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四重维度

2021-11-30 04:37郭明飞
关键词:强国价值观建设

郭明飞,柴 盈

(华中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430079)

文化是国家发展的灵魂,是民族的精神标识。在西方霸权思想扩张、文化软实力竞争加剧的新时代,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总布局,文化是重要内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源泉。

《建议》指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健全现代产业体系”[1]。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我国即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历史节点上,就推动“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的文化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站在新征程的起点上,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决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建议》的战略部署,奋力谱写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新篇章。

一、现实维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背景场域

当今西方霸权主义在文化领域扩张,引发国内各种思潮活跃,对我国文化安全造成了一定的挑战。为此,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关于文化建设的一系列理念、措施,是基于特定的时代背景、国家战略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紧随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作出的正确抉择。

(一)西方霸权主义的扩张

“文化霸权”是指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借助于经济、军事优势,在文化领域向其他国家输出本国的价值观,试图掌握他国的文化领导权。文化在当今世界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文化领域也日益成为各国争夺的新阵地。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在全球范围内推行文化霸权战略,已然严重威胁到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从苏东剧变到中东颜色革命的实践表明,文化已经成为战争之外另一种西方国家瓦解别国的有效手段,对不符合其价值观的一些国家进行文化领域的攻击与抹黑,进而摧毁该国原有的文化秩序,并作用于现实层面引起社会动荡。西方国家在文化场域中通过如此手段,既达到了文化扩张的目的,也重构了满足其利益需求的国际新秩序,以此在国际社会当中不断巩固其文化霸权地位。

经济全球化致使世界经济、文明联系更加紧密,不同文化交织交融。面对全球范围内绚丽多彩的多元文化,《建议》指出“文明没有优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别,要促进文明互学互鉴”[1]。多元文化互相交流融合,为文化创新发展奠定了基础,促进了人类文明的持续发展。西方国家推行文化霸权,破坏文化多样性,不仅打破了文化体系的平衡发展,造成了整体文化系统的脆弱,也不利于人类文明的进步。

中国和西方国家文化背景和政治制度相异,在文化建设与价值诉求方面从属于不同的阵营。随着以中国为代表的第三世界国家迅速崛起,一种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道路展现在世人面前,使西方国家所鼓吹的“一元化”、西方化话语体系不攻自破。从历史上来看,西方国家一直没有放弃对他国的和平演变。从冷战时期美国对原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遏制战略便可以看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坚持西方文化中心论,培植亲美势力,对他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不断建构以他们为主导的话语体系,并通过各种媒介传递西方价值观,动摇他们的文化和制度自信,最终建立起符合西方核心价值的话语体系。从理论上来看,不少西方学者、政要不断美化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历史的终结》一书中更是将西式自由民主制度描绘为人类最终的制度形式,该言论无疑是在为资本主义制度合法性进行学理美化,罔顾资本主义制度的自身缺陷。此外,西方国家利用其话语权优势时刻不忘丑化他国社会主义制度,把披着“民主”“人权”“自由”外衣的西方思想伪装成普世价值观,以此影响和改变别国民众的思想。一些民众受教育程度不高,缺乏自我认知和辨别能力,容易受到不良社会思潮的误导,影响其正确价值判断,动摇其对自身传统文化的认同。西方国家通过这种方式逐步瓦解他国政权,进而建立由其主导的国际新秩序。

(二)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需要

21世纪是作为文化的世纪开始的,文化领域已成为当前国家间逐力的主场域。当前,文化日益成为推动世界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它决定着国家综合国力以及人民素质的高低。同时,文化繁荣关系到民族振兴和国家强盛,也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纽带。

《建议》指出:“实现中国梦,必然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双飞的发展过程。”[1]党的十九大以来,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我国已经改变了积贫积弱的面貌,经济水平大幅度提高,实现了从站起到富起来的转变,并开启了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的伟大征程。物质文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精神文明的需求也逐渐提高,同时,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推动人们追求更深层次的文化需求。信息时代到来后,人们愈加意识到文化的重要性,对知识学习的投入逐步增多。群众的生活逐步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在物质需求被满足的前提下,转向文化生活的享受,用于图书、影视、旅游、音乐等多种方式的文化消费增多。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议》提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全面发展的现代化,不仅包括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繁荣也是内在要求。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离不开建设文化强国,文化作为重要的软实力,是时下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

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协调发展,文化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进动力。在当前形势下加强文化建设,促进我国由文化大国向文化强国的转变,将更有利于发挥文化的激励功能,不断推动社会主义事业有序进行,理应在实践中顺应时代潮流,积蓄文化力量,发挥文化的引领作用,以应对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各种困难。

