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对传统村落景观基因修复的感知研究以湖南省怀化市皇都村为例

2021-11-29 03:52窦银娣徐崇丽李伯华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21年12期
关键词:村落居民景观

窦银娣,徐崇丽,2,李伯华

(1.衡阳师范学院 地理与旅游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2;2.邵阳市第四中学,湖南 邵阳 422000)

传统村落,又称古村落,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文化与自然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社会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1]。截至 2020 年,我国公布的传统村落数量达到6799 个。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的现状日趋严峻。一方面,旅游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传统村落资源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开发,村落原有的古建筑、传统文化得到修缮和保护,整体经济上取得了巨大收益;另一方面,政府、企业等外来力量的介入在传统村落修复与更新过程中造成了文化冲突加剧、建筑景观扭曲、居民参与度不够等问题[2,3]。因此,在旅游开发的前提下,保持村落原有特色,提升居民的参与度与满意度,成为当前传统村落保护重点关注的问题。

居民作为传统村落的行为主体,是传统村落的缔造者和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其感知对于传统村落的整体修复及有机更新具有重要的影响[4]。近年来,国内学者对景观基因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主要集中在景观基因的识别与提取[5,6]、传统村落景观基因特征分析[7,8]、景观基因体系构建[9]、居民对景观基因的感知[10,11]等方面,有关居民对景观基因修复的感知研究较少。基于此,本文试图以我国传统村落湖南省怀化市皇都侗文化村为例,从建筑基因、布局基因、环境基因、文化基因4个方面进行了指标和调查问卷的设计,探究了旅游发展背景下当地居民对当地景观基因修复的感知,以期为后期的村落开发与保护提供科学参考和借鉴。

1 理论分析

1.1 景观基因理论

“基因”的概念最早源于国外学者孟德尔提出的有关遗传因子的内涵,他认为对生物性状起控制作用的单位即为遗传因子。20世纪初,约翰逊首次在其著作中提到了“基因”一词,基因的内涵逐渐演化为具有一定的遗传特性,同时在一定条件之下会发生变异的单元。受到基因此类特性的影响,部分学者试图将其引入到社会科学领域[12,13]。1950年,美国学者最早提出了“文化基因”的相关假说。国内关于景观基因理论的研究最早源于1990年,刘沛林将其概念结合人文地理相关研究,最早提出了关于“景观基因”的概念,即一个景观独有的,区别于其他景观的,可代代传承的内在文化因子,可作为对传统村落景观进行识别的重要依据[14-16]。

1.2 景观基因修复理论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传统村落的原始风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在此基础上,有关传统村落景观基因修复的研究应运而生,主要分为物质形态修复和非物质形态修复。其中,物质形态包括环境基因(生态环境、河流水系、地形地势)、布局基因(产业结构、产业类型、土地利用)、建筑基因(民居建筑、公共建筑、村落形态);非物质形态主要包含文化基因(文化信仰与标志、民间艺术、生活传统)[17,18]。在此基础上,结合传统村落的实际情况,以相关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居民对景观基因修复的感知评价指标体系,并设计相应问卷进行调查研究(图1)。

图1 景观基因修复感知评价的指标体系

2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区域概况

皇都侗文化村位于湖南省怀化市通道县坪坦乡,由头寨、尾寨、盘寨、新寨组成(图2),为纯侗族聚居地,村落内分布有普修桥、尾寨鼓楼、头寨鼓楼、萨堂等特色建筑,芦笙舞、侗戏、哆耶舞等作为村落特色文化保留至今。村内现有居民230户,约2250人。在村落形成初期,由当地居民进行开发经营和管理,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加上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外来力量的冲击,村落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危机。在此背景下,当地政府加强了对皇都村发展的指导,挖掘当地特色,大力发展旅游业,村落的转型发展进程得到一定程度的加速。但同时,由于村落发展速度过快,加上开发过程中缺乏一定经验、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在村落修复与更新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18-20]。

图2 皇都村研究区位

本文以景观基因及景观基因修复的相关内容为依据,选取皇都村为例,通过对当地的景观基因现状及修复过程进行现场调研和访谈,得到该村落的景观基因现状及修复过程中所采取的相关措施,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居民对相应修复措施的所持态度,为后续村落修复与开发提供方向指引。皇都村景观基因修复情况见表1。

