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自主探索和学习的实践研究

2021-11-30 03:02:37江苏省张家港市悦丰幼儿园潘怡玲
青年心理 2021年27期
关键词:区域游戏幼儿

江苏省张家港市悦丰幼儿园 潘怡玲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下文简称《指南》)中明确指出,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重视游戏的独特价值,既要给予幼儿自主参与游戏活动的机会,又要使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获得自主个性的发展,为其良好品格的养成打下坚实的基础。以自主学习模式而展开的区域活动,无疑是培养自主性的最佳活动载体,而其中潜在的自主学习价值和方法策略也在不断地被挖掘出来。

传统意义上一谈到自主,人们会陷入认知上的误区,把“幼儿的自主意识”理解为幼儿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从而为幼儿构建一个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活动空间。其实不然,实际中,越来越多的孩子出现了更多的不想干,不愿意,不会做。所以“自主”学习并非无目的的“放羊”式学习,而是激发幼儿本身潜在的探索能力和学会学习、渴望学习的意识。我们围绕巧妙地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主性,激发幼儿自主探索和学习进行了研究并提供了策略。

一、关于区域活动中自主性学习的现状

区域活动能让幼儿按自己的兴趣和愿望去选择活动内容和方式,但真正能按照自己的想法自主进行学习和探索,又能达到区域内容所对应的目标的却是少之又少,往往停留在区域选择和材料选择的自主,或者就是依赖教师的引导和提示,停留在表面的探索,自己无法更深入地和材料去互动。形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有:

(一)材料投放缺乏探索性和趣味性,不够丰富和深入,影响幼儿的自主探索兴趣。

(二)教师过多引导,缺乏有效指导或者过度限制,幼儿没有自我探索的机会,抑制了探索精神和能力。

(三)幼儿已有经验不足,拿到材料不知道做什么,无法抓住材料的特点进行游戏。

(四)区域范围局限,活动形式固定单一,缺乏乐趣和氛围,积极性和趣味性不高。

针对这些问题和现状,我们进行了深入研究和策略调整,充分激发幼儿自主愿望和兴趣,帮助幼儿学会自主,享受自主带来的乐趣和收获。

二、支持自主的前提——有效准备

首先,对幼儿的操作、游戏做好全面准备和前期预设,让幼儿在活动中能毫无限制和顾虑,给幼儿提供充分的条件和保障,使其能够自由自在、自主自发地活动和游戏。

(一)环境的准备

良好的环境、氛围能促使幼儿主动投入活动,调动积极性,在与环境互动中得到发展。环境的准备要注重美观、舒适,吸引幼儿并带来一种舒适的享受。尤其是语言区,尽可能布置出温馨的感觉,桌布、桌面摆件、柔和的光线、玩偶沙发等,都能营造出舒适安全的阅读空间,激发幼儿参与阅读的愿望。同时,环境还要凸显主体性或者区域性特点,可在墙面和区域装饰物上体现最近孩子感兴趣的内容,或是最近我们开展的相关内容,并及时更换和调整。此外,还应体现出互动性能,比如,创设一些互动游戏墙,既有装饰性能又能让孩子反复进行游戏。其次,要打破常规的空间布局,空间上要灵动丰富,利用桌面、墙面、柜面、地面的空间,在区域划分上可以从分隔单个区域到区域之间相互联系和融合,因为每个区域中的内容是可以相互关联和延伸的,就像角色游戏时,孩子们喜欢去很多角色游戏区去互动,区域活动也同样可以如此,促使幼儿乐于自主探索。

(二)材料的准备

《指南》中指出:为幼儿提供多种适宜的材料,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材料好比厨师烹饪时的“食材”。食材丰富方能烹饪出各种美味。因此要重视材料的准备,首先要遵循丰富性、多样性、层次性的原则,丰富即种类丰富,数量多,足够幼儿的操作,且满足幼儿长时间的区域活动。多样性即材料品种多样,有成品、半成品、未加工材料等,还有高结构和低结构材料,给幼儿多种选择,实现多样创意。层次性即满足不同能力层次幼儿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准备不同难易程度的材料,可用“一星”“两星”“三星”等体现难易程度,促使幼儿根据需要自主去选择,更乐意去操作。此外,丰富的零散材料和自然物材料也是激发幼儿自主探究和学习的手段。孩子们热衷于用生活中的小碎件去自己设计游戏和内容,自由创意,身边的自然物也能给幼儿带来许多意外的灵感,比如,小树枝,有的孩子将小树枝当作表演区里巫婆的魔法棒,有的将树枝运用到建构区的搭建中,还有的将其运用到了科学区的探索中。