(三)中国文化影响力亟待提高

我国实行文化“走出去”战略,参与国际文化交流、获得国际认可,是提升我国国际影响力的必由之路。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国际中的文化影响力依然有限,“中国威胁论”一度甚嚣尘上,对中华文化造成误解。就近一段时间而言,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早期,西方媒体污名化中国,鼓吹“武汉病毒”“中国病毒”等错误言论,依托其在大众媒体领域的优势地位,煽动群众对华敌对情绪,挑动族际矛盾,影响我国的国际形象。由于长期受西方国家的影响,国际上部分国家对中国的认识还停留在贫困落后的局面,对中华文化仍旧抱有错误认知与偏见,严重影响到我国国际文化交流和大国形象建设。当前,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国际格局变革的关键节点,国际社会也不断从单极化向多元化转变。《建议》指出,“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不确定性明显增加”[1],这就要求我们增强风险意识,增强传播中华文化的能力,“讲好中国故事,唱响中国声音”,改变“有理难言”的传播困境,在国际社会中牢牢树立我国的大国形象。

我国文化资源丰富,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传统文化产业发展较好,但新兴文化产业起点偏低、底子较薄,发展缓慢,文化产品没有很好地转换成生产力,还没有达到走向世界的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文化产品缺乏竞争力,影响我国文化感召力,不利于我国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不利于争夺国际话语权。同时,在国际文化市场上,我国文化产品占据的份额也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相差甚远,文化产品进口多于出口,我国文化产品贸易逆差长期存在。针对这些问题,我国必须发挥文化优势推陈出新,使更多的优秀文化产品走出国门,从而有效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让世界聆听中国声音。

二、理论维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生成机制

文化是民族生生不息的命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养分。在当前形势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上,对我国传统文化创新发展,并将二者有机结合,同时通过对其理论分析,将有利于我们掌握新形势下文化建设规律,使之成为我国文化强国战略的精神动力。

(一)底蕴支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厚重积淀

中华文化枝繁叶茂,树大根深。中华文明有着五千多年的厚重历史,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了充足的养料。习近平多次强调:“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2]107中华文化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经过历史长河的洗礼,在新时代永不褪色,它印刻在中华儿女的血脉中,是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是本民族独有的精神标识。“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精神沃土。离开了优秀传统文化,新时代文化建设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3]。因此,我们必须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典籍中汲取养分,传承中国文化精神。

我国自古就重视文化发展,商周时期编制了最早的礼仪规范,春秋战国时期设立公学、私学,出现“百家争鸣”文化交流的盛况。秦朝统一文字,奠定了全国统一的基础。唐代中华文化领先于世界,通过丝绸之路与西方各国进行文化往来,“郑和七次下西洋”传播中华文化,把中国的“四大发明”传播到其他国家。日本、韩国纷纷派来遣唐使学习中国的文字、语言和制度。儒家提出的民本思想、修身思想在今天仍具有理论价值。比如,儒家所宣扬“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规范,要求人们注重自身修养,这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相一致;道家提出“天人合一”的理念,主张万物都有自身运行的规则,当今生态文明建设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就是来源于此;爱国主义精神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传统文化理念不谋而合,等等。

由此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孕育新时代文化品格的肥沃土壤,要深耕于传统文化,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二)指导方法: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指南。《建议》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1],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贯穿于文化强国建设的始终,这是我国文化建设区别于其他国家的根本所在。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作为认知框架,分析我国文化建设的现状,并结合国情进行理论创新。就学理层面而言,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关于政治、经济论述较多,但并不缺乏对文化理论的关照,仍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思想,对文化本质等一些基本问题的解读,构成了文化强国理论的根本来源。

1.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能动的反作用。马克思重视经济的基础地位,强调物质的决定作用。社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文化和经济互为影响。文化、政治、法律都属于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也能反作用于经济发展。马克思认为,“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的”[4]698。恩格斯提出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文化和道德状况影响剩余劳动时间,文化程度越高的国家会给予工人更多的休息时间。

2.提出精神生产的概念。在《神圣家族》一文中,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提出了“精神生产”。精神生产是社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生产力的理论来源。精神生产包括道德、科学、艺术等方面,晚于物质生产出现,是在物质生产达到一定程度才出现。它本身能转化为生产力,用来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3.指出文化的阶级特性。国家是统治阶级建立维护政权的机器,具有阶级属性。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会把有利于他们统治的意识形态作为主流意识形态,传递给被统治阶级,使之成为全社会共同的意志。

4.文化的功能。社会存在的多样性导致多元的文化价值观。文化具有同化作用,个人对文化的选择不仅因为文化号召力产生偏好,也受到国家宣扬的主流价值观的影响。马克思认为劳动实践是群体活动,实践活动产生物质生产资料和精神文化,因而文化也具有群体性,能够帮助整合社会成员观念,增强社会凝聚力。

