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021-11-29 07:07张俊友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21期
关键词:农村金融协整变量

张俊友

(兰山区方城镇财经服务中心,山东 临沂 273406)

农业是维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根本性产业,促进农村发展、建设现代化农业、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是中国农业工作的重点。农村金融一般指农村地区的一切与信用相关的经济活动或货币资金的融通,主要是在农村地区由金融机构提供的包括存款、贷款、保险、证券、汇兑、期货等金融服务[1]。农村金融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支持,促进了农业经济增长所需的资源合理高效配置和农业经济发展,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但中国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水平较为落后,金融产品单一,金融机构较少,服务效率低,结构不完善,缺乏健全的监管体制[2]。农村金融体系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涉农金融机构在农业市场上所获收益不高,正在逐步撤离市场,农业发展的融资需求得不到保障,形成恶性循环。加快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建设,使其与农村经济发展相适应,促进二者协调健康发展,形成良性互动关系,促进现代化农村建设,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 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相关研究

农村金融发展理论具体分为3个部分:①农业信贷补贴理论强调政府在农村金融市场上的干预作用,认为应由非盈利机构分配外部投注的政策性资金,降低农业生产的融资成本,但这种模式限制了金融机构的活力和金融市场的发展;②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强调市场机制为主、政府干预为辅,首先需要建立健全的农村金融制度体系,并通过政府的适当干预避免市场失灵;③农村金融市场理论强调农村金融发展中市场的作用,反对政府的过度干预,通过市场化利率水平增加农户储蓄量,转化为农业生产所需资金,但这种发展模式的功效有限[3]。

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的逐步实现,国内开始出现大量关于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相关实证分析研究。唐志祥[4]对安徽省农民收入与农村金融发展、农民收入与农村户籍人口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证明农民收入与农村金融发展规模之间的关系通过了协整检验,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就业结构与农民收入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农村金融发展结构与农村人均收入互为因果。温红梅等[5]对黑龙江省农村金融市场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改善农村金融服务质量,提高农村金融市场水平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曹雪等[6]对农村金融发展和农村居民收入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引入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VAR模型,实证结果显示,农业投资力度和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对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发挥正向促进作用,农村金融发展能够有效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陈径天等[7]对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法对农村金融发展在农业产出增长型和成本节约型技术进步中发挥的作用进行了测度评价,实证结果表明,农村金融能够通过规模扩张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减少农业金融发展中的外生风险,促进农村经济增长。赵洪丹等[8]对农村经济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的金融发展影响因素进行了对比研究,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变量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存在着显著地区差异,在农村经济发达地区,政府支出、农民收入、农村市场化以及汇率是影响农村人均贷款和资金外流的危险因素,在农村经济较落后的地区,政府支出和汇率因素对农村人均贷款的影响最为显著,贸易开放度、政府支出以及农民收入等因素对农村资金外流的影响最为显著。温凤荣等[9]对农村经济发展系统与农村金融发展系统的耦合度进行研究,首先构建了农村经济和农村金融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1995—2015年的面板数据模型,引入耦合协调分析方法,对2个系统的协调度进行实证分析,发现2个系统之间的耦和协调度逐年缓慢增强,由无序状态转变为有序状态,但一直没有达到同步协调发展状态。

本研究对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进行研究,结合学术界先进的研究成果,探寻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关于H省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VAR模型建立H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模型,通过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等分析方法验证二者之间的影响作用机制。

2 农村金融发展影响农村经济增长的路径

帕加诺将金融部门加入到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中,构建出描述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的方式模型,即帕加诺模型:

在该模型中,由于加入了金融部门,可以将储蓄转化为投资,作为部门与部门之间的中介,会产生一定的交易成本,因此原模型中的假定均衡条件总投资等于总储蓄(I=S)不再成立,此时的均衡条件应为θS=I,S为储蓄率,θ为储蓄-投资转化率,且0<θ<1,g为地区经济实际增长率,A为资本的边际产出率,t为时间,δ为资本折旧率。此外,各因素通过影响储蓄率、资本边际生产率以及储蓄-投资转化率这几个变量,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同作用,其中,储蓄率变量和储蓄-投资转化率变量受到金融的影响。

