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教师的专业素养探讨

2021-11-30 01:45:13郑玉萍
山西青年 2021年10期
关键词:早教婴幼儿素养

郑玉萍

(潍坊护理职业学院,山东 潍坊 261041)

0-3岁婴幼儿接受教育的黄金阶段,而在这一阶段开展教育活动也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可与支持。早在2006年,国务院就曾经指出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并逐渐通过多种手段来推动早期教育行业的发展,而国内针对早教教师专业素养的研究直到近几年才逐步开展。

一、早期教育

早期教育简称为早教,其主要针对的教育对象为学龄前的婴幼儿,一般是指0-3岁的婴幼儿。早期教育可以简单理解为开发婴幼儿的智力、情感和社会能力。由于受教育对象的年龄相对较小,多方面发育不够成熟,且存在神经、心理发育不一的情况。因此,早期教育需要根据0-3岁婴幼儿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教育策略,最终达到促进婴幼儿智力开发,提高婴幼儿神经心理发育的目的。

二、早教教师的现状分析

每一个行业都对从业人员有着明确的专业素养要求。然而由于早教行业的发展时间较短,国内的早教体系尚不完善,因而社会各界对于早教教师的专业素养标准有着各自的看法。一般情况下,早教机构在选拔早教人才时会依据《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但实际上这种人才选拔、考核标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原因在于早期教育和学前教育存在本质上的区别,教育目的不同、教育对象不同。

在二胎政策的推动之下,我国的新生儿数量不断增加,同时也成了推动早教行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早教行业属于学前教育的一大分支,其只针对0-3岁的婴幼儿教育,尽管与学前教育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但由于受众的年龄相对较小,故二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区别。由于早教行业在我国发展的时间相对较短,国内尚未完善相关的教育体系、教育内容和教育职责,且对于早教教师的约束相对较为宽松。

根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从事早教教师工作的人员主要以中专学历和大专学历为主,其占比超过了70%,本科学历的教师占比较低,仅为10%左右,且属于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占比仅为30%,总体专业化程度相对较低。而从从业资格的角度来看,30%的教师持有学前教育资格证书,40%的教师持有育婴师资格证书,但由于国内针对早期教育的管控较为宽松,其权威性还有待研究。经过调查发现,由于早教教师属于一个新兴职业,且与学前教育有着一定的区别,社会对于这一工作岗位的认可程度相对较低,早教机构在招聘职工的过程中遇到了诸多的阻碍。正是因为人才资源的匮乏,早教机构才逐步放宽了对于人才的要求和准入门槛,最终造成了早教教师综合水平低下的现状。而从专业素养角度来看,多数早教教师缺乏早教教育理念、早教课堂组织能力、早教技能等专业素养,部分教师缺乏艺术课程教学能力,而这一部分教师主要集中在非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身上。[1]

三、早教教师的专业素养

“早教教师”是一种全新的职业类型,而将“职业”进行细致化区分,则可以根据其特性分为普通职业和专门职业。普通职业指的是最基础性的职业工作,相关从业人员在上岗工作之前无须经过系统、专业、特殊的培训环节,一般身体健康、具备完善智力条件和体力劳动能力者基本可以胜任普通职业。而专门职业则对于从业人员的要求更加具体和细致,其主要包含以下几点要求:(1)从业人员在入职之前需要接受系统培训,包括专业学校培训和岗前培训等,从而具备相应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不同的专门职业对于从业人员接受培训的周期和知识理论体系的要求有着本质上的差异性。(2)从业人员需要为企业或者社会提供相关专业服务,并要在工作过程中体现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3)从业人员需要通过相关资格考核,并获取从业资质证书,后续可以根据职称等级来衡量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能力。从普通职业和专门职业的基本定位不难看出,早教教师属于专门职业的范畴,从业人员一般具有师范类专业或者幼师类专业的学习经历,且持有教师资格证,并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技能,且早教教师这一工作岗位并非普通人即可胜任的。

既然早教教师属于专门职业,则从业人员必须具有相关的专业素养来保证日常工作质量。从早教教师的发展现状不难看出,我国诸多早教机构一般依据幼师选拔标准选拔早教教师,国家针对这一领域尚未具有明确的用人准则,这也造成了早教行业发展混乱的现状。参考国外早教行业的发展趋势,美国幼教协会对早教教师的专业素养有着一致性的标准和要求:(1)早教教师要能够与幼儿之间保持愉快的互动关系,要能够成为幼儿成长路上的推动力。(2)早教教师可以对幼儿的行为表现进行观察、统计和评估,通过特定的量化标准对幼儿作出系统评价,并依据评估结果给予幼儿提供个性化课程。(3)早教教师需要保证幼儿的身心安全,要为幼儿创造安全的心理环境和物理环境。(4)早教教师对于儿童教育有着自己的独到理解和感悟,且早教教师需要具有心理学、教育学的学习经验,并能够在实践当中应用相关专业知识。教育在本质上并无国界之分,美国虽然在基本国情、文化理念和国家性质方面与我国有着根本上的差异性,但其推广的早教教师专业素养要求却值得我国参考。考虑到早教行业的发展乱象,我国相关部门需要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尽快制定相关标准和要求,从而对整个行业形成规范和约束。

