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延垒
主动权在中国古代兵法中被称为“权”。孙膑对主动权的定义是:“夫权者,所以聚众也。”①徐子宏等:《中国兵书十种》,长沙:湖南出版社,1993年,第99 页。毛泽东则将主动权定义为:“军队行动的自由权,是用以区别于被迫处于不自由状态的。”②《毛泽东军事文集》第2 卷,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316 页。主动权可以分为战略主动权和战役主动权。当前学术界关于战略主动权的定义和表述并不完全一致。《毛泽东大战略》认为:战略主动权是军队在战争全局上的自由地位,战役主动权是军队在局部和一定程度上的自由地位。③军事科学院战略研究部:《毛泽东大战略》,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4年,第195 页。《战略学》将战略主动权定义为:“战略指导者和军队在战争全局中的决策自主权和行动自由权。”④军事科学院战略研究部:《战略学》,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182、187 页。2011年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全本)则将战略主动权定义为:“在战争或其他全局性的重大问题上所具有的自主行动能力”⑤全军军事术语管理委员会、军事科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全本),2011年,第55 页。。
上述对战略主动权的定义并不完全一致,但有两点却是没有异议的。第一,战略主动权的本质和核心是己方的“自由”和“自主”。第二,战略主动权的归属关系重大,能够影响整个战争的胜负。
古今中外的军事家,大多都十分重视争夺主动权。《孙子兵法·虚实篇》指出,“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并进一步提出要“为敌之司命”。《尉缭子·战威》也有类似阐述:“善用兵者,能夺人而不夺于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和战略家毛泽东十分重视主动权,他认为“行动自由是军队的命脉,失去了这种自由,军队就接近于被打败或被消灭。”⑥《毛泽东军事文集》第2 卷,第316 页。“一切战争的敌我双方,都力争在战场、战地、战区以至整个战争中的主动权……”⑦《毛泽东军事文集》第2 卷,第236 页。基于主动权的重要性,毛泽东对此指出:“我要优势和主动,敌人也要这个,从这点上看,战争就是两军指挥员以军力财力等项物质基础做地盘,互争优势和主动的主观能力的竞赛。”①《毛泽东军事文集》第2 卷,第318 页。李际均认为:“战争对战略指导的最初和最后的要求都是夺取战争的主动权”,“战略指导的关键是在敌我互动中夺取主动和优势”。②李际均:《军事战略思维》,北京:长征出版社,2012年,第115、120 页。瑞士的若米尼则这样评价主动权的重要性:“实际上,假使要说战争的艺术,最主要的就是应该把我军的主力,投掷在决定点上,那么如何才能达到这个目标,其必须的手段就是争取主动”③许保林、刘子强:《中外军事名言录》,第104 页。。
毛泽东认为,在通常情况下,战略主动权属于强大的一方:“主动是和战争力量的优势不能分离的,而被动则和战争力量的劣势分不开。战争力量的优势或劣势,是主动或被动的客观基础。战略的主动地位,自然以战略的进攻战为较能掌握和发挥,然而贯穿始终和普及各地的主动地位,即绝对的主动权,只有以绝对优势对绝对劣势才有可能。”④《毛泽东军事文集》第2 卷,第316 页。但与此同时,毛泽东又认为,积极的争取能够促成主动权的转移,“主观指导的正确与否,影响到优势劣势和主动被动的变化,观于强大之军打败仗、弱小之军打胜仗的历史事实而益信。”“在斗争中,由于主观指导的正确或错误,可以化劣势为优势,化被动为主动;也可以化优势为劣势,化主动为被动。”“主动和胜利,是可以根据真实的情况,经过主观能力的活跃,取得一定的条件,而由劣势和被动者从优势和主动者手里夺取过来的。”⑤《毛泽东军事文集》第2 卷,第319、320 页。毛泽东进一步指出,战略决策一定要“处处照顾化劣势为优势,化被动为主动,以便改变敌我之间的形势”⑥《毛泽东军事文集》第2 卷,第325 页。。
解放战争时期,在不同的战略阶段,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始终坚持对战略主动权给予“处处照顾”,通过灵活的方法,成功促使战略主动权易位,并最终促成解放战争胜负易手。
(一)“势”的概念和重要作用。“势”是中国古代重要军事术语,指在一定军事实力(即“形”)的基础上,通过主观能动作用所造成的有利态势和强大的冲击力量,亦即“形”的运用和发挥。在中国古代兵法中,“势”这一概念运用十分普遍。《孙子兵法·势篇》中说:“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兵法百言》有云:“善兵者务度势。”“势”同军事力量的布局是分不开的,如《孙子兵法·势篇》所言:“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战争中,在军事力量一定的情况下,不同的力量布局会产生不同的“势”,进而对战略主动权产生极大影响。解放战争时期过渡阶段,共产党人就通过积极的布局谋势,确切的说是通过“向北发展,向南防御”战略决策的成功实施,达到了“转圆石于千仞之山”的目的,使战略主动权从国民党一方向我方发生了重大倾斜。
