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批判性思维

2021-11-30 04:46王树辉
关键词:批判性价值观价值

王树辉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辽宁 大连 116052)

与政治、道德、专业教育相比,思想教育具有显著的前导特征。思想教育是世界观、方法论教育,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他教育的指导思想、方式方法、内容选择以及成果。所以思想教育在大学教育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当代大学生深处世界大变局时期,多种价值观相互冲突、融合,使得他们与外界有较为充分的接触,思想活跃,个性鲜明、有的甚至叛逆,他们对大学的思想教育问题常常持有独特的理解,甚至是批判和排斥。厘清大学生在思想教育中所持的批判性思维的特征并对之进行正确引导,是提升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实效性和针对性的重要手段,也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高校立德树人的必由之路。

一、批评性思维在中国的发展

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从上世纪80年代起,在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得到普遍的认可,成为高等教育能力培养的主要目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8年在法国举行的“世界高等教育会议”上发表的《面向二十一世纪高等教育宣言:观念与行动》第一条和第五条均将培养批判性态度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作为未来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批判性思维是用什么样的理念和做什么样的事情的决定而进行的论证与思考[1]。简而言之是对思维的再思考(thinking of thinking),它既是一种思维倾向,又是一种思维技能[2]。20世纪80年代中国学术界开始引入这一概念,逐步对其进行学习研究和推广。几十年来,国内很多教育学家、学者先后对批判性思维进行不同程度的研究和实践。2018年,华中科技大学“创新教育与批判性思维研究中心”成立,这也是我国批判性思维发展的里程碑。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对批判与创新精神的重视培育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我国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欧美等国家大学生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特别是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主要还是填鸭式教育,批判性思维在一定程度上遭遇忽视甚至否定。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中,能否正确对待和把握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关系到能否有效引导他们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分析、解决各种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克服所有剥削阶级,尤其是资产阶级的思想影响,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在思想教育中应重视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当代大学生在思维方式上,出现批判性的思维特征,即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多抱有批判的眼光,对传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出了挑战。为什么大学生对大学的思想教育持有批判性思维特征?此问题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所必须直接面对的。

毛泽东说:“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他们最肯学习,最少保守思想。”[4]在人的一生中,大学时期在生理上处于鼎盛期,心理上也日趋成熟,是思维训练和养成的重要阶段,精力旺盛,思维活跃,想象力强,最易于提出问题、质疑和批评。瑞士心理学加卡尔·荣格(Carl Gustav Jung)把青年时期(从青春期到中年)称作人生的二元阶段。他认为这一阶段的青年最易产生内在矛盾、猜忌、疑惑,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增长人生的见识,同时也遭遇猛烈抵御。在这个阶段,随着青年人知识面的扩大和认识深度的加深,在精神和心理上面临猛烈抵御酿成了他们思维世界的自我冲突,这种自我冲突的处理方式和解决方式就是他们既对外部世界充满着憧憬和理想,又对权威进行挑剔和批判,甚至表现为偏执与激进。大学生正值青年时期,批判性思维自然就是他们典型的思维方式。这是全世界各个时期的青年、大学生共同的思维特征。而就特殊性而言,中国处于快速发展的新时代,新的科学技术不断运用在生产生活中,互联网越来越快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生活和学习方式,当代大学生要甄别、选择、接受多元化的思维方式。社会现代化、思想多元化和知识信息化呼唤着现代意识和公共理性的现代意识就要突破旧思维的束缚与旧观念的藩篱,而公共理性则要求大学生以公共的眼光和胸怀处理所有价值对象和社会现象。在这种社会环境下的大学生必须具备批判的思维方式,在价值判断和选择上不随波逐流,在行为主张上不盲信盲从,所以,大学生们的批判性思维获得了很大程度上的展现和推广,这首先要密切关注并去发现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更要对他们的错误的地方进行纠正和引导。

