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红 方樑 周学平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南京 210029
周仲瑛(1928—),男,是我国著名中医学家、教育家,全国首批“国医大师”,第一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及继承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医诊法代表性传承人。周老出生于中医世家,幼承家训,临证70余年,以经典为据,博采众方,临证提倡遵循中医思维,以病机为主导辨治疾病,擅长治疗疑难急症。
骨关节炎是中老年常见的慢性、隐匿性、进展性疾病,其主要病理特点为关节软骨变性破坏、软骨下骨囊性变、骨质硬化、骨质增生、滑膜增生等。目前西医对本病的治疗以口服非甾体抗炎药、氨基葡萄糖为主,尚无特异性治疗药物。中医认为其属于 “痹证”“骨痹”范畴,辨证施治对改善临床症状、控制病情等具有独特的优势。周老认为骨关节炎的基本病机为肾虚血亏、经络痹阻,在肾虚为本的基础上,强调血虚、血瘀的病理特点,治以养血活血法为要,常选用养血活血、祛瘀生新、益精生血药物。现总结周老临床经验如下,以飨读者。
肾虚血亏、筋骨失养是其发病基础。《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则齿发去,形体皆及。”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肝气衰竭,肾精亏虚。《中藏经》云:“骨痹者,乃嗜欲不节,伤于肾也。”[1]提出肾虚是骨痹的发病基础。《医经精义》言:“肾藏精,精生髓,髓生骨,故骨者肾之所合也。”[2]18又言:“髓者,肾精所生,精足则髓足,髓在骨内,髓足则骨强。”[2]23肝藏血主筋,肾藏精主骨,肝血、肾精充盈,则筋骨隆盛。本病常发于中老年人群,年五十而阴气自半,肝肾亏虚,精血枯槁,肝血不足无以滋养筋脉,肾精亏虚不能荣养骨节,筋骨失养,终致骨损筋挛。
外邪侵袭、经络痹阻是其发病诱因。《内经》明确提出风寒湿三邪是骨痹发病的外因。叶天士[3]在《叶选医衡·痹证析微》中云:“痹者……皮肉筋骨为风寒湿气杂染,血脉闭塞而不流通也。”说明痹证与风寒湿邪气的关系。《景岳全书》曰:“盖痹者闭也,以血气为邪所闭,不得通行而病也。”[4]52故风寒湿等外邪侵袭,气血瘀滞,经络痹阻,骨节乃病。
2.1 肝肾精血同源,精不足则血亏虚 肾藏精,肝藏血,《张氏医通·诸血门》云:“精不泄,归精于肝而为清血。”[5]提出肝血来源于肾中精气的气化,肾精亦离不开肝血的滋养。肝肾同源,精血可相互资生转化,肾精充盛,则肝血充盈;肝血旺盛,则肾精充足。骨痹者肾精亏虚,无以滋养肝血,肝血亏虚,筋骨失于濡养,四肢失于充养,出现肌肉无力、关节萎软等症状。正如《景岳全书》云:“是以人有此形,惟赖此血。故血衰则形萎,血败则形坏……凡血亏之处,则必随所在而各见其偏废之病。”[4]502-503
2.2 血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 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提出“痹证有瘀血说”,明确指出血瘀是骨痹的病理产物。风寒湿等邪气侵袭,经络痹阻,留注肌肉、关节,气血凝滞不行,致血脉瘀阻。叶天士创“通络”说,提出久病入络、久痛入络理论,骨痹病久,络脉不畅,血行瘀滞[6]。
血瘀不仅是骨痹的病理产物,也是其致病因素。《素问·调经论》云:“……是故血和,则经脉流行,营复阴阳,筋骨强劲,关节清利矣。”瘀血阻滞则气血不行,水谷精微无以充养四末,关节筋骨失于润养,表现出关节萎软乏力。瘀血停滞,脉络不通,津液布散失常,久而化痰;痰浊阻滞,影响血液运行,反而加重血瘀,最终痰瘀互结,胶结难解,表现出关节疼痛、僵硬、麻木、重着、肿胀、屈伸不利。
2.3 血虚、血瘀互为因果 血虚、血瘀贯穿于骨痹病程始终,互为因果。一方面血液亏虚,则血脉不得充盈,血行涩滞。《成方便读》言:“血虚多滞,经脉隧道不能滑利通畅。”[7]5骨痹者肝肾精血亏虚,脉道失于濡养,血液涩滞难行,易停滞为瘀。另一方面,瘀血不去,则新血无以为生。《血证论·瘀血》曰:“瘀血不去,新血且无生机……则新血断无生理,故此时诸虚毕见。”[2]119骨痹久病入络,瘀血阻滞,不能濡养脏腑,脏腑功能失常,不能运化水谷精微,新血无以化生。
