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慧河
(广东财经大学 期刊中心,广东 广州 510320)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品质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也增添了不少生活压力。快节奏的生活使人们的压力得不到合理释放,不满的情绪日渐积累,泛娱乐化被暂时充当了“减压阀”,可以带给人们浅层次、瞬间性的即时快感。但是,其副作用就是会导致人们内心孤独或精神空虚,致使人们的理想世俗化,滋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健康思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指出,“群团组织脱离群众,作风漂浮,存在‘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和娱乐化’问题”(1)新华网:《群团组织应扎根群众服务群众》,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7/08/c_1115852992.htm,2015年7月8日。,直接指出了当前社会娱乐化过头的问题。作为新闻传播的把关人——编辑很有必要深入认识泛娱乐化的本质及其产生的原因,以便在工作中有效抵制其盛行,防止其对人与社会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特别是避免其对青少年成长的误导。
所谓“泛娱乐化”是指在信息化条件下娱乐元素在社会生活中过度泛滥,导致人们以娱乐化的心态对待一切,以娱乐作为价值衡量标准所形成的一种社会现象(2)孙志飞:《泛娱乐化思潮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及应对策略》,《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年第11期。。泛娱乐化是当前社会生活中出现的一种新社会现象,它依靠现代传媒和高科技信息传播的手段,将各领域的人物及事件等进行娱乐性的修饰,把能否取乐、吸引大众作为追求的目标,大大降低了文化市场的严肃性。泛娱乐化使原本不包含娱乐元素的事物转向娱乐化的属性,并将娱乐化渗透到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满足着人们的感官欲望。这种低层次感官刺激满足了不少人的心理需求,使泛娱乐化市场不断扩大,驱动着无数人去追求低浅的狂欢,忘却了理性与道德要求。
1985 年尼尔·波兹曼首次提出“娱乐至死”这个概念,指出“在这里,一切公众话语都以日渐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3)[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页。。因此,简单地理解,泛娱乐化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传播的广泛性,包括参与的主体及传播面的广泛性。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互联网等的快速发展,泛娱乐化思潮不断向社会各个领域蔓延,不论是严肃的政治话题还是普通的日常生活都可以以娱乐的方式上演,且参与人数众多,传播速度快,影响面广。二是“娱乐”成为衡量文化价值的根本标准,导致文化的育人价值与传承价值缺失。泛娱乐化追求形式上的华丽或滑稽,罔顾内容的真实和意义,以此迎合人的虚荣心及身体官能的快感,导致人们忽视对内在心灵的审视及人文素养的缺失。三是价值导向偏差。许多大众传媒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无意或故意地进行错误的价值导向,让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价值观念在传播中不断得到宣扬。
网络因其具有时新性、匿名性、去中心化、交互性、迅捷性等特性而成为泛娱乐化盛行的温床。网络泛娱乐化的现象令人担忧,其危害有三:第一,极易导致传统文化倡导的启蒙文化、精英文化、高尚文化被边缘化。网络泛娱乐化所倡导的娱乐观念片面追求感官刺激,满足个人欲望,这使得网民们逐步丧失对高尚精神和理想的追求,而容易沉溺于外在的玩乐刺激,使理性道德让位于生理快感。第二,极易导致急功近利、浮华虚夸的社会风气盛行。目前,越来越多的网民抛弃了我国自古以来的勤奋、吃苦、奋斗等优良传统,企图借助泛娱乐化方式进行网络炒作,通过走捷径赚取金钱或名声,以致于虚夸新闻、虚浮的行径及各种谣言在网络上肆行,夺人眼球,让人在无形中受到污染,使社会总体上缺乏精神底蕴的累积。第三,网络媒介公信力受到挑战。泛娱乐化极易催生低俗化、虚假化与道德标准的模糊,导致社会主流倡导的社会价值遭到严重毁坏。有不少网络媒体为了寻求点击率而炮制引人注意的“头条”,让娱乐性的八卦新闻或爆点信息充斥于网络,在利用网民好奇心达到其商业目的的同时,也摧毁了其在大众心中的公信力。
影响人类行为的主要因素有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环境。其中,生理因素是基础,心理因素是核心,社会因素是根本。个体行为常受到其思想、心理情绪和社会习俗的支配,而法律与制度是人为制定的用以规范人们互动行为的约束条件。因此,探究泛娱乐化产生的深层原因需要从人的内在心理及外部环境两方面去考虑。