2.开展批判性思维教育有助于养成正确的价值观

价值观的形成是在环境的熏陶下,随着人们认知能力的发展,不断进行思想反刍、长期积累而形成的。在形成过程中,既有人自身有意识的系统化的学习和体悟,也有社会习俗和传统习惯的模塑,总之,价值观的形成是内因和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价值观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具有主观性,即根据个人内心的默认标准对事物进行衡量和评价,而受自主意识支配的,个体的价值观有时候和社会标准的价值观不相契合。在中国文化语境与社会生态中,更强调整体性、社会性和集体性,即以公共意志和集体判断为标准,所以集体或社会一方常常是评判价值观正确与否的标准。以这样的尺度衡量,只有为人类和社会提供正义的、正面的、与中国社会和谐发展相吻合的价值观才是正确的价值观。传统社会中个人与社会之间占主导地位的统一性的价值观,因为社会的转型和发展变迁,在当前日益扩大的社会裂变和利益角逐中慢慢分化,并表现为以二元对立为主的价值观。当今的中国社会更加文明,价值观更加多元,价值观之间会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分歧,但公与私、理与欲、义与利之间冲突和矛盾始终是价值观判定的尺度。由此,批判与反批判的对立,就难以避免地发生在个人价值系统与社会公共价值系统之间的互动之中。人在新的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进程中,要对思维方式、信息、知识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融合加工。在这个过程中,批判性思维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它既要质问自身价值观是否科学与是否可行,又要坚定对已有价值观的崇奉,为酿成坚实而良久的价值观提供思想和实践基础。需要指出的是,在现实的生产生活和学习中,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均无法天然地授予人一成不变的正确价值观,而是建立在批判性思维基础之上的个人价值决断,同时又常常伴随产生负面效应或负面指向,在这样的情况下,养成教育和教导正确价值观的主要方式便是有针对性的批判性思维的教育。

3.纠正大学生以批判代替批判性思维的现象

批判和质疑是青年人优秀的品质,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他们虽然喜欢批判,但是批判的水平不高,在精度和深度上都需要提升。对于不少大学生来说,他们所理解的批判的胜利和快乐不在于是否和批判者达成了价值与思想上的认同,甚至不在于真正地向被批判者传达一种科学的、正确的观点,而在于词法、句法、技法上的锋利、巧妙和观点的抑制。他们批判的目的往往是驳倒对方的观点,而不是始终执行批判性思维和在构建上取得突破。由此,一些大学生以对事物的表面上的指斥代替深邃的思索与建议,使批判变得浅显,使沟通流于形式,造成以批判代替批判性思维的状况,所以,应该高度重视这种情况,及时引导他们走出思维误区。严格地说,部分大学生以批判为主旨的思维方式是片面的思维方式,是一种思维误区,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情形:把一些在僵化、固结的思维定势中获得的思想认识当作科学认识,以静态思维阻碍动态思维;用基于兴趣和情愫的批判对待思想教育以及相关的行为系统和理论体系,而难以避免认知上的浅薄和盲从,以感性思维阻滞理性思维;在思考和思维的力度与向度上路径依赖、思维空间受到压缩而不能充分展开,以扁平思维取代立体思维;把思维触点停留在寻找事物和对象是否存在问题上,只攻一点,不及其余,以片面思维掩盖整体思维。因此,需要采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来引导存在上述思维问题的大学生走出思维误区,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全面的、联系的和发展的观点认识我国大学的思想教育,获得动态化、理性化、立体化和整体性的思维方式方法。

三、正确认识大学生思想教育中批判性思维的特点

正确认识批判性思维的特点是对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进行引导的先决条件。大学生思想教育中批判性思维主要有以下特点。

