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亚明
[主持人语]“中华民族共同体”是近年来学术界较为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中华民族共同体不是与生俱来的,更不是人为创造出来的,而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自然形成的具有历史文化联系、稳定经济活动特征和心理素质的民族综合体。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到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再到党的十九大报告又一次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写入党章以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了全国人民的共同意志和基本遵循。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被确立为新时代民族工作主线的背景下,学术界应该积极开展更加深入更加系统的研究,从而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话语构建贡献力量。鉴于此,笔者认为,其一,要坚持多学科共铸理论话语的导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个全新理论命题,其话语构建工作既不可能也不应当由单一学科来承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话语亟需社会科学各门学科的滋养与培育,唯有如此才能使其具备更加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更加强大的话语感召力。其二,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导向。理论研究与社会现实之间脱节是本领域研究中面临的最大挑战,因此,一方面,要积极开展田野调查工作,鼓励进行各种形式的实证研究;另一方面,要了解并结合民族工作部门的现实需要,有的放矢地开展研究工作。
本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研究的4篇文章分别关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实践路径及历史根基等内容。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不懈开展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宣传教育,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秦玉莹、郝亚明的论文基于这一论述,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视角探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问题,该文探讨了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性作用。高永久、赵子昕的论文试图从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角度来解决边境牧区面临的安全、稳定和发展等基本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边境牧区经验。陈纪和蒋子越的论文认为,各民族互嵌式社区是具有共建共享意义的结构性融合的共同体,其目的在于通过强化社会共同体意识来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设。把推动各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作为一种实践路径,就是要从社会建设层面促成各民族相邻而居、共同学习、平等就业、文娱共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造必要的社会条件。吕超、岳文皓的论文以贵州省作为案例探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基础问题。该文通过对贵州民族发展历史的回顾,追溯了贵州各族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政治上团结统一、文化上兼容并存、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的民族共同体的具体历程,从而深化对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总过程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