其一,理性信仰的缺失。信仰分为理性信仰和非理性信仰。理性信仰根植于有创造性的理智和情感活动,建立在自身富有成果的观察和思考的基础之上,而不管大多数人意见如何。非理性信仰恰恰相反,它常因某个权威或大多数人这样说过就把某些东西当成真理来接受。随着互联网与媒介技术的发展,人们获取的信息大量来自于网络,而网络信息的海量化使得人们的注意力更容易被一些具有强烈个人主义色彩的话题吸引。缺乏理性思考的人容易被网络话题所延伸出的偏见牵引,人云亦云,因而成为他人观点下的舆论“牺牲品”。其二,个体的自我需要还是以物质需要为主。需要是个体心理活动的基础和行为驱动力的源泉,是个体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在人的行为活动、心理过程和个性结构中起着重要作用。马克思曾将人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即“人的依赖关系”“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和“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4页。。在这三个发展阶段中对应着人的不同需要,即自然的生存需要、以物质需要为主的需要和全面多样的需要。现在,普通个体仍主要以物质需要为主,将占有物质财富、追求过度消费作为人生的价值取向,将自身的所有需求都简单异化为对金钱的需求,将金钱的多寡作为衡量个人能力和价值的标准。且并没有因为物质生活需求的基本满足,而自发地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反而沉溺于低层次需求的漩涡(5)何娟:《网络文化“泛娱乐化”对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冲击及其应对》,《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年第4期。,仅满足于对物质生活的渴望。其三,从众心理导致个人独立性的丧失。从众即指个体在社会群体中感受到压力,从而放弃自己的意见和行为,采取与群体内大多数成员相一致的行为(6)华红琴:《社会心理学原理和应用》,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 224 页。。从众心理是大多数个体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特别是在情境不确定的时候,受他人的行为或意见影响最大。个体因素包括性别、年龄、知识经验等也影响着个体的从众心理,如儿童与青少年因知识经验的匮乏往往比成人更从众,更缺乏判断力和独立性。正如丹尼斯·库恩指出,生活在强调“集体合作”文化中的人们可能更容易从众(7)[美]丹尼斯·库恩:《心理学导论——思想与行为的认识之路》,郑钢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775 页。,我国传统文化一向重视集体价值、集体意识的价值取向,所以这种文化导致的中国人从众行为更为常见。
正因为现代人普遍缺乏一种理性信仰,自我需求以物质需要为主,以及受从众心理的支配,不少人特别是青少年缺少正确的价值观引导,追求浅层次的物质享受和精神娱乐,或想走捷径获得关注,达到某种意义上的成功。而泛娱乐化恰恰是将内容与形式过度娱乐化,满足了人们追求精神刺激和娱乐放松的需求,从而得到广泛推捧。如一些为博眼球、博关注、博出位的网红直播,不惜以丑为美、以恶为善,任意模糊是非曲直、真善美丑的边界向公众传达错误的价值观。
正当的娱乐可以带给人们心身愉悦,但是若对政治、法律、教育等领域都以娱乐化的形式加以调侃,没有掌握适当的分寸,则会导致整个社会价值理念的扭曲,对社会的发展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必须对网络泛娱乐化加以规制。但是,由于网络参与主体的广泛性、网络传播速度的快捷性,而相关政策的规定与颁发往往具有一定的滞后性,难以对层出不穷的新乱象新问题做到即时规范与管理。另外,部分网络平台及网络编辑助推了泛娱乐化的盛行。“只有严肃没有娱乐是会被网民抛弃的”几乎成为某些网站和网站编辑的信条。因经济利益的驱动,本应承担网络内容把关人角色的网络编辑恰恰成为泛娱乐化的助推者。一是没有把控好“娱乐化”和泛娱乐化的度,利用娱乐新闻“娱众”,以便获取更多点击率和关注。现在一篇深度好文不如一则娱乐丑闻更有市场效益,所以有些网络编辑轻社会效益重经济效益,在选择内容呈现和板块设置上都不同程度地偏向娱乐化,以娱众为媒介目的,加剧了泛娱乐化现象。二是对网络信息没有很好的把关能力。网络传播主体及信息的海量化,加重了网络编辑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而网络传播的全球性、交互性、超文本链接方式这三个特点也决定了其监管的难度。此外,网络监管缺乏统一标准、职业素质参差不齐导致网络编辑把关不力,使得虚假新闻、恶搞信息横行。三是少数网络平台及网络编辑“自导自演”助力泛娱乐化盛行。为了满足大众心理、增加点击量,少数网络编辑罔顾职业操守和责任感,炒作八卦,制造娱乐点,而网络平台“任之纵之”,不仅削弱了媒介媒体的公信力,而且也助推了泛娱乐化的流行,误导了普通大众的关注力及价值观。
理性是制约欲望的工具,教育和文化承担培养理性的重任,因此,对泛娱乐化现象的有效治理可从教育和文化等方面入手,尤其是要重视青少年的教育。
教育的作用不言而喻,而青少年教育更是重中之重。据2020年4月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从职业方面来看,在我国网民群体中学生最多,占比为26.9%;其次是个体户/自由职业者,占比22.4%;再次是企业/公司的管理人员和一般人员,占比10.9%(8)数据来源于:http://finance.sina.com.cn/wm/2020-04-28/doc-iirczymi8876230.shtml。。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尤其要为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9)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9页。。因此,抵制泛娱乐化,首先要从青少年抓起,通过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培育青少年的正确价值观及理性批判思维,提高青少年的信息素养能力,为青少年搭建健康的文化交流平台,传播网络正能量。
