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2021-11-30 04:37洪子琳
关键词:共生现代化文明

张 莹,洪子琳

(1.贵州日报报刊社 理论部,贵州 贵阳550001;2.华中师范大学 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湖北 武汉430079)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1]。同时,全会明确指出“十四五”期间要做到“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1]。这是继党的十九大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后,中央再次明确指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在现代化全局中所处的突出地位。因此,准确把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意涵,全面认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影响,不断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进程,对建成美丽中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准确把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意涵

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在“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别会议上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要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以求找到“永续发展的道路”。内涵不断丰富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正是在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并将其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有机融合的基础上形成的。把握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意涵,就需要首先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加以界定,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概念加以限定,以全面、系统地认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意涵。

(一)人与自然两者辩证统一

人和自然两者关系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哲学家之关切。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指出,现实世界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两者呈现出辩证统一的关系,人类只有正确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其一,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历来强调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之生物也,使之一本”,“天地者,万物之本,先祖之所出也”,“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这正是不同时期我国思想家对“天人合一”最朴素的阐述和表达。应该来说,人与自然不是主体与客体、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有机统一的共同体关系。说到底,人由自然脱胎而来,其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必须要尊重自然规律,学会与自然和谐共处。

其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强调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马克思曾指出,“人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自然界的”[2]955。他还强调,“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3]。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是我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观的理论支撑,也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方法论指导。

其三,人类活动应始终遵循自然规律。唯物辩证法中“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等科学论断,深刻揭示了自然生态作为生产力内在属性的重要地位。“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2]922。“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维护人与自然之间形成的生命共同体”[4]。

(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与自然的最高境界

马克思、恩格斯始终强调自然界在人类生产、生活与发展的基础性地位,而恩格斯关于古希腊和近中东地区文明兴衰原因的辩证分析更是清晰地表明了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之间的深刻辩证关系。人与自然有机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思想的基石,也是唯物辩证法的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想状态,是人与自然相处的最高境界。

其一,和谐共生本质是人和自然的和谐状态。所谓“和”,不再指生产力水平低条件下原始的和谐状态,或是建立在落后经济水平上低层次的初级平衡状态,而是立足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类确立了对自然的主体性地位的新时期,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既能满足人类丰富的物质需要,又没有对自然界形成破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子孙后代发展的需要,把对自然的开发利用和对自然的保护统一起来,实现有机统一、多样性统一的和谐。

其二,“共生”概念在新时代下产生新的内涵。“共生”是指人类为了自身生存自主地开展生产生活,对自然产生了各种影响,进而使人与自然要在不断适应新的变化的同时,共同生存、共同发展。正是人类的这一自主行为使人与自然构成了“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4]。

其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取决于人与自然之间是一种类际平等关系。自然造就了人类社会,人对自然负有道德责任。全世界是互相依存的重要体系,万物各有其内在价值,人类应重新审视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习近平反复提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都是对大自然的态度,只有遵循自然规律,保护自然的完整、稳定与有序,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全面现代化之重要组成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我国2035年的远景目标,即“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1]。这就指出,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的关键性指标是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形成和生态环境质量的根本性好转。系统推进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则是实现这些指标的“战略抓手”,也构成了“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新主题。

其一,实践决定认识。毛泽东的《实践论》指出:人的认识,主要地依赖于物质的生产活动,逐渐地了解自然的现象、自然的性质、自然的规律性、人和自然的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表征之一就是实现包括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在内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有定型、成熟、有效的生态文明制度”[5]。

其二,社会整体现代化离不开人的现代化。在现代化进程中,人既是实践主体,也是价值主体,更是终极目的。在社会整体现代化进程中,人作为社会活动的主体,人的需要、主体意识和能力,人的生存和发展方式及其作用发挥,既受到社会现代化的影响,也影响着社会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是社会整体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没有人的现代化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

其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内涵不断丰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拓展了现代化的内涵,是一种超越了工业文明的“绿色现代化”。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这一绿色低碳发展方式既体现了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绿色”,也指明了实现美丽中国的主要路径——“低碳”,必将成为我国“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

二、全面认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影响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1]。全面认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影响,就要认识到这一思想是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生动诠释,是形成绿色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是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手段。

(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生动诠释

中国共产党始终强调要以人民为中心。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这一思想贯穿党的工作方针和过程,居于基础性的突出位置。作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的重要主体,人民是社会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物质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生产者,在生态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一方面,党的一切工作都围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人与他物的和谐共生。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人民共享现代化的成果。人民不仅是现代化的建设者,而且是现代化的享用者,人民是最直接最广泛最大量的受益者。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体现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就是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另一方面,我国当前主要矛盾已经转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1]。到2035年,我国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其中一项要求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生态环境是国家提供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公共服务,相对而言,生态文明这种基本公共服务是最容易实现均等化的。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与生态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是新的社会主要矛盾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具体表现。

(二)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形成绿色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