表1 皇都村景观基因修复情况

(续表1)

2.2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本研究团队于2021年1月15—18日,采取入户调查的形式,在皇都村发放调查问卷210份,回收问卷203份,其中有效问卷189份,有效率为93%。问卷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调查者的基本信息;第二部分是调查问卷的主体部分,主要从环境基因、布局基因、建筑基因、文化基因4个方面调查当地居民对旅游发展背景下传统村落修复的感知与评价。研究方法上,本文主要采用李克特5分制量表进行评分,并针对性地进行详细访谈,以此作为数据分析的补充资料。在此基础上,借助克朗巴哈系数进行数据的信度检验。经测量后发现,调查问卷的信度系数值为0.942,可用于进一步分析。研究工具上,本文主要借助 SPSSAU和 Excel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处理。

3 结果及分析

3.1 样本特征

本文以皇都村修复情况统计表为依据,通过实地调查发放问卷,并辅以详细访谈和实地记录,试图探究在村落修复过程中居民的感知情况和态度,以期为后续旅游开发和村落保护提供借鉴和参考,从而促进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和有机更新。表2的数据显示:①从性别上看,男性样本相对较多,比例为55.6%,女性样本的比例是44.4%。②从年龄分布上看,样本大部分为“29—39岁”,共有77个,占比为40.7%,60岁以上的样本数量相对较少,仅有7人。③从文化程度上看,样本中33.3%的居民文化程度为“初中”,所占比重最大;硕士及以上的学历人数为0。④从职业分布上,大部分样本为“私营业主/自由职业者”,比例为40.8%;工人、离/退休人员人数为0。⑤样本中人均年收入选择“1万元以下、1—5万元”的比例均为37%。⑥从是否是本地居民分布来看,样本大部分为“是”,共有168人,占比为88.9%。⑦从本村居住时间分布上看,样本大部分为“20年以上”,共有105人,占比为55.6%,1年及以下的外迁居民数量较少,占比为7.4%左右。总体上,调查的样本数据类型多样,各类型占比不一,有利于后期对数据的分析研究。

表2 皇都村被调查居民基本情况表

3.2 景观基因修复感知

对建筑基因修复的感知:通过分析当地居民对建筑基因修复的感知(表3),发现数据处理后得到的标准差较小,表示当地居民对于建筑基因修复的感知较为统一,因此可以直接使用均值进行分析。整体上看,均值都在3.8以上,即居民对村落建筑基因的修复整体上较为满意。其中,“当地公共建筑功能明确”、“村落维护改善了村落基础条件”两项指标的均值较高,表明当地居民对公共建筑修复过程中原有特色的保存和村落建筑设施条件的改进最为满意。相对来说,“民居建筑材料使用合理”、“新增建筑房屋平面结构合理”、“本村落传统建筑得到明显修缮”3项指标的均值较小,一定程度上表明当地在民居建筑的修复与更新过程中存在着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大重视和关注力度。

表3 居民对传统村落景观基因修复的感知结果

实际上,皇都侗文化村由4个村寨合并而成,在经历了明清两代两次规模较大的扩张之后形成了如今的村落规模。村内保存有大量独具侗族特色的建筑群落,普修桥、尾寨鼓楼、头寨鼓楼、萨堂等特色建筑保存完好,成为村内不可忽视的风景。在村落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村落中的传统建筑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在此背景下,考虑到村落后续旅游开发的需要,政府部门联合相关旅游公司对村内破坏较为严重的鼓楼、风雨桥、寨门等特色建筑进行了修缮,同时限制传统建筑的拆毁,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村落传统建筑群落的保存和延续,但对于部分建筑尤其是民居建筑的管理和修复有待进一步加强。

对布局基因修复的感知:该类维度中各项指标的标准差较小,表明居民的感知态度较为统一,因此直接使用平均值进行分析。整体上,当地居民对布局基因修复的认同度较高,对修复后的成果较为满意。尤其是“村落格局得到较好保护”和“村落土地开发利用规范”两项指标的平均值最大,表明在土地的利用和当地的山水、建筑的保护与开发过程中较为规范,居民满意度较高。与此相比,居民对于“空间规划完整且风格统一”该项指标的认同度稍低,表明在皇都村建筑的修复和扩建中风格的统一性有待加强。

