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张春校
互联网时代,网络热点层出不穷,舆情危机一触即发。例如前段时间,成都49中学学生坠亡等事件,引发了网友们的持续关注,使一度趋于平稳良好的网络舆情,一下子又迎来了网情危机高峰,成为人们关注热议的焦点。这再次说明了网情危机无处不在,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的弦始终不能松,也勾起了笔者对网络舆情危机的再思考。
笔者从事地方互联网宣传管理工作整整15年。15年中,笔者经历了众多互联网舆情危机处置,其中包括温州“安置门”事件、“钱云会案”、7·23动车事故、企业家跑路跳楼等国内外高度关注的突发舆情,对互联网舆情的产生、传播、发酵以及处置,有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和规律性认识。自1994年互联网进入中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对网络的监管力度大大提升,网络的整体生态明显好转,网络清朗指数直线上升,网络扰民、扰政事件大大下降,网民趋于理性成熟,这也让一些不怀好意的势力渐渐失去了阵地。各地各级对网络的认识,对网络舆情的突发处置应对能力和水平也都有了极大的提高和改进。尤其是各级发言人制度的建立健全,对网络违法犯罪的有力打击,都取得了明显成效,令人欣喜和鼓舞。
同时,也不难发现,15年来,互联网引发舆情危机,有几个方面依然没有改变。如传播途径方面,具备互联网的互动功能的论坛、微博、微信等都易引发舆情酵原因;又如,引发舆情危机的根本方面,依然是社会事件,主要是突发事件,尤其是涉及生命、孩子、征地拆迁、警察执法、城市公共管理、官员腐败等,其共同点是群众关切、容易激发网民情感的人和事。值得欣慰的是,近年来,随着中央对腐败惩治的力度加大,以及公共管理日趋科学化、人性化,群访群闹事件明显下降,网络反腐、网络抗暴的案例明显减少。但涉及生命、孩子等领域,网民关注的热度始终不减。综合近期出现的几起网络舆情危机,涉及领域和15年前一样,仍然是上述范围。
那么,15年过去了,为什么这些问题会依然存在,并在一定气候条件下被“引爆”,而且有的还发生在互联网发达地区和现代社会管理比较好的地区?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警觉。
互联网的建设管理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除了其碎片化、传播快、容量大等因素以外,笔者认为,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原因。
首先,自互联网产生至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企图颠覆渗透捣乱中国的野心一直没有改变,也始终不会改变。比如涉彊、涉藏、人权、民主等问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互联网媒体,就一直在“抹黑”中国,造谣中伤中国。
其次,互联网的互动性,是它的重要功能之一,而且随着手机移动的快速普及运用,互动方式的多样性、互动内容的隐蔽性、互动渠道的丰富性,互动技术防范的滞后性,这些现实情况加大了对互联网管理的难度。
第三,借互动性引爆的危机源依然如初。尽管这些年来,互联网舆情危机的引爆点在由低到高上升,网民对网络事件的甄别能力和水平有了大幅提高,“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深入人心,但仍有一些网民容易被别有用心的组织煽动利用,这就使得有害信息特别容易迅速传播发酵,造成极大负面影响。
第四,网络背后,总有一些滋事者。他们常年伺机而动,或出于政治目的,或出于经济目的,或出于其他目的。只要线上线下一旦有事,他们总会迅速跳出来,发表所谓的见解、评论、解读,对公众进行误导,扩大破坏力。
第五,网络舆情应对能力仍待提升。追溯15年来的网络舆情危机事件,总的来说,是在大幅减少,低级错误率普遍下降,造成的危害也明显减少。如温州的“7431”网络舆情危机处理法,得到了中央网信办的充分肯定。但从近期几例网络舆情危机来看,事件原发的性质、过程,本源上并没有什么特别性,属常见的普通案例。但由于涉嫌情节发布的“隐瞒”“滞后”,最终造成网民心里的“不可思议”,再次引爆公众的良知。如学生坠亡事件近几年已不是新鲜事,学校装监控也是十分普遍现象,可成都49中学生坠亡事件再次引发舆情危机,笔者认为实属不该。依笔者之见,如果第一时间查明监控,而且请家长代表一并参与,媒体及时公布真相,最终结果肯定不会如此。
网络舆情危机的发生和应对,一直在路上。只要我们思想上真正重视起来,态度上更加端正起来,网络舆情危机应对一定会更加有效有力。
一是筑牢政治“红线”。互联网阵地的斗争,是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西方国家企图通过互联网颠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破坏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野心不会改变。对此,我们必须警钟长鸣,不断增强政治自觉,坚决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关于加强互联网建设管理的各种指示要求,认真做好各方面工作,筑牢网络安全这根政治“红线”。
二是拉高道德“高线”。这有两个层面,一是政府层面,要真正树立“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理念,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卸下官架子,少讲官话套话,更不要瞒骗民众。二是网民层面,要相信党和政府,多一些理性,正确地配合政府处理突发事件,而不是一味地埋怨吐槽、围攻谩骂,甚至被人利用走向极端,造成重大损失。
三是坚守法律“底线”。近几年来,我们国家大力加强互联网法治建设,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有关互联网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我们要通过加强这方面的普法教育,增强网民的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的执行效力,对那些在互联网上造谣、煽动、发表反动言论的,坚决依法予以打击。
四是加强研究“前线”。网络舆情从产生、发酵到化解,是有一定规律性的,而且每一个阶段也有一定的明显特征。比如传统主流媒体的介入、互联网大咖的参与、专业学术权威人士的关注,都是舆情发酵传播的明显特征。作为事发主体,必须具备这些“前线”意识,做好这方面的“前线”功课,重点在突发舆情化解手段、渠道、途径、方法等方面做好预见性的紧急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