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梦琪 赵明宇 张向东
肱骨外上髁炎,又名网球肘,起初因网球运动员常患此病而得名,现今此病并不是网球运动员的专利了,许多长期劳累的家庭妇女也是患此病的重大群体[1]。据流行病学统计,中国肱骨外上髁炎的发病概率为1%~3%,好发年龄段为45~50岁[2]。肱骨外上髁炎在中医学范畴内属“肘劳”“伤筋”,多因风寒湿邪气侵袭及慢性劳损导致瘀阻筋脉,不通则痛[3]。西医病因病机为前臂伸肌总腱起点受到反复牵拉,刺激滑膜增厚从而形成慢性无菌性炎症,继而局部肌肉组织充血水肿,钙化,最终导致肘关节疼痛僵硬,活动受限[4]。在临床治疗中,以保守治疗为主要手段,久治不愈疼痛严重者考虑手术治疗。外治保守疗法众多,包括针灸、拔罐、正骨理筋、中药熏洗、局部注射等,现报告如下。
肱骨外上髁炎的病机本在筋脉瘀阻,不通则痛,利用针灸治疗可以很好地疏通经络,活血行气止痛,在网球肘的临床治疗中针灸的应用是临床普遍会采取的方法,常用的有电针、浮针、毫火针、温针灸、艾灸、小针刀等。
1.1 电针 电针具有舒筋活络,行气止痛的作用,常用于治疗颈肩腰腿痛疾病。傅云其等[5]应用“颈肩同治”法选取双侧风池、风府、双侧颈5/6/7突处、天宗、曲垣、秉风、肩井进行电针治疗33例顽固性网球肘患者,治病求本,从源头上缓解患者根性神经症状,结果总有效率为93.94%。王元利[6]从中医学整体观念出发,选取颈肘部穴位对42例顽固性网球肘进行电针治疗,治疗后VAS评分、肘关节功能评分、综合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美洛昔康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7-8]发现,肱骨外上髁处的神经支配来源于C5~T1神经根,而此节段也是颈椎病的好发部位,源头支配神经根的卡压能够导致肱骨外上髁处疼痛,特别是顽固性疼痛。选取颈部穴位针刺也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法。
1.2 浮针 浮针具有安全、有效、低廉的特点,近年来,浮针在临床网球肘的治疗中被广泛应用[2]。李新伟等[9]应用浮针结合肌肉能量技术对40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浮针组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较对照组(阿是穴为主的普通针刺)改善得更好,浮针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苑奇志等[10]收集27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13例为浮针治疗,14例为电针治疗,浮针组总有效率为92.3%,电针组为71.4%,说明浮针疗效要优于电针。
1.3 毫火针 毫火针是将特制金属针烧红后迅速刺入穴位的一种针刺方法,具有温经通络,驱寒除湿的作用。欧阳泠星等[11]收集80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病例,随机分为毫火针组30例、电针组30例、封闭组20例,对治疗1个月后的疗效进行对比,毫火针组总有效率为93.3%,封闭组为60%,电针组为50%,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毫火针为一种有效治疗方法。尧彦[12]用毫火针和温针灸治疗网球肘做对照,得出结论毫火针的疗效优于温针灸。
1.4 温针灸 杨朝美等[13]应用温针灸压痛点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患者36例,治愈率为85.92%,用普通针刺结合神灯照射治疗36例,治愈率为57.1%。张斌[14]用温针灸肘部相关穴位治疗网球肘,与对照组普通针刺相比,疗效更加显著。李东[15]应用温针治疗风寒阻络型肱骨外上髁炎,得出温针治疗疗效优于曲安奈德加利多卡因封闭治疗。
1.5 艾灸 梁峰等[16]应用艾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患者60例,选取阿是穴及太溪,对照组为60例小针刀封闭治疗,在治疗刚刚结束时,两组综合疗效有效率较为接近,比较差异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治疗结束后的90 d、180 d,总有效率艾灸组分别为89.47%、85.96%,优于针刀组的83.92%、67.85%,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艾灸的长期疗效很具有优势。张曼[17]运用隔姜灸治疗网球肘患者28例,结果疗效确切且远期疗效较好。
1.6 小针刀 小针刀为传统中医针刺与现代医学结合的产物,具有松解肌腱黏连,促进血运的作用。代亮等[18]用小针刀在肱骨外上髁痛点松解病变肌腱的方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患者30例,总有效率为83.33%,另采取曲安奈德封闭注射治疗病例30例,有效率为80.00%,小针刀疗法优于曲安奈德封闭注射疗法。张海燕等[19]应用小针刀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患者42例,总有效率为97.62%,对照组仅用运动疗法,总有效率为83.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拔罐疗法首见于《五十二病方》,又称为角法[20]。拔罐具有通经活络,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的作用。伍会树[21]应用走罐沿手阳明经治疗,有效率为90%,相比于对照组的传统针刺法疗效更佳。张金泰等[22]应用刺络拔罐结合微波治疗顽固性网球肘,即以梅花针重刺病变部位至微微出血,再用闪火拔罐法置于扣刺出血部位,另设置一对照组电针结合微波治疗,结果刺络拔罐组疼痛改善总有效率(91.7%)明显高于电针组(80.6%),综合疗效有效率也是刺络拔罐组(52.8%)明显高于电针组(38.9%)。