农村金融的发展主要从金融规模扩大、效率提高以及结构改善3个途径改变农村储蓄率和储蓄-投资转化率:①农村金融发展规模扩大,农村金融机构数量增加,丰富市场金融工具、产品和服务,提高农民储蓄意愿,提供充足农业资金供应,缓解农村地区资金供需矛盾,促进总投资的增长和储蓄率的提高,带动农村经济增长;②农村金融发展效率提高,集中农村地区的闲散资金运用到农业投资中,促进资金的合理配置,实现收益最大化,增加人们的剩余资金用于存入金融机构,促进储蓄-投资转化率提高,促进金融系统发展,形成更为透明化、信息化的金融市场,增加融资渠道降低交易成本,促进农村经济增长;③农村金融发展结构优化,促进农业资金供需在不同部门金融机构中的合理分配流转,促进金融市场交易方式的优化,降低农民进行金融交易的门槛,提高储蓄率;同时优化金融结构有助于金融体系专业度提升,促进农业储蓄资金转化为投资的效率,资金方获取资金速度提升,促进农业投资活动开展和农村经济增长。

3 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相关模型构建

3.1 指标体系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H省统计年鉴以及1990—2017年《中国理念金融统计年鉴》。根据帕加诺模型进行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分析,以及对二者内涵的辨析,构建出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评价指标体系。具体从农村金融发展的规模、效率以及结构3个层次,采用影响金融市场储蓄率和储蓄-投资转化率的因素分析H省农村经济增长状况。被解释变量选择农村人均GDP指标反映H省的农村经济增长状况,解释变量选择农村存贷款余额占生产总值的比例指标反映农村金融发展规模;选择储蓄-投资转化率指标反映农村金融发展效率;选择乡镇企业贷款与农村贷款的比值指标反映农村金融发展结构,并加入农村资本边际生产率作为控制变量。为了避免异方差问题,所有变量都采用对数形式表示,具体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变量选取数据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表1 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评价指标体系

表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3.2 模型构建

向量自回归(VAR)模型是一种常用的再测量模型,VAR模型由多个隐性时间序列组成,作为向量的表示形式。VAR模型是对每个变量的滞后变量进行回归分析,以便单个变量在向量自回归模型中自动回归,采用滞后值表示所有内生变量的动态关系的模型,即采用关联时间序列模型解释各种经济冲击对经济变量形成的影响。VAR模型的基本表达式如下:

式中,Yt是N×1阶时间序列的列向量,既是VAR模型的变化率,也是所有经济因素的原始序列和滞后期;c是N×1阶常数项的列向量,∏1Yt-1,…,∏kYt-k各项都是N×N阶的参数矩阵;ut是N×1阶的随机误差列向量,ut可与同期相关,但不能与自己的滞后值以及等式右边的变量相关。

在建立VAR模型之前,首先需要检验数据的平稳性,避免数据不平稳导致的伪回归现象。当数据处于不平稳状态时,需采用EG两步法或者Johanson协整检验确定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然后进一步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测量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本研究中采用ADF单位根检验判断数据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形式如下:

式中,c为截距项,φt为时间趋势项。当β=0时,表示时间序列处于不平稳状态,需要进行差分直至平稳;当β<0时,则表示时间序列处于平稳状态。

本研究采用Johanson协整检验描述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这种方式不需要对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进行区分,而且与EG两步法检验相比稳定性更强,协整检验步骤如下。

首先将VAR模型描述为以下形式:

对其进行差分可得:

式中,γ表示协整向量矩阵,∏=αγ是一个n×n矩阵,模型中的协整向量个数与这个矩阵的秩相同,均为r,且0≤r≤n。

了解了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之后,需要对其相互影响关系进行探究,这里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对某一变量的滞后值是否能够引入其他变量方程进行检测,分析变量之间是否互为因果,首先假设2个变量分别为xt和yt:

以此构造出的检验统计量F则为:

