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小
42 岁的李女生因为左脚趾长红点,发痒,以为是“脚气”,自行买达克宁涂抹。没曾想用药一周后,“脚气”非但没好,而且越来越重,这才想起来看医生。经医生查看,诊断为湿疹,并非“脚气”。
35 岁的王女士因为面部红斑瘙痒,自行买药膏涂抹。一段时间后,整张脸通红,经医生查看,诊断为激素依赖性皮炎。
皮肤病用药,不同人、不同患病部位用药不尽相同,且初发、复发用药也会不一样。然而,很多人患皮肤病后自行买药治疗,结果导致病情加重或是出现不良反应。专家提醒大家,患皮肤病后要注意以下几个用药误区。
在皮肤病的治疗方面,乱买药膏是患者最容易进入的一个误区。很多患者在没有确定病因的时候就买药自己治疗,比如有的人皮肤瘙痒就用皮炎平;足部发痒就用达克宁等。
引发皮肤病原因很多,如感染、变态反应等,仅感染引起的皮肤病就有细菌性、真菌性及病毒性等分类。而这些皮肤病的病灶多为红斑、丘疹、水疱、瘙痒等表现,普通人只看到皮肤的外在表现,不知道发病的具体原因,自行用药,不分药物种类,导致皮肤病越来越重。
有些人发现某种药治疗自己的皮肤病有效,常年使用同一种药物。这种做法不仅无益于疾病治疗,而且还会出现药物毒副作用。例如皮质激素治疗各种湿疹、银屑病等都有较好的疗效,但长期用强效激素可引起痤疮样改变、毛发增多、色素沉着等副作用,甚至引起全身副作用。激素类药膏曾使不少出现红色疹子的面部皮肤变得光洁,于是她们便认为激素药膏也可护肤,天天往脸上抹。其实,长期使用含激素药膏,不仅损害容貌,还会加快皮肤老化。
激素药膏不是皮肤病的“万能药”,是免疫抑制药,可以诱发或加重感染,其对病毒、细菌和真菌性皮肤病不适用。比如单纯疱疹、皮肤结核、痤疮、毛囊炎、足癣、体癣和股癣等皮肤病不能使用激素类药膏,否则会加重病情和耽误治疗。
还有的人认为激素药膏是外用药,儿童、老年人都可以用。但是儿童对激素的敏感性大于成年人,在用药时要尽量选择低效或者不含激素的药膏。伴有慢性疾病的老年皮肤病患者应慎用激素类药膏,特别是高血压、糖尿病、心力衰竭、癫痫及精神病患者,尤其不宜过多使用这类药物。
长期使用皮质激素类外用药的患者可产生习惯依赖性或成瘾,久用后不能突然停药。因久用皮质激素类药膏后,机体肾上腺皮质的正常功能受到抑制,一旦突然停药便可因机体激素分泌量不足而引起病情加重。因此,长时间使用皮质激素类药膏后,倘若需要停药,应逐步减少用药剂量,直至完全停药。
不少人认为,患了皮肤病,买些药膏抹抹就行了,没必要看中医,忽视了中医药防治皮肤病的特色优势。中医药防治皮肤病特色体现在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强调根据标本缓急的不同而采取分阶段论治的方法,具有外病内治、内病外治,治疗方式多样性、药物剂型多样性和无毒副作用、无依赖性、不易复发等优势。
如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中医学认为湿疹是由于脾失健运、湿热内生,或兼感外邪、风湿热阻于肌肤所致,治疗时主要从“健脾”和“祛湿”两个方面入手,标本兼治,兼有湿热的要清热利湿,相当于去除了滋生湿疹的温床,效果自然就会比较理想。
妊娠早期禁止使用激素软膏。妊娠期妇女常合并有多种多样的皮肤病,如妊娠疱疹、妊娠痒疹、妊娠瘙痒性荨麻疹等等,病程可持续数月,分娩后病情可自行缓解。孕妇在分娩后也可在医生指导下,酌情选择口服及外用中效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但切忌长期大量用药。
激素类药膏不能乱用、滥用,但并不意味着不能用,在使用时应该严格掌握用药适应症和用量。一般情况下,治疗开始阶段可先用高效类皮质激素外用药,待病情好转后,可改用低效类皮质激素外用药,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