作为典型的侗族传统村落,皇都村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始终遵循着一定的分布规律,村落最初呈现出明显的向心性和本土性的分布格局。其中,向心性即民居建筑多以鼓楼、风雨桥等公共建筑向周围发散,呈现类似放射状的分布形状;而本土性则是代表村落在最初的选址布局或是后期的村落发展扩张中均遵循“依山傍水、聚族而居”的原则进行分布。后期在外部文化的冲击下,加之村落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原有的4个村落开始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各村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经济往来愈加频繁,形成了以旅游核心区为核心向四周发散的环状结构,并将外围的村落纳入传统村落开发的范围内。结合相关数据分析发现,皇都村在开发过程中对于村落整体格局的规划包括土地的利用和开发较为合理,得到了大部分居民的认可。本次调查同时发现,在规划设计中,开发者开始打破整齐划一的设计原则,结合各个村寨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规划,以求最大程度地保留村落特色。

对环境基因修复的感知:当地居民对于环境基因修复的感知整体较为满意,均值均在3以上。但在标准差上部分选项的数值大于1,即存在居民态度不一致的情况。其中,“自然资源开发与保护较好”、“环境污染不断加重”和“改善了当地基础设施建设”3项指标的标准差稍大。本文借助SPSSAU的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表4),职业与“自然资源开发与保护较好”指标之间呈现出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值是-0.522,意味着职业与“自然资源开发与保护较好”之间有着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而家庭人均年收入与“环境污染不断加重”的相关系数值是-0.382,意味着二者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除此之外,其他各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较弱。具体来说,农民对于“自然资源开发与保护较好”该项指标的认可程度较高,而私营业主和自由职业者则对此的认可度较低。对于“环境污染不断加重”的评价指标,一般来说,家庭年收入越高的居民,其认同程度越低,即不太赞成村落环境污染不断严重的评价。结合实际发现,随着皇都村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随之而来的是村落在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等方面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一方面,村落的开发不可避免地会对村落自然资源进行消耗,包括对水体、大气等方面环境造成污染;另一方面,在原有的4个村寨合并之后,为了加强各个村落之间联系,尽可能消除互相之间的壁垒,政府部门进行了村落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完善,在村寨之间的河流中进行水上项目的开发建设,以进一步加强各村寨之间的联系。分析显示,对于村落环境保护方面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上居民感知情况较好,但对于资源、环境和设施的建设上存在意见不一致的情况,部分居民持反对观点。

表4 传统村落居民感知的Spearman相关分析

对文化基因修复的感知:居民对文化基因修复的整体感知较好,均值均在3.8以上,其中“地方语言保护与传承现状较好”、“宗族关系维系状态较好”两项评价指标的均值最高,达到4.11,表明当地居民普遍对这两项问题的描述较为赞同。通过对皇都村的实地调研发现,当地有部分居民仍使用传统的侗族语言进行交流,尤其是一些年龄较大的老人,这对民族语言的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标准差来看,“传统技艺传承较好”的数值较其他指标稍大,表明在此项评价上部分村民存在一定的观点差异。结合中位数可知,居民整体上对该项评价指标态度比较满意。事实上,在旅游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大量外来人口的流入带来了新的思想和文化的冲击。为了减少传统侗族文化的流失,保持原有的村落文化特色,当地的管理者和开发者不断加大对村落传统文化的宣传,通过侗锦博物馆和一些民间服饰加工店铺的设立,将一些具有侗族特色的服饰、装饰品等进行保存和加工销售,以此作为村落特色的旅游产品进行展示。除此之外,对于一些逐渐流失的传统工艺和文化,当地居民组建了侗歌、侗戏的艺术团队并定期在村内进行演出和展示,使村落特色的侗族文化得以保存和延续,也给游客带来了视听的盛宴。