1.思想教育中批判性思维是实事求是的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建立在对客观事实的理性分析基础之上的一种客观评价与理论评估的思维形式与倾向。批判是批判性思维最典型的特征和最突出的特点,蕴含对观点、事实的分析与判断的思维过程。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毛泽东认为,“是”就是事物的规律,“求是”就是认真追求、研究事物的发展规律,找出周围事物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工作的向导。批判性思维中的“求真”就是掌握思维对象的确凿情况;“求是”就是掌握思维对象的客观现实与实际规律。“实事求是”的思想和批判性思维中的“求真求是”本质上是一致的。美国高校非常注重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美国教育补助委员会(CAE)推出的“大学生学习评价”,在问卷中,批判性思维主要是指识别证据、信息分析、文字推理、区别事实与观点、定量推理等方面能力,检验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成绩。而批判性思维不是美国高等教育的特色和专利,而是全世界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共同目标。虽然各国对批判性思维的理解会有差异,但所有领域的批判性思维都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即要求实事求是。在思想教育中,对祖国的历史、国体政体、经济文化这些精神对象和行为对象的价值把握,要以事实为根据,而不是毫无根据地评头论足。所以,应以尊重现实与事实、求真求是为思维出发点对我国教育体系内诸多对象进行批判性思考。反观一些大学生在还没有掌握全面、客观的资料,没有准确把握我国思想教育的发展脉络时,便急不可待地进行批判,这样有失偏颇。综上所述,科学、严谨的思考和批判是建立在实事求是思维基础之上的,缺乏求真求是的思维的批判是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相背离的、虚假的。

2.思想教育中的批判性思维是整体性思维

有些单位选择树种不当,一旦听说某地某品种不错,就立刻去考察;有的将苗木地选在贫瘠土壤、盐碱或涝洼地上。选择的苗木品种不适合本地自然环境条件。在移栽中,根部受损,未补充充足的营养,最终导致枯萎死亡。

多数情况下,当代大学生在触及思想问题时,很容易出现以表代里、以小代大、以静代动、以点代面的判断,这是其思维局限性的典型反映。真正的批判性思维是整体系统的思维。整体系统的思维又称系统思维,其核心思想是整体、是多个部分遵循一定的序次组织起来的,要求以全局视角把握所有要素,做到若干思维对象的统一[5]。整体思维不是管中窥豹的一孔之见,其所要求的是一种全局观和整体观。在对待思想教育上,大学生应当遗弃静止、孤立和片面的思考问题的方法,不能犯下“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错误,而应加强思想教育系统内外诸对象、要素之间的联系。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例,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爱现代社会生活与爱我国深厚历史文化传统的统一,爱国的大爱与爱己、爱家的小爱的统一等,需要采用整体系统的思维才能够辨得明、认得准、爱得真,正确认知爱国主义中的“名”与“实”的关系。进一步说,在特定的时间空间维度和客观事物自身的结构关联中,唯有以当下为坐标、为出发点,用整体系统的思维方式才能保障大学生在思想教育问题的考量上获取丰富而全面的信息,产生全局性的认识和理解,为做出科学判断奠定基础。

3.思想教育中的批判性思维是创造建构思维

批判和批判性思维是不同的概念,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批判中有批判性的思想,但这里的批判性思想不能简单等同于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目标是构筑而不是批驳,是破旧后的立新,重在反思、辨别和建构。这就要求,在培养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时候,不能让他们的思维只停留在批评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应提出促进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建议和畅想,不能只挑剔社会而应致力于如何建设好社会。我国社会经济建设飞速发展,与此同时,国家和社会也出现诸如腐败等不良现象,国家鼓励包括大学生在内的一切爱国人士对这些不良现象进行揭发和批判。在思想教育中固然也包含对不善之举、不良现象的批判,但对于大学生而言如果仅仅是批判,而不去构建,则误解了批判性思维。作为未来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应致力于祖国更加繁荣昌盛的事业上,而不应局限在对国家进行求全责备、吹毛求疵,而应从捍卫国家安全、稳定、和谐与发展,维护国家整体利益的目标出发,积极思考,提出建设思路。客观而论,我国当代大学生在对思想教育的批评上与上述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部分大学生仍然需要在提升自我反思能力和构建意识上做更多的功课。

4.思想教育中的批判性思维是价值导向思维

当代大学生在世界观等根本问题上的认识是一致的。但由于主观和客观条件的差别,在一系列具体事项上会有各自的价值取向和思想认识,有时候甚至会存在较大的分歧。毋庸置疑,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思想教育在本质上都是统一思想、建设共同价值观,减少分歧,服务于建设一个富强的国家,所以,思想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把众多杂沓的、零乱的、分割的价值观念整合为一致的、和谐的价值共识,消释多重成分、各种要素之间的张力。这种整合或者说消除靠强制是行不通的。从这层意义上说,在思想教育中推崇批判性思维是为了更好地认清事实的真相,纠正认识上的误区,从而培养和塑造共同的价值观念。就是说,这种批判是通过价值辩别与价值澄清,达到把涣散的思想凝集到统一的价值主张上来,把不同的认识转化为无分歧的价值共识,形成有效的价值引导。