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是人们在信息社会获取信息、利用信息、开发信息的修养与能力,具体包括信息意识与情感、信息伦理道德、信息常识和信息能力四个方面(10)王吉庆:《信息素养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47页。。信息素养这一概念最先是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Paul G.Zurkowski提出的,他认为信息素养可以使人们把信息资源有效地应用到工作中(11)Zurkowski P G. The Information Service Environment Relationships and Priorities. Washington,DC:National Commission on Libraries and Information Science.Related Paper No.5,1974.。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然进入信息时代。如何判断自己需要什么信息且如何去获取信息,以及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于青少年正确利用网络信息至关重要。早在1998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和教育传播协会就制定了学生学习的九大信息素养标准,其中前三条指出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要能够有效地和高效地获取信息;能够熟练地和批判地评价信息;能够精确地、创造性地使用信息(12)李慧英:《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当代教育论坛》,2011年第1期。。现在我国初高中学校也开设了相关的信息素养方面的课程,但其育人的作用未被重视,一般是作为副科、处于非常次要的地位。只有培养青少年的信息素养能力,才能培养其理性精神,提高其分辨能力和批判能力,充实其精神世界,才不致于盲目跟随、服从。特别是对于信息化社会新思想、新技术的前沿群体——大学生来说,信息素养的提高尤为重要。因大学生掌握了不少知识和技术,对世界的认识有自己懵懂的观点,但其身体、心理尚处于发展阶段、世界观和价值观尚处于形塑期,其辨别是非的能力有待提高,若不能正确地筛选信息,极容易被虚假的信息蒙骗,被错误的价值取向误导。如现在社会上流行 “做得好不如嫁得好”“宁愿坐在宝马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等观点,崇尚享乐主义,以致于发生少数女生被假富二代欺骗的事件。这些现象也说明随着社会及人际交往的复杂化,当下大学生们价值取向多元化,亟需正确引导。因此,治理网络泛娱乐化,要重视青少年群体的教育,关心其心身健康,防止其因过度注重视觉、听觉的体验,醉心于娱乐化层面的享受,仅注重眼前短期的收益而抛弃了一些传统美德,忽视了对真善美的追求。
尼尔·波兹曼指出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是文化成为一场滑稽(13)[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62页。。而泛娱乐化正是一种让文化成为滑稽的形式。其种种网络乱象助长了人们不思进取、娱乐至上、好逸恶劳的气焰,导致传统文化中的勤劳、坚韧、毅力等珍贵意志品质被弱化,甚至出现传统文化被恶意解构的现象。因此,我们要警惕泛娱乐化盛行的负面影响,建设一种健康的社会文化氛围,以满足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需求。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是我们中国人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家园,是走向强国的丰富资源,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水”。“传统文化一方面需要和现代社会协调融合,另一方面要对现代社会价值观进行纠正、引导”,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指出,“随着现代化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道德秩序等问题日益突出,在广大人民群众心里,传统文化可以提供生活规范、稳定社会人心”(14)刘江伟:《守文化之重 创时代之新—代表委员热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光明日报》,2020年5月26日第1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关注社会需要、回应时代要求,真正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以化人、资政育人的作用。