式中,RSS0表示不含有xt时的残差平方和,也就是说表 示 含 有xt时 的 残 差 平 方和,则如果统计量F小于临界值,表明xt不是yt的格兰杰原因。

4 实证分析

为了避免回归分析中出现伪回归现象,首先需要对所有时间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采取ADF检验(Augmented dicky-fuller test)方式对本研究中所选取的变量及其一阶差分形式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由表3可知,本研究选取的对数形式的变量在1%显著性水平下均没有通过检验,是不平稳序列。因此为了构建平稳的时间序列,将各变量进行一阶差分后再次进行ADF单位根检验,结果显示,一阶差分后的各变量均通过了1%显著性水平下的平稳性检验,一阶差分后的变量是平稳的,表示为I(1)。

表3 ADF单位根检验结果

然后运用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对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进行检测。由于Pearson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在[0,1]范围内,相关系数绝对值越接近0,代表变量之间的关联度越弱;反之则代表关联度越强。对本研究中选取的变量进行Pearson相关系数检测结果如表4所示,由表4可知,各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取值在0~0.5,因此可以分析变量间的相关性较弱,不存在复杂的多重共线性问题。

表4 各变量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结果

为分析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采用一阶差分后的变量构建线性回归模型如下:

根据模型(9)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只有储蓄-投资转化率指标的一阶差分序列dlnRDL和农村资本边际生产率指标的一阶差分序列dlnMRPC通过了10%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储蓄-投资转化率以及农村资本边际生产率对农村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由表5可知,每增加1个单位的储蓄-投资转化率,农村人均GDP就增加0.256个单位;农村资本边际生产率每提高1个单位,农村人均GDP也会随之增加0.170个单位。根据线性回归结果可知,对农村经济增长影响最为显著的因素是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变量。

表5 线性回归结果

线性回归只能对变量的单方面影响进行描述,不适用于变量的内生性关系研究,无法准确反映各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因此需要采用VAR模型进行分析,首先需要对变量进行协整检验。虽然在之前的平稳性检验中,各变量的对数形式是非平稳的时间序列,但他们之间可能存在协整关系,因此采用Johanson检验法对各变量进行协整检验,结果如表6所示。由表6可知,当显著水平是5%时,协整关系数量为0以及数量≤1的情况都拒绝了原假设,表明至少存在2个协整关系,以此类推,直到接受原假设。检验结果表明,本研究中选取的农村金融发展规模、效率、结构、农村人均GDP以及农村资本边际生产率之间的关系是长期稳定的,因此可以推断,H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的协整关系是长期稳定均衡的。

表6 协整关系检验结果

得到标准化的各变量协整向量系数,如表7所示,将表7中结果转化为协整方程的表示形式如下:

由表7知,农村存贷款余额占生产总值的比例指标每增加1个单位,农村人均GDP就增加1.52个单位;农村储蓄-投资转化率指标每提高1个单位,农村人均GDP就会随之增加0.08个单位;乡镇企业贷款与农村贷款的比值指标每提高1个单位,该地区的农村人均GDP就会随之提高0.72个单位。这种相互影响的变动关系,说明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最为显著的是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因素,农村金融发展结构因素对其影响力度较弱,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因素的影响力度最弱。

表7 标准化协整系数

在得到协整检验结果后,需要进一步对各内生变量之间的影响作用机制进行分析,这里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如表8所示。由表8可知,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农村经济增长是农村金融发展规模、效率和结构的格兰杰原因;而农村金融发展规模、效率以及结构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均不是农村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于是将显著水平进一步放宽,发现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和效率因素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是农村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由此可知,H省的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影响较为微弱,但反过来,农村经济增长则对农村金融发展具有显著影响,说明H省农村地区的金融体系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H省的农村金融发展滞后于农村经济增长水平。