(二)“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实施和影响。抗日战争结束后,资源丰富、战略地位极其重要的东北成为国共双方都极力争取的焦点区域。国民党军希望占领东北,对共产党实施南北夹击,中共中央则早有经略东北、背靠苏联、建立大块巩固根据地的战略意图。⑦参见《毛泽东文集》第3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410、411、426 页。如果国民党占据东北,其战略主动权就会更加巩固,如果共产党拥有了东北,就意味着在争夺战略主动权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与此同时,共产党在南方的解放区过于分散,武装力量比较弱小,易于被国民党军各个击破,如果不采取积极措施改变这种状况,就会陷入十分被动的局面。1945年9月17日,中共中央致电赴渝谈判代表团:“我们全国战略必须确定向北推进,向南防御的方针。否则我之主力分散,地区太大,处处陷于被动。”⑧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解放战争时期过渡阶段军事斗争:综述·文献·大事记·图片》,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0年,第107、108 页。这一提议很快得到中共赴渝谈判代表团的同意。
“向北发展,向南防御”付诸实施以后,迅速收到了一箭双雕的效果。在北线,共产党11 万部队和2 万干部抢先进入东北①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国解放战争史》第1 卷,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6年,75 页。,不但实现了部队的迅速扩充,而且得以以防御态势对抗国民党军的进攻,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国民党军的军事优势。国共双方在东北几经较量,最终隔松花江形成对峙局面,国民党军对解放区进行南北夹击的战略企图彻底破产。此后东北民主联军依靠东北独特的战略环境,逐渐成长壮大为一支强大的战略力量,用杨奎松的话说:“林彪主力从此得以背靠苏联,成功地在北满这块根据地上发展起来。”②杨奎松:《一九四六年国共四平之战及其幕后》,《历史研究》,2004年第12 期。从1947年5月13日前后开始,当关内其他战场形势尚不明朗的时候,东北民主联军就发起了规模宏大的夏季攻势,依靠强大的实力,逐步夺得了东北战场乃至整个北线战场上的战略主动权。与此同时,南线各解放区进行战略收缩后,“避免了被国民党军各个击破的危险,加强了华北、华东与中原各解放区的基本阵地,使各解放区紧密相联,互为依托,形成了进行自卫战争的严整而有利的战略态势”③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八十年》,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7年,196 页。。
严格来讲,“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实施并没有帮助人民解放军立即夺得战略主动权,但这一举措却实实在在地缩小了国共双方在战略主动权方面的差距,在最大程度上推动了战略主动权的转移,因此仍然对争夺战略主动权具有重要意义。
(一)对战略主动权和战役主动权的辩证认识。一般认为,毛泽东首次提出战略主动权和战役主动权的问题是在战略决战阶段初期。《军事战略思维》和《毛泽东大战略》均持此种看法。④李际均:《军事战略思维》,第125 页;军事科学院战略研究部:《毛泽东大战略》,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4年,195 页。这一观点主要来源于毛泽东发出的一些电报。1948年9月29日,毛泽东为中央军委起草的致林罗刘⑤林罗刘,指林彪、罗荣桓和刘亚楼,当时三人分别担任东北野战军司令员、政治委员和参谋长。的电报指出:“你们是否能夺取战役主动权(当然战略主动权是早已有了的),决定于你们是否能迅速攻克三点尤其是锦州一点。”⑥《毛泽东军事文集》第5 卷,第29 页。同期,毛泽东在9月30日致刘伯承和陈毅⑦刘伯承和陈毅,当时分别担任中原野战军司令员和第一副司令员。的电报中也指出:“现在你们尚只有战略主动权,尚未获得战役主动权。”⑧《毛泽东军事文集》第5 卷,第31 页。
笔者认为,上述事实的存在,并不意味着在此前指导中国革命战争的过程中毛泽东没有认识到两者的区别。恰恰相反,毛泽东很早就意识到了主动权的层次区分,并且注意到,在没有战略主动权的情况下,可以凭借持续积极的努力夺得战役主动权,进而累积战役主动权以达成战略主动权。毛泽东在《论持久战》的“防御中的进攻,持久中的速决,内线中的外线”部分,论述的就是这一观点以及具体的实现方法。文中明确指出:“如果我们坚决的采取了战场作战的‘外线的速决的进攻战’,就不但在战场上改变着敌我之间的强弱优劣形势,而且将逐渐地变化着总的形势”。其中战场上“敌我之间的强弱优劣形势”,指的就是战役层面的主动和被动,“总的形势”指的就是战略层面的主动和被动。⑨《毛泽东军事文集》第2 卷,第312 ~315 页。
