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朱丽珍
“人是万物的镜像。徜徉过高山大海,最终还要到人山人海里寻找答案。”
作为钱江晚报的移动资讯客户端,小时新闻试图讲好“有趣有用有温度”的人物故事。改版后,推出人物通讯类栏目——《小时人物》。一大批有细节、有故事、有深度的原创人物通讯稿件,不仅为客户端吸引了追求内容质量的用户,更成为传统纸媒应对压力,走出重围的拳头产品。
怎么做好人物报道?简单总结其实就是一句话:讲好“人”的故事。
本文将通过三篇不同线索来源、不同写作方式的人物报道,浅析如何寻找故事、找准角度,讲好人以及背后的故事。
主角1:网红小芳
关键词:50岁,75万粉丝,943万点赞
人是万物的尺度,一篇人物报道想要打动人心,首先表现在人物的选择上。不仅要关注典型人物,还要通过人物报道,挖掘人物报道背后的深意,能够引起当下读者的共鸣与思考,在观点碰撞中擦出火花。
在《小时人物》的选题中,有41岁在杭做社工的武大博士后、在古桥边摆摊修鞋48年的老婆婆、关掉公司开滴滴豪车的老板、5年跑出216朵“玫瑰”的小姐姐……每个人物背后,都是以小见大,刻录了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抉择和命运,书写了有温度的真善美的价值追求。
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同样也改变了人们认知世界的方式。每天诞生流量新网红,哪些可以成为报道对象?
“贪玩的小芳”是抖音一位原创博主,她的表演很简单,一个做饭大妈,拿起厨房里的高压锅、锅盖、漏勺……打起碟、敲起鼓,再配上富有节奏感的音乐,爆款视频就此诞生。
“贪玩的小芳”,本名桂世芳,50岁,来自安徽。她是一个草根,也是一个以家庭为重心的传统农村妇女,或许连她自己都想不到,有一天会成为一个拥有百万粉丝的网红。
人物样本应是大时代的小切口
人物报道在选择采访对象过程中,时代背景是重要的考虑因素,这意味着,不仅仅是大人物值得被报道,有时代意义或者带有时代印记的小人物,同样有报道价值。
桂世芳在浙江金华打工,离小时新闻的读者很“近”;更重要的是,她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她的作品诞生于网络,爆火在抖音,在一些短视频平台上,有很多像她一样看似“土味”,却收获了巨大流量和关注的视频博主,他们是新时代的新产物。
在采访前,要初步考虑文章从何角度切入。
桂世芳的稿件,剖析她为什么会在抖音爆红,通过近距离采访,还原她在抖音之外的真实生活,是文章最初的构想。稿件着重描写了她每天的日常,负责儿子一家的生活起居,是一个典型的家庭妇女形象;同时,也介绍她创作视频的环境,在儿子工厂宿舍面积不过2平米的厨房里,摆下灶台和锅碗瓢盆之后,人走进去已经略显拥挤,而这里却成为了她的大舞台。
大量细节的记录和描写,不仅展现了一个接地气的桂世芳,也满足了读者对网红日常生活的好奇。
一篇好的文章应有一条主线,文章可围绕这条主线,对人物的几个侧面进行片段式描写。
聚焦事件之外的人物微光
在人物通讯中,精神和灵魂,也是贯穿整篇文章的核心脉络。
桂世芳为什么会红?这是文章所要解答的第一个问题。
桂世芳的第一次爆火,是因为2020年6月发布的一条踩快节奏跳舞的视频,一下子收获了3万粉丝。而第一条高压锅打碟的视频,发布在2020年7月;最后点赞数暴涨的视频,拍摄于2020年8月,用三个水桶底、一个锅盖、一个灯罩,就地取材,用透明胶组装起架子鼓,有节奏地打击,得到144.9万点赞。
稿件有了扎实的数据支撑,还原了桂世芳走红的过程。
在和桂世芳交流过程中,可以发现,她虽是一个农村妇女,却个性鲜明。
她好学,只要自己喜欢、想学,一定想方设法摸索,直到学会;她乐观,第一年和丈夫外出打工,没赚到一分钱,第二年就调整策略,赚到了第一桶金。
桂世芳身上,有着像野草一样旺盛的生命力,这种乐观向上、生生不息的草根力量,才是贯穿这篇文章的灵魂。
写作时,要注意呈现的方式方法。
人物报道尤其要注重直接引语的引用,能够丰富叙述模式,表现人物内心的情感,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让文章的语言更加生动和具有吸引力。
“有人说我像伍佰,我不知道是谁。找来他的歌来听,不喜欢。”
“伍佰是谁?还有人说我这模仿像250,我怀疑伍佰是不是骂人的话。”
在对桂世芳的报道中,大量引用了桂世芳的原话,体现她淳朴、直爽和乐观的性格。
主角2:遗体捐献者儿子
关键词:签字那一刻,终于理解了他
2020年11月25日,有一位遗体劝捐员给钱江晚报打来热线电话:一位绍兴的体育老师因病去世,决定捐献遗体。
捐献遗体的报道并不少,如何报道才能够显得有新意?