表8 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图可以反映一个变量对另一变量的影响经过,因此本研究在平稳的VAR模型构建基础上,采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H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动态冲击效应,结果如图1所示。由图1可见,H省农村金融发展规模、效率以及结构对农村经济增长的正向冲击基本都表现为首先出现正向反应,其后正向反应下降直至出现负向反应,之后反应开始趋于0,直至稳定。在脉冲反应试验的初始状态,农村资本边际生产率变量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冲击主要表现为负向反应,之后负向反应快速减弱,转为正向,其后逐渐衰减趋0。其中金融发展结构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冲击中负向反应较大,说明金融发展结构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较弱。总体来说,H省的农村金融发展规模、效率、结构以及农村资本边际生产率的冲击都会对农村经济增长带来正向的推动作用,其中农村金融发展结构的正向冲击力最弱,但这种冲击效应最终会趋于0。说明农村金融发展结构仍存在一定问题,H省农村金融机构主要将农村贷款用于城市项目,对乡镇企业的支持程度较低,乡镇企业在农村金融机构中获得的服务体验较差,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致使农村金融发展中的储蓄-投资转化率和储蓄率降低,农村金融发展结构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减弱。

图1 农村经济增长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5 结论

本研究对H省的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引入向量自回归模型对农村金融发展影响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定量分析。结合帕加诺模型分析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内在影响机制,从提高储蓄率和储蓄-资本转化率出发建立H省农村金融发展和农村经济增长的评价指标体系,解释各指标变量对农村人均GDP的影响。经过协整关系检验,证明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其中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大;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H省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领先于农村金融发展水平;通过脉冲响应分析发现,H省的农村金融发展中各变量的冲击都会给农村经济增长带来正向的推动作用,其中农村金融发展结构的正向冲击力最弱,因此需要采取措施重点优化改革农村金融发展结构,推动农村金融发展中的储蓄率以及储蓄-资本转化率的提高,促进农村经济增长。

6 对策建议

结合以上结论,本研究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以期推动H省形成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体系。

1)扩大农村金融发展规模,满足农村资金需求。丰富农村金融产品和工具,建立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积极开发普及农村地区的网络、电话业务,推动金融机构推出便农支付业务,推出更多创新产品以更新农产品的结算方式,开发农产品产销一体化的金融供应链信用产品。发挥农业保险在农业信贷中的作用,扩大农业相关保险政策的覆盖范围,推广基于交通工具、户籍登记等形式的新型抵押担保模式。拓展农村惠普金融服务网络,加快建设新农村金融机构,促进村级国有商业银行的布局网络建设,引进不同形式的资本进入农村地区,增加融资方式,加快信贷信息获取速度。培育发展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民主管理农民供销社,加快农村地区的土地流转和农业规模经营。

2)提高农村金融发展效率。由政府引导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设立自助服务终端,提供便民服务。建立政策性农业融资担保机构中的资金补偿机制,推进“三农”贷款的审批权限下放以及单独考核制度,设立专项农业产业科技投资基金,推动农业科学技术研发,带动农业企业生产效率提高。建立健全农村信用信息系统,加强对农民、金融组织、乡镇企业的实体信息采集,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加大对农村金融服务中失信行为的惩罚力度,推出相关法律条例,改善农村金融借贷信用环境,打击金融债务规避,规范农村借贷行为。

3)优化农村金融发展结构。从农村信用管理体制出发进行优化改革,立足于农民的实际需求,促进农村信用社的便民化建设,改进农村信用社的服务手段和质量,广泛吸收各类经济组织入股,推动城乡信用社整合重组为农村商业银行模式。支持涉农银行机构的深化改革,提高农村金融产品服务的细化分类,提高其在农村基础建设、农业业务等不同金融服务中的针对性。引导农户与地方龙头企业合作,向农民宣传期货知识,通过农产品期货市场带动农村地区农产品资源和金融资金的合理优化配置。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机构相关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优化考核制度,进行差异化人员管理,提高工作人员积极性。

猜你喜欢
农村金融协整变量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抓住不变量解题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也谈分离变量
农村金融要多些“乡土味”
农村金融扶贫 脱贫要“精准”
SL(3,3n)和SU(3,3n)的第一Cartan不变量
分离变量法:常见的通性通法
中国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关系检验
中国资产价格与通货膨胀关系的协整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