(三)经验借鉴: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结晶

中国历代领导人认识到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阶段都进行了积极探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思想,指导中国各个时期的文化建设。这是将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与中国社会发展相结合,形成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是我国文化建设的实践总结,是新时代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经验来源。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高瞻远瞩,首先提出了“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化发展方向,明确了文化是具有意识形态属性,是为一定的统治阶级服务的;其次,提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文化发展原则,要批判性地看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最后,确定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主张在文化领域解除教条主义的束缚,激发了文化的繁荣发展。

邓小平同志首次确定了精神文明的重要地位,提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仅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还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5]367。他主张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同等重要,两手都要抓,要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国民素质,在全社会倡导尊重科学、尊重人才。

21世纪,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确定了“三位一体”的发展格局,即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协调发展。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江泽民强调先进文化是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在宏观层面确定了文化的战略地位,奠定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的理论根基。

党的十七大确立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发展格局,并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建设和谐文化。胡锦涛同志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和谐文化的精神内核,应在全社会加强核心价值观的塑造,增强民族认同感,以和谐文化引领社会思潮。胡锦涛的文化建设观把文化理论提升到新高度,开辟了文化建设的新局面。

习近平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党的十八大把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作为“五位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上增加了“文化自信”,把文化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结构之中,形成了关于文化自信的系列论述,丰富了党的文化建设理论。

三、价值维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逻辑内涵

“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创新发展”这两条原则,贯彻在建设文化强国的始终,是文化建设必须坚持的价值导向。坚持人民的立场,是把人民作为文化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文化是创新领域的重点,要发挥文化创新的动力作用,推进文化强国建设。

(一)人民本位:一切以人民为中心

中国共产党一直把人民的需求放在首位,以人民为中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关注人民的生活,保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作风,在文化建设领域,也是贯彻这一思想,实现文化建设人民性和先进性的统一。

1.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人和动物的区别在于人是有精神需求的。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把人民文化需求放在首位,努力建设人民群众的精神家园。文化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文化服务于人民,离开了人民,文化就失去了根基。

2.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人民群众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依靠力量,要凸显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正是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在近代风雨飘摇的旧中国,也是中国人民百折不断、英勇奋斗创造了革命文化;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群众又敢为人先、砥砺前行创造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全体中华儿女在社会主义全面小康社会建成之际,在开辟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上继续积累素材,提供素材。我们的文艺作品要贴近人民的生活,“走进实践深处,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人民、描绘人民、歌唱人民”[6]324,要扎根基层,扎根人民,创作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作品。人民群众极富有创新精神和智慧,文艺创作者要多与人民群众交流,获取“第一手材料”,激发创作灵感,根植于现实生活的文艺作品更具有生命力。

3.坚持人民是文化的评判者。文化评价能够帮助辨别落后和腐朽文化,以人民为中心,相信人民、依靠人民,把人民的满意程度当作文化建设的评判尺度。习近平指出,“把人民当作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7]314。人民是文艺作品的评判者,赋予人民群众话语权和评判权,这是人民主体地位的深刻彰显。文艺作品的内容是关于人民的实践活动,表达的是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人民群众体会最深刻,最有表达的权利。只有经得起人民检验的作品,才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发挥其净化心灵、启迪智慧的作用;而违背人民利益的作品,不被人民选择和接受,也终将被历史淘汰。

(二)创新思想:激发文化发展活力

“创新”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到的高频词汇之一,在文化领域要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动力源泉,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的活力,实现观念创新,聚集创新人才。

实现文化的创新发展,首先,要进行观念创新,革除陈旧落后的传统观念。文化由于历史的沉淀性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在保证传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下,创新传统文化,将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与新时代的发展相适应,重塑传统文化的现代形态。这个重塑,绝不是照搬西方文化建设的模式,也不是对西方文化内容的全文照搬,而是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找到文化创新的源头活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破除文化复古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错误社会思潮的影响,改变传统和现代对立的观念,提炼传统文化的价值,赋予传统文化以生命力,促进其与时俱进,与现代社会相融合,在全世界贡献出中国智慧。其次,营造宽松的文化发展氛围。要让一切优秀文化都能得到肯定,不同的、对社会有益的学术观念、思想理念都能并存,在碰撞的火花中不断革新;要营造尊重差异、兼容并包的创作环境,在社会倡导尊重原创,激发创作者的创作潜力和热情,使其创作出多样化的符合时代发展的文化作品。再次,汇聚创新人才。创新的核心在于人才,人才是宝贵的创新资源。在建设文化强国的道路上,要充分发挥人才的创新优势,把尊重人才放在最优先地位。创新人才缺乏是目前文化建设面临的最大困难,要加快打造人才队伍,抢占文化创新高地。具体而言,要打造一支党性强的文化宣传队伍,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在国内外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同时要建设一支理论功底强并且具有创新精神的哲社人才队伍,用创新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强国建设中添砖加瓦。最后,进行文化体制革新。增强文化创新性的中心环节在于革新文化体制,这也是促进文化繁荣的根本保障。要革除僵化的文化体制,创新文化治理体系,积极推动政府服务角色的转变;要改变原有仅仅依靠政府拨款,增加社会资本投入到文化事业中,促进文化服务走向社会;要促进文化企事业单位改革,构建现代服务体系,从决策、管理、服务、经营各个方面进行文化体制革新,保证改革创新的整体性和一致性,为文化发展创建良好的环境。

