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淑丽,贾志鹏
(成都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成都 610059)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2019年,他又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进一步强调:“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2]。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提出:“要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让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如何实现高校各类课程,特别是自然科学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育人的良好效应,是高校必须给予重视并亟待解决的理论和现实问题。而当前理论界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哲学社会科学专业课程的协同育人,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自然科学类课程的协同育人则研究较少,关于两类课程协同育人的内涵、依据、路径等内容研究还较为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
高校自然科学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育人是指二者在独立教学而又紧密配合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课程所具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思想上“立德同向”和行动上“树人同行”两个维度的协同育人。
我国高校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秉持社会主义大学办学理念的育人阵地。这一根本属性决定了高校自然科学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首先要保持思想上的“立德同向”。随着多元化社会思潮的不断冲击,高校自然科学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均面临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权和话语权被削弱的风险。对此,高校自然科学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需要从思想问题出发,在课程中积极发挥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引领作用,加强对学生政治观点、道德观念、价值准则等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实现“立德同向”。具体来说,一方面,各门课程要坚持政治方向的一致性,通过端正政治方向、树立政治意识、推动政治认同等方式,加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和认同,自觉做到“两个维护”,坚定“四个自信”。另一方面,各门课程,特别是自然科学类课程,要避免单纯“知识本位”“工具理性”和“价值中立”的授课趋向,在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同时,注重正确价值观的教育和塑造,巩固高校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促进各门课程“同向”产生“立德”作用。
新时代赋予了高校新的育人使命。高校在实现好、履行好“立德”之后,还需要通过各类课程传授专业知识、锤炼专业能力、打造专业人才,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大批高素质专业人才。高校自然科学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分属不同的学科门类,培养和造就的专业人才不尽相同,但二者在解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上具有高度一致性,在具体的育人目标和育人行动上相辅相成、殊途同归、辩证统一。一方面,高校自然科学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都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人才,为社会主义服务。自然科学类课程侧重经验和技术,通过培养技术型人才直接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走深、走宽、走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思想政治理论课侧重思想和理论,通过培养理论型人才促进社会关系的协调稳定,坚定、发展、提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制度。另一方面,高校自然科学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又都承担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艰巨任务。这就要求高校自然科学类课程教师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都要同时做好教书与育人的工作,教育引导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提升专业能力的同时,明确自身肩负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自觉将“小我”融入到“大我”之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放飞青春梦想。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言:“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3]。
推动高校自然科学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育人的协同效应,有着深刻的理论和现实依据,主要体现在以党和国家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政策依据,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依据,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使命依据三个方面。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强调要发挥各类课程的育人功能。早在1987年5月29日,《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中就明确指出:“自然科学课程的教学要注意讲述本专业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成就和当前要解决的重大课题。要把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同阐明本专业的理论、方法科学地结合起来,把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创新精神结合起来”[4]。随后,在2004年8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更加具体明确地指出:“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要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4]。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因时而变、与时俱进地发展和完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表了许多重要讲话、作出了许多重要指示,深刻回答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系列理论和现实问题,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阶段。一方面,针对高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和“协同育人”提出了政策性要求和指导性意见。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强调:“要立足学生全面发展,努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形成教书育人、实践育人、科研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长效机制”。这为高校通过各类课程、各种教学科研手段“协同育人”提出了指导性意见。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高校各门课程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这进一步从国家层面为推进高校各门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同向同行提供了政策依据。另一方面,针对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提出了新的期望和要求。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全国高等院校要走在教育改革前列,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青年大学生要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要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四个方面下功夫”[5]。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北京大学并且强调:“大学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要抓好三项基础工作,即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同里希望广大青年要做到爱国、立志、求真、力行[6]。这在充分肯定高校各类课程均承担着“培根铸魂”重要任务的同时,突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因此,高校必须紧紧遵循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积极推进自然科学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在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同时,实现多角度全方位育人。
