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欣欣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已经逐渐被时代所淘汰,新课标所倡导的素质教育,更多的是要专注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各学科也被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于是越来越多的小学数学教师开始重视渗透模型思想的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数学模型思想,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模型思想;应用探究
前言:
小学阶段是学生发展数学意识的关键时期,而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相较于其他学科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这也是许多学生都将数学视作是重难点学科的主要原因。要想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就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逻辑思维和探究能力。而数学模型思想的渗透教学可以转变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探究能力和数学模型思想,促使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的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最终养成良好的数学综合素养。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模型思想的意义
模型思想是现代应用数学赖以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基本思想,通俗来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模型思想,可以帮助学生应用形象化的数学语言,更好的掌握和应用相对抽象的数量关系和图形关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其实就是对一系列数学模型进行理解和掌握的过程。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思维模式大多为具象思维,所以数学学习正是培养他们抽象思维的有效途径,相反来说,数学知识的学习也是对学生自身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的一个巨大挑战。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注重渗透模型思想,积极创新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可以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进而有助于学生深刻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此外,还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抽象水平,锻炼自身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
二、模型思想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策略
1.创设情境,感知数学模型
鉴于小学生的认知思维正处在发展阶段,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渗透模型思想时,必须要结合学生的思维模式和学习特征,并从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日常生活出发,创设具有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更好的感知数学模型。例如,教师在执教10以内的加减法时,就可以转变以往传统的“单刀直入”的教学方法,创设生活化的数学情境,引导学生们能够将本节课的运算知识点,比如“7-5=2”联想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教师也可以为学生举例,“我有7个棒棒糖,给了妹妹5个,那我还有几个棒棒糖呢?”这一过程就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感知和建构数学模型,不过教师也要注意不要对学生进行过多的干预,要让学生试着去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
2.自主探究,培养模型思想
数学模型思想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除了要实现模型思想的教学渗透,还需要注重开发以学生自主学习为途径的教学模式,只有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才能促使他们获取运用模型思想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并不断积累解题经验,从而可以形成良好的数学模型思想。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个有关于行程的问题,“老师的家距离学校有900米,每天走路到学校需要10分钟,可是今天早上出发3分钟后,发现自己忘记拿教案了,马上返回家中去拿。如果仍然需要在10分钟内到达学校,他的步行速度应该是多少才不会迟到?”教师要留给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数学基础水平和对这道计算题的理解程度,建构一个行程数学模型。
3.拓展实践,提升应用能力
除了课程內容的模型思想渗透教学以外,小学数学教师还可以遵循课程标准,以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思维为基础,拓展多样化的数学实践教学,让学生可以通过合作探究、自主探究的方法来发掘更多的数学模型,并应用自身的模型思想来试着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例如,教师在执教“统计”一课时,就可以让班级学生运用所学的统计知识,对班级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统计分析。也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校小组,促使学生可以亲自动手实践调查数据、构建统计图,将概率用直观的画面进行展现,以行为意识引导思维意识的发展。从而就可以让学生在此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形成了模型思想,并懂得如何运用数学模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以此来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数学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应当明确培养学生模型思想的重要性,要引导和帮助学生运用模型思想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象化的知识,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还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意识。因此,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能够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思维,将模型思想有效渗透在日常的课堂实践教学中,让学生可以自我发展模型思想,并结合实践去践行模型思想,不断发掘生活中的数学,感知数学的乐趣。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肖玉荣.小学数学教学中建构数学模型的问题与对策[J].考试周刊,2018(A4):103.
[2]杨涛.小学数学的模型思想以及培养策略探析[J].中华少年,2018(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