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的哲学思考

2021-11-29 20:57李永胜,何妮
理论导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本质属性创新

李永胜,何妮

摘要: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创新提升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位置,更加彰显出创新的时代价值与战略意义。重视创新,深化创新驱动,首先要明确何为创新。从马克思主义哲学高度对创新进行分析和思考,即从本体论层面剖析创新的本质属性,从认识论层面把握创新的核心思维,从价值论层面反思创新的价值意蕴,从方法论层面探究创新的实践进路,从而对创新的本质内容、思維特征、价值旨趣、方法策略有一个系统完整的把握,有助于人们深化对创新的规律性认识,进而更好指导实践创新,推动创新中国行稳致远。

关键词:创新;本质属性;思维特征;价值旨趣;实践进路

中图分类号:B8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21)11-0059-07

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持续不断的创新史。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创新愈来愈成为社会发展、国家进步的关键变量。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立足国内外发展大局,把创新提高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强调要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可见,使创新成为国家发展的核心动能、以创新驱动塑造全面发展新优势成为大势所趋。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面创新格局,必须厘清“何为创新”这一基本问题。创新,一般是指利用现有资源改进或创造新事物,由此获得新成果、构建新状态的思维活动或实践活动。哲学层面的创新,则具有高度抽象性与普遍适用性,是对各领域创新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总结与概括升华,是进一步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具体领域创新的理论基础。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审视创新,必须从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方法论等维度对其进行深入探讨。

一、本体论:创新的本质属性是价值创造

本体论是探究事物根本属性与存在本源的哲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它坚持实践思维,从实践的观点出发理解和把握世界的本质。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层面看,创新是一种改造客观世界、推动社会进步的感性物质活动,是一种自觉的独立存在的创造性实践,这种创造性实践活动之所以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在于其不断创造出为社会所需要的某种新价值,而实现这种价值创造的根本前提,就是遵循客观规律。因此,创新的根本内容是创造价值,基本前提是按客观规律办事。

(一)以价值创造为根本内容

从辩证唯物主义本体论理解创新的本质属性,就是从实践出发考察创新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作用。作为认识并改造世界的创造性实践活动,创新对人类社会的根本意义在于,它通过价值创造引领并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纵观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从人类钻木取火的创新到筑穴为巢的创新,从铁器发明到蒸汽机创造,再从电力技术革命到信息技术革命的创新等,创新始终牵引并驱动着社会向前发展。概言之,人类社会的发展问题实质就是创新问题,创新关注的问题就是发展的根本问题,发展问题通过创新实践得到解决,创新与发展有着根本一致的内容。正因如此,习近平多次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1]创新之所以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支撑和引领作用,推动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根本原因在于,创新能够破解发展的突出难题,不断创造社会需要的新价值。

所谓发展难题,归根结底就是创造价值的能力问题,创新正是以价值创造为根本属性,实实在在地创造出人类所需的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等,从而成为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反观现实中“打着创新的口号和旗帜,却没有作出真正有利于社会发展进步”的社会乱象,根本原因在于,它无法明辨创新的本质属性,没有认识到“价值攫取型”工作与“价值创造型”工作的根本区别。创新作为一种自觉能动的价值创造活动启示我们,评价一项活动是否属于创新,根本标准就在于它是否为社会创造了价值,进而推动了社会进步。

综上,正确认识创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关键在于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价值创造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核心要义。在此意义上,抓创新,就是要开展好有利于创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价值的理论与实践活动。

(二)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本前提

本体论视角下的创新就是不断进行价值创造的实践活动,即主体本质力量对象化与客体主体化的双向统一。顺利实现主客体统一的基本前提,就是按客观规律办事,坚持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求实与求新的统一。

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创新的合目的性源于人的本质力量,体现着属人的和为人的自觉自主性,映射着价值创造活动是带有明显意图的生命活动,是人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现实确证。创新的合规律性体现在两方面:宏观上看,创新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有益于社会进步与人类文明;微观上看,创新以“遵循改造客观对象的内在规律”为前提,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满足主体需要。创新的合目的性带有鲜明的主体性、理想化、意向性倾向,创新的合规律性则具有鲜明的客观性、真理性、受动性特征,二者只有辩证统一,才能顺利实现价值创造活动,完成真正的创新。若只重视创新的目的性,僭越客观规律,漫无边际地任意发挥、盲目蛮干,就会使价值创造活动走向随意、盲目和冒险,难以真正实现;反之,忽视了主体目的的引导,丧失主观能动性和自觉创造性,价值创造活动就会失去活力、动力和潜力,不可避免地走向被动和失败。所以,创新不是任意发挥主观能动性,而是要立足客观实际,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积极作为、大胆超越,实现主体预定目标。

