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春
(铜仁广播电视大学,贵州 铜仁 554300)
早在2018 年,国家教育部就在《教育信息化 2.0 行动计划》中第一次提出了智慧教育创新发展行动,推动教育模式改革;计划要求各学校以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为基础依托,各种智能设备和网络,推动教育模式改革。2019 年国务院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国教育现代化 2035》中提出要对“三学”社会进行建设,大力实施智能教育,运用信息技术,最终构建“五化”教育体系,完成教育信息化,走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我国智慧教育的研究开始于20 世纪末期,当时已有相关探讨,进入21 世纪,前十年智慧教育的研究文章还比较少。近年来相关学习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的发展,使智慧教育的技术支撑已日夜趋于成熟,信息技术的发展足可以支撑智慧教育的研究,可以加快实现智慧教育的体系化,为深入研究智慧教育提供了前提和保障。钱学森首次提到“智慧教育”是在“大成智慧学”中,他指出智慧教育是一种倡导全面学习的理念与方法论,它包含了人才观、学制观、创新观等一系列观念,是 21 世纪对人才培养的科学方法体系。“智慧教育”的核心价值是:立足我国教育现状,、观念、方法,针对我国教育体制,提出顶层设计、革新思路、与实践对策。“智慧教育”理念作为新型的教育理念紧跟时代发展趋势,单一化走向复合化、综合化、复杂化的发展将成为当下以及未来社会工作的路径。在教育手段中,最主要是“把现代信息技术引入教学中来”,钱学森还主张“要研究、充分使用高科技手段”,发展智慧教育。智慧教育的特征:一是创新性。智慧教育对教学形式、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学习环境进行了创新。智慧教育的环境可以充分激发学生探索学习和主动学习的能力,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二是融合性。智慧教育提供了师资队伍的融合、学习方式的融合、学习资源的融合、教学手段的融合、评价方式等各类资源的融合。智慧教育学习环境有利于挖掘学生学习潜能,能对不同学生个性化和多元化学习的需求进行满足。三是契合性。智慧教育实现了教与学的高度契合,特别是实时教学、高效互动、科学分析等方面。
开放大学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诞生而诞生的,跟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一路走到了现在,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开放大学是一个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讯技术及多媒体技术,以开放、灵活的学习方式,以学生为中心,以满足城乡各类、各层次的教育需求为目的,提供高等学历教育和非学历继续教育及终身教育服务的机构。
开放大学实施的是开放教育,相对于封闭教育来说开放教育的内涵为借助网络突破时间、空间、生活、工作的限制,以网络化、个性化、泛在化的学习,是人人共享、终身可以学习的大规模线上教学模式。开放教育的外延为所有网络教育。开放教学最突出的两个特点是开放性、共享性,主要体现在:一是教育对象的开放。只要怀着一颗学习的心便可参与,教育不限区域、大小、年龄等限制对所有人开放。二是教育观念的开放。与传统的教育观念相比教师可以在课堂之外借助网络突破教学点时空限制,进行翻转教学,学习的重心转移到课前课后,做好课前准备,得到课后学习总结、心得体会,学有所得。三是教学场地的开放,开放教育不受教学场的限制,在网络平台上教师以课件、图片、文字等形式将内容传到课程平台,学生可以利用网络、碎片时间进行学习,真正实学习时间的自由,使教学真正做到了做到了足不出户便能获取相应知识。四是教育资源的共享。国家、学校、省份之间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师资力量、师资队伍的强弱等多方面的因素导致获教育资源有所不同,获得教育的资源不公平,而开放教育模式刚好突破的时间、空间、资源的限制,可以共享课程开放平台发布的教育资源,很好地弥补了地区之间因获得教育资源引起的教育水平差异的不足。开放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全国电大开放教育采用网络教学和面授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利用自身优势,与普通高校一起承担培养各种专业、专门人才,为提高劳动者素质,为我国培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急需的大批专门人才作出了相应贡献。
开放大学目前存在两种办学形式,一种是学历教育,另一种是非学历教育,随着学历教育招生越来越困难,非学历教育越来越受重视,非学历教育越来越成为学历教育的重要补充,有必要建立开放大学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的互通机制。如何建立开放大学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的互通机制呢?开放大学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在课程、内容、形式等方面存在着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这两种教育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教学,如果建立一个智慧教育体系,把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课程引入智慧教育体系来,通过平台建设两种教育形式都可使用的课程资源,真正达到公平、公开、公正地提供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资源互通机制,真正实现学分互换。
