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晶晶
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铁煤总医院中医科,辽宁铁岭 112700
急性腰扭伤即是俗称的“闪腰”,是一种患者腰部肌肉、筋膜、韧带以及小关节扭错的统称,在临床中较为常见,临床表现主要为急性发作的腰部疼痛、腰部活动受限、肌肉痉挛等,患者短时间内的负荷过重、腰部用力不当是导致急性腰扭伤发生的主要原因[1-2],由于发病后患者的腰部疼痛感十分强烈,日常工作、学习活动将受到严重影响,因此,针对急性腰扭伤患者进行针对性高效治疗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十分必要。有研究[3]指出,中医推拿治疗在急性腰扭伤患者中治疗成效显著。因此,本研究选取60 例急性腰扭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中医推拿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效果。
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铁煤总医院收治的60 例急性腰扭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数字随机模型方法分为观察组(30 例)与对照组(30 例)。观察组中,男18 例,女12 例;年龄28~75 岁,平均(47.56±3.44)岁;腰椎滑膜嵌顿8 例,腰背肌盘膜损伤14 例,腰椎后小关节错缝8 例。对照组中,男16 例,女12 例;年龄25~73 岁,平均(47.62±3.41)岁;腰椎滑膜嵌顿9 例,腰背肌盘膜损伤12 例,腰椎后小关节错缝9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文献中关于急性腰扭伤的描述[4]:腰部疼痛剧烈、肌肉痉挛、活动受限、强迫体位、存在明显压痛点;②患者发病至入院时间不超过3 d;③患者入院后接受B 超、CT 及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排除骨折或其他内科疾病。
排除标准: ①合并有严重的心肺肝肾功能障碍,免疫系统功能障碍,恶性肿瘤疾病的患者;②不愿意接受推拿治疗的患者。
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叮嘱患者注意休息,在休息期间以枕头挤挡腰部两侧,固定腰部;对腰部病区进行热敷;以背运、蹲起法指导患者进行物理康复训练。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推拿治疗。第一步,取患者俯卧位,采取掌蹂法、拇指揉法交替进行放松腰椎周围软组织。第二步,①取患者俯卧位,双手重叠用一手豌豆骨作用于腰椎1 至5 棘突逐一冲压,重点冲压患椎棘突,用拇指重叠冲压患椎横突,重点冲压神经受压侧横突,在此体位下最后给予腰椎后伸扳正法。②取患者侧卧位给予旋转扳法,先健侧后患侧。③取患者仰卧位,给予患者直腿抬高手法,降低坐骨神经张力。④取患者侧卧位或俯卧位,对患肢痛区给予轻松、镇痛手法:抚摩、揉捏、按压、震颤、叩打等; 对感觉减退麻木不适区给予刺激、 兴奋手法;弹拨、拿捏、搓捻、捶拍、重力点穴等。每次治疗时长20~40 min。
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 周。
比较不同治疗模式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质量指标改善情况及腰部疼痛状况缓解情况。
①临床治疗效果判定标准[5]:患者腰部扭伤、疼痛症状消失,活动受限解除,以上为显效;患者腰部临床症状好转,自主活动基本不受限,以上为有效;其他情况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00%。②采用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对患者肢体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评定,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的运动能力越好;采用健康调查量表36 (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评分内容主要包括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自觉症状以及心理情绪状态6 项内容,设定量表评分的满分为100 分,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健康状况评分呈正相关[6-7]。③借助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 对患者腰部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伤椎疼痛程度进行量化评分。10 分为满分,评分越高,患者的疼痛程度越高[8]。
采用SPSS 13.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者转换为正态分布后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比较[n(%)]
治疗前,两组的肢体功能、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肢体功能、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的肢体功能、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肢体功能、生活质量的比较(分,±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肢体功能、生活质量的比较(分,±s)
组别 FMA 评分 SF-36 评分观察组(n=30)治疗前治疗后t 值P 值对照组(n=30)治疗前治疗后t 值P 值73.56±8.42 88.47±10.26 6.152<0.001 66.51±5.56 94.19±4.97 20.329<0.001 t 两组治疗前比较值P 两组治疗前比较值t 两组治疗后比较值P 两组治疗后比较值74.37±8.42 83.42±9.17 3.981<0.001 3.301 0.758 4.109<0.001 65.94±5.62 86.94±5.88 14.141<0.001 1.526 0.145 5.571<0.001
治疗前,两组的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VAS 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的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 评分的比较(分,±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 评分的比较(分,±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1 个月 t 值 P 值观察组对照组t 值P 值30 30 6.84±1.33 6.82±1.41 0.046 0.963 1.28±0.44 2.30±0.50 6.848<0.001 0.057 16.549 0.955<0.001
在临床中,急性腰扭伤属于骨伤科的一类常见的多发病,在长期缺乏劳动者、青壮年体力劳动者或是长期需要弯腰工作的人群中较为多发。临床病理学分析指出[9],由于急性腰扭伤的发生部位为腰骶部位,而机体的腰骶部位又是运动中枢,需要承受身体的重力及外部压力,因此在出现急性腰扭伤后,很容易导致腰骶局部组织出现渗血、疼痛、血肿、肌肉痉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与生活,如不及时对症治疗,还可能有形成慢性腰痛的风险[10-12]。
在中医理论中,急性腰扭伤被归纳为“闪腰”“岔气”范畴,跌闪腰筋、气滞血瘀、经络不通是造成急性腰扭伤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治疗中主张行气活血、滑利关节、调畅督脉[13-15]。本研究根据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特点,对观察组进行了中医推拿治疗,中医推拿疗法具有抑制、疏散、通畅、镇静的作用,作用于急性腰扭伤患者的腰骶局部骨骼肌肉时,能够给予患者一定的机械应力刺激,以达到松懈腰椎肌肉和韧带,分解粘连、消肿祛瘀、促进炎症物质的吸收作用,进而解除神经受压,消除水肿,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少炎症物质渗出,重塑腰椎正常生理结构,恢复腰椎组织的内平衡,恢复神经对肢体的支配和营养功能[16-19]。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肢体功能指标、生活质量指标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王琼芳[20]的研究中,以94 例急性腰扭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果显示,接受常规护理的47 名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76.60%低于接受康复护理及推拿疗法的观察组患者97.87%(P<0.05),与本研究结果相似,同样提示了急性腰扭伤患者应用中医推拿治疗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中医推拿对急性腰扭伤患者缓解肌肉痉挛、调整组织顺应性的作用较好,临床价值显著,可行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