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成春
【摘要】随着国家教育改革进程的深入推进,以及云南省新中考改革方案的实施,对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标准的教育要求,教师不仅要教导初中生现阶段所必需的理论知识,还应时刻关注课堂教学所产生的实际效果。为了落实这一教育任务,教师首先应转变自身传统的教学理念,其次则需要不断丰富自身的教学手段,为初中生带来更为优质的学习体验的同时,逐步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与质量。以下,结合近年来的实际教学经验,对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作简要解析。
【关键词】初中生;道德与法治;教学手段
初中作为学生学习成长的加速时段、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此时,初中生的头脑智力、思维意识趋于成熟,对于文化知识的需求量也在迅速增大。为了满足初中生日益增长的知识需求,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更加需要注重授课时所采用的方式方法,最大程度降低知识内容学习难度的同时,还要不断培养初中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索欲望,从而助力初中生综合学习素养的养成。
一、关联信息设备,活跃课堂氛围
课堂是初中生获取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第一场所,课堂氛围的优劣与否直接影响着初中生的知识学习状态。在传统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多数教师惯用于板书文字的方式进行讲解,这一教学手段既容易造就枯燥的学习氛围,还难以点燃初中生的学习激情。对此,教师可以关联信息设备,发挥信息技术可视化、多样化的优点来辅助知识讲解,以更为优质的视听感受焕发初中生的学习活力,并在生动的信息化教学中实现课堂氛围的活跃。
例如,教师在教学“合理利用网络”这一课程时,可以联动多媒体投影仪这一设备。该课程的重点是让初中生知晓网络的正面作用,并掌握正确的上网方式。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可以先带领初中生观看一则与互联网有关的短视频,借此引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而后,可以将教材讲解划分为两部分,其一为分析教材知识点,其二为根据教材选用反面案例,让初中生自行解析案例中的不良现象。在讲解知识点的同时,教师还可以穿插与之相关的影像资料,更进一步生动初中生的学习感受。教师基于信息化视角开展教学,既能够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格局,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还可以为初中生带来耳目一新的学习感受,并集中其课堂学习的注意力。
二、巧设探究群组,发展学习技能
学习技能是指初中生对于知识获取所使用的方式方法。传统教学模式多以“师授生从”的形式展开,这一途径虽然可以让初中生掌握现阶段的道德与法治知识,但其学习的过程尤为被动,且学习参与度相对低下。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设置探究群组,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授课。这一教学手段既能够发挥初中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还可以提升初中生的课堂学习参与的积极性,并在组内研讨的过程中,发展初中生的合作学习技能。
例如,教师在教学“青春的情绪”这一课程时,可以根据初中生在班级中的座位分布进行前后的小组划分。该课程的重点是让初中生知晓不同情绪所产生的不同影响,并了解情绪产生和变化的原因。因此,教师在分组后可以先简单讲解本课程涉及的全部知识点,让初中生对当前内容可以形成大致的了解。而后,教师可以分别为各个小组设置深入探究的问题,让其在小组内部集思广益、发散思考。如:为A小组设置问题“负面情绪有哪些表现形式?会对人造成何种影响?”,为B小组设置问题“情绪的产生会受哪些条件影响?怎样的情况会产生消极的情绪?”……教师依托小组探究展开教学,既有助于改变传统一成不变的教育格局,还有助于锻炼初中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与自主探究技能,并且,还可以更进一步活跃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氛围。
三、立足生活实际,强化知识理解
道德与法治这一学科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初中生良好的道德意识、塑造其正确的法制观念,并树立初中生正确的价值理念。但其知识内容存在的抽象性却阻碍着初中生将其理解掌握,影响着初中生正确品质的塑造。对此,教师可以立足生活实际,借助具体的生活元素作为教学的载体,通过分析生活现象、解析生活事物的方式降低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学习难度,并在生活化的教学中,逐步提升初中生的知识理解水平。
例如,教师在教学“法律保障生活”这一课程时,可以将现阶段常见的社会生活现象带入到教学的环节当中。在授课时,教师同样可以选用反面案例作为教学的载体,通过分析违法行为讲解法律的重要性。在此一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给予初中生一定的自主权,让其抒发对常见的违法乱纪现象的看法。这一教学手段既有助于将课内知识讲解延展至课外生活,还有助于深化初中生对现阶段理论知识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塑造初中生自身正确的价值观念与深邃的思想。
总而言之,道德与法治是初中教学体系中极为重要的科目,教师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进行授课,既能够提升课堂教学所产生的实际效果,还可以更进一步优化初中生的课堂学习感知,进而让初中生以更为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的环节当中。
参考文献:
[1]潘建忠.如何打造高效课堂——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J].学苑教育,2020(10):20-20.
[2]李永成.深化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果的途径研究[J].学周刊,2020(14):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