四、实践维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发展导向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文化建设的一系列论断,为下一步建设文化强国指明了方向。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在建设文化强国的道路上,承担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使命。在实践当中,应高举马克思主义理论旗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人民群众,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

(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向心力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根本任务在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儿女上下求索的智慧结晶,承载着全体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力量源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强大的向心力,有助于团结中国人民,汇聚中华力量,构建新时代的中国精神。

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属性。“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这个根本,充分发挥其主导和引领作用。”[8]建设社会主义强国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道路上,需要人民群众有正确的价值观判断,团结一心,抵御风险。新时代网络技术快速发展,互联网具有开放性、交互性的特点,各种网络信息在此交汇,许多不良信息充斥网络,群众容易受到错误价值观的诱导,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立人民的社会主义信念,驳斥错误价值观,澄清错误观念,坚定社会主义道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社会共识的最大公约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评价的价值判断标准,对核心价值观进行科学阐释,帮助人民准确理解它的含义,实现核心价值观从精神力量转向现实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共24个字,是国家、社会和个人价值追求的统一。第一个层面是从国家角度出发,体现了国家的发展要求;第二个层面是在社会层面建立和谐的人与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属性;第三个层面是关于个人修养,是在社会公德、个人品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等方面的价值要求,帮助个人提升自我。“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之一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开创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把核心价值观体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各个方面,发挥其春风化雨的作用,帮助提高社会成员的素养,促进形成社会新风尚,展现中国人民的新风貌。

(二)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增强文化辨别力

安东尼奥·葛兰西(Gramsci·Antonio)提出了“文化领导权”的概念,他认为“文化内含着权力,是权力斗争、阶级斗争的场所之一”[9]1。他提倡各国应重视意识形态领域领导权的问题。无产阶级要用本阶级的价值观影响人民进行社会主主义改造,获得人民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文化强国的大厦绝非空中楼阁,而是必须矗立在意识形态的内涵积淀之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容上的‘主心骨’、方向上的‘导航器’、实效上的‘螺旋桨’”[10]。要树立阵地意识,巩固马克思主义的领导地位,确保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要做好舆情引导工作,发挥主流媒体的引导功能,坚持正确的舆情导向;要扩大传播渠道,创新意识形态的宣传方式,创建新媒体平台,和传统媒体优势互补,发挥意识形态宣传的载体作用,及时应对舆论变化,提升意识形态的影响力。

互联网是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要建设良好的网络生态环境,提高网络空间舆情治理能力。要重视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安全,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严防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形成党委、社会、个人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治理格局,清理不良网络信息,监管网络平台,整治网络不法行为,紧握意识形态领导权,维护良性的网络生态。

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是我国社会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高校意识形态的安全,能够帮助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识,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理想,有利于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夯实文化强国的战略地位;要加强高校党建工作,发挥领导班子的模范带头作用,紧握高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强化正确理论的指引作用。

(三)繁荣和发展文化产业,增强文化竞争力

文化产业是新兴的绿色产业,要健全文化产业市场体系,增强中华文化的吸引力。党的十六大报告中首次出现“文化产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改革开放40多年过去了,我国文化产业虽然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但是经济效益不高、缺乏市场活力的问题普遍存在。文化产品出口数量排在国际前列,但是多集中于创意含量较低的设计产品,具有更多创意价值的数字产品偏少。

面对文化产业出现的问题,我们要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市场化,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文化产业发展要符合市场经济规律,通过打造民族特色文化品牌、提高文化产品质量等一系列举措,提升文化产业的市场竞争力。要利用中国悠久传统历史的有利条件,发挥民间戏曲、武术、杂技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势,打造民族特色品牌,展现历史风貌,建立文化产业园区,建立国内统一的文化产业市场。政府部门要为文化产业发展保驾护航,制定有利于中小文化企业的发展政策,简化审批流程,健全文化市场法规,保证文化市场有序、平稳发展,防止地方政府保护主义行为以及文化行业垄断,建立公平公正合理的竞争规则;要建立“互联网+”平台,推进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要健全文化产业链,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加强文化创意产业和其他文化产业的结合,加快创意产品的研发,助推文化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猜你喜欢
强国价值观建设
铭记五四精神 争做强国少年
我的价值观
学习强国”积分兑奖党员学习“比学赶超”
奉献如歌,强国有我(主题班会课)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党的政治建设怎么抓
秦晋争霸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