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路径研究

2021-11-30 01:2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王慕欣
青年心理 2021年2期
关键词:中华素养传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王慕欣

新疆供销高级技工学校 买合巴·阿不力米提 刘 静

我们的学生现阶段是人格形成、人格建设的重要阶段,传统文化的渗透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品质。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学生能够陶冶情操,学会做人,学会在综合性学习中发展个性,培养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

一、研究的意义

职业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渗透不仅可以让学生从中汲取更多的精神营养,同时可以健全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良好品质,使学生在学习中文化素养与思想品质得到提升。学生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文化自信,并树立文化意识,促使文化得到推广发展,为实现伟大复兴打下基础。

二、中华优秀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的形式

教师要对学科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较深刻的认识,了解不同学科的特点,将理论知识与中华优秀文化充分结合,使学生在学习中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与能力。语文教育工作中,可以根据该学科人文性、工具性的特点,选择与教材息息相关的传统文化内容,利用知识迁移与综合利用的方式,渗透传统文化,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经验思考传统文化,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以《瀑布》为例,教师可以引入《望庐山瀑布》,引导学生对比学习,让学生了解现代文章与古文描述方法,感受古代文学的魅力。课后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表达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看法,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此外,教师还应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综合分析,选择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意识到文化的魅力与传播的价值,以此提升教育工作质量,促使学生文化素养与道德素质的提升。

三、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道德、情操、气质等不是教出来的,而是靠陶冶、熏陶、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而来的。因此,有意识地挖掘学校文化内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显得尤为重要。学校作为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每一处设施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载体,如黑板报、专栏、墙壁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在各个环节的教育工作中,借此营造良好校园氛围,能为学生传统文化知识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学校教育工作者应加强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视,结合学生实际学习需求,设计不同类型的文化活动,并进行阅读推广,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真正实现文化育人。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将此引入思想道德教育中,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促使学生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中,围绕“从我做起,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织一系列针对性的教育活动,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意识到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核心与精神,是促使国家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以此提升文化渗透教育的效果。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存高远,可以培养学生的古典文化底蕴,是健全人格的宝贵资源。职业教育阶段是学生身心成长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学生非常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产生错误的思想观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可以消除不良文化的影响,提升学生道德水平,让学生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丰富文化底蕴,提升文化素养。此外,学校可以组织各种类型的实践活动,将此渗透在教育环节中,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如组织诵读活动,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此培养学生健康的思想品质,提升学生文化素养,促进教育事业更好地发展。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对象

(一)研究内容

(1)加强对专业课程、基础课程、德育课程的利用,丰富传统文化,使学生在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中提升专业能力、文化素质与思想品质;(2)利用黑板报、手抄报、演讲比赛、技能大赛、班会课、各类社团活动、元旦文艺会演、优秀传统文化观摩课活动等活动传承和渗透传统文化;(3)结合学校“三进两联一交友”“民族团结一家亲”等活动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4)通过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展示月、文化馆提升师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

(二)研究对象

(1)新疆供销学校(新疆供销技师学院);(2)乌鲁木齐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全体学生。

五、研究的主要目标

1.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与实验,提高中职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等“五个认同”的水平。

2.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教育路径的探索,总结教育经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学生通过课堂学习中华优秀文化,丰富学生自身的文化知识结构,让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与传承价值。此外,使学生在活动中积累学习经验,使其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家国情怀,意识到国家发展与个人发展的联系,并因此形成中华民族精神。提高学生礼仪修养,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及爱岗敬业的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自主乐学的良好情操。

3.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营造高品质的校园文化,规范学生的行为,提升学校内涵,打造自治区中职德育示范校创新特色。

六、特色及创新之处

1.充分利用职业院校学科知识,在课堂活动、教育活动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实现全员育人、教育全过程文化育人。

2.结合学校“三进两联一交友”“民族团结一家亲”等活动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通过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展示月、文化馆提升师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

七、研究的方法

1.调查分析法:利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学习状态,从客观的角度分析学生的思想道德,为后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教育提供依据。

2.学科渗透法与讲授法:在不同的学科中都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上课时认真挖掘并与德育教育融合。

3.案例分析法:利用班会、德育活动课及道德讲堂等针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描述与分析,从而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行为。

4.讨论与总结:利用实践中收集到的各种资料进行讨论并总结。

明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内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全校师生中开展“经典伴我成长——师生同台诗歌朗诵比赛活动”,引导学生阅读国学经典,了解古代文学中蕴含的精神品质,弘扬民族精神,吸取文明精髓。总结践行《弟子规》教育活动成果,创新活动模式,增强实效性。在实践中摸索,在摸索中总结,不断反思。

八、工作流程

1.成立研究领导小组

2.开展问卷调查

3.制定实施方案,践行实践

(1)经典诵读与考评的有机结合:学校组织教师根据学生情况选择经典篇目让学生诵读,每日诵读10分钟左右。通过考核了解学生对此项活动的参与情况。另外,学校组织全校师生开展“经典伴我成长——师生同台诗歌朗诵比赛”活动,强化师生对传统文化的内化。

(2)搞好德育实践活动:全面培养与个性发展相结合,学校通过开展各项文体活动来提高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让民族文化的精髓溶入学生的血液中。充分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平台,促使教师与家长间信息畅通,并协同一致地对学生进行美德教育。

4.总结前期经验和不足,不断改进

5.形成一本学校特色的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集

九、条件保障

1.组织保障:校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专门的研究小组,并聘请校外专家进行专门的指导,制定了适合我校的《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的实施方案》,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2.资金保障: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研究工作以及各类活动中,学校给予了资金支持和奖励机制,为“1+X”德育模式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十、体会与思考

1.怎样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有效的、适合“90后”“00后”中职生胃口的方式传递出来,让他们乐于接受,使学生在文化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了解更多与民族精神有关的内容,以此提升学生的思想品质与道德素养,促进优秀人才培养。

2.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是有待破解的难题。

猜你喜欢
中华素养传统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