四、全面引导大学生养成批判性思维的精神和批判思维的能力

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始终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当代大学生的国家意识、民族自豪感不断提升,但一些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和一些错误的思潮、思维,如,妄自菲薄的民族自卑感、崇洋媚外的思想等,对大学生思想教育提出了挑战,对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进行正确的引导是非常必要的。

1.要给当代大学生提供方向并指导他们获得真实而全面的信息

物质决定意识。大学生的价值判断是大学生基于他们所接收的信息、经验和知识而做出的判断和加工,并由此形成定论和认知。如果大学生所掌握的只是旁门左道的、非专业的知识,所得到的经验是间接的,获得的信息和经验是不实的、杂乱的或单方的资讯,那么他们在选择和判断思想教育问题时就不可能得出准确和科学的结论。此时,他们对问题的理解就很可能会出现偏差,其批判就会难以精准到位,而流于浅薄。从现实情况来看,一些肤浅的批判,主要原因就在于他们没有掌握全面的信息、专业知识和直接经验,所以,为了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批判性思维,获得真实、全面的信息,首先要给他们提供获得正确资讯的渠道,指导他们去获得真实、全面的信息和知识,从而保证大学生养成科学的批判性思维。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应当让大学生掌握丰厚的人文知识,特别是政治、历史、哲学知识,在尽可能多地掌握大量准确的信息,借助有益的优良经验之后,再对思想教育问题发表评论或批评,避免得出轻率的结论和管窥蠡测式的随意判断。

2.引导当代大学生养成并善于运用辩证的思维方法和独立的实践精神

随着网络等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各种鱼龙混杂的信息、观念、价值取向影响、干扰着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当代大学生只有排除各种因素的干扰,用辩证的思维方法和独立的实践精神去辨别社会主义的现实和一些反面的、甚至反动的言行,切实地提出有效的批评意见和建议。坚持辩证的方法则要求大学生全面地把握我国思想教育的真谛,必须客观地审视国家的历史、现实和未来;独立的实践精神意味着大学生要尊重事实和现实,既要不陷入愚昧,不迷信盲从,又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认识思想上不应随声附和、不与世浮沉[6]。思想问题绝不是放任极端的民族情绪下的狂热,而是感性和理性的辩证统一,所以用辩证的思维方法和独立的实践精神去引导大学生,具体地说要求大学生要正确全面地看待历史,客观地对待外来文化,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提出方案,进行有力的回应,维护祖国的尊严和形象,而不是逃避或视而不见。在具体行动上,要求他们,严格要求自己,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本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7]。

3.要在反复甄别中帮助大学生夯实正确价值标准

任何价值判断和价值观念都包含着一定的价值标准,都是在对比、调换和反复的甄别中形成的。批判性思维是自我规范、自我引导、自我检验和自我矫正的思维方式,是形成价值判断和价值观念的前提。当价值判断建立在丰富的经验和科学规范的逻辑之上时,价值判断和价值观念相对来说就比较理性、科学,所以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应进行批判性思维,有利于形成理性的、科学的价值观。因为价值取向是由价值主体以自我意识为出发点,自我意识又具有恣意性、分歧性,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借助提前预设的规范和标准以形成理性的思维方式[8],为此,就需要让大学生理解什么样的价值标准会左右什么样的价值选择,而什么样的价值选择又影响什么样的人生价值,在反复甄别中帮助他们夯实正向的价值标准,使得当代大学生养成正确的批判性思维[9]。毫无疑问,大学生的价值观形成与相对成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经过多次不断反刍,深入思考和反复认识,但只要能够建立正向的价值标准,就能够帮助大学生奠定积极向上和健康发展的价值基础,形成积极向上的思想和思维方式。

猜你喜欢
批判性价值观价值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不懈质疑 在批判性阅读中提升思维品质——以《鸿门宴》阅读教学为例
基于历史判断三个层次的批判性思维教学——以《新文化运动》一课为例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