求实与求新的统一。求实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求新就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创新就是打破常规,超越现实,反对一切阻碍思想解放、不符合实际的错误思想,如经验主义、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和保守主义等等,它们的错误根源在于主观与客观不一致,违背实事求是原则。随着时代的变化,客观实际也在变化,客观事物存在的条件将随之改变,创造价值的内容及形式必然会随之改变。因此,创新就是要打破头脑中的一切思想束缚,冲破一切条条框框,实事求是地根据客观实际变化更新思想,创造出新的价值。从求实本身看,它是创新的思想前提,解放思想意味着“破旧”,即破除旧思想、旧做法、旧观念;实事求是即“守实”,就是要守事实、守规律、守科学。“破旧”的目的是为了摆脱阻碍“守实”的思想束缚,实事求是则潜在要求放开思维,摒弃腐朽陈旧的、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在此意义上说,解放思想就是实事求是。从求新本身看,与时俱进就是与时偕行,推陈出新、标新立异。只有紧跟时代变化、革故鼎新的理论,才能指导人们不断发挥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开拓创新,就是在变化发展中坚持求真务实,洞察事物的真相与本质。从二者的关系来看,求实是求新的基本前提,求新是求实的应有之义。求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求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逻辑相承、层次递进的有机统一体。运动是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求新”要求我们根据客观产生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变化,不断把握新规律,其形在于“新”,根在于“实”,实质就是求实在运动变化规律中的生动体现,求实和求新构成创新的一体两翼,共同铸就创新之魂。

二、认识论:创新的核心要义是辩证思维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以唯物辩证法为认识法则,科学揭示了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和变化规律,证明了人类思维的创造性和思维能力的无限性。正如列宁所说,“辩证法也就是(黑格尔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2]151,这是因为辩证法是“活生生的、多方面的(方面的数目永远增加着的)认识,其中包含着无数的各式各样观察现实、接近现实的成分”[2]151。列宁进一步指出,“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2]148。这表明,辩证法作为揭示事物存在方式和变化发展规律的最高层次思维方式,其根本规律在于对立统一规律,正是将客观世界看作互为对立的辩证统一,事物的运动本质及规律才得以正确揭示。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中的创新,就是以对立统一规律为指导的思维创新,是自觉从理性层面把握创新的辩证思维活动,这种辩证思维主要体现为逆向思维、否定思维和求异思维。

(一)逆向思维,即同一与斗争的辩证统一

逆向思维是一种追求“反其道行之”的思维方法,其科学性源于对立统一的矛盾规律。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矛盾着的双方是既相互联结又相互斗争的对立统一体。逆向思维,实质就是矛盾规律在人的思维中的具体运用,即善于从事物的对立面逆向洞察事物的本质和运动。创新本身就是不断发现矛盾并解决矛盾的思维过程。因此,掌握认识矛盾与解决矛盾的逆向思维能力,对把握创新意义重大。

逆向思维之所以能“有向可逆”,根本依据在于矛盾的斗争性原理。以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看,对立和斗争属性预示着矛盾双方有着相对立的性质、地位与作用,站在其中一方分析并解决问题时,自然会处于另一方的相反立场。因此,通过逆向思考矛盾双方的运动方向和发展态势,可以更加深刻认识矛盾双方的状态和关系,全面准确地把握全局。逆向思维对创新的贡献在于,它真实反映了客观事物的矛盾本性,通过相反的状态呈现出事物的存在方式与发展趋势。这充分表明,人的思维能够从对立斗争的两极中客观反映事物的性质、本质和规律,从而弥补单向思维与顺向思维的不足,有利于人们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式,有意识地从常规思维的反方向突破,从而实现创造性跳跃,涌现创新性思想。

逆向思维之所以能“逆向顺成”,根本则在于矛盾的同一性原理。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双方即使存在互相对抗的斗争,但因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仍然互相依存、互相贯通、相辅相成,存在着由此达彼的桥梁和纽带,并在一定条件下实现相互转化。这表明,矛盾双方的方向与性质、功能与价值等方面存在着某种内在联系,当一方的运动方向和存在状态发生变化时,另一方也会发生相应变化。逆向思维能帮助人们实现对事物发展趋势的方向性预测,从而涌现新的思维成果,其原因在于矛盾同一性原理的机理。一方面,同一性原理重视矛盾的整体性与和谐性,可以防止思维走向非此即彼的绝对对立,从而避免有失偏颇和丧失平衡。另一方面,同一性原理强调矛盾双方的互相依存、互相联结、互相贯通、相互转化,这就为人们在分析问题时进行双向思维提供了现实可能性,促使人们在分析问题时重视条件和机遇,适时促进思维反向逆成。矛盾的同一性原理要求我们,自觉分析和准确把握矛盾双方的性质、功能、状态、运动方向等复杂情况,从正反、顺逆等不同方向分析问题,作出合理判断,形成逆思维的矛盾同一,实现思维质的飞跃,进而实现突破创新。

