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军,易 鹊,邓小美,尹红果,彭栋梁
(1.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医药技术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5;2.启迪古汉集团衡阳中药有限公司,湖南 衡阳 421000)
“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是利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手段研究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结构、理化性质、提取、分离及鉴定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是高职药学、生物制药、药品生产技术及中药等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专业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1]。“天然药物化学”课程以培养对天然产物成分具有一定的鉴别能力,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设计天然产物有效成分提取分离路线,并能熟练操作仪器设备获得有效成分加以鉴定的学生为目标。由于该课程教学内容涵盖有机化学、仪器分析、无机化学等内容,导致其具有化学结构复杂、概念繁多、原理抽象、操作复杂等特点,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学习难度较大。高职教育侧重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药学等相关专业培养的学生毕业后主要进入药企,从事药品及天然产物开发等相关工作。由于“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教学内容与现代化企业实际存在较大差距,培养的学生在工作初期普遍出现知识落后、技能匮乏的弊端。此外,教学手段单一、评价方式不合理造成学生学习兴趣较低,学生能力评估不准确。作为信息化时代的青年教师,应该将先进的信息技术融入到“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教学中,丰富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手段、更新教学内容、合理化评价方式、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随着时代的进步,许多“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教师已充分认识到传统教育手段的不足,并尝试引入信息化技术提高其教学质量及教学效率。何秋伶等[2]在实验教学中引入虚拟仿真教学平台,实现模拟和再现真实环境,运用虚实结合的实验教学模式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张小坡等[3]将“以微课为载体的翻转课堂教学法”应用到“天然药物化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大大的提高。杨春等[4]借助泛雅网络课程平台开展信息化教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越来越多的信息化技术已被应用到实际教学当中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也存在以下弊端。第一,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认识不足,信息技术在教学应用中过于形式化。面对科技时代琳琅满目的教育信息化资源,许多教师仅仅只是跟风选择一种或两种技术应用于实际教学,造成信息技术在教学改革中趋于形式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是指教师综合利用多元化的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教学资源的多样化、教学手段的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多变化、教学评价的全面化,最终达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第二,理论知识与实训课程内容脱节。高职“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由理论课与实训课构成,实训课是在理论课的基础上开设,并进一步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目前,“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教学主要是先完成理论课教学,再进行实训课教学,造成实训课教学时间滞后于理论课,在实训课中学生对理论知识记忆已模糊,不能很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另外,天然产物提取、分离时间较长,受课时限制,一部分实训内容无法在课中完成。实训教学软硬件设备匮乏,课后学生无法实现对实践技能的再培训。第三,校企合作实现难度大。高职“天然药物化学”课程还是以学科内容为主进行教学,高职教师由于教学工作量较大等原因无法深入一线了解实际情况,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情况严重脱节,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向现代化技术型人才方向发展。
必须将“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始终贯穿于基于多元化信息技术的课程教学改革中,重视学生在教学各环节的参与度,突出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分析当代高职学生的特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应做到:第一,教师由教学主体转变为教学主导,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合作探究的能力。第二,在教学模式上,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教学,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度。第三,在教学资源上,由“静态”向“动态”转变,实现抽象知识具体化、重要技能可视化。第四,在教学时空上,由“固定式”向“随性式”转变,实现学生随时随地可学。
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第十五条指出,要“逐步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特别是技术工人收入水平和地位”,“宣传展示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和高素质劳动者的事迹和形象,培育和传承好工匠精神”。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是当代社会亟需人才。大国工匠应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精准的职业技能及职业素养。在互联网时代,要通过信息技术实现校园与企业亲密合作。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企业现代化科学技术,结合生产一线环境,引导学生理解相关提取、分离原理,掌握新技术新设备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的岗位素养,确保学生能将所学知识有效地应用到工作岗位中。