教育乃国之大计、党之大计,高等教育更是直接承担着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和输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重任。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特别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7]。这为新时代高校明确办学方向和办学性质,深化落实育人目标和任务,进而实现各门课程同向同行、密切配合、协同发力提供了目标依据。对于高校自然科学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来说,首先,二者在学科属性上具有理论交叉、不可割裂的特点,厚此薄彼将不能完成专业培养目标。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涉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自然辩证法部分,为自然科学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自然科学的研究和创新提供了哲学上的指导,帮助自然科学更好地完成理论实验和社会实践,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也离不开自然科学的贡献,自然科学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又在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过程中推动其丰富和完善,引导学生形成求真务实精神。其次,二者本身都包含着丰富的育人要素。自然科学课程中,涉及众多中国科技成就和科学家事迹,是培养学生高尚品德的重要素材;自然科学的众多实验和改造社会的实践,在激发学生智慧、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还能增强学生体力和脑力;自然科学中的实验美、公式美更拥有独一无二的美育功能。思想政治理论课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脑力与体力齐抓,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培养高尚品德、启发创新思维,同时又不忽视社会实践中的体力脑力锻炼及对美的感悟。最后,二者在育人过程中必须相互配合、相辅相成、互为补充,才能更好地完成育人目标。单一课程教学要完全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是比较困难的,也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发展需求,需要自然科学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教学,才能有效实现育人目标。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无数中华儿女的共同梦想,需要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而青年是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和主力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成现实”[8]。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青年,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而推进高校自然科学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是高校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完成使命的基本途径。具体来说,高校师生都要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自身不可推卸的责任,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方面,自然科学类课程教师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都要顺应课程改革创新的时代需求和现实需要,从不同专业领域和角度形成“育人闭环”,在注重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和能力的同时,教育引导大学生成为有崇高理想信念、有高强本领才干、有强烈社会担当的时代新人。另一方面,自然科学类专业的青年学子要充分认识到,无论是自然科学类课程还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均是大学学习生活的必修课程,更是实现职业和人生价值、为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的必要课程。要在认真学习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化理论为行动、化实践为使命,自觉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需要的高素质、高水平、高能力专业人才。实现二者同向同行,既能保证对学生的培养注重知识性和价值性,又能促成高校师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致力于中国梦的实现。
高校自然科学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属课程教学活动,实现二者的同向同行、协同育人,势必需要融入到各个教学要素中,实现教学意识、教学主体、教学资源、教学考核四个方面的协同配合。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是高校所有课程必须一以贯之的根本原则,更是教师教学意识的首要遵循。但实践中也存在“唯科学,唯工具理性”的现象,还不能自觉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其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与思政作用的同向有效发挥。比如有老师认为“自己所讲授的是专业课,是所谓‘与价值无涉’的知识课、技术课,发挥不了育德的作用、价值引导的效力”[9]。鉴于此,高校教师应当牢固树立教书育人的教育教学理念,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对学生进行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为自然科学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首先,自然科学类课程教师要自觉加强自身师德师风建设,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向学生展示自身坚定正确的政治品格,“信马言马”,时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感染学生。授课结束后,教师要通过熟读马列经典著作、时刻关注党和国家思想动态等方式,提高自身政治素养,锤炼良好师德师风。其次,自然科学类课程教师要主动挖掘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积极发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作用。自然科学类课程所讲授的科学知识、原理、规律等,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科学思想和技术成就、科学家勇攀科学高峰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科学家精神以及当前我国科技发展成就等具有共通性和一致性,可以从中进行挖掘整理,进而融入课堂教学中。比如在讲授传感器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时,可以用复兴号动车组上数千个传感器为切入点介绍中国高铁的发展,使学生领会什么是新时代的工匠精神;在讲授超高精密机械和电子技术、纳米和微电机技术、光纤技术和惯性技术时,可以引入黄大年的生平事迹,通过描述黄大年如何成为科学巨匠及其所获相关荣誉,呼吁学生向其学习。最后,自然科学类课程教师要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在授课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和思想启迪。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和引导的方式了解、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促使他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通过树立科学家典型和教师个人典型等榜样示范的方式,引起学生思想情感的共鸣,激发学生奋发学习、刻苦钻研的动力;通过精神激励的方式履行好“筑梦人”的责任,引导学生确立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远大志向。