(二)否定思维,即肯定与否定的辩证统一

辩证法的否定思维就是“扬弃”,“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3]。辩证法中的否定思维,是包含肯定的否定。以否定思维把握创新,有两方面的深刻内涵。

从内容上看,创新是在继承中批判、借鉴中超越。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在辩证否定中不断自我扬弃的历史过程,新事物是在旧事物“母胎”中孕育、产生和成熟的。创新的每次突破都是对已有成果的再认识和再创造,这是创新的肯定性方面。其否定性则指,它在吸收前人优秀成果的同时,又主动剔除不合时宜的部分,实现批判继承和自我超越。

从方向上看,创新的总趋势是进步的。事物发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表明,前进性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但前进的道路总是充满曲折的。创新的曲折性根源于创新思维内在矛盾的运动,即创新是一个不断扬弃的辩证否定过程。从创新的认识基础看,人们已经获得的认识具有双重意义,已有知识储备既构成进一步认识的起点和基础,又可能成为一种习惯性范式,固化人的思考方式和认知倾向,限制人们创新的活力。从创新的实践过程看,任何领域的创新并非沿着线性序列按步进行,而是在反复试错甚至回到原点的尝试中找到突破口,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逐渐取得的。

否定思维对把握创新活动的周期规律具有现实意义,创新是前进趋势和曲折过程的辩证统一。这有助于激励人们化悲观为乐观,不断增强创新主体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坚定创新的信念;启迪人们在创新活动中辩证处理好过程与目标的关系,避免急功近利,做到实践无止境,创新无穷期。

(三)求异思维,即求同与存异的辩证统一

求异思维是一种“敢为人先”的思维,强调同中求异,另辟蹊径,是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体现,即共性与个性的平衡统一,它既拒绝无共性的个性标榜,也反对有共性无个性的整齐划一,它是创新的重要出发點。

求异是创新的催化剂。求异指向事物的异质性和差异性,看重事物矛盾的特殊性。求异思维是对惯性思维的突破,由于惯性思维是在熟悉和习惯的模式上反复进行认识,长此以往势必导致因循守旧、思想僵化,扼杀创造性思维的萌生与活力。求异思维则旨在打破惯性,改变原有的线性思维路径,追求新颖独特的思维方向,它对创新的关键意义就在于,有效激活了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从而实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全面突破。正如马克思所说,形而上学的粗俗性表现在,“在它看出有差别的地方就看不见统一,在它看见有统一的地方就看不出差别”[4]332。

求同是创新的应有之义。求同重视事物的相似性和统一性,追求事物矛盾的普遍性。传统观点认为,求同思维是创新的天敌。实则不然,适度的求同思维可以帮助人们顺利把握事物之间的关联因素和相似联系,从而在复杂问题中找到问题的共同本质,将创新难题尽量简单化。科学史上,系统论就是基于求同思维创立的一门科学,它研究各种系统的共同特征,用数学方法定量地描述其功能,寻求并确立适用于一切系统的原理、原则和数学模型。因此,在创新活动中,不可过度追捧求异对创新的催化作用,从而忽视求同思维对创新的传承价值,要辩证看待并处理好求同与求异的关系。

综上,大力培育一个社会的求异思维,就是培育这个社会的创新能力。然而,求异思维作为一种不同于常规的思维方式,往往带有不拘陈规和特立独行的新奇风格。因此,培养求异思维要求对新事物保持包容眼光,特别要合理引导并培育社会的包容心理,对新思想、新观念、新事物的出现要民主开明、理性分析、科学引导,对创新的挫折失败要高度宽容、鼓励支持、善于接受,形成一个民主包容的社会心态和环境氛围。习近平指出:“创新首先是一种求异的思维和实践活动,充满着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必须要有一种精神和勇气来支撑。”[5]这就道出了求异思维对社会环境的要求。