由此可见,早教教师必须具备以下专业素养:

(一)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分为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三个方面。本体性知识指的是教师的基本学科能力,且覆盖范围要尽量广阔,以确保在幼儿向教师提问时可以给予准确的答复。条件性知识涵盖了一名早教教师所需要掌握的全部理论知识体系,其包含了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早教教师要能够准确把握受教育对象的基本心理特征,并要学会采取相应的方式开展、组织教育活动。实践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更为具体和全面,其涉及了早教工作的全部内容。实践性知识无法通过系统的学习来获取,只能通过工作实践不断积累和掌握。从某种角度来看,实践性知识的获取速度和积累高度往往取决于早教教师的基础理论知识体系和个人工作经验,且需要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下形成,并能够直接影响到教师个体的教育选择和判断能力。由此可见,实践性知识是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互结合后通过个人感悟而最终形成的实践指导知识体系。

(二)能力结构

早教教师在实现教育目标过程中所展示出的各项能力被统称为能力结构。早教教师的特殊性质和工作要求决定了其必须具备多元化、综合化的职业素养,这也意味着早教教师不仅要能够对幼儿富有爱心和耐心,同时也要具备儿童保健、营养管理、心理管理和认知教育等多个方面的能力。首先,早教教师需要具有标准的表达能力,必须具有标准的普通话发音,这对于幼儿形成良好的发音方式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其次,早教教师需要具备出色的观察能力,问题发现能力和解决能力,要能够依据所有条件内容,从客观角度对问题进行判断。最后,早教教师需要掌握基本的现代教育手段,同时具有弹、跳、唱、画、编等多方面的技能。

四、提高早教教师专业素养的建议

(一)完善早教教师人才培养体系

从某种角度来看,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是培养专业早教人才的关键所在。我国的中等及高等专科教育需要从我国早期教育的现状出发,有针对性地对教育模式、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进行调整,并在学前教育专业中添加早期教育课程,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早教人才。此外,我国的教育体系还应当基于0-3岁婴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婴幼儿的生理特点、情感发展水平和智力发展水平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和修订。[2]

(二)丰富早期教育理论结构

对于早教教师而言,其专业素养主要可以体现在知识储备和实践能力两个方面。从学前教育行业的发展现状来看,早期教育并不属于幼儿园的责任范围之内,其主要由社会机构负责。社会中的早期教育机构在选拔人才时往往会以早教教师是否具备学前教育资格证书为基准,但实际上由于我国学前教育专业目前尚未具备早期教育的内容,因而多数早教教师的专业素养相对较低,其在面对0-3岁婴幼儿时往往会呈现出不适应的情况。为丰富早教教师的理论储备,首先应当从教育体系的角度入手,增设早期教育课程。同时,早期教育机构也应当为早教教师提供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和学习。而在早期教育课程设计方面,则可以参考美国的早期教育课程内容,并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大环境对教育课程进行适当的优化和调整,但本质上依然要以开发智力、早教游戏、婴幼儿保育、人文艺术和运动教学为主。[3]

(三)规范行业标准,设置独立从业资格证书

随着早期教育机构的数量不断增多,以及社会需求的持续增高。早教行业已经成为教育行业中不可忽视的一大分支。我国相关部门需要尽快了解早教行业的发展现状,基于辩证角度制定早教行业的从业标准和要求,并为早教教师设置上岗要求及考核标准,同时还需要设置独立的从业资格证书,进一步提高早教教师的专业水平。此外,早教教师在上岗之后应当坚持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并在实践当中总结工作经验,切实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综合来看,早教教师是决定早期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早教教师的专业素养将对0-3岁婴幼儿的身心发育造成直接的影响。早教教师需要认清自己的社会职责,努力适应早期教育的工作节奏,满足社会发展要求,不断提高专业素养。

猜你喜欢
早教婴幼儿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护理婴幼儿五不宜
去早教班可以让宝宝早说话吗?
幸福(2018年33期)2018-12-05 05:22:44
图解婴幼儿窒息紧急处理
健康管理(2017年4期)2017-05-20 08:17:06
逆境商 从婴幼儿开始培养
妈妈宝宝(2017年4期)2017-02-25 07:00:48
寻找早教的真相
父母必读(2014年2期)2014-04-29 00:44:03
隔姜灸治疗婴幼儿呕吐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