好的新闻报道,要靠好的作风文风来完成,靠好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得来,有思想、有温度,以达“润物细无声”之效。
所以说,记者的笔力、脚力、眼力和脑力是一个有机整体,如何做到?最基本的要求——去现场。
接到热线电话后,记者立即驱车赶往杭州市殡仪馆,追悼会还在继续,这位老师的同事、友人陆续到来。
报道遗体捐献,就像是为死者完成一篇讣告文章,切入口在哪?如何还原生平?都在小小的告别室完成,而这里,就是这次采访的最一线。
用眼力和脚力搜集素材
面对亲人离世,很少有人能对着记者侃侃而谈,再加上采访对象本身性格比较内向,很多因素都注定这次采访会不顺利。泛泛而谈,很难问出核心内容。
此时,眼力至关重要。现场观察,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成为文章的素材。比如,来悼念的人当中,有些是一群人一起过来的,他们是王老师的同事、学生家长,一对多的群访,能从每个人身上搜集到一些王老师的片段,这些片段就像拼图一样,拼凑出一个较为立体的形象。
在告别室,接待之余,家人会有休息独处的时间,此时,也是记者搜集到前期线索后,进行深聊的机会。
有了前期从祭奠者身上了解到的信息为由头,就可以成为打开话匣子的引子。
“听说你爸妈每周末都要出去旅行?”这样有目标的提问,可以帮助家属回忆更多细节,也就引出,因王老师是模范丈夫,夫妻感情好,所以当他提出遗体捐献时,妻子激烈反对。
从最初反对,到最终同意,这中间的心路历程,也能展现遗体捐献者以及家属,做出这样决定的不易与伟大。
靠脑力、笔力寻找独特视角
好老师、好丈夫、遗体捐献者……采访时,脑海中浮现出来的各种关键词,也暴露出一个问题,这样的稿件,依靠笔力,可以写得好看,但缺少一个抓住读者眼球或者戳中读者内心的关键点。
怎么办?再次尝试用脑力修补。
“我爸爸的事,没有爆点,你想要知道什么?”王老师的儿子,是记者的同龄人,采访中他很坦诚,他想报道自己的父亲,但他明白,父亲只能算得上是一个“比较优秀”的普通人。
大多数读者,都是普通人。在普通人身上发生什么事,能触发读者的共鸣呢?在采访中,这是记者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跳开王老师遗体捐献的局限,继续深聊,谈到了王老师儿子就业时遇到的问题。他不经意说出了一个细节:“爸爸很喜欢帮助别人,却从来没有帮过我,当年我找工作,都是我自己解决的。”
为什么不帮助儿子?那一刻,从业12年的职业敏感性告诉记者,稿子已经进入到更深一层:父与子。
父与子,是一个能有冲突的话题,也是一个可以深耕的情感关键词。在这次的报道中,包括父亲做出遗体捐献的决定,儿子内心如何转变?父亲平日对待自己的严苛,他是否有过抱怨?在父亲离世后,儿子一夜间承认,是否能体谅父亲当初的决定?