三、价值论:创新的价值旨趣是全面进步

马克思主义哲学从诞生起就具有鲜明的价值立场、价值取向与价值愿景,包含着丰富的价值论思想。马克思指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6]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论视野中的创新,揭示了创新对主体发展完善的积极效应,它是表征主客体间意义的关系范畴,这种关系是真理性與价值性的高度统一。对创新问题进行价值层面的反思和批判,能增强创新活动的价值自觉,促使创新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可从人类社会进步、国家发展、人民幸福等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进行深入考察,探析创新对不同主体的价值意义。

(一)创新是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

创新对人类社会的价值,主要是通过促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变革实现的。纵观人类历史上的重大进步与社会变革,无一不是与创新深度融合的结果,尤其是创新与科学技术的紧密结合。在三次工业革命中,以蒸汽机发明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人类社会进入机器生产时代,也为资产阶级推翻封建主义创造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以电力的创造应用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力加速了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引起了全球生产关系的调整,积累了大量社会财富;信息控制技术带来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极大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世界深度整合与变革……历史证明,创新历来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革新、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创新之所以推动社会进步,在于人类是价值主体和实践主体的统一,价值追求才是人类实践的内在驱动。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所有社会关系在本质上体现的都是一种主客体间的价值关系。而对理想价值关系的满足、调整和革新,是人类社会实践的根本动力,也是人类谋求创新的根本原因。“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2]138人是具有理想性、超越性、创造性的特殊存在,人以自己“对象性”活动创造自己和自己的世界,实现自己的价值诉求,这就决定了人总是要否定现实、追求理想、创造未来,在创新性探索中推动社会实践进步。

(二)创新是化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利器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亟须新的思想引领和新的动能支撑,这正是创新重要性凸显的缘由所在。“四个面向”和“四个需要”①,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国内外发展大局,对创新的主攻方向与总体目标提出的根本遵循,旨在解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四个面向”着眼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指明了创新的重点领域,即通过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激发自主创新能力,面向经济主战场加快实体经济创新成果转化,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破解创新技术难题,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增强创新造福人民,使创新有了强大动力与正确导向。“四个需要”着眼于当下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目标,提出了创新的根本任务,包括加快科技创新驱动是满足高质量发展、实现人民高品质生活、构建新发展格局、顺利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迫切需要,其实质就是着力实现当前的主要发展目标。

“四个面向”和“四个需要”的提出表明,新时代,创新愈加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的核心支撑,是化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保障。从国内看,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更加依靠创新驱动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源。创新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升人民生活品质、构建新发展格局,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第一动力。从国际形势看,一方面,各国都在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寻找创新突破口,努力塑造自身的国际竞争优势,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地位。另一方面,创新成为有效破解国际治理难题的主要途径。当今世界日益成为休戚与共的人类命运共同体,面对恐怖主义、霸权主义等重大全球治理问题,创新有助于各国化解分歧,增进合作,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三)创新是实现人民幸福的重要保障

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论坚持人民主体的价值立场,既体现在重视创新对个人成长发展的作用上,也体现在重视创新对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维护上。首先,创新推动人才培养。创新力就是人的创造力,创新力不足的难题,实质就是创新人才匮乏的问题。因此,要善于通过创新教育培育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素质的人才。正如习近平所说,要“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7],这就深刻阐明了创新对人才培养的重要价值。其次,创新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创新作为价值创造活动,追求的是社会财富与精神创造,这是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基础前提和根本保障。在当代中国,创新与人民立场的高度统一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秉持人民主体的立场。人民群众是创新的主体和根本力量,创新的动力源于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创新的智慧源泉来自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创新依靠人民群众完成。毛泽东指出:“群众有伟大的创造力。……我们应该走到群众中间去,向群众学习。”[8]没有人民群众的丰富实践与智慧积累,创新就无从谈起。二是创新为了人民。人民群众既是创新的主体,也是创新成果的享用者,创新始终围绕国家发展、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展开,创新旨在增进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实现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是创新的根本目的与价值所在。

四、方法论:实现创新的方法是批判超越

马克思指出:“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我指的就是要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9]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是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紧密结合,也是理论批判与现实批判高度融合的产物。批判是一切真正哲学的生命力所在,外显为对权威话语和迷信崇拜的抗争,内蕴着“否定性解构”与“建设性超越”的精神力量,是集质疑、破坏、构建为一体的不断突破过程。创新本身就意味着对现有状态的消解和超越,对新理念、新习惯、新方法的吸收与接受,所以创新总是与批判密切相连,如影随形。批判既是创新的最大特点,也是创新的基本方法,无批判就无创新,创新离不开批判。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中的批判,是一个集自觉性、革命性与实践性于一体的创新系统,是由问题觉醒到自我革命,再到现实建构的完整的方法论。

