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研究

2021-11-29 23:59萃,郭
关键词:思政特色时代

王 萃,郭 芸

(山西大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代表的的中国共产党人,从新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高校思政教育承担着落实立德树人、传播好主流意识形态的根本任务,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创新高校思政教育的载体和路径,不断提升育人水平。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含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为新时代的中国发展指明目标任务。党的十九大工作会议指出,新时期背景下,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是全面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还要最大程度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当然,这也是目前全体中国人民所要追求的目标和梦想。同时还指出关于建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社会的要求,以及构建完善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体系,加强各项制度的完善和建设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实现奠定基础,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良性发展。第二,为中国社会发展提供价值导向。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为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我们党作出了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上,分两步走的战略安排,经过15年的奋斗,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经过15年,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强调要加强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建设力度,采用将自然社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的方式,注重社会主义发展的平衡问题,以及人民群众之间的平衡问题,这样才能促进社会以及个人的全面发展,有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第三,提出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总体方略。明确提出五位一体、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全面将总体规划和总体发展的目标落实到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阶段,要将总体战略布局和规划作为重要组成部分,这样才能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有效构建成一体两翼的关系。另外,在全面发展的过程中,还要求社会主义道路发展,必须坚持统筹兼顾、总体布局的原则,有效地解决社会发展问题,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发展总体方针和战略实现。[1]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现状

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为充分发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导和指导价值,必须将思政教育与之有机融合,但目前这种融合有一些不容乐观的表现。

(一)教育者把握理论深度不够 思政教育者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解、把握的程度是其和思政教育有机融合的前提和基础。目前,思政教育者大都能从较高的政治站位、意识形态层面认同并具备相关基础理论知识,但在具体落实上存在系统掌握理论的自觉不够、把握不深刻的问题。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大部分承担着比较繁杂的科研、教学、服务、管理等日常工作,缺少时间和精力主动、自觉地深入挖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背后的文化意识、思想意识、形态意识和价值所在,也就无法实现其和思政教育深入无缝地有机融合,使很多学生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了解过于表面化,从而制约其在思政教育中的引领和落实程度。[2]

(二)融入平台有限 目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平台建设不足,最主要的渠道就是教师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向学生传递思政教育内容,主要局限于理论讲授,缺乏实践引导和认同,进而导致学生对相关知识存在片面化、零散化的理解,缺乏深入的认同。[3]此外,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不能忽视隐性教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目前借助隐性教育的功能渗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其和思政教育有机融合还做的不到位。另外,大学生是网络生力军,思政教育必须占领网络新高地,利用网络平台实现二者的良性融合。

(三)融入方式单一 高校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缺乏多样化的教育教学方式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系统、有效的传播,进而阻碍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发展,难以实现学生对其深度的理解、把握和认同,也就使思政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另外,虽然教育部门、各大高校也通过举办一些课程思政比赛、交流等活动促进课程思政的发展,希望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实现全面育人的目的,但现实是很多教育工作者对课程思政理念、内涵、做法理解不到位,存在表面讲解、机械融合、牵强应对的现状。[4]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高校思政教育有机融合的价值

(一)新时代的现实需求 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思政教育之间的有机融合,能切实实现对思政教育有效引领的需求,将创新型人才培育工作落实到位。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主要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关内容,对学生展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政治理论素养的培育,实现对思政教育的有效引领,让学生更好地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价值观的正确认知。加强两者之间的结合,也能充分构建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高校思政育人工作体系和平台,合理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和意识形态,融入到思政教育内容中,全方位地向学生传递马克思主义原理和精神,让高校成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场所,实现对学生创新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培育。

(二)增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思政课主要是对党的思想路线和方针政策进行宣传,提升大学生对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同感。为防止思政教育脱离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还需要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思政教育之间的紧密联系,充分挖掘其背后的理论知识和实践价值,满足思政教育现实需要。另外,在传统思政教育工作中,没有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相关精神和理念,学生被动地接受和了解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缺乏对社会主义发展前沿的正确理解和认知,进而降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效性和权威性。面对这种情况,需要通过将两者有机融合的方式,满足思政教育现实需求,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将思政育人的工作理念和要求落实到位。

(三)强化意识形态的传播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当代大学生不仅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挑战,机遇是能够通过新课程改革的相关工作,实现自主学习、多元学习。挑战是学生在多元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受到错误意识形态的冲击,容易产生不良的社会思潮。在思政教育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结合的过程中,可以强化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要将其有机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让学生在无形中认清现实,增强学生对国际国内大环境的正确认知。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清当代社会发展的种种矛盾,才能更好地理性思考和分析当前世情国情党情,实现自我价值。

