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铁
(燕山大学,河北秦皇岛 066004)
近年来国际汉语教学蓬勃发展,教学技术推陈出新,学习需求也出现新的变化。汉语口语课是一门专项技能课,在汉语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何设计课堂教学,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取得富有成效的教学效果,实现培养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提高学生口语表达的水平的教学目标,成为我们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口语课培养学生运用汉语进行口头交际的能力,学生不能仅仅掌握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而是要在实际交际中得体、恰当地地运用这些语言知识。一直以来,汉语口语课,尤其中高级口语课,课堂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许多学生存在这样的问题:学生在课堂所学语言知识并不能充分应用于实际交际活动,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脱节;学生的想法很多,但是说不出来,或是用极为简短的话语回答老师的提问;大部分学生在语用得体性方面存在欠缺。
从课堂教学的角度来看,根据教材编排,教师往往采取传统的导入新课、语言知识讲练、课文讲练、语言练习的教学模式。语言练习包括语言知识练习、课文内容理解练习及与本课话题相关的表达练习。语言知识相对零散,与表达主题联系不紧密。学生的语言输出活动比较集中于成段表达练习中。成段表达时,学生往往不能熟练使用该课的目标语言项目,甚至回避目标语言项目的使用,课堂教学效果远达不到预期目标。
“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ation approach,下文简称POA)由文秋芳教授提出,包括(1)教学理念;(2)教学假设;(3)和以教师为中介的教学。POA的教学流程涵盖3个阶段:(1)驱动(motivating);(2)促成(enable);(3)评价(assessing)。。POA的初衷是解决英语教学中的“学用分离”现象。POA在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始于2017年文秋芳教授与北京外国语大学汉语教师团队开展的教学实验。目前已有实证性研究论证了POA在汉语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及有效性,关于POA在汉语教学中各层面应用的理论研究也不断加深。但总体来说POA在汉语教学中的运用还刚刚起步。如何运用POA进行精细化的教学设计,熟练完成教学流程,有待进一步探索。
针对汉语口语教学中的问题,我们将POA运用于汉语口语教学中。以《中级汉语口语》2第十六课《你能给我推荐一条最佳旅游路线吗》为例探讨POA在口语教学中的运用。
每种教学方法都要求有相适应的教学材料。教师在教材的使用中,要发挥能动作用,根据教学需求对教材进行二次“加工”。目前缺乏现成的POA教学材料,我们对原有教学材料进行了适当改编,使之更加适合学生实际水平和POA指导下的教学目标及教学流程。
POA以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为教学目标,而非传统的以传授课本知识为目标。我们将教学目标设定为:能够理解和使用与“旅游”相关的语言知识,了解中国的名胜古迹及文化意蕴,与自己国家进行对比,为某旅游地做旅游宣传。
根据教学目标,我们选择了与教学目标关联紧密的课文第二部分内容作为课文一。自编课文二,作为课文一话题的深入与拓展。内容是对不同人物接受关于“你想去什么样的地方旅游”这一问题采访的回答。同时对原课后练习进行了删减、细化、扩展、增添、调顺等,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产出任务的需要。
1.驱动环节
驱动环节的设置是POA的一大特色。以往教学中,教师常常以热身话题引出本课教学内容,引发学生对本课话题的兴趣,POA认为这样的热身活动都是为后面学习课文做铺垫,或者说是为更好地接受输入做准备,而不是激发产出的欲望。基于“输出驱动假设”的教学假设,POA以驱动环节作为教学环节的开端,让学生通过完成产出任务,发现自己语言知识的不足,从而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内驱力。我们展示一段外国学生在中国旅游的视频。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问题:如果你们制定一个假期旅行计划,会选择视频中的哪个旅游点并说明为什么。通过产出,学生发现了自己在旅游地介绍方面语言知识存在不足,激发了学习的动力。此时向学生说明本课的教学目标和产出任务。
2.促成环节
促成指教师为帮助学生实现产出目标所开展的教学活动。成功完成一项产出任务,至少需要内容(idea)、语言形式(language)和语言表达内容的话语结构(discourse structure)。
(1)语言形式及语言结构促成
