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 琳
(南京旅游职业学院酒店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1100)
幸福感是人生追求的永恒目标,当代大学生幸福感缺失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存在,为了解当前大学生,特别是高职院校大学生幸福感的发展现状,进而分析对大学生幸福感的产生影响的因素,课题组对南京旅游职业学院的在校生展开了相关的问卷调查。问卷的内容中有对学生对所学专业满意度的调查,通过对回收的464份有效问卷的整理和归纳发现,大学生的幸福感与专业满意度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其中,在南京旅游职业学院接受调查的学生中,我们发现,对所学专业的满意度较高的学生相对较低的学生更容易感到幸福。因为专业满意度低的学生,对未来就业往往更为担忧;专业满意度较高的同学,由于其在学业上的成就感、胜任感以及学习和生活态度等方面都较为积极和正面,因此相对来说,他们对未来生活的态度和对职业规划的道路也更加开阔和明朗。
除了对所学专业的态度不同而造成对“幸福感”的影响之外,本次研究还分析了近几年“北京青年压力管理中心”所进行的一项“就业压力调查”,发现大学生对求职过程和对未来职业前景的担忧同样成为影响其“幸福感”,并造成其缺失的重要因素。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受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从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9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8届本科毕业生“受雇工作”的比例为73.6%,这个数据已连续五届下降[1]。而2018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受雇工作”的比例为82.0%,这个数据则较2014届下降了1.5%;同时2018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中“读本科”的比例为6.3%,连续五届上升。可见,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率虽高于本科生,但高职毕业生深造比例的持续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高职毕业生的待就业压力:2018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待就业比例为7.5%,较2014届的8.1%低了0.6%[1]。所以,并不能对高职学生的就业状况抱过分乐观的态度,与本科生、研究生相比,高职学生在劳动市场上并不占有优势,高职学生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与此同时,近年来许多企业难以招聘到所需员工。尤其今年受疫情影响,各行各业的用工缺口怕是更要成倍增长。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大与企业招不到合适员工而产生的用工荒之间的矛盾并存原因是复杂的,下面笔者从供给侧的角度来给出分析和改进的对策。
根据美国学者马丁· 特罗的研究,以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为评价指标,可将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基本分为“精英、大众和普及”三个阶段: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低于15%时,是精英教育阶段;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15%-50%之间时,为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高于50%时,则是高等教育的普及化阶段。中国自1999年实施高等教育扩招,早在2002年便完成了15%的奋斗目标,跨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门槛[2]。根据教育部在2020年5月20日发布的《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我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划达4002万人,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为51.6%。超过50%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多个数据已经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国民教育发展已经基本开始进入高等教育的普及化阶段。
这种发展现状带来两个方向的变化:一边是大量涌向劳动力市场的毕业生难以找到合适的岗位,即就业压力大;一边是用人单位难以招到合适的人才,即“用工荒”。这种本应互促共赢的关系出现矛盾的现象,实际上反映的就是教育系统的劳动力输出结构与社会劳动力需求结构之间的失衡[3]。
要走出这种失衡,高等教育的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而高等教育的改革既要从国家、教育部门等宏观层面,也要从学校、院系等层面,以及大学生个体这样的微观层面来共同思考和努力。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给国家和社会输送了更多较高学历的劳动力,但这些较高学历的劳动力似乎并不能完全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用人单位需要的是技术型、技能型的人才。这种供需之间的不平衡,使得长期以来需求侧改革思路导致的高等教育在结构、质量、效益等方面的发展现状得到重点的关注和改善。
除了宏观上的战略部署,笔者认为,国家还可在营造良好就业环境、制定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方案、激发高等教育自身活力、提升大学生就业信心和机会等方面给出更多更细节化的支持。比如,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就业市场中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约束和规范劳动力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等、就业歧视等问题;简化大学生就业中的不必要程序,切实提升就业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加强就业平台的建设等;加强宏观调控,给予高校更多的办学自主权,改变唯就业率评判高校教育质量的单一评价体系;层层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引导工作,帮助大学生树立积极的就业观、择业观等等[4]。
总之,国家在大学生就业中扮演重要角色和承担重大责任,在供给侧改革中,国家应引导高校更新发展理念和思路。使其从外延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变,从注重规模、数量发展向注重结构、质量、效益和创新发展转变。各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其人才培养模式高度契合了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战略部署,更应抓住政策利好的机会,勤修内功,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的人才。
“就业难”与“用工荒”的矛盾并存,反映了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不足,而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高低与高校提供高等教育服务的次数与质量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虽说大学生就业不只是高校的事情,衡量人才培养质量也不应该唯就业论。但不可否认,的确有不少家长和学生期待通过接受高等教育获得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在这个发展过程中,高校的使命虽然不是落实就业,但其作为社会的人才供给方,在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适应和满足社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等方面的确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些也正是高校供给侧改革需要重视和完善的关键所在[5]。也因为高职教育是高校供给侧改革的最基础部分,对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推进,关乎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供给侧改革的全局。所以在这一方面,笔者认为,广大的高职院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积极推进高职教育的供给侧改革:
第一,按照国家的教育战略部署,准确定位,调整学科结构,突出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
第二,建设具有实践性、先进性、应用性的课程体系,鼓励多元化的授课方式和评价体系,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实践技能。
第三,打造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关注教师的持续成长,融教学、研究于一体,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
第四,以成就学生为理念,积极推进校政、校企合作,为学生开辟更多应用知识的实践场所,减少学生就业时的迷茫和无助等等。
总之,要按照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规律,从供给侧入手,打造一种自上而下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紧跟国家的战略部署,完善职业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凸显“泱泱大国、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在高等教育后大众化的阶段,从供给侧角度分析,“就业难”与“用工荒”并存的矛盾,实际上反映的是较高学历劳动力供给的过剩和较低学历劳动力供给的短缺。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来解决这种困境:一是积极推动产业转型,通过增加对较高学历劳动力的需求、降低对较低学历劳动力的需求来解决二者的矛盾问题;二是将较高学历劳动力对较低学历劳动力进行替代,来缓解“就业难”与“用工荒”并存的困境[6]。就这两种途径来说,前者是大环境方面的宏观因素,后者则离不开就业个体的主观努力。而要通过提高就业率来提升大学生的幸福感,最终还得取决于大学生个体的意愿。毕竟,只有较高学历劳动者主观上坦然接受了较低劳动力在劳动市场上的薪酬待遇等,这种替代才是积极的,才不会觉得不公平或是丢脸,才能获得付出后收获的那种“幸福感”。说到底,就业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尤其是上升到提升幸福感这个主观层面,大学生个体在自身就业中责无旁贷。首先,大学生应树立积极的、正能量的自主就业观,不可怨天尤人;其次,大学生应始终保持良好的就业心态,相信就业环境是公平、公正的,相信天道酬勤;第三,正确面对就业中的挫折,选择与自身能力相匹配的就业岗位,既不要好高骛远,也无须妄自菲薄;第四,注重学习和积累,拓宽学习领域,明确终身学习,多方位不断提升自身的就业能力。
总之,大学生就业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离不开相关国家政策的支持,也离不开学校的教育和培养,更重要的是离不开大学生个体的自身努力。唯有大学生自身可以摆正就业心态,以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砥砺前行,才能对就业中的各种困难从容不迫、甘之如饴,也更容易享受到就业道路上的满满“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