王伟壮、秦中明等[23-24]认为在患者前臂受到外力牵拉及反复做旋前旋后运动状态下,桡骨小头动作范围不在关节囊及韧带的保护范围内,使得桡骨小头移位,甚者合并桡骨小头半脱位。王硕[25]应用桡骨复位法结合拉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患者15例,结果痊愈9例,5例症状明显减轻,1例没有明显效果,在后期1个月的随访中,仅有1例患者复发。韦茜[26]应用正骨肘部旋后顿拉法结合推拿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患者,总有效率为97.56%,优于对照组(单纯推拿)的85.37%。上肢常见疾病与颈椎的骨性解剖结构也有密切联系,调整颈椎的骨错缝及曲度,恢复力学结构平衡,有助于上肢疾病的恢复[27],依据中医学整体观念,从颈肩部出发治疗肱骨外上髁炎也是一种可选择的方法。邓特伟等[28]运用自创的畅气通络手法治疗顽固性网球肘患者颈肩部肌肉,顺颈肩部沿手三阳经直至手指末端,疗效甚佳,但此法须有深厚的功底才可促进此疗效。
近年来,体外冲击波疗法在临床治疗肌骨系统疾病中被广泛应用,研究也发现该疗法疗效较好,具备安全、微创、有效的特点[29-30]。体外冲击波具有降低炎症反应,促进微循环,缓解疼痛,调动或重启损伤肌腱、韧带及组织的自我修复作用[31-33]。刘欢等[34]在肘部压痛点及伸肌总腱处应用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43肘,结果临床控制21例,显效11例,有效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0.70%。徐远红等[35]应用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顽固性肱骨外上髁炎24例,经4周治疗,VAS评分由治疗前的(7.36±0.91)分改善为(3.57±0.12)分,且长期疗效较好。
局部封闭注射是治疗网球肘的又一常用疗法,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曲安奈德)注射是临床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朱朝光[36]运用曲安奈德联合利多卡因注射液治疗网球肘,方法简便,近期疗效确切。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短期内可起到消炎镇痛的显著作用,但研究表明其长期疗效较差[37]。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局部注射(PRP)是近几年来兴起的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一种新方法,PRP富含多种生长因子,具有促进骨与软组织修复的作用。虞陆超等[38]应用PRP注射疗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37例,效果显著,且长期疗效优于糖皮质激素。医用臭氧水注射也是一种新方法,医用臭氧水具有抑制炎症的作用,郭明菲等[39]应用医用臭氧水注射治疗网球肘患者60例,总有效率为90%,疗效确切。
中药外治也是治疗网球肘的常用方法,但更多的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有中药熏洗,中药贴敷、中药塌渍等,常用中药组成多为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散寒止痛的药物组成(川乌、草乌、海桐皮、透骨草、伸筋草,防风、羌活、当归、细辛等)。田远志等[40]应用中药塌渍方治疗网球肘患者44例,治愈率达34.09%,总有效率达88.63%,后期复发率仅6.81%,而对照组(口服美洛昔康)治愈率达40.48%,总有效率达90.48%,后期复发率则为23.81%,两组后期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中药塌渍的长期疗效较之口服非甾体类消炎药疗效较好。梅荣等[41]应用舒筋活血洗方对50例患者进行患处熏洗,止痛疗效总有效率达94%,握力损伤疗效总有效率达98%,治疗肘部活动度总有效率达96%,证明了舒筋活血洗方具有消肿止痛,改善关节活动功能的作用。
在临床中综合疗法的应用比单一疗法要更广泛,综合疗法协同作用,有助于提高疗效。任立军[42]研究证明中医推拿手法联合中药熏洗总有效率为95.43%,其疗效优于单一中药熏洗治疗(81.40%)。张占栋[43]在采用推拿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冲击波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患者,更有利于患处炎症消除,加快血液运行。焦国亮等[44]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联合针刺、推拿、外贴膏药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患者32例,痊愈17例,好转8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8%,VAS评分改善总有效率为90.6%。贺占龙[45]应用蓖麻子汤离子透入结合艾灸治疗网球肘疗效显著,有效改善患者肘关节功能活动。程露露等[46]应用肘部正骨理筋联合运动疗法疗效确切。
肱骨外上髁炎临床外治疗法众多,针灸、中药外治在临床已被广泛应用,疗效得到肯定,但是选择哪种针刺方式疗效会更好,尚未达到统一的认知;正骨理筋手法从根源上解决肱骨外上髁炎的骨错缝,也能达到很好的疗效;体外冲击波疗法作为近几年新兴的疗法,安全无创且疗效好的优点是临床治疗中一个好的选择;糖皮质激素药物局部封闭疗法,近期疗效较好,但其远期疗效较差,复发率高;新兴的PRP注射疗法疗效很不错,但是价格昂贵,不适于作为临床治疗的第一选择。
综上所述,传统中医疗法针灸、中药外治、正骨理筋等,具有便宜、低廉、疗效佳的优势,可成为外治疗法的首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