王清任[8]在《医林改错》中指出:“治病之要诀,在明白气血。”《叶天士治痹抉要》曰:“又有周痹、行痹、胞痹、筋痹,及风寒湿三气杂合之痹,亦不外乎流畅气血,祛邪养正,宣通脉络诸法。”[9]可见治疗骨关节炎的要点在于养血活血。周老临证,针对其发病特点,在平补肝肾的同时,应用养血活血法治疗。养血法,具有补养营血、濡养筋脉的作用;活血法,具有促进血行、消散瘀血、通络止痛的作用。
《成方便读》云:“夫风之中于经也,留而不去,则与络中……气血浑合不分。”[7]58提示血与风在骨痹的发病过程中密切相关。营血亏虚,易受风邪侵扰,痹阻经络,骨痹乃生;骨痹者多为风寒湿邪侵袭人体,阻滞经络气血所致,气血不通,瘀血阻滞,无以化生新血,每多血虚、血瘀,故需兼顾治风与治血。《医学心悟·痹》言:“治行痹者……大抵参以补血之剂,所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也。”[10]周老据此治疗骨关节炎,重视养血活血、祛瘀生新,因风药性燥,易耗伤阴血,应用祛风药时需配合养血活血药,以防血亏、血瘀,加重病情。周老认为,养血活血法是骨关节炎的重要治法:一可使营血调畅,肝肾精血充足,达到固本的目的;二可制约辛香温燥之风药,使其祛风而不伤正,达到治标的效果,因此祛风养血为标本兼治之法。
4.1 养血活血 养血活血药,可充养血脉,使气血畅行,筋脉得以濡养。周老临证多使用鸡血藤、川芎等养血活血、通络止痛之药治疗骨关节炎。鸡血藤功擅活血补血、舒筋活络,多用于治疗风湿痹痛。《饮片新参》称鸡血藤可“去瘀血,生新血,流利经脉,治……风血痹证”[11]。现代研究发现,鸡血藤的活性成分儿茶素可以提高造血效率[12],其水提物能够显著降低小鼠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水平,减轻关节肿胀,从而减轻关节软骨破坏[13]。川芎功可活血行气,《本草汇言》云:“芎穹……血中气药。尝为当归所使,非第治血有功,而治气亦神验也……虽入血分,又能去一切风,调一切气。”[14]指出川芎为血中气药,可行气活血、祛风止痛。《日华子本草》称川芎可“补五劳,壮筋骨,调众脉,破癥结宿血,养新血,长肉”[15],说明川芎亦可补血,是养血活血之要药。川芎其主要成分川芎嗪可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抑制血小板血栓形成[16]。Liang等[17]发现,川芎嗪能降低大鼠椎间盘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和环氧合酶-2的表达,对软骨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4.2 审证求机,养血活血 周老运用养血活血法治疗骨关节炎,并非仅用养血活血之品,而是强调审证求机,通过祛瘀生新、填精益髓等法以养血活血。
4.2.1 祛瘀生新 唐容川[2]76在《血证论》中提出祛瘀生新之法:“盖瘀血去则新血已生,新血生而瘀血自去,其间初无间隔……知此,则知以去瘀为生新之法。”周老临证多采用土鳖虫、赤芍、桃仁、红花等活血化瘀之药祛除瘀血,以生新血。土鳖虫“善化瘀血,最补损伤”,具有抗凝、抗血栓、诱导软骨细胞增殖等作用[18-19]。赤芍功可活血化瘀止痛,其药效成分赤芍总苷可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血液黏稠度[20]。《药鉴》言桃仁“多用逐瘀血……少用生新血……”[21],功擅活血祛瘀,其有效成分可降低血液黏度,增加血流量[22]。红花有“破血、行血、和血、调血”之功,其有效成分红花黄色素可显著延长凝血时间,抑制血小板聚集[23];亦有研究发现,红花可抑制破骨细胞形成,保护软骨细胞[24]。
4.2.2 益精养血活血 精血同源,因此滋养肾精可间接补充肝血,濡养筋脉。周老临证常使用黄精、地黄、牛膝等益精养血。黄精,味甘,性平,《本草备要》曰黄精“平补而润……填精髓,助筋骨,除风湿”[25]。有学者发现黄精的提取物可以显著增加骨髓造血干、祖细胞数量,维护正常造血功能[26],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27]。《神农本草经》云地黄“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作汤,除寒热积聚,除痹”[28]。《名医别录》曰干地黄“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益气力”[29]。