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聪,余志娟
(湖北科技学院 学报编辑部,湖北 咸宁 437100)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式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提出新的要求。形势与政策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堂,旨在帮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党的十八大以来国际国内形势和社会焦点热点问题,开拓视野,解决现实生活和学习中的思想认识问题。然而目前各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过程中,仍然拘泥于以理论学习为主、不重视实践,学生的问题意识不强,兴趣不浓,课堂上参与率不高,教材内容过于宏观等弊端都直接制约着课程建设价值的发挥。因此,本课题将研究如何在形势与政策课堂上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完善考评激励机制,紧跟时代步伐,确保所讲述的内容被学生认可、接受,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促进学生更好的成长。
目前,高校开设的形势与政策课程其教学要点会直接由教育部作出规定,并明确指出具体教学内容范围,不仅涵盖了国内与国外各种重大形势变化内容,还涉及到多种社会关注热点问题[1]。基于相关要求,需要高校在实现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过程中,对于内容选择要关注体现实效性原则,在保证具有实效性的教学内容基础上,使课程建设及教学具有更高吸引力、亲和力。形势与政策课程虽然也属于思政课理论课程范畴,不过它和范畴内的其他课程不同,该课程至今为止尚未形成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也没有统一教材,这一现状就使得课程教学人员面临着更高挑战。在实际教学期间,教育者对于教材的选用、教学内容的布局等很难形成规范化标准与统一意见,所以现实教育中容易出现学科归属感薄弱等不足。一些高校教研室未充分体现其在课程内容建设及教学组织管理方面的重要作用,在实际管理环节甚至不关注组织集体备课,也没有对教学提出相对严格与规范的要求,造成形势与政策课程相关任课教师在实际教育期间保持各自为战状态。在实际教育环节,一些课程教育者不够关注系统化的研究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国内与国外各种热点、焦点问题,也不看重创新教学模式,教学水平一直难以提升,在课程教学期间难以准确、充分的进行理论阐释,无法有效推进教育价值传递[2]。在课程教学内容设置方面,若是为体现差异化教学,并基于学生专业特点进行课程设计,这种内容设置并无不合理之处,并且还有助于帮助学生获得更全面的发展,而若这种课程设计只是根据教师单方面个人喜好,而忽略学生真正需求来选择重点教学内容,会使教学过程中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无法真正获得良好的课程教学效果。另外,部分高校针对这一课程编写的教材以及相关辅导用书缺乏权威性,这一现状也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教学内容规范性,制约教学效果提升。若课程教育者不关注对教学内容加以动态更新,还会体现出“炒冷饭”、内容滞后等不足。虽然形势与政策这一课程比较关注时效性,但这并不代表只需要内容保持与时俱进就能够满足内容设置要求,还需要教育者关注在教育内容更新同时,适时调整教育教学方法等,通过系统性优化与改进,充分保证教学内容设置的规范与合理。
大学生拥有着活跃的思维和热烈的自我表现意识,其内在对于形势政策是具有深刻的学习需求的,但从表面上看这种需求尚未全面被挖掘与充分意识,或者虽然学生有意识到自身存在形势政策学习需求,但高校却没有真正建立高效的供给方式[3]。目前,高校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期间,大多课堂教学模式还体现在教师讲、学生听这种传统模式当中,缺乏生本理念的体现。引发这一教学现状的因素有很多,其一是课程教学师资力量相对欠缺,课程大多实施大班额教学,而这种课堂模式不利于互动以及其他新型教学形式的实施;其二,课程教育者缺乏先进的教学技能,教学水平也有待提升,无法基于目前大学生学习需求与学习特点,优化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虽然目前各大高校都积极开设并关注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不过现实中此课程教学期间实施的教学方式缺乏主动性、生动性、互动性,大多教学方式依旧过于单一、滞后与固化,这就使得课堂供给方式不能体现生动性、丰富性,由此也会产生师生在教学方面的供给矛盾。比如,课程教学设计相对僵化、教学内容过于单调,这和学生提出的差异化、多元化学习需求相互矛盾,同时单一的课堂组织形式不能满足学生生动化、多维化学习需求,种种矛盾都需要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过程中关注创新教学方式,使教学形式体现出多样化、生动化等特点[4]。