居民总体感知情况:通过对居民整体感知水平及对不同维度指标的感知程度分析发现(图3):①居民对于景观基因修复的整体感知水平较高,数值达到3.78,且标准差为0.5,说明在感知上不同居民的整体态度接近。②对于不同维度的指标感知存在略微的差异,整体上均持较赞同的态度,其中对于建筑基因和文化基因修复的感知均值相对较大,分别为3.97和3.95。在标准差上,居民对于环境基因修复的感知差异较大,即观点上存在着较多不一致的情况。③总体来看,居民对于评价指标中正面因子的赞成度较高,而对于负面因子存在较多反对,即不赞同的现象。

图3 皇都村居民对景观基因修复不同维度

3.3 居民对景观基因修复的感知模型构建

运用SPSSAU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在建立的具体指标中,“村寨中原始图腾保存较好”、“民俗文化被很好地发掘”、“村落整体环境质量状态较好”和“原有村落风貌遭受破坏”4项指标与居民感知程度存在较为明显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选择以上4项指标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将“村寨中原始图腾保存较好”、“民俗文化被很好地发掘”、“村落整体环境质量状态较好”和“原有村落风貌遭受破坏”作为自变量,而将感知程度作为因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发现模型不存在自相关性,样本数据之间并没有关联关系,模型较好。皇都村传统村落居民感知的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皇都村传统村落居民感知的线性回归分析

“村寨中原始图腾保存较好”、“民俗文化被很好地发掘”、“村落整体环境质量状态较好”和“原有村落风貌遭受破坏”的回归系数值分别为0.318、0.284、0.233、0.121(p=0.000<0.01),意味着上述4项评价指标均会对感知程度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分析可知,文化基因和环境基因相关指标的值较大,表明当地居民对这两项维度中指标的感知会较大程度影响其对整个村落修复的感知评价结果。具体原因为:①“村寨中原始图腾保存较好”该项指标的系数最高,达到了0.318。结合实地调研发现,类型多样的图腾是侗寨的一大特色,大多分布于风雨桥、鼓楼等一些公共建筑之上,多以一些龙、蛇、虎等动物为原型进行建筑的装饰。其中,鼓楼的形态与杉树非常相似,寓意吉祥、遮蔽风雨,是皇都村村民最为重视的建筑之一。本文结合访谈和相关资料了解到,皇都村在修复前后,村内一些重要公共建筑较好地保留了建筑的原有风貌,包括普修桥和尾寨鼓楼、头寨鼓楼等公共建筑上的图腾在经历了一系列的修复工程后基本上保留了原有特色,居民的整体满意度较高。②“民俗文化被很好地发掘”该项指标在模型中所占比重次之。皇都村在开发过程中从最初重视对传统建筑的修复到后期开始重点转向当地文化的传承和延续,主要体现在通过各种方式对当地的民俗文化进行宣传和推广,以加大居民的重视度和游客对当地文化的了解度。例如,皇都村每周六晚上7点左右会举行篝火晚会,对侗寨传统技艺和文化进行展示;天气较好的下午会有民族乐器演出,让游客更好地感受侗寨风情;还有侗寨特色的合拢宴、民族服饰的展示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地对文化传承和延续的重视。③“村落整体环境质量状态较好”该项指标也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在传统村落旅游开发的过程中,随着外来游客的不断增多,村落环境保护面临着巨大挑战。在此基础上,结合皇都村实际情况发现,村落内部整体环境状况较好,在道路和水体中没有明显的垃圾污染,这与村落整体的规划,包括一些环境保护标牌的提醒、垃圾桶的合理放置、居民的环保行为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④“原有村落风貌遭受破坏”该项指标的系数相对较低,所占比重为0.121。村落原有风貌的保护是影响居民感知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也是决定旅游开发和保护有效力度的重要指标。在皇都村的开发过程中,无论是对于重要公共建筑、民居建筑的修复,还是对当地传统文化的延续应尽可能地保持原有的风貌和样式,减少后期加工过程中的人工改造程度。正因为如此,当地居民对村落整体风貌的保护较为满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游客对原始侗寨文化的体验感。

