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思琪 张 盟(西安财经大学)
在会计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存货作为中小型制造类企业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小型制造类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SG 医用公司作为中小型制造类企业中的一员,该公司在存货管理方面主要存在存货盘点账实不符、供应商管理不规范、存货管理信息化水平低等问题。基于此,本文对会计信息化下SG 医用公司存货管理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本课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一方面,本文通过对会计信息化下SG 医用公司存货管理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发现该公司在会计信息化下存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对此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进而降低其库存成本,提高其存货管理水平,从而增加该公司的经营效益。另一方面,本文的研究能够给其他中小型制造类企业进行存货信息化管理带来一定的思考和启示。
1.存货盘点账实不符
在日常存货管理过程中,SG 医用公司经常会出现账实不符的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仓库管理人员在收到原材料等货物时,有时并不是马上将数据输入系统,可能隔了半天甚至一两天才录入一次数据,在ERP 系统上办理相关入库手续。
(2)检测部门收到原材料应及时检测,但是他们常常习惯在检验完多个批次的原材料后,集中一个时间点将检验结果输入系统,这种做法通常会使企业原材料和货品的入库时间延误,导致企业整个业务流程进度缓慢。
2.供应商管理不规范
供应商也是影响公司库存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一方面,SG 医用公司对供应商缺乏分类管理,由于SG 医用公司主要从事医用卫生制品方面的贸易,生产种类多,供应商也较多且分散,管理起来也比较混乱。另一方面,公司在对供应商的选择、考核和评价等方面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标准,影响了原料的入库,也提高了存货的成本。
3.存货管理信息化水平低
虽然SG 医用公司在进行存货管理时已经采用ERP 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操作,但在实际操作流程中,公司存货相关管理人员并未完全按照信息化管理进行相关的业务操作,加上存货管理人员对ERP 系统使用不规范,常常导致公司存货管理信息化水平较低。例如,公司的仓库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对ERP系统操作不熟练,经常导致存货业务的日常处理不能及时进行,从而使公司库存信息不准确,导致后续部门根据库存信息做出的采购和生产计划也是不准确的。
1.存货监督与考核机制不完善
虽然SG 医用公司有比较健全的存货管理制度,但是由于管理部门不重视、监管力度不到位,导致相关存货管理员工在日常工作时为了方便,经常不按照公司相关制度进行存货管理账务的日常处理,因此经常出现员工数据录入不及时的现象,从而造成公司存货盘点账实不符的现象发生。另外,SG 医用公司目前仓库管理方面,主要是从库房的干净整洁程度、存货的摆放整齐度、是否有完备的出入库记录等方面考核库管人员的工作效果,这些指标过于简单,不能真正将库管人员的存货管理水平有效体现出来。
2.供应商评价与淘汰机制不健全
供应商管理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方面,目前SG 医用公司的ERP 系统只注重记录供应商在本公司的发货目标完成、付款记录、应付账款余额、质量索赔记录等情况,并没有真正利用公司ERP 系统的优势,建立一套针对供应商的综合评价与淘汰体系;另一方面,因为SG 医用公司生产物品的特殊性,因此公司对于一些精细材料采购的供应商比较固定,供需双方经过长期合作形成了一种胶着状态,在供应商提供的材料出现问题时,也只是简单地要求对方进行罚款和索赔便了事,基本不会对供应商进行淘汰,这样的供应商管理模式,导致其他更有实力的供应商不能与公司进行合作。
3.存货管理人员业务操作不熟练
SG 医用公司在进行存货管理时使用ERP 系统,但ERP 系统作为一个高度集成的系统,虽然可以使公司内部信息流通和管理过程更加便捷、准确,但对员工操作要求也有所提升,即使是一些大型公司的工作人员对其具体操作也只是掌握了一部分。而SG 医用公司中存货管理人员学历水平明显偏低,只有少数几个员工是本科毕业,学历不高意味着大多数存货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不足,再加上公司并未对员工进行专业的ERP 操作流程培训,因此在进行业务流程处理时也只是对自己常处理的业务较为熟练,一旦遇到一些未处理过的业务,如果没有专业人员进行指导,便会使整个业务流程停滞,从而影响整个公司的业务流程。
公司应当积极完善存货监督与考核机制。一方面,加强存货监督力度。公司需规范职责分工,原材料采购入库要执行相应的制单、复核程序,并确保单据的及时传递。同时,所有出入库单据,应由仓库主管审核确认。仓库会计根据单据及时进行存货明细账登记工作,并保证其准确无误。另一方面,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可以激励员工的工作激情,提高员工工作效率。SG 医用公司可以将员工应用信息化系统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计入员工绩效考核标准中,将系统数据的质量,包括原始数据的录入时效以及数据复核质量的准确程度纳入员工考核标准,以此来激励员工,保障系统中数据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SG 医用公司需要加强供应商的业绩有效评估并建立淘汰机制。这就需要SG 医用公司采购管理人员和质检人员对供应商在一段时间内的各种活动及相关信息展开监控,并将供应商提供的产品、服务、项目质量、合同执行情况、工作态度、交付的及时性、售后服务等方面作为评价指标,进行有效评价,并录入系统,以供后续对供应商的评价和淘汰作为参考。
SG 医用公司在优化相应的存货管理机制后,应提高存货管理人员的业务操作能力。一方面,SG 医用公司应结合会计信息化进程对存货管理人员进行相应培训,特别是加强存货管理人员对于ERP 系统操作技能方面的培训,提高存货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另一方面,SG 医用公司应对员工进行定期轮岗体验,使其在整体上认识存货管理流程,提高ERP 系统的使用效率,以此提高员工相应的业务操作能力,优化公司在存货管理方面的信息化进程。
受信息化进程的冲击,如何合理将会计信息化融入企业存货管理流程中是大部分制造型企业亟待解决的难题。在此基础上,本文以SG 医用公司为研究对象,对会计信息化下SG 医用公司存货管理现状进行深入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由于存货监督与考核机制不完善,导致存货盘点账实不符;其次,由于供应商评价与淘汰机制不健全,致使供应商管理不规范;最后,受存货管理人员业务操作不熟练的影响,存货管理信息化水平低。
第一,SG 医用公司应该健全存货监管和考核制度来保障系统数据录入的及时性;第二,SG 医用公司应该加强供应商的有效评估和建立相应的淘汰机制,对供应商进行相应的评级,及时与供应商进行沟通,规范供应商管理;第三,SG 医用公司应该提高存货管理人员的操作能力,更好地将会计信息化融入公司的存货管理流程中来。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提高会计信息化下SG 医用公司存货管理水平,同时也能够为同类型的公司进行存货信息化管理带去一定的思考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