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高校思政教育有机融合的路径

(一)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思政教育的总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包含党的思想领导、党性教育、政治理论知识学习的有关内容,需要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思政的原则,全面优化传统思政教育工作模式和理念。在思想统领思政的过程中,需要提升教师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正确认知和理解,加强对教师党性教育、专业教育的建设力度。同时在思政教师日常的政治学习活动中,也可以采用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方式,加强对教师的全面培养,这样也能更好地发挥教师的育人作用。在加强一流人才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开展相应的思政教育工作,将立德树人作为思政教育的中心环节,培育学生正确的思想意识和形态意识,实现教书育人、实践育人,不断培养出更多可靠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二)夯实教育工作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素养 思政教育工作者的理论水平、综合素质直接影响思政教育的效果,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好思政教育工作者就是当务之急。首先,思政教育工作者要把认真学习、深刻领悟、系统专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当前工作的主要任务,对其追根溯源,从产生的时代背景、形成过程出发,深刻领悟理论内涵和时代价值,特别要关注有关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从而自觉、主动地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次,高校需要给思政教育工作者以及课程思政的实践者提供更多培训、交流学习、提升能力的机会,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进一步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再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有创新意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本来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伟大飞跃,思政教育工作者也应该根据时代需求创新教学、科研、管理工作的方式方法,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思政教育工作,实现思政教育的育人目的。[5]

(三)创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融入思政教育平台 首先,高校可以结合习近平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关要求和内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可以构建大学生理论课与实践课为一体的思政课教育平台,修订内容,并且通过专题化的教学模式,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思政理论课、实践课紧密结合,加强课程内容的有效对接。也可以采用设置典型性案例和铺垫学术资源的方式,加强思政教育工作的研究创新,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获提升得感。还可以采用构建公共基础课、文化课的方式,为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新的教育元素,达到思政教育专业课、必修课、基础课之间的同向同行,充分发挥协同效应和作用,实现对学生能力的引导和培养。另外高校还可以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课、选修课,让学生得到思政教育内容的专题化补充和完善,丰富学生学习的知识面和素养。其次,还要注重发挥隐性教育的功能,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环境的优化,如以通过条幅的形式张贴在校园的各个角落,实现对学生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润养;还可以通过校园文化艺术节、第二课堂等活动有机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最后,通过网络平台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体系,是解决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与有效性不足的科学路径。[6]网络思政教育为大学生思政学习提供了多元化的信息交流平台,实现了思政教育多种形式的有效对接,丰富了大学生获取思政知识渠道。网络思政教育还依托大数据平台实现对教育风险的有效把控,强化对教育知识的精炼化提取,基于多种不同教育方法一体化融合,加强思政教育教学能力,弥补传统思政教育教学的缺失。

(四)优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融入思政教育 系统优化思政教育的工作方式,实现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效渗透。首先,高校可以从正规化、组织化、制度化的角度出发,全面提升思政教育工作质量,突出当代思政教育的时代特性。在高校正规化思政教育发展中,可以采用聘请榜样人物讲课的方式,有效地渗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其次,可以通过成立兴趣小组的方式,全面研究和分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努力将思政教育与其有机结合。同时,可以提出和制定相关制度,全面强化思政教育的黏合性和吸引力。此外,要构建完善的思政教育育人体系,并且通过优化课堂教学秩序的方式,推动思政教育工作全面发展。高校要通过培训、外出交流活动等方式,促进各学科教育工作者对课程思政理念、内涵、做法深入理解和把握,树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课程思政建设的理念,实实在在地践行课程思政,同时教师可以采用案例分析教学法、小组互动教学法、知识分析探究法,结合学生思想和认知特点,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培养,这样也能让学生了解更多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关的知识和内容。在日常的思政教育中,还要加强考核管理,可以通过理论问答、个性化考核、平时表现、实践展示等方式,检验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把握、认同情况,进一步提升学生理论素养和道德品质,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高校思政教育中,不仅包含思政理论课的相关知识和内容,还包含很多与思政实践课教学有关的知识和内容,为更好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应用目标,还需要采用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的方式,实现两者教育工作的有效发展,让学生全面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和价值。同时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还要全面优化思政教育的工作方式,坚持思想统领思政的教育原则,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到思政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培养,让学生能够提升学习能力和水平,从多方面领会习近平重要的讲话内容和精神。

猜你喜欢
思政特色时代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特色种植促增收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