(三)经验的准备

已有经验不足、拿到材料不知所措、无法抓住材料的特点进行游戏,这些是影响幼儿自主探索和学习的“隐形障碍”。显然,去除这些“隐形障碍”需要帮助孩子提升经验,丰富认识,尤其是对区域材料和内容的相关经验,所以区域中投放的内容首先要结合幼儿当下的主题活动而生发、延伸,或是幼儿当下感兴趣的点,“当下”意味着要根据幼儿情况和需要不断更新和调整。其次,就是帮助幼儿加深对材料的认识,尤其是零散材料、生活化材料等,可以通过谈话、视频、书籍、集体活动等帮助幼儿提升相关经验,与此同时,要尽可能引导幼儿思考,帮助幼儿扩宽思路,将不同材料进行组合、互动、利用,发挥其最大价值,这是需要一定时间和积累的,要结合日常生活捕捉教育契机进行随机教育和渗透。

三、激发自主的关键——适宜指导

幼儿的自主能力更多是在教师帮助和支持下形成的,材料的丰富和操作、环境的开放和适宜、活动形式的丰富和趣味、学习方法的影响和启发,这一切都源自于教师,教师要不断思考,关注幼儿状态和不断变化的需求,不断做出调整给予支持,追随幼儿的脚步,和幼儿一起学习和成长。

(一)指导对象——有针对性

虽然区域活动是自主学习的过程,但面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提供帮助和指导,不仅是针对不同层次能力差异的幼儿进行指导,还要根据幼儿出现问题的难易程度进行指导,也不是说一有问题都马上去指导,要凸显“适宜性”的指导原则。对于大家都会遇到的共性问题,或者通过尝试和操作能自己解决的问题,让孩子自主合作,尝试去解决,在这一过程中,也能促使孩子去积极探索。对于难度较大、孩子实在无法解决的问题,那就需要我们给予及时的帮助和点拨。

(二)指导形式——间接为主

以往的指导形式单一,都是以教师角色的直接介入来指导。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体验自主,我们要坚持自主为主,指导为辅,直接介入和间接介入相结合的原则。教师要作为参与者、合作者来观察幼儿,尽可能鼓励孩子自主尝试、探究,可与孩子一起玩,在玩中寻求答案,化直接介入为间接介入。此外,借助表征记录也是幼儿表现问题、教师传递指导的一种良方。

(三)指导目标——学会自主

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同理,指导是为了不指导,教师不光要多引导自主尝试寻求答案,更重要的是要让幼儿掌握自己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学会思考,学会独立。我们不急于帮助孩子做什么,同样也可以利用记录和幼儿表征,引导孩子记录所思所想,再引导分享,集思广益,总结尝试。拥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掌握了探究的方法,幼儿就能更好地自主探究和学习,从牵着走到放手让其自己走。

四、充分自主的策略——鼓励渗透

如若准备是船,指导是桨,那么鼓励和渗透就是风,吹动着自主的小船前行。支持和鼓励代表着有力度的风,不断推动着小船激起浪花,乘风破浪。渗透于日常是和煦微风,缓缓吹动,平稳而自在。

(一)支持和鼓励

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支持和鼓励是最好的助推剂,是促使幼儿行为的动力。区域活动中幼儿常常会有许多奇思妙想和一些不成熟的想法,面对这些,即使知道是天马行空或者可以预见结果,也要表示赞同和支持,保护孩子的积极性和兴趣,可以和孩子一起积极求证,让其充分体验、感受探索过程的乐趣。并对孩子的积极行为和想法给予表扬和鼓励,可在讲评环节,请孩子来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区域故事。即使是失败的故事,幼儿也不会沮丧,反而乐在其中,积极性更高了。

(二)渗透于日常

幼儿之间本身存在的性格、能力差异决定了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表现必然不同,幼儿自主探索和学习的能力也不同,只在区域中实现自主是有局限性的,在一日环节中都可以适当渗透进自主,如:自主喝水、自主午餐、自主管理等。让幼儿始终处于一个自由、自主的环境和氛围中。懂得自主,习惯自主,热爱自主。

自主探究和学习,使区域活动更有意义,发挥最大价值,使孩子身心获得自由、全面、和谐的发展。愿每个孩子都能搭载自主的小船飘向远方。

猜你喜欢
区域游戏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天津教育(2023年2期)2023-03-14 07:34:52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12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5:23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飞碟探索(2016年11期)2016-11-14 19:34:47
爆笑游戏
关于四色猜想
分区域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小学科学(2015年7期)2015-07-29 22: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