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祖贻:修炼一颗坚韧的心

2021-11-29 08:03刘文生
中国医院院长 2021年19期
关键词:附院西安交大心内科

文/本刊记者 刘文生

2021年9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分档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创建的通知》,在首批“辅导类”创建单位名单中,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西安交大一附院”)顺利入围。这是国家层面对医院综合实力莫大的认可与支持。

对医院综合实力最直观和核心的反映是学科。目前西安交大一附院已建立了一批全国领先和有影响力的学科,心血管病、神经疾病、传染病等6个专业牵头申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就是最好的证明。

窥一斑而知全豹。《中国医院院长》专访西安交大一附院心血管病医院院长、心血管学科领航者袁祖贻,从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心血管学科出发,探寻医院学科建设的“密码”。

重塑辉煌

西安交大一附院心血管内科成立于1956年,至今已走过65个年头,经过几代人孜孜不倦的付出和探索,心内专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目前已成为西北地区规模最大、实力最雄厚的心血管学科。心血管内科近20年的发展历程中,袁祖贻是亲历者、见证者和主要参与者。他留给记者的是儒雅、谦逊的知识分子形象,但湖南人骨子里的刚烈、倔强,却充分融入到他数十年如一日的辛勤探索中。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从成为一名好医生,到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和医院管理者,袁祖贻直言,自己从未停止过修炼。从医学院读书起,他就天天泡在医院,除了吃饭睡觉都在科室。这种修炼是为了他自己,为了学科,更是为了患者。

2005年,他被任命为心内科主任。彼时,心内科发展正处于瓶颈期——科室处在一幢2层“危楼”中,物理环境极差,硬件跟不上;加之合校(2000年,西安医科大学与西安交通大学、陕西财经学院三校合并,更名为“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后,各方磨合对学科发展造成影响。袁祖贻清楚地记得,人最少的时候,整个心内科只住了23名患者。更让他揪心的是,兄弟医院正在突飞猛进,2005年,省内某家兄弟医院PCI手术量达到1380例,而他所在的心内科该年只完成了128例。10多年后,这组数据仍像一个醒目的伤疤,让他如鲠在喉。时刻刺痛他、提醒他,不要放缓前行的脚步。他立志重塑心内科的荣耀与辉煌,他要打造一支王者之师。

袁祖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心血管病学博士,日本京都大学博士后。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现任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病医院院长。先后承担国家“973”项目、国科金重点与杰青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等,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

2005年,他便提出“病区有特色、个人有专长”理念,病区分不同亚专业,医生晋升副高以后,明确专业方向,朝着既定的领域,深入钻研。与此同时,他打破科室内的技术封锁,营造年轻人积极学习、不断进取的氛围。年轻人只要肯吃苦,愿意干事,他会千方百计为他们搭建平台,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他知道,学科复兴和长远发展,需要一代代人的接续奋斗。他把这个过程称为不断修炼的过程、培养名医和专家的过程。

修炼团队,何尝不是修炼学科?那时,手术室不够,他提出人休机器不休策略,医生护士24小时轮班上阵。有人问他,图什么?他说,不图什么,身为医者,理应如此。在前面几代人的努力下,科室积淀了“学科发展第一位,不计个人得失”的文化,同事之间没有矛盾,朴素做人,朴素做事。

他担任心内科主任后进一步提出“科室是我家,我爱我家”的文化理念,每个人胸中都燃烧着一团干事创业的烈火。有了一个优秀的团队,学科有了再次腾飞的基础。2007年,心内科搬入新住院大楼后,迎来跨越式发展的新契机。科室扩展为4个病区及1个CCU,并在冠心病及介入治疗、心力衰竭、高血压、起搏电生理、心律失常及房颤、先心病及周围血管疾病6个专业上形成优势。学科快速发展,反映在重要的指标——PCI手术量上。2005年,袁祖贻执掌心内科后,PCI手术量就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至2011年接受原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评审时,年PCI手术量已位居全国综合医院前8位。心脏电生理亚专科发展态势良好,通过规范化治疗,培养合格消融术者,建立多学科救治团队,及时处理房颤并发症,降低患者死亡率,是心脏电生理走向领先的必经之路。

不断精进

2008年底,袁祖贻任西安交大一附院副院长,他要把更多精力放在医院管理层面。彼时,虽未明确提出国际化发展目标,但在具体实践中,袁祖贻已经带领学科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此后的发展中,袁祖贻一步步将心血管学科建设成为国内特色鲜明、人才梯队合理、技术力量雄厚、诊疗水平高超的学科,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他意识到,心血管学科不但要国内领先,还要向国际看齐,打造与国际水平竞争的一流的心血管学科。

袁祖贻向来注重人才引育,大力鼓励年轻人出国学习,培养研究型人才。近年来,在人才战略支撑下,高血压、心肌病、心力衰竭、介入心脏病学及临床心脏电生理等技术研究在全国的领先水平进一步巩固。同时,外周血管、大血管、结构性心脏病、先心封堵等专业领域,亦在最近10年迅速崛起,成为新的强势领域。学科相关研究得到国内外同行认可,越来越多的相关指南和专家共识由西安交大一附院专家牵头或参与。

在袁祖贻看来,高质量的学科不仅要解决临床疑难复杂问题,还要承担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任。多年砥砺前行,心血管学科已形成以老中青相结合、留学回国人员和博士为骨干的高素质临床和科研人才梯队。近3年来,承担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50余项,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病机制、预警及预后判定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

2019年初,医院与华盛顿D.C医疗之星心血管病医院/克利夫兰医学中心心脏和血管研究所成立“中美心血管协作医院”,推进心血管疾病诊疗技术迈向国际化,为该领域的科学研究拓展更宽、更高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

医教研同频共振,心血管科也在谋求更大的发展。2012年,医院成立心血管病医院,开启更为紧密的中心化发展模式。“十四五”期间,医院将统筹规划空间布局,充分调动各方力量,通过建立院级治理体系和构架,适当下放人、财、物的管理权限等实际举措,凝练学科发展方向、解决好学科利益交叉问题,进一步促进心血管病医院发展。届时,心血管学科将成为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标杆。

学科不断精进,袁祖贻也仍在修炼一颗坚韧的心。为自己、为学科、为患者,修炼永无止境。

领航者说

学科复兴和长远发展,需要一代代人的接续奋斗。这是不断修炼的过程、培养名医和专家的过程。修炼团队,何尝不是修炼学科?

科室是我家,我爱我家。

高质量的学科不仅要解决临床疑难复杂问题,还要承担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任。

猜你喜欢
附院西安交大心内科
专家集体跳槽
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西安交大在国家双创示范基地评估中排名全国第二
分析情景教学法与案例分析法联合应用于心内科护理教学价值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两元保险”背后的民本思维——西安交大教授王立剑:风险管理再添一筹
西安交大获11项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实现“0”的突破
高校为1300余名湖北学子寄加餐券
浅谈心内科护理存在的风险和应对策略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