智慧教育体系的建立是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资源互通的关键,在智慧教育体系学习者可以在学校要求的年限内不间断或间断地学习规定的相应课程,学分进行累计计算,只要学分到达学历或非学历规定的学分要求,就可以获得毕业证书或岗位职业资格证书。当然,非学历教育的学生完成学历教育规定的必修课程和一定课程也可转换成学历教育的学生。
纵观开放大学的发展从广播电视大学到远程教育再到开放大学,已经逐步形成了一个比较统一的教育模式,它是通过信息技术、教育技术、多媒体、网络等多种高科技手段,为学习者提供灵活、方便、个性化学习支持服务的大学。地方开放大学是为了适开放教育的发展应运而生的,各省开放大学处于相对平行、平级地位,都属于开放教育,它们在学习方式、专业设置、教育目标、办学模式、证书认证等许多方面大致相同,区别在地方不同地理位置不同,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和区别,既然同属于开放大学地方开放大学之间更需要相互沟通,资源共享、学分互换、课程共认。如何做到地方开放大学的衔接沟通呢?关键在于建立一个共认的智慧教育体系,开通各校的网络学习资源,承认网上其他学校的课程学习成果,学分可以互认,可以累计,达到专业课程规定学分,准予毕业,颁发证书,获得学位。地方开放大学之间的互通将会为我国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得到更快、更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如何建立高校成人教育与开放大学教育的互通、衔接机制?首先分析高校成人教育与开放大学教育的相同点,开放大学和高校成人教育在培养目标、规格层次等许多方面都有相同点。差别在于它们在形式上是分立的,证书是不同的。如何能将这两种教育衔接、沟通起来呢?高校成人教育可以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师资,发挥其在实践教学、与企业紧密联系方面的特长,开放大学教育可以利用已有的卫星、电视和计算机网络学习环境,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和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发挥其远程开放学习的优势,二者取长补短,互相补充,获得资源共享。如何做到这两类教育的沟通呢?关键在于建立智慧教育体系,采用岗位培训,互认学历、学分及证书,真正把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统一起来,缓解求职与求学、工与学、家与学等方面的矛盾,使终身学习成为可能。
如何建立普通高校与开放大学的互通机制?首先可以分析它们的不同之处普通高校是以培养学术性、教育性和高级专业人才为主的综合性大学,而开放大学是以提供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服务为主的新型大学。其次研究相同点,都属于高等教育。如何实现这两种教育的沟通、衔接呢?关键在于建立智慧教育体系,可以进行课程互学,学分累计。普通高校的在籍学生因时间、地点、专业、教育层次等因素制约不能学习的课程,可以通过开放大学的智慧教育体系进行学习,或为了提高就业机会,也可以选修开放大学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为了专业素养或获得普通高校学分开放大学的学生为也可以学习普通高校的专业课程,提高理论修养,增强专业知识。从人才培养目标看,这两种类型教育的沟通可以使现有高校更充分地发挥其学科及资源优势,满足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这种沟通的关键仍然是构建智慧教育体系,在这个体系上两者的沟通是双向的,学习经历可以互认,学分可以转换。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才的需求日夜增大,中职毕业生入职困难越来越大,继续深造已成为中职毕业生的不二选择。想要深造开放教育成为既要工作又要学习的中职毕业生的首要选择。因此,中等职业学校与开放大学的衔接具有合理性。如何实现这两种教育的衔接呢?关键在于建立智慧教育体系实现课程衔接,通过课程平台中等职业毕业生可以衔接开放大学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成结合格者达标者,可免试进入开放大学继续学习,学习完相应课程后可以取得相应专业毕业证。
构建国家开放大学智慧教育体系可以使用智慧教学工具平台“雨课堂”和“国家开放大学学习平台”(以下简称“moodl 平台”)的深度融合进行教育教学。“雨课堂”是一款可移动的教学辅助工具,支持多种画面来源组合,摄像头+全屏屏幕+图片;同时还支持播放电脑声音幻灯片退出放映,没装插件,也能随时随地上课;可以对指定内容批注、图片直接圈画、批量打分、主观题发回重做,解决你的主观题批改烦恼,锁住学生灵感的火花;使用雨课堂的板书功能,课上边讲边写,课后还能完整回放书写过程。“moodl 平台”是国家开放大学在线学习平台,它利用大数据技术整合了多 源异构的数据,建立了国家开放大学的数据仓库,专业涵盖广、课程比较多,可以对在线学习过程进行分析,学习结果进行评估。“雨课堂”与“moodl平台”的融合,一是可以解决智慧教育手段与教学资源的有机整合,可以将两种教学环境有效融合,使教学环境的范围极度扩大,更多零碎的时间可以被学生利用起来学习,通过融合可以在不同时间段合理有效地做好教学安排,使教学效果明显提高;二是可以使教学活动更加灵活、高效。教学资源的融合需要按照一定的标准优化、整理,然后布置在“moodl 平台”上,也可通过“雨课堂”发布。三是可以使融合后的教学资源标准有利于教学资源的建设、更新和使用,同时适用于开放教育的学生。以课程教学资源为基础,以“雨课堂”和“moodl 平台”为工具和平台,以教学供给侧改革为途径,整合开放教育的教学资源实现智慧教学,全面提升教学效果让师生互动更多、教学更为便捷,最大限度地释放教与学的能量,推动教学改革,实现全面智慧教学。四是融合后可以与开放大学教育体系形成真正的国家开放大学智慧教育体系,实现终身学习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