4 对策建议

针对问卷调查和相关分析后,对居民感知情况有了一定了解,结合皇都村开发现状,本文从村落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出发,对后续村落的旅游开发及修复提出以下修复策略(图4):①建筑基因的修复采用内修外补、渐进修复的原则进行。对公共建筑的修复力求最大程度地保存在装饰、构造上的原有特色,延续侗族的民族底蕴;对于村内的一些民居建筑不宜进行大规模的改建,尽可能地保持原生态的形态和样式,尤其是对民居建筑外部的改造上不能过大,在建筑规模上不能过高,一般不超过当地鼓楼的高度,以体现鼓楼的独特地位;一些破损较严重的可对内部进行修补和完善,以保证居民正常的生活。具体修复过程中,切忌急于求成进行大规模改建,应在相关专业人员进行全面详细的调查研究后,结合当地村民的修复意愿和建议,借助现代化手段进行修复,以求最大程度地保留村落特色。②布局基因的修复遵循村落发展脉络,合理规划,优化布局。侗族村寨在布局上具有较为明显的特色,遵循秩序性和本土性,最终形成以整个村落的公共建筑为核心,呈向心内聚式分布。因此,在旅游规划和村落修复过程中应严格遵照村落布局原则进行合理规划,突显街巷空间的分布特征,保持并延续侗族传统村落的原有特色。③环境基因的修复以污染治理为主,合理开发,改善基础设施。环境污染是影响村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会直接影响到游客的体验。因此,在具体开发规划中应重视对环境条件的改善,合理设置垃圾桶,保持公共场所清洁卫生,并定期安排相关人员进行清洁工作,以保持村落整体环境清洁。在村落开发过程中合理保护与利用耕地,减少污染和浪费,注重居民环境保护参与度,加强宣传,提高居民环保意识。④文化基因的修复注重传统文化的挖掘,与时俱进,提升文化内涵。传统村落文化是村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在旅游开发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成分,在具体的旅游开发过程中要注重兼顾乡土性和发展性的原则。一方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要尽可能最大程度地保持村落文化的原真性;另一方面,对先进优秀的文化加以借鉴并有机融合,通过借助相关的手工艺品、民族服装或传统技艺的方式进行售卖或是展示,促进传统村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增强游客的旅游体验,以更加深入了解村落的文化内涵。

图4 传统村落景观基因修复策略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居民的感知对传统村落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从文化基因、环境基因、建筑基因、布局基因4个维度构建了具体的皇都侗文化村景观基因修复感知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对当地居民进行的问卷及访谈调查,借助相关软件SPSSAU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数据分析,最终得到当地居民对于皇都村景观基因修复的感知情况。

主要结论如下:①皇都村居民对于当地景观基因修复的整体感知较好,其中对建筑和文化修复的感知均值较大且标准差较小,即感知结果较好且具有一致性。②当地居民对于一些正面影响的指标感知较强且感知程度较为一致,而对于一些负面评价指标的感知则具有一定的差异,且整体感知相对较差。③在4个维度中,居民对环境基因修复的感知标准差较大,即存在居民态度不一致的情况。其中,以“自然资源开发与保护较好”、“环境污染不断加重”和“改善了当地基础设施建设”3项指标最为显著。通过SPSSAU中的相关分析发现,“自然资源开发与保护较好”、“环境污染不断加重”分别与职业、家庭人均年收入存在着明显的负相关关系。④回归分析发现,居民的整体感知程度与“村寨中原始图腾保存较好”、“民俗文化被很好的发掘”、“村落整体环境质量状态较好”和“原有村落风貌遭受破坏”4项指标存在较强联系。

5.2 讨论

当前对传统村落的研究,学者们更多地聚焦于物质景观修复方面,侧重于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然而,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对“人”的讨论,传统村落的非物质文化景观更是需要“人”的传承与活化,同时传统村落的更新改造也离不开当地“人”的参与。本文正是基于此探讨了居民对传统村落旅游开发之后现实感知,试图唤起人们对传统村落更新改造过程中“人”的重视,尤其要关注当地居民的反应,他们是地域文化景观的群体传承者,是地方知识的传播者,理应得到尊重和价值认可。本研究有助于完善传统村落旅游开发的过程体系,传统村落旅游开发离不开社区居民的参与,他们是重要的利益主体之一,可为其他传统村落更新改造提供利益主体的治理路径和优化重点。

猜你喜欢
村落居民景观
景观别墅
石器时代的居民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高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