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画的技法与情感表现

2021-11-29 00:08王嘉琪
文学天地 2021年10期
关键词:情感表现技法线条

摘要:中国画创作的核心永远是情感的表达,而在画中最擅于表达情感的为中国画中的诸多技法,创作者从古至今对于技法的创新与探索都是为了更好的表现出蕴藏在中国画里最深刻的意义。“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张璪对于中国画的“表面”与“内核”的总结,将“外”与“内”相结合,才是一幅完整的中国画作品。

关键词:中国画;技法;情感表现;线条

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唐代画家张璪提出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意为创作者应该向自然学习,再转化为自己的感悟,也就是所谓的“心源”。而“造化”为自然,“心源”为情感,也可以说是艺术创作的“外因”与“内因”二者在创作的过程中都不可或缺,且皆对于创作的助力也是尤为重要。当“造化”与“心源”变成创作动因的“外”与“内”的时候,我们也可把这个外和内比做创作者“技法”与“情感”。“技法”为外,包含创造者的绘画所用的狗擦皴染以及色彩线条等。“情感”为内,无论何时,作品的情感表达都是艺术创作的内核。而技法与情感的交融也是作品的一个再创作的过程。中国画的技法也是作品情感表达的媒介,二者相辅相成,在自我表达过程中,努力摸索更独特的绘画语言及技巧,此外,创作时创作者受到自身绘画风格与个人情感表达方式的影响,利用相同的情感但不同的技法入画,则创作出的作品也不尽相同。“情感”,通常是一幅国画作品成功的关键要素。陆俨少认为:自古大家无不在传统的基础上,看山看水,做到“外师造化”,然后有所取舍,加入自己的想法,所谓“中得心源”。我们本身的绘画技法并不是天生有之,而是从外界习来。但对于作品的情感却是与生俱来,并不受外界影响的,无论产生怎样的改变都是我们自己内心的转变。

刘海粟先生曾十次去往黄山绘画《黑虎松》以此来表达对黄山的喜爱之意,十余次的师法自然也是十余次的技法的提升以及十余次的情感的表达,在这数次的体验中不仅掌握黑虎松的特点,也与之产生了某种情感共鸣。也正如陆俨少所说的:“画山水必须到山水中去。”,相比于西方写生更注重写实的情况下,中国画的山水写生则更能展现出意境。

二、线条与色彩之于技法与情感表现

中国画中的线条与色彩通常被运用来体现创作者的情感表现,利用线条的浓淡、干湿、曲直;利用色彩的鲜艳或者沉郁来表现绘者的心情是愉快或沉闷。

1.线条与中国画情感表现

道家对于中国画艺术的审美评判标准之一是“朴素”,而中国画的线条语言则是在创作过程中通过改变线条的浓淡、粗细、长短、疏密、干湿等的处理来使得很朴素的线条技法来变成具有表现力的艺术语言。创作者将自己本身的情感融入线条之中,表现的线条也是充满感性的线條。吕凤子也曾在《中国画法研究》中提到过:在造型的阶段中,作者的感情需要和笔力融合在一起,笔过之处,无论长线短线,还是块或面,都成为画家感情活动的痕迹。”这也说明中国画一直极力赞扬以线传情的特性,将感情赋予线条之中,使线条也具有了活力和情感表现的能力,也具有了表达、抒情的作用。

人物画《女史箴图》、《韩熙载夜宴图》等,绘画者也会根据不同的对象以及需要突出的不同的情感需求来改变自己线条的绘画形式来让观看者在欣赏作品时产生不同的感受。

2.色彩与中国画情感表现

中国画的色彩受到禅释的影响,所以形成了一种与西方完全不相同的色彩体系。

色彩对于中国画的创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是绘画者表达情感的方式之一也是表现作品主题的方法之一。它利用颜色传达给观者不同的感触,引发情感共鸣。

中国画的色彩并不单单是水墨,而是讲究色彩的搭配作用。从所谓的冷色调与暖色调的产生之际,就已经默默催生出了色彩与情感的相互碰撞,有了冷暖就有了情感,当蓝色代表着冷色调时,观者看到蓝色会产生消极的情绪,而看到代表暖色调的红色则会产生积极的情绪。当色彩开始可以影响人的情绪,就也代表着色彩可以表达人的情绪。通过色彩的调节可以表达出多种情绪,红色是激昂,蓝色是沉静。中国古代绘画中也多用色彩鲜明的白色、朱砂、黑色、藤黄等作为对比来衬托环境以及体现绘画者的情感意义。

中国画的最高境界是“意境”,绘画者不断在作品中造境,去表意和抒情,色彩在造境的过程中提供了明确的方向,绘画者想要传达出的意境可以通过改变色彩来达到目的,人们的审美需求不同,则为之创造出不同的色彩意境来表现。通过色彩的渲染,实现与观者情感上的互通。

谢赫所提出的“随类赋彩”,是一种广为流传的色彩概念,本意是按照对象的品类来赋色,但中国的传统艺术在色彩的选用上很玄妙,更为希望的是心物结合的一种赋色方式,但依照现今的理解大概是要将色彩和绘者本身的情感相结合再给予赋色。以心中的颜色来绘万物的颜色。

总之,不管是中国画技法中的线条还是色彩,都可作为绘画者表述情感的媒介,也是中国画技法与情感表现的结合。

三、结论

本篇文章主题在于浅析中国画技法与中国画的情感表现之间的关系。首先简述了技法与情感的另一种的意义解读,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中的造化与心源代入技法与情感两者,则造化为技法,技法可以作为世间的“物”来存在,心源为情感,而情感则可作为创作者“本人”,也就是“我”来存在。当技法与情感的结合成为“物”与“我”之间的结合时,则创作作品具有了中国画最内核的东西,也就是“情感的表达”。没有情感表达的创作作品不可称作一幅完整的作品,中国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甚至诗词和书法都具有“情感表达”的核心,所以,以技法为媒介来表达作品的情感表现是中国画创作的必不可少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陈俣行.浅谈中国画色彩中的情感表达[J].《大众文艺》,2019(12):51-52

[2]方争利.中国传统绘画中线条语言的情感表达[J].《大众文艺》,2012(10):38-39

[3]陈汝娟.国画创作中的情感价值[J].《艺术大观》,2021(3):51-52

[4]高志红,李景.国画创作中的情感表现分析[J].《艺术评鉴》,2020(11):38-39

[5]赵思山.浅谈国画线条的情感表达[J].《大众文艺》,2017(12):77-78

作者简介:王嘉琪(1996-),汉,女,河北省石家庄市,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中国画。

猜你喜欢
情感表现技法线条
手绘技法表现
作品一
精致线条
线条国趣事
刍议汉字设计的形态语义学
从幼儿绘画作品分析幼儿色彩情感
浅议琵琶教学中的情感表现及音色变化
歌唱技巧和情感表现在声乐艺术中的有效融合
腰带勾勒最美线条
秀秀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