泛娱乐化导致人们丧失对幸福、尊严、真理的追求,急功近利、浮华虚夸,使整个社会充斥着享乐主义、功利主义、自由主义的气息,亟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正如习近平指出,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市场经济大潮面前自尊自重、自珍自爱,讲品味、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15)习近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9年第5期。。“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要适应形势发展,抓好网络文艺创作生产,加强正面引导力度。……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成为我们生而为中国人的独特精神支柱,成为百姓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16)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话》,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0/14/c_1116825558.htm,2015年10月14日。因此,抵制泛娱乐化,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增强人们向往和实现美好生活的精神动力。
网络空间并非法外之地,塑造健康的网络环境,相关法律法规不能缺位。首先,为了应对泛娱乐化及网络暴力等不良现象,政府及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2014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指出,要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17)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14年版,第198页。;2015 年新修订的《刑法》对传播谣言量刑;2017 年国家网信办颁布《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对各类互联网群组中的传谣行为进行整治;201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以应对网络空间中出现的安全威胁;2018 年 5 月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规范诉讼制度,遏制和制裁网络恶搞英雄人物等行为。不过,法律法规的制定及贯彻执行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要加强普法力度,多途径让人知法懂法不犯法。当出现新问题新现象时,相关部门要尽早做出判断和应对措施,对于泛娱乐化这类负面的低级趣味的现象要加以抵制,还网络一个清朗、积极向上的空间。
其次,要加强主流媒体的建设,充分发挥其舆论引领作用。2019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人民日报社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举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就是要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随着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主流媒体要主动负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职责使命,以评论为抓手,积极引领主流舆论和社会思潮。此外,国家新闻主管部门要加强对网络平台及网络传播内容的监管力度,对网络编辑要定期实施培训与考核,提升网络编辑的职业素养,发挥好网络平台与网络编辑的把关作用。正如政治学家伯纳德·科恩在其《报纸与外交政策》中指出,媒介也许不能成功地告诉读者该如何思考,但是却能告诉读者该思考些什么(18)阴雅琳:《浅议新闻编辑的把关作用》,《山东视听》,2006年第4期。。由此可见,让受众去接受严肃新闻还是低俗新闻主要还是取决于编辑的导向,因此,编辑应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弘扬正能量,自觉抵制泛娱乐化现象的盛行。
泛娱乐化虽然发轫于网络空间,但作用于现实社会,与个人的发展与社会的稳定联系紧密。马斯洛认为,一个国家多数人的需要层次结构是同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文化和人民受教育的程度直接相关的(19)[美]马斯洛:《人类动机的理论》,许金声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2页。。因此,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使个体具有理性信仰,从自我需要物质化转向追求更高层次需求,特别要重视青少年群体的教育,重视其信息素养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为社会营造积极向上、健康良好的文化氛围,才能有效治理泛娱乐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