其一,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6]。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强调事物的辩证统一关系,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两者之间相辅相成,须臾不可离。离开环境保护去抓经济发展,只会得到短期的经济增长而失掉长远利益;离开经济发展去谈环境保护,也不能更好地利用生产力技术,从而无法实现真正的保护。

其二,要始终将环境保护放在经济发展首位。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山论”阐明了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既有侧重又不可分割,构成有机整体。“两山论”是对传统粗放型发展模式的反思与超越,不仅是发展理念与方式的深刻转变,也是执政理念和方式的深刻变革。这就要求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兼顾生态环境效益,始终把环境保护放在优先位置,坚持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同时重视发展绿色科技,通过科学技术的绿色化破解“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7]的矛盾,由实现经济发展的绿色化转向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其三,习近平生态文明目标愿景就是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习近平在《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讲话中,科学涵盖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的“六项原则”,即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三)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手段

其一,国际社会亟待建成合理高效的全球生态治理体系。2018年5月18日至19日,习近平出席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形成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从全球气候治理进程来看,中国积极参与充分履行各项责任与义务,无论是资金、技术、人力以及相关政策和法律的制定落实,都充分体现出作为大国的责任担当和对人类生态权益的重视与积极维护。

其二,全球生态治理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部分。习近平指出,“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应该牢固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8]330,同时,强调我们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以全球视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把绿色发展转化为新的综合国力、综合影响力和国际竞争新优势”[9]。生态环境是公共物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征收绿色税收等市场手段虽然可以暂时缓解一些环境矛盾,但对全球性生态问题的解决于事无补,究其原因,引起生态问题的并不在于市场,而在于制度性的生态破坏。

其三,构建全球生态治理共同体不可缺少中国方案。“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需着眼于整体和长远的利益,坚决维护生态利益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顶层设计来构建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10]250。中国在建设全球生态治理共同体的过程中,始终以为全人类谋福祉为基本遵循,为全球形成绿色的、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而不懈努力。在加快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在生态文明领域的交流合作领域谋得先机,为构筑人类生态文明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不可磨灭的贡献。

三、不断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进程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形成和提出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和不断追求现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国家制度和执行能力现代化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的“第五个现代化”。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终极指向,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之义和内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突出优势。不断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进程要求我们,必须始终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进行衡量,以最终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美丽中国。

(一)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有助于加快建设美丽中国

从政治层面来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始终以人民为中心,以解决生态环境中的突出问题为主要任务,营造更加优美的环境,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

其一,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这一提法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必须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打造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屏障,将为实现“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其二,党的十九大首次将“美丽”作为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和标志之一。这是新时代针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作出的新的部署安排,也表明我国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决心和信心。美丽中国,是环境之美、时代之美、生活之美、社会之美、百姓之美的总和,尤其强调了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中生态文明的融入。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紧密相连,建设美丽中国,核心就是要按照生态文明要求,通过生态、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建设,实现生态良好、经济繁荣、政治和谐、人民幸福。

其三,建设美丽中国,实现永续发展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目标愿景。习近平在2013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年会开幕式的贺信中指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8]211将建设美丽中国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具体要求,使“美丽中国生态梦”成为引导我们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具体目标。

(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有助于生产力持续提升

从经济层面来讲,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其一,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保护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8]209。这一论述结合了我国的生态环境现实,科学地分析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生产力与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优化的关系,精辟地指出生态环境对生产力持续发展是积极作用。

其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两会期间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时明确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绝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生产力持续发展的途径是提倡低碳生产发展模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明确了发展与保护内在统一、相互促进、协调共生的关系”。这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是现代化必须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基本前提,发展必须是绿色的。二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通过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归根结底要建立起与生态环境保护相适应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

其三,坚持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可持续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经济发展不应是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应是舍弃经济发展的缘木求鱼,而是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10]246。通过构建绿色生产体系支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更多依靠资源要素投入驱动的传统型发展转向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通过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新兴绿色产业体系的构建,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推动生态生产力的飞跃;构建绿色能源体系,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积极开发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实现能源利用的可持续性。

(三)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有助于建设文化强国

从文化层面来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之中,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义,亦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经之路。

其一,丰富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观的时代内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是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中的核心观点,亦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最后的价值归宿。新时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生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在当代的创新与实践。这一思想中关于人与自然的论述彻底批判了机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世界观,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论来源,新时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具体实践反作用于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赋予其丰富的时代内涵。

其二,完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基本内涵。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显著的理论突破性、长期指导性。这一思想明确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重要位置,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题中之义,将绿色发展作为新发展理念的一大理念,将防治污染作为打赢三大攻坚战的必要途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思想要求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要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共赢,深刻完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基本内涵。

其三,帮助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实践观。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从生态文明的角度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界定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4]。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党的基本方略,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科学把握、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进一步深化,体现了党中央全面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彰显了对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人类未来的责任担当。

猜你喜欢
共生现代化文明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请文明演绎
发达国家审计发展及其对中国审计治理现代化的启示
漫说文明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在体验中走向共生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