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中国画的色彩观

2021-11-30 08:09黄柳婷
流行色 2021年9期
关键词:墨色颜料中国画

黄柳婷

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 陕西 延安 716000

一、中国画颜料的基本性质

中国画中所使用的色彩是以中国特有的颜料为物质基础的,归纳起来大致分为两类:矿物色和植物色。沈宗骞在《芥舟学画编》中论:“作画所用之色,皆取经久不退者。而不退之色,惟金石为尤,故古人不单用草木之色也。但金石是板色,草木是活色,用金石者,必以草木点活之。则草木得以附金石而久,金石得以藉草木而活。而制合之道,又在细心体会,须物物识其性情而调用之。”从石头和矿物里提取的颜色,称之为矿物色,也叫石色。矿物色是由天然矿石采集之后,经粉碎、研磨、漂洗、胶液悬浮、水飞等等一系列的加工之后制成的颜料。其色质较为稳定,历久不变色,而且色相纯美,色彩发光效果好,覆盖力极强。矿物色设色方法一般是采用粘合剂将已研磨成粉末状的矿物颜料涂绘于画面之上。矿物色的颜色跟墨色在一起,会对墨色有一个覆盖性;从植物藤蔓花茎里提取的颜色,称之为植物色,也叫草色。主要原料是从植物的根、茎、叶中提取的汁液,透明,轻盈。主要调和媒介是水。由于其制取技术比矿物色的技术复杂,又常会受到时代、地域、民族和制取技术的局限,因而带有相当大的偶然性,这也决定了它的广泛应用要晚于矿物色。由于植物色是从植物的花瓣藤蔓里提取的,所以植物色的颜色覆盖率不强,所以用植物色的颜色跟墨色在一起,叫色不碍墨。

在中国画创作过程中,需要将国画颜料通过清水进行离析研磨之后,把它再加入一些胶矾进行一定的配比,之后在画面上进行使用。“显然,在世界绚丽无比的绘画领域里,中国画以其工具,构图,笔墨的独特性而独树一帜,以其极具个性的艺术品格向世人展示了我国悠久传统文化孕育的民族智慧和审美特征。”[1]

二、墨与色之间的关系

“中国画经过历代的传承与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优秀传统艺术文化,并在世界艺术文化中独树一帜,令世人惊叹。中国画的墨与色具有极强的意象性特征,处理好色与墨的关系是中国画具有极强的艺术生命力,成为世界文化艺术之瑰宝的关键。”[2]中国画中色彩的运用,从属于墨色的运用。墨色为基本框架,在墨色的前提下,色彩进行合理的搭配。中国画往往以简单的笔墨关系,道出了中国画的审美和真谛。画家善用笔墨的深浅,来表现内容的特点,色彩的明暗,层次的丰富。墨法是中国画的一种独特绘画语言。中国画以墨为主,以色为辅,所以墨就是色。墨是一种能够独立完成绘画、能够表现物象丰富多彩的手段。墨分为五色,一般是根据水分的从多到少,依次将墨分为焦、浓、重、淡、清五种颜色。通过这五种颜色的变化,来表现不同的物象,完成一幅画作。比如宋代李唐的《万壑松风图》,就通过浓墨来表现山脚下近处背光的山石。而明代王履的《华山图册》则通过淡墨来表现近处山峰的向光面和远处的山峰。墨的变化和水分的多少有着直接的关系,随着水分的递增,墨的层次发生演变,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奇妙变化。需要绘画者慢慢摸索、潜心体验。

中国画把墨分为五色,用墨的变化表现五种颜色,可以说这是一种哲学范畴。这样的黑白关系,道出了中国画的审美真谛。这种审美关系的体现,形成了中国画的独特的审美价值。

三、象征性的色彩观

色彩不完全是自然的体验,它是文化的象征,生活经验和感情所给予的。中国画色彩的出发点是观念,更重视色彩的意象。“色彩是中国画重要的表现语言,中国画的随类赋彩,不拘泥于光源冷暖色调的局限,比较重视物体本身的固有色,而不去强调在特殊光线下的条件色,同时中国画用色也包括作者的主观意象色彩属性。”[3]中国画的色彩是主观的,随的是画面的需要和自己的心。这主要是指色彩在中国画的应用上,追求的是“随类赋彩”、“以色达意”。中国画的色彩是来自于自然与意象的结合。恽寿平讲过:“秾艳之过,则风神不爽,气韵索然矣。”中国画的色彩观,画者侧重自己内心深处而产生的色彩感觉,不受制于物体本来的颜色,注定了内敛、朴素,因为它来源于中国的传统哲学。

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图1)整个画面,林峦生秀、草木华滋,充满了隐者悠游林泉、萧散淡泊、平和静远的诗意,用色淡雅,朴素,只着水墨。

图1 元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李昭道的金碧山水《明皇幸蜀图》(图2),虽然典雅华丽,金碧辉映,但色彩是内敛的,沉稳的,华贵、不张扬,中国画的色彩,用色更趋于观念化和意象化。而建立在东方文化和中华民族传统审美心理基础上的儒家的圆融、中正平和;佛家的虚空妙有、虚无不空。道家的自然、本色。本我都是内敛的,朴素的。

图2 唐李昭道《明皇幸蜀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四、与西方色彩的区别

西方绘画注重原色,根据自然光线的映射,通过棱镜离分太阳光,从而得到了离析出来的颜色,然后进行色彩的安排。这是有很严格的科学的划分。有波长,有波段,是视觉和光学科学的结晶;中国绘画不拘于光源冷暖色调的局限。比较重视物体本身的固有色。中国画中所有的色彩,全部是来自大自然中天然的颜料,把它获取而来的。那么伴随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的发展历程中,从心理感应的角度来讲,它是最为贴切,最为亲切的。这是来自大地,来自母亲的色彩,所以这样的色彩最为打动人。

由于中西方受到不同的历史和观念的影响,二者对色彩的运用也有很大的不同。西方重视整体的布局,用色热烈而又大胆,西方画颜色是情绪非常重要的表达。所以可以看到,印象派的很多画作,都是抛弃了一些传统的色彩观念,去捕捉在物体上造成的色彩变化所产生的视觉感受,甚至可能会画出蓝色的苹果;而中国绘画更加追求写意,用色也较为保守细腻,中国画讲求的是物体本来的颜色。中国画家会根据不同的描绘对象、时间、地点,采用相对应的色彩去还原所观所感。从两种不同的画作中,甚至可以读出东西方人性格的差别。中国画注重协调、和谐为美,而西方画似乎更加重视个性的张扬。

结语

诚然,正是基于中西方绘画在色彩上的不同,才给绘画者提供了探索色彩中西融合、学习和创新的机会。中国画在色彩领域,有太多的学问和故事,很多时候是被忽略的。在中国画的色彩表现上,要提升认知和眼界,既要固守传统的中国画的色彩观,同时将西方艺术对色彩的理性化的认识和感性化相结合。“艺术作品因蕴含着时代精神而呈现出不同的美学面貌,中国画的色彩表现亦是如此,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显现出迥异的时代特征。近现代中西方观念互渗的背景下,中国画的色彩观念势必产生变化,为传统绘画意象表现色彩体系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色彩表现的多元发展方向。”[4]

猜你喜欢
墨色颜料中国画
打翻了颜料瓶
中国画
无色中的有色——李立扬诗歌中的中国画墨色之美
在颜料中乘风破浪
中国画之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远方》中国画
如何使墨色有变化
颜料抹在了脸上
渴望
胶印机墨色智能控制技术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