优秀的数字教学资源是信息化教学的基石,可以促进教学的良好发展,丰富教学层次,提高教学满意度。所以,开发及共享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是信息化时代职业教育改革的先决条件,意义重大。利用信息化技术可从以下4个方面打造数字化教学资源:第一,借助“互联网+”在线精品课程资源。健全专业教学资源库,建立共建共享平台的资源认证标准和交易机制,进一步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5]。“天然药物化学”在线精品课程较多,如厦门大学丘鹰昆副教授的“生物学”课程已在中国慕课网建设并运行3个周期,福建农林大学倪琳老师也在超星泛雅平台建设课程等。可共享多门在线课程,取长补短,合理利用已有精品课程资源,丰富数字教学资源。第二,利用视频剪辑工具自制实操演示视频。“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应用型课程,其实践操作具有危险系数高、操作复杂等特点。教师可采用手机拍摄实践操作,利用视频编辑工具完善视频,实现实验技能可视性。第三,借助虚拟仿真软件进行模拟实验。当前,以虚拟仿真技术为主的信息化教学可解决实训课程中“看不见、不理解、难再现”等弊端[6]。例如,“天然药物化学”结构复杂,在学习上需要学生具有空间想象力,利用虚拟仿真软件可360°观看结构。另外,借助虚拟仿真软件可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降低实验危险系数。第四,以游戏的形式完成练习。当代学生普遍对游戏兴趣浓厚。课堂测试、课后练习是教学资源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可利用游戏制作软件(3D Studio MAX)、教学软件(希沃白板)等将练习或测试制作为闯关游戏并设置相应的积分,增加教学趣味性。
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式是高职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点。基于多元化信息技术的“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见第153页图1。首先,利用在线课程平台贯穿课程的课前、课中、课后,将教学过程设置为“课前与课后为线上教学”和“课中为线上+线下教学”,延伸教学时间。其次,在课程实施中采用任务驱动法,以翻转课堂的形式增加学生参与性,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完成任务,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课后拓展任务及实践任务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图1 “线上+线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
课前(线上)。教师行为:上传教辅资料(如图片、微课、案例、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等);发布课前任务;查看任务完成情况汇报PPT后,挑选代表性作品用于课上汇报;分析课前预习测试情况,根据学生学情调整课上教学内容。学生行为:登录在线课程平台查看教辅资料;以小组(3人一组,教师课前根据学生基础采用“好带差”模式进行分组)为单位完成课前任务;制作任务完成情况汇报PPT上传至教学平台;完成课前预习测试。
课中(线上+线下)。课中线上行为主要包括:在教学APP签到、抢答、提问等;学生汇报课前任务完成情况,教师进行分析并引出关联任务;学生借助教辅资料,分组完成任务,并将结果上传至教学APP;教师对学生完成情况进行点评,完成教学目标。
课后(线上)。教师行为:上传拓展资料及课后测试,并发布拓展任务、实践任务等。学生行为:分析拓展资料,结合自查资料完成拓展任务及实践任务,并以手机游戏形式完成课后测试。
基于信息技术的“天然药物化学”课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包括:调节教学内容,构建“理实一体”人才培养模式;采用信息技术引企入课,构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天然药物化学”教学内容包括上下两部分,上篇为天然产物开发的具体方法与技术,下篇是对各大天然产物进行具体介绍。上篇是教学基础,是为下篇的教学服务。传统的教学是先完成上篇提取、分离等方法的教学后再进行下篇的教学,最后进行实训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存在教学内容重复、理论与实操不同步等缺点。依据“理实一体”人才培养模式,调整教学内容,将上篇的提取、分离方法安插到下篇各天然产物类型中,在理论学习后,借助虚拟仿真软件进行实操练习,完成实训教学。例如:将连续回流提取法、重结晶法安排到黄酮类教学中。教学流程如下:黄酮类化合物定义→结构→理化性质→提取(连续回流提取法)→分离(重结晶法)→鉴定→实训(槐米中云香苷提取分离及鉴定)。进行连续回流提取法及重结晶法教学时先进行理论学习,再结合虚拟仿真软件进行技能练习。在实训中也可采用“理实一体化”,采用虚拟仿真软件对实训流程及技能进行练习,练习合格者才能进入实训室进行实践操作。在教学过程中,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理中有实,实中有理,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
利用教学APP直播功能,实现课堂与企业连线,由企业导师现场介绍企业新技术及新方法,传承企业文化。建立企业导师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由企业导师远程指导学生按照线上教学视频演示的工作流程,在校内实训基地分组进行实验前准备、实验操作、数据记录、结果分析、工作报告撰写等实操训练。
基于信息技术的多元化评价体系改革以学生为中心,贯穿课前、课中、课后3个教学过程,由教师、学生、企业导师多个主体,从自学能力、技能操作、理论知识、互帮互助、自主探究能力5个维度,构建“过程性+结果性”多元化评价体系。
过程性评价(60%)包括:课前在线课程平台教辅资料查看、课前任务完成、预习测试;课中出勤、抢答、举手、讨论、小组任务、虚拟仿真演练、实训操作;课后拓展资料查看、拓展任务及实践任务完成情况。期末闭卷考试成绩构成终结性评价(40%)。
利用在线课程平台、教学APP及虚拟仿真软件等信息技术可准确记录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参与度及任务完成情况。多评价主体、多维度评价体系对学生构成全面评价。借助大数据处理功能实现学习数据处理零失误。根据学生数据反馈情况,学生可及时了解自身短板,教师可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实施教学改革。基于多元化信息技术的评价体系以客观准确的数据为基础,形成全方位、立体化、过程化的评价反馈机制,实现个性化教学,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
高职教育正在经历一场信息革命,应将多元化的信息技术与高职教育深度融合,拓宽高职教育的广度,挖掘高职教育的深度。将多元化信息技术与高职“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结合,丰富了教学资源,再构了教学流程,实现了课堂翻转,强化了技能培训,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及素质,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个性发展,符合职业教育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