“签字那一刻,终于理解了他。”这个发生在普通人身上的故事,跳开了遗体捐献的框框,也创下了客户端55万阅读量。
主角3:杨梅大王
关键词:浙大学子,顶着骂回乡当农民的大学生
得知有关倪晓军的线索,是因为一则普通的活动报道。
2020年6月16日,一场关于杨梅之“王”的争霸赛——2020浙江农业之最杨梅擂台赛在青田开赛,来自宁波、温州、湖州、绍兴、金华、衢州、台州、丽水等地的18支参赛队伍为家乡的杨梅吆喝代言。现场,18号选手摘得冠军,而就在四年前的2016年,同样是在浙江农业之最杨梅擂台赛上,他还是当年的“双料冠军”。此人就是倪晓军,来自兰溪市马涧新农夫果蔬专业合作社,是一名杨梅种植户。
在浙江杨梅种植领域,称这位连连夺冠的18号选手一声“杨梅大王”,恐不为过。能在全省比赛中脱颖而出,已属不易,本身就有经验可供挖掘,而他在会场上说的一句话,一下子就触动了新闻人的那根弦——“我是浙江大学毕业的,北大有个卖猪肉的,我的目标是做专业的浙大种杨梅的大学生。”
浙大学子,回家当农民种杨梅,而且还成为了全省的农业冠军。元素的冲突,往往意味着,背后有可读的故事。
联系、对接、采访……时间就定在两天后。
6月中下旬,是江浙一带的梅雨天,也是杨梅采摘高峰期,采访地点,就安排在兰溪市国际杨梅研究中心。
寻找关键节点,构建文章结构
和想象中杨梅树上挂满果实,农民忙着采摘的丰收景象不同,倪晓军带我们走访的几处杨梅山,都罩着塑料大棚。里面的杨梅树,已经一果不挂,他解释,大棚杨梅的采摘季已经过了。
这是采访感受到的第一个冲突——来自大棚杨梅和普通杨梅的区别。
其中的区别,包括种植方式不同,一个有大棚覆盖,一个则为露天;采摘时间也不同,大棚杨梅往往要比普通杨梅早熟半个月;而十多天的时间差,也导致大棚杨梅的价格,能比普通杨梅高上10倍。
采访中的第二个冲突,是倪晓军的身份。
1997年,22岁的倪晓军从浙江大学管理系毕业。他是“村里第一位大学生”,曾经青葱,整天西装领带的他,变成了如今的脸黑头秃,地道农民形象。
采访的第三个冲突,来自农业种植方式。
倪晓军种植杨梅,和普通果农不一样,他采用的是大棚种植。这种方式,几年前兰溪果农就有所尝试,但实践发现,这是一种投入成本高,产出不理想,被淘汰掉的方式。倪晓军正是用这种方式,多次摘得全省杨梅擂台赛的冠军。
这三个冲突,只有去现场采访,细聊后才能得到。
不刻意拔高,还原真实个性
写人物,要写出人物个性,避免千人一面,更要摈弃“高、大、全”的叙事模式,尤其是一些典型人物报道,刻意拔高,将人物理想化,反而显得不近人情。
在采访倪晓军的过程中,这些冲突细节,都是最好的人物描写,通过形象反差和身份反差,刻画从大学生到农民的抉择和心理变化,写出人物的矛盾性、复杂性和多样性。
在人物报道中,要描写一个真实的人,就不应该忽视他的弱点和缺点,而在倪晓军的报道中,也着重描写了他的几次失败过程。
倪晓军成为“杨梅大王”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第一次,他花13000元搭建一个杨梅大棚,将13棵果树进行设施栽培。怎么授粉?如何施肥?怎么调节温度?如何控制湿度?倪晓军都在本子上一一记录,像读书一样观察杨梅树的生长变化。
2015年开始,倪晓军用上了大学管理课上的经验,把杨梅分成六个组进行分组实验,实验不同温度、湿度、肥料等各方面数据对结果的影响。有些大棚,是专门用来“失败”的。那一年,其中两个试验大棚在开花前温度控制过高,一个花芽都没有,损失至少20万元。
正是对这些失败的描写记录,一个想让大棚杨梅逆天改命,用所学知识降维搞农业的大学生农民鲜活形象跃然纸上。
这些技能你get了吗?
■ 新媒体时代很难有独家线索,要学会从小事件中挖掘出更有价值和影响力的线索,哪怕一场普通的活动或者会议。
■ 人物报道,不该仅局限于还原人物性格和故事,而应尽量展现背后的闪光点,将单一人物放置于大时代背景下,将人物样本作为了解大时代的小切口。
■ 回归本真。如何成为一个好记者?100个记者可能有100个答案,但一定没有捷径,践行“四力”是基本功。用脚力去现场获知最真实的素材,用眼力发现真善美,用脑力挖掘文章的思想和深度,用笔力讲好每一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