目前一些高校针对形势与政策这一课程缺乏足够重视程度,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存在严重不足,部分高校依旧面临着较为严峻的专职教师资源不足问题,这使得很多公共基础课程依旧会通过大班额教学方式开展。根据有关调查,高校形势与政策这一课程教学期间,兼职教师占比超过70%,并且部分高校课程教师基本上都是年龄低于40岁的青年教师,这种现状难以构建一支业务素质精良、政治理论扎实的课程教师队伍[5]。还有部分高校在开设形势与政策这一课程过程中,会由院校辅导员或党政领导承担一些教学任务,而这部分兼职教师本身就具有较为繁重的工作任务,平时无法抽出更多精力钻研课程教学,所获得的教学效果也就远不如高水平专职教师。课程相关教师在知识结构以及专业背景等方面会存在一定差异,并且在课程相关学科研究相关方面缺乏足够的专业水平,教学期间涉及到的一些知识内容其实教师本身并未充分通透的理解,在学生提出疑惑的时候也无法及时、正确的予以解答,这样的课程师资队伍不管是在理论支撑方面还是在教学技巧层面都面临一定短板,并且在短时期内很难形成一套高效、科学的教学体系和与大学生语言交流习惯相符的语言体系。目前,高校针对形势与政策这一课程相关专业教师缺乏必要的考评与激励,这使得专业教师也不关注自身综合教学水平的提升,现有师资力量远不能达到课程建设提出的专业化、高水平、专家化教育队伍建设要求。
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要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最新成果,不仅要依据教育部发布的教学要点,把握国家高度认可的教学重点难点,也要将实时变化的国内外局势与最新的时事热点相结合,弥补教学要点滞后的欠缺。同时更要与高校的行业特色、校园文化等相结合,做到因势而变,教学内容不要拘泥于教材和教案。各大高校需要紧紧围绕教育部对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提出的指导性纲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教学内容实现真正、准确的把握[6]。相关教学材料,体现课程内容的高度统一化,促使课程教学内容在持续标准与规范过程中,反向促进相关模块教研小组专业水平的提升。只有明确的制定课程教学方向与范围,并通过课堂教学、社会实践、讨论、形势报告会等多元化教育形式实施教学工作,才能有效规避课程教学内容重复、零散等不足,以更全面的发挥此课程的育人功能。形势与政策这一课程在实际建设环节,需要基于正面、积极的政治价值观,关注在教学内容深化拓展期间准确把握“上”的要求以及“下”的关注相互结合点,对课程需求侧深入研究,同步积极改进与创新供给侧,立足学生现实情况,对学生缺乏完整性的碎片化知识现状予以回应[7]。课程内容要注重在深度与广度双向延伸,扩大知识覆盖面。课程内容不仅要体现时政性,还要体现时效性,紧抓以往学生忽视却又和学生密切相关的各项要素,在课程内容引导下使学生不断创新个人思维模式,并关注从多个角度来看待与思考社会热点与时事。形势与政策这一课程要关注动态寻找学生知识结构以及课程教学内容要点两者之间的交汇处、平衡点,课程内容要充分满足大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与群体特点,面对大学生热切关心的时事,教育者要从深度思想层面给予主动回应,结合大学生身边的真实事件准确切入,同步引起讨论,利用可感知、可体验的事件与场景,在教师指引与归纳下,对学生产生启发作用,并指向这其中所蕴含的深层次政治理论,从理论层面帮助大学生解决思想困惑,解答现实问题。形势与政策在课程建设过程中,要关注打破不同学科之间的壁垒,在多学科整合过程中构建理论合力,并使形势与政策相关教学内容保持更高说服力。课程教师要对本课程基本理论深度研究,全面了解课程核心话语,并对课程话语内容实现创新拓展,适时植入不断变迁的政策和持续变动的时事,对热点事件所蕴含的人文情怀与现实关怀给予深入解读。受到此课程特点的影响,课程内容也要体现出近、活、新,在教学期间要体现教学内容的可体验、可感知、可视、可听,按照因事而新原则选择教学内容,关注把授课内容与当代大学生比较关注的焦点问题、热点问题相连接,同步通过分析热点事件增强学生基本形势理解与判断能力,并以鲜活的话语为学生传递新成果、新思想、新见解。
经调查研究,发现很多大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这一课程缺乏学习兴趣,其根源在于教师日常所采取的教育手段相对滞后,教学方法相对单一。为此,要充分提升课程教学效果,调动学生学习兴趣,需要课程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模式。首先,课程教师要关注在实际教学期间创新的进行互动式教学。这一课程体现出时效性强、包含多学科门类、教学内容丰富等特点,需要教师结合教学专题特点优化选用教学方式[8]。而在实际教学当中体现互动式教学,能够使教师从以往单一的为学生讲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掌握知识,这与此课程提出的专题式教学要求非常相符。