指出地黄可滋补肝肾、益精养血,对于筋脉、骨髓有荣养作用。现代研究表明,地黄可提高大鼠血清中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促进骨髓造血[30],其活性成分地黄梓醇能够促进大鼠成骨细胞的增殖[31]。怀牛膝有补肝肾、强筋骨、活血化瘀之功,《本草经集注》云牛膝“主治寒湿痿痹,四肢拘挛,膝痛不可屈伸,逐血气……填骨髓……”[32],可见牛膝有益精养血活血之功。现代药理研究指出,怀牛膝多糖能够较好地减少纤维蛋白原含量,降低血液黏滞度,改善血液循环[33]。周老指出,对于填精益髓、活血养血之品,应以平补为要,切勿滋腻碍胃,在补益肾精的同时,防止脾胃运化失健,湿邪留恋。
周老临证立法组方以平补肝肾为基础,将养血活血法贯穿始终,根据患者的关节疼痛部位、舌质、舌苔等选药。偏于肩臂等上半身疼痛者,用片姜黄活血止痛;偏于膝部等下半身疼痛者,用牛膝引血下行;一身之关节疼痛明显者,加用土鳖虫等虫类药破血逐瘀。舌质隐紫,瘀血较轻者,每入鸡血藤、川芎等养血活血;舌质紫暗者,则用透骨草等加强活血之力;舌苔黄腻,关节有热感者,多用鬼箭羽、赤芍以清热活血;舌苔白腻,关节怕冷者,多用红花辛温活血化瘀。
患者李某,女,71岁,2009年9月10日就诊。主诉:膝关节疼痛4~5年。患者膝痛4~5年,右侧为著,近半年加重,行走困难,牵引疼痛,上下楼梯、蹲后起立时均有不适,有时行走突然软弱无力,腰部酸软,双手畏冷,皮温偏低,舌暗紫,苔薄黄、微腻,脉细。26年前曾因左肾结石行手术,4年前曾患右侧面瘫,后遗口角歪斜,右目闭合不灵。 辅助检查:尿酸:377μmol·L-1;X线摄片:右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西医诊断:骨关节炎、脑梗死、高尿酸血症;中医诊断:骨痹(肝肾下虚、痰瘀痹阻)。治法:补益肝肾、化痰散瘀、通络止痛。方药:桑寄生15g,川续断20g,炒杜仲12g,骨碎补10g,鸡血藤15g,片姜黄10g,土鳖虫5g,熟地10g,仙灵脾10g,千年健15g,油松节10g,制南星10g,土茯苓25g,豨莶草15g。共14剂,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餐后半小时服用。
2009年9月24日复诊。药后患者自觉双膝关节疼痛略有减轻,双下肢乏力,时有腰部酸软,双手畏冷感较前减轻,皮温仍偏低,纳食可,大小便调,舌暗紫,苔薄黄、微腻,脉细。原方改桑寄生25g、川续断25g、鸡血藤25g、片姜黄12g,服法同前。后患者连服中药半年,病情稳定,双膝关节疼痛明显减轻。
按语:本案为老年女性,膝关节疼痛近5年。患者年七十而天癸竭,肝肾精血亏虚,筋脉骨髓失养,络脉不畅,血瘀阻滞,发为本病;又因卒中病史,痰瘀阻络,兼之久病,血虚、血瘀进一步加重。病机为肝肾下虚、痰瘀痹阻,治以补益肝肾、活血祛瘀、化痰通络。全方在补益肝肾的基础上,以养血活血为要,药用桑寄生、川断、杜仲、骨碎补、仙灵脾补肝肾、强筋骨,鸡血藤、片姜黄养血活血,土鳖虫祛瘀生新,熟地益精养血。患者两手清冷,行走软弱无力,乃血虚不能荣养筋骨,血瘀阻滞脉络,四肢不得荣养所致,予鸡血藤养血活血通络,片姜黄破血行气止痛;患者膝痛5年,久病肾精亏虚明显,予熟地加强益精养血之功;经络不通,血虚、血瘀明显,见舌质暗紫、脉细,予土鳖虫破血逐瘀,瘀血去则新血自生;另予千年健、油松节加强祛风湿、强筋骨之力。患者有脑梗死、高尿酸血症病史,根据异病同治理论,加用制南星化痰通络,豨莶草祛风湿、利关节,土茯苓利湿化浊。纵观全方,治疗以平补肝肾为本,重在养血活血,精血充、脉络通则骨节得以荣养,四肢得以温煦,症状渐消。
骨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的风湿疾病,中医通过整体论治、辨证施治等对改善临床症状、控制病情具有独特的优势。周仲瑛教授认为骨关节炎的基本病机为肾虚血亏,经络痹阻,属本虚标实,在肾虚为本的基础上,强调血虚、血瘀的病理特点,肝肾精血同源,肾精不足则血液亏虚;久病络脉不畅则血行瘀滞。治疗上主张以养血活血为要,选用鸡血藤、川芎等养血活血药,土鳖虫、赤芍、桃仁、红花等祛瘀生新药,黄精、地黄、牛膝等填精益髓药,并根据患者的关节疼痛部位、舌质、舌苔等选用适当药物以养血活血。周老临证主张以养血活血法贯穿治疗始终,临床应用每获良效,值得进一步传承推广,拓宽辨治骨关节炎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