促进高校自然科学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不是靠某一门课程教师“单打独斗”“各自为政”就能实现,而应该建立高校党委统一领导、自然科学类课程教师直接负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指导协助的课程育人团队,通过各自发力、协同发力、有效发力,形成育人的合力效应。首先,高校党委统一领导是根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高校党委必须把好政治方向,明确我们办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校领导应在人才培养方向、课程育人方向上认识到位;在专项和常规经费、教学基地和设备建设中经费到位;在指导检查“课程思政”建设的落实情况上监督到位;还要经常性地深入到专业课堂指导检查,多方面了解学生和老师的意见,为专业课程“排忧解难”。其次,自然科学类课程教师直接负责是关键。“各门自然科学类课程中均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要发挥其育人功能,关键是要增强自然科学类课程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履行好在授业解惑中传道的职责,引人以大道、启人以大智”[10]。自然科学类课程教师要自觉加强自身师德师风建设,以高尚的师德师风影响学生;确立育人第一的意识,在知识传授中将价值观引导融入其中,让学生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中受到正确价值观的熏陶;此外,教师在加强课堂教学的同时,还需要根据课程特点和专业培养要求,积极拓展“第二课堂”,发挥实践育人作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统一,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深化认识、提升感悟、锻炼成长。最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指导协助是保障。为了更好地发挥自然科学类课程的育人作用,需要专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机构和人员在课程育人资源的挖掘、育人方式的选择等方面给予支持配合。机构方面,由教务处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牵头,负责“课程思政”教学计划的制定、实施以及建立完善的制度,包括教案检查制度、教学内容集体备课制度、教学观摩与互相听课制度、教学效果评价制度等;人员方面,配足配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建立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互帮互助机制,切实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有机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共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推动高校自然科学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的基础,更是深化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有机统一的保障。当前,一些高校已经建立了针对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专业化平台,也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但由于自然科学类课程独特的学科属性,可利用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大多以隐性的方式存在,因此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融合和衔接还不够深入,这也是实现高校自然科学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亟待解决的问题。高校要通过搭建各类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平台,最大程度上实现自然科学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同向同行,共同致力于推动“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确保协同育人的有效实施。一是搭建集体备课平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同自然科学类课程教师一道挖掘课程中的育人资源,明确授课过程中要履行的育人职责。比如机械工程类课程中蕴含的工匠精神、地质类课程中蕴含的生态关怀与对人类发展前途的关照、医学类课程中蕴含的对人类生命健康和生活品质的呵护与追求等。二是搭建共同授课平台。建立健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听课助讲制度,是对自然科学类课程实现育人功能的直接补充。具体来说,可以在自然科学类课程讲授中在涉及某项技术或原理需要解读党和国家宏观性政策、方针、路线,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时,由专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来助讲。这不仅能够很好地补充专业的知识点,形成连贯的知识体系,而且能够直接在自然科学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为防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听课助讲制度流于形式,需要学校领导重视、各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配合,马克思主义学院统筹规划,形成协同育人格局。三是搭建理论培训平台。各学院要充分运用入职培训、专题培训、专业研讨等手段,就“课程思政”的改革与实施加强交流互动,让广大教师能够利用课堂主讲、现场回答、网上互动、课堂反馈、实践教学等多种方式,切实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引领融入每一门课程的教学全过程。
对自然科学类课程的考核评价,既是检测教学质量高低、检测学生知识接受程度的有效手段,又是确保教学过程环节完备、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到位的重要抓手。因此,对于自然科学类课程的考核评价,必须坚持重智与重德、育人与育才的有机统一,从学生主体和教师主体两个维度进行改革创新,不断完善“课程思政”建设格局。首先,对学生所学课程效果的考核要坚持重智与重德的有机统一。一是完善课程考核比例设置。一般来说,高校自然科学类课程考试的比例大多是按照考试成绩70%、60%或50%,平时成绩30%、40%或50%的比例来设置。在平时成绩的比例设置中,可以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因素,比如考察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关于某个专业知识的看法时,可以设置与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相关,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紧密结合的开放题目让学生作课堂分享,这不仅能够了解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能够掌握学生的政治立场、思想动态、价值观念等。二是完善课程考核内容设置。自然科学类专业考试内容大多是原理的演绎和推算,但仍有可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空间。比如关于某项专业技术,可以在试卷开头进行常识性(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时政性(党的方针、政策)的题目设置,需要注意的是,比例不能要求过多而影响课程专业知识的考察;再比如,在描述专业数据的题干之前,加入关于该技术在中国的简要发展历程或党和国家关于该技术的政策性支持作为题目背景,这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其次,对教师所授课程效果的考核要坚持育人与育才的有机统一。学校教务系统在对自然科学类课程教师进行课时、课堂表现乃至绩效考核时,要将育人过程和育人效果作为重要的考核因素,通过常态化的日常听课查课制度掌握和督促教师落实育人工作。学生在对教师进行评教时,要设置教师是否合理运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资源、方式等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价值引导、人格培养等方面的内容,以学生最直观感受到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情况作为课程考核是否达标的必要尺度。通过对教师和学生的多角度、多层次的考核,帮助自然科学类课程查漏补缺,促使自然科学类课程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的有机统一,确保自然科学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协同育人效应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