党开始对经济政策进行调整和完善。在农村,改革和完善土地政策,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替代集体所有、集体经营的土地制度。在城市,以增强企业活力为核心,从管理方式和所有制等方面,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改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实行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混合经济,以调动企业和劳动者两个积极性;推进政企分开、简政放权,让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共产党又以其强大的创新能力,创造性地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对相关经济政策进行调整和完善,推动我国经济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国际环境之变和国内发展条件之变,习近平总书记凭借其深厚的经济学功底,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作出了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战略判断;为破解我国发展难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并对相关经济政策进行调整。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不断推进经济政策的与时俱进,是我国社会主义取得辉煌成就的重要保障。
要素与市场是经济活动的基本因素。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通过制定有效的经济政策,促进要素自由流动与平等交换,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汇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能。
中央苏区建立不久,国民党就发起了对中央苏区的“围剿”。为解决国民党“围剿”带来的苏区物资紧张局面,中国共产党出台了“肩挑小贩及农民直接卖出其剩余生产者,一律免收商业税。商业资本两百元以下的一律免税”[13]133的政策,吸引了苏区群众和大批国统区商贩与苏区进行贸易,有效缓解了苏区的物资紧缺,为粉碎国民党的前四次“围剿”奠定了坚实的物资基础。新中国成立后,为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发起了土地改革运动,第一次实现了广大农民几千年来梦寐以求的“耕者有其田”理想,在经济领域推动了新中国农业生产力的大发展[14]298-308。改革开放后,无论是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还是推进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目的都是为了促进要素的市场化配置,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经济快速发展。为在更大程度上激发市场活力,党中央不断完善所有制政策和利润分配政策。在党的十五大上,中央提出实行“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方式,明确了除劳动、土地、资本外,管理、信息、技术和知识产权也可以参与利润分配,进一步激发了要素和市场主体的活力。2013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又把“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纳入“三位一体”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目的也是促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激发要素活力和市场主体积极性。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新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中长期大战略。这一战略旨在打通内循环、打造吸引国际高端要素的引力场,重塑我国国际竞争与合作新优势。但我们应清醒地看到,构建新发展格局我国既面临国际市场不确定不稳定性增加的挑战,也面临国内科技领域“卡脖子”问题的挑战,只有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政策才能实现。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政策,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发展阶段。新发展阶段的主题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所谓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构建新发展格局。因此,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树立民生导向,增进人民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一是完善就业促进政策,确保居民稳定就业。通过鼓励和支持网络经济和线下实体经济融合发展,认真落实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机制,为居民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增加居民收入,挖掘居民消费潜力,夯实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二是完善收入分配政策,增加居民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制定并落实提高劳动报酬分配比重的政策,健全工资增长机制,不断提高居民工资性收入;同时,探索居民财产性收入实现途径,让土地使用权和资本收益权为居民带来“真金白银”。在税收方面,通过提高个人所得起征点,实现藏富于民。三是完善民生投入政策,提升人们生活品质。坚持问题导向,找准教育、医疗、养老、社保、住房等民生短板,加大投入力度,增加公共产品供给,推动“共同富裕到二〇三五年取得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构建新发展格局,既要以内需为主畅通国内经济循环,更要通过科技创新,突破我国在关键核心领域的“卡脖子”问题,以科技自立自强支撑国家发展。为此,要完善创新发展支持政策,实现创新政策的与时俱进,形成汇聚创新要素资源的强大引力场。一是建立和完善新型“创新举国体制”政策。研究制定科技强国行动纲要,将科技自立自强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借鉴国外“国家安全政府部门”模式经验,在科技部、工信部、国资委、能源部、国防科工局和国家安全部等国家部委分别创建高级研究计划局[15]217,完善创新基础设施,汇聚创新要素资源,打好核心技术攻坚战。需要注意的是,新型“创新举国体制”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完善基础研究与商业转化推进政策、军民技术融合发展政策,改变传统创新“高投入—低效益”状况,增强创新的可持续性。二是完善创新人才激励政策。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完善人才引进、职称评审、收入分配、股权激励、经费使用、培养使用等政策,激发创新活力,打造国际一流的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和青年后备军。三是完善企业创新主体政策。加大对企业创新投入、平台建设、技术攻关的财政和税收支持力度,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引导企业积极开展研发创新活动。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基点是扩内需。因此,要不断完善内需培育政策,通过政策引导,促进扩大内需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一是鼓励和支持创新型产业和优质产品投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增加中高端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不断满足人民消费升级需求。二是围绕挖掘需求潜力完善相关政策。加快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打造重点行业产业链供需对接平台,及时帮助企业解决物流、人流、资金流、数据流等方面的断点堵点痛点问题;鼓励重点产业的产业链由中间产品型向最终需求型领域延伸[16]。三是完善以消费升级为导向的布局产业政策。顺应消费升级趋势,以绿色、有机、安全、健康为重点,加快发展绿色农业、健康养老产业和健康旅游产业,提升新发展格局的产业支撑能力。
“三农”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因此,守好“三农”战略后院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要求,要完善农业农村发展的支持政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一是建立和完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政策。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接续推动脱贫摘帽地区乡村全面振兴,以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脱贫摘帽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二是完善农业投入政策,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是‘三农’工作头等大事”的要求,加大粮食调出省和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投入补贴力度,完善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安全。三是制定和完善粮食生产补偿政策。平衡种粮和商业开发收益,制定和完善粮食生产补偿政策机制,保障粮食调出省、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的利益,提高种粮积极性,确保饭碗牢牢端在中国人自己手中,避免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受制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