互动教学期间,教育者可先设计教学主题,抛出教学问题,引发学生讨论、思考、最终发言,而教育者在学生讨论、思考以及发言过程中发挥引导者作用,最终进行讲评。通过构建互动式教学模式,可使课程保持更高吸引力,调动学生内在学习动力与兴趣。另外,在互动式教学模式下,学生也从以往被动式学习转变成主动式学习,有助于学生探索的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并在知识学习中逐渐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知识运用能力。其次,形势与政策这一课程教学中涉及到很多国内外形势现状,而相关内容教师可通过多媒体加以呈现,以视频、图片以及文字相结合形式图文并茂的展示给学生,使教学活动更具吸引力、感染力,逐步提升教学效果。高校可基于此课程专门建立专题网站,使课程教育空间进一步扩大,便于学生随时随地的利用网络浏览与学习课程有关内容。学校还可针对课程开通在线论坛,使师生有更加便捷、高效的交流互动途径。教育者在教学期间还可为学生推荐一些主流媒体、优秀论坛以及权威网站,引导学生正确的利用网络交流工具学习并把握最新形势和政策。最后,形势与政策这一课程开设的主要目的,除了是为学生传授相关知识,使学生保持更高政治觉悟,还要关注为学生传授方法,使学生基于所学知识指导实践活动。形势与政策相关课程教学活动开展期间,要关注组织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更真实、深刻的了解国情、民意与社情,在学生走进社会过程中用自己的眼睛和耳朵深刻体会国家政策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的实惠,更加坚定与认可党与国家的政策、方针与路线。
为进一步促进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使课程教学具有更高实效性,需要科学、完善的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形势与政策课程归纳在思政课范畴内,课程开设目标是以课程教学与课程实践帮助学生获得思想以及行为方面的成长,不过由于此门课程尚未建立统一教学大纲,所以在考查知识点掌握状况方面也相对特殊。为此,高校需结合实际情况,深入思考目前课程建设以及教学期间体现出来的供需矛盾,由各院系、教务处、党委宣传部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共同参与、协同合作,统筹建立课程教学相关评价及绩效考核方法[9]。为了对任课教师实际教学质量以及效果进行科学有效的评定,需要构建系统化考核评估体系,但实际上目前大多高校并未针对形势与政策这一课程建立相关考研考核评估方法。为了充分提升这一课程教学实效性及课程质量,需要高校综合考量课程建设期间面临的教学难度大、备课耗时较长、内容更新过快等特点,结合院校实际情况构建课程实效评价机制。相关机制实施过程中,着重考察学生在课程素质目标、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等方面的达成情况,同步立足课程需求侧角度看学生对课程的直观评价,考量学生对课程授课教师在多个维度的满意度,促使课程教育更加科学,并为教学实效性的提升奠定基础保障。制定课程评价制度,有助于鼓励并引导课程教师在实际授课期间有的放矢,准确把握教学方向,并关注投入更多精力开发与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使其更加认可并主动学习课程内容。针对课程教师建立相对完善与科学的评价方法,可有效激励教师通过多样化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并关注在课程教育环节积极应用多种现代教育技术,使课堂内容以更多元化的形式展现出来。高校要基于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针对课程教师完善的构建考核管理机制,对课程教学结果实现全方位、多角度的考察,使课程教学以及人才培养过程中充分体现全面发展观[10]。同时,通过多样化灵活的考核手段能够更全面的观察当代大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大学生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主体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形式与政策课程作为民办高校思政课的重要组成分,在课时数、课程考核等方面形成了较成熟的教学体系。然而在新时代,地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存在教学形式单一、课堂内容缺乏吸引力,教师评价激励机制不完善等不足。本课题通过研究新时代背景下地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存在的问题,从规范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完善教师评价激励等方面提出几点建议,进而增强“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