在汉语教学中,词汇及表达式是课文内容理解的基础,所以我们以语言形式作为促成环节的开始。语言形式促成主要包括语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教师通过“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根据图片用指定的词语回答问题”的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重点生词及口语表达式,并根据学生的产出,通过重复、补充、纠错等方式对词语用法进行扩展。教师引导学生完成从词语到句子的层面语言知识的积累。
(2)内容促成
内容促成重在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内容。
播放课文音频,听后回答问题。通过听说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对文章的内容和结构有一个总体的初步认识。
学生朗读课文,注意教师在课文中标注的关键词语,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加深对词语用法的理解。
完成“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根据图片提示说一说课文内容”两个练习,逐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逐渐减少为学生搭建的“脚手架”。
(3)话语结构促成
中级口语课要加强学生成段表达能力。因此对课文结构进行分析尤为重要。课文结构列表、思维导图等都不失为富有成效的手段。在这一老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结构,并进行产出练习:三人一组,根据给出的课文结构,为小组制定一条假期旅游路线。
3.评价环节
学生完成选择性学习及每个步骤的小产出任务后,即可进行完成本课的总产出任务。任务一:介绍一个你去过或者听说过的旅游地,全班评选最佳旅游地。任务二:角色扮演:为不同的人群推荐一条旅游线路。任务三:如果参加学校的国际文化节,为自己的国家制作一个旅游宣传。产出的“评价”可以分为即时和延时两种。本课产出任务三则要求学生课下完成,在规定的时向内向老师提交。老师选取典型样本,带领学生在课堂上集体讲评,达到以评促学、以评为学的评价效果,对其他学生的评价单独反馈给学生个人并督促学生做出修改。其他产出任务采用即时评价。
根据课堂观察,基于POA的教学实践总体来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相比传统课堂,氛围非常活跃,学生在每个环节的参与度都比较高。学生在产出任务中使用的目标词汇比较多,能介绍一个旅游地的风景或者风俗,对比不同文化,能为不同身份的人设计一条旅游线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摸索和总结了运用POA进行教学的几点策略:
教师在课前要做好学情调查,对教材进行创造性运用,尤其是在缺乏现成POA教材的情况下,根据学生水平及实际需要紧密围绕产出目标选取教学材料,精心设计各个教学环节,通过各种输入手段,引导学生选择性学习,引领学生完成产出任务。对学生的课堂产出活动要进行检查,充分了解学生存在的困难,及时予以帮助,并在教学反思中对教学设计进行调整。
产出任务创设要具有交际真实性。交际真实性使得学生能够通过真正意义上的互动交流将所学运用到实际交际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活学活用。课堂活动的设置也要充分体现交际性原则,通过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如个人发言、两人一组、多人小组讨论、采访、分角色表演、辩论、调查报告、圆桌会议等活动,让学生在师生、生生互动中进行得体的语言表达,培养合作意识,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
POA最大的特点就是教学活动的层级递进性。每项活动设计都符合“i+1”原则,难度既高于又不远远超过学生目前语言水平。按照字词、语句、篇章的顺序,从易到难,从简至繁,层层递进,螺旋式上升。难度跨越过大时,学生对新学语言知识往往进行回避。如“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这一练习,我们降低难度,以语句填空的形式出现,学生顺利完成产出任务。而驱动视频中的部分词语难度较高,讲解词语占时过多。后续我们会根据鲁文霞、朱勇(2021)提出的方案,将这些词语做成生词表,与视频一起发给学生,课前预习。
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设置不同的要求,极鼓励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新的话题领域。对于语言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以加大任务的拓展性与开放性,让学生在课内所学与自我化表达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本设计是对POA在口语课堂应用的一次尝试,在今后将不断完善POA在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尤其是在驱动环节与评价环节,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