(一)批判的自觉性要求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

创新作为人“自由自觉”追求发展的实践活动,实质就是对现实状态的主动超越。正如列宁所说:“任何领域的发展不可能不否定自己从前的存在形式。”[4]329顺利完成这种内生性超越的“逻辑归宿”,首先要自觉主动捕捉到阻碍创新的现实原因并加以批判,即强烈的问题意识。创新始于问题,对问题的揭露、分析和解决就是对现存状态的批评解构。习近平指出,“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10],对当前状态大胆的质疑,是批判的逻辑起点。问题意识意味着批判有着分析问题的强烈责任感和解决问题的历史使命感,以及对现实基础的问题觉醒和自觉超越。习近平强调指出:“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11]74这一重要论述充分表明,创新始于问题,批判是提出問题的基本方法,坚持问题导向进行自觉批判,深入分析问题背后的深层次矛盾和因果联系,才能顺利开启创新之路。

(二)批判的革命性要求自我反思和他物否定

创新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是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客观实际进行改革更新的过程,具有革命性特征。革命就是敢于批判一切落后保守的思想,敢于否定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事物。以批判的革命态度进行创新,意味着打破传统和习惯,就是对落后事物最彻底的否定。批判的革命性,深刻地体现在自我否定与他物革新上。一方面,批判的革命性表现为自我否定。自我否定是一种通过对自我的不成熟性、不合理性等局限性进行内省反思,从而实现自我突破和自我超越,最终达到自我完善与进步发展的批判过程。自我否定解决的是创新最深层次的矛盾冲突,它运用变化发展的眼光、自由怀疑的反思精神和独立思考的创造能力,推动事物的不断革新与完善,是达成创新的根本动力。另一方面批判的革命性体现为对他物的辩证革新。对他物革新就是对他物与自身联系的扬弃和超越,即积极利用与自身发展有益的联系,合理改造不合自身发展的联系,具体表现在继承前人成果时坚持批判,在借鉴外来成果时不断扬弃,就是对他物的辩证否定。自我否定和他物否定,是内部批判和外部批判的辩证统一。其中,内部批判是辩证批判的要旨,二者共同构成了批判的完整图景。

(三)批判的实践性要求进行现实构建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不在于解释世界,而在于改变世界。批判不是纯粹的学理抽象,而是为创新实践而批判,实现从单纯批判到创新批判的跨越,根本在于彻底的革命性实践。批判的实践性表明创新要处理好理论批判与实践批判、批判与建构的关系。从前者看,理论批判往往是实践批判的先声,实践批判是理论批判的归宿,两者的有机统一,共同构成创新活动发展的基本方式。理论批判是对现存状态的否定和对理想状态的建构,科学的理论批判是人们高效实现创新的强大思想指导,正是凭借理论思维的逻辑运用,人们从事创新活动才有可能获取对客观世界的真理性认识。从后者看,批判就是质疑分析对象存在的问题,而建构则是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合理路径。马克思从来不是为批判而批判,他批判旧世界就是为了构建新世界。没有批判,建构无从谈起;没有建构,批判就成了无声的呐喊、无根的浮萍。对于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来说,现实建构才是目的,批判只是手段,批判的批判是为了现实的新的建构;只有现实重构,批判才能更彻底、更全面、更有意义。

结语

创新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当今世界正在历经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在变局中育先机、开新局,抓住战略机遇,打造国际竞争新优势,就必须向创新要动力。因此,习近平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11]59立足新时代新发展阶段,直面波诡云谲的国内外复杂环境,着眼“两个大局”,党中央将创新提升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意蕴深远。创新,作为一项复杂的社会活动,关涉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方法论等领域,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四个维度对创新的本质属性、思维特征、基本价值和批判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有助于深化对创新的认识和理解,防止“创新”流于形式、止于口号,在全社会营造踏踏实实求创新、真真切切谋发展的良好氛围,用创新为现代化国家建设赋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夺取新胜利。

注释:

① 习近平总书记于2020年9月11日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提出“四个面向”,即“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为创新尤其是科技创新指明了方向;强调了“四个需要”,即“加快科技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是实现人民高品质生活的需要,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需要,是顺利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易昌良.中国创新发展研究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46.

[2]列宁专题文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4.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5]习近平.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133.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406.

[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275.

[8]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933.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416.

[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80.

[1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责任编辑:雨蕙】

猜你喜欢
本质属性创新
试论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
马克思人的本质观点的辩证思维理路研究
浅论人才的本质属性
农民专业合作社本质属性及实地考量——基于浙江省1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研
具有党校教学本质属性的社交群教学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