弱小一方同强大一方作战,“只能是先争局部主动,再争全局主动,先争战役主动权,后争战略主动权。”⑩军事科学院战略研究部:《毛泽东大战略》,第197 页。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通过这样许多战役的局部优势和局部主动地位,就能逐渐地造成战略的优势和战略的主动地位”,“我之相对的战略劣势和战略被动地位,是能够脱出的,方法就是人工地造成我们许多的局部优势和局部主动地位,去剥夺敌人的许多局部优势和局部主动地位”。①《毛泽东军事文集》第2 卷,第318 页。
(二)关于累积战役主动权的战略指导。在解放战争战略防御阶段,累积战役主动权以达成战略主动权的方法体现得十分明显。②这一观点在过渡阶段亦有体现。1945年10月22日,中共中央致电郑位山、李先念:“集中强大野战军打几个大胜仗,方能有助于整个局势,也方能转变你们自己的局势。”参见《毛泽东军事文集》第3 卷,第69 页。由于人民解放军的战略方针是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而不是以占领和保守地方为主,因此在相关文电中,累积战役主动权一般表现为高效率地歼灭敌人。
四是要提高监理投入。各市、县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编制、落实石漠化综合治理监理经费,根据监理合同按时足额拨付监理费用,为监理单位开展正常工作创造有利条件。同时监理单位应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机构、机制,调整充实驻工地监理人员、技术力量、设备、器具,加大旁站、巡查、抽查、检验、检测力度和频次,有效提高监理质量和实效。
1946年8月15日,中央军委致电粟裕、谭震林:“如你们能在今后一个月内再打二三个胜仗,继续歼敌二三个旅,则对整个局势助益极大。”③《毛泽东军事文集》第3 卷,410 页。其中的“歼敌二三个旅”,即指战役主动权的演化结果,“对整个局势助益甚大”显然就是指对战略主动权的争取和改善。
累积战役主动权以达成战略主动权的观点,在当年10月1日的《三个月总结》中体现得更为充分和系统。毛泽东在该文中首先总结说,在过去3 个月内已经歼灭国民党军正规军25 个旅,继而又指出:“今后一个时期内的任务,是再歼灭敌军约二十五个旅。这个任务完成了,即可能停止蒋军的进攻,并可能部分地收复失地。可以预计,在歼灭第二个二十五个旅这一任务完成的时候,我军必能夺取战略上的主动,由防御转入进攻。”“欲达此目的,必须在今后三个月内外,继续过去三个月歼敌二十五个旅的伟大成绩,再歼敌二十五个旅左右。这是改变敌我形势的关键。”“今后数月是一个重要而困难的时期,必须实行全党紧张的动员和精心计划的作战,从根本上转变军事形势。”④《三个月总结》是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的对党内的指示,其中总结了全面内战爆发以来3 个月战争的一系列经验,提出了解放军在今后的作战方针和作战任务。参见《毛泽东军事文集》第3 卷,第503 ~507 页。从中可以看出,毛泽东不但在实际上提出了累积战役主动权以夺取战略主动权的观点,而且对战役主动权的积累进行了量化,即歼灭第二个25 个旅。
上述观点在此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都是毛泽东对人民解放军战略防御进行指导的经验总结。例如,1946年10月3日,中共中央致电时任山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毅等人:“目前你处与刘邓⑤指刘伯承和邓小平,当时分别担任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员和政治委员。之任务是集中全力歼灭薛岳⑥薛岳,时任国民党军徐州绥靖公署主任。十个旅左右,即能转换战局。”⑦《毛泽东军事文集》第3 卷,第511 页。12月1日,中央军委致电时任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和政治委员邓小平等人:“望以一部监视敌人,主力集结休整,到有利时机、地点歼击其一部,最好先打较弱部分,准备在一两个月内先后打几仗,歼灭该军⑧指国民党军第5 军。则全局好转。”⑨《毛泽东军事文集》第3 卷,第569 页。12月4日,中共中央致电冀东区党委:“今后半年内,我军必须力争歼敌四十个旅左右,根本转变战局。”⑩《毛泽东军事文集》第3 卷,第571 页。1947年1月11日,中央军委致电时任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林彪等人:“关内几个主要战场,我军开始取得主动,并日益发展成为大歼灭战。”“至今年七月可能歼敌一百个旅左右,根本转变敌我形势。”⑪《毛泽东军事文集》第3 卷,第612 页。
(三)以灵活的方法夺取战役主动权。要想累积战役主动权,首先要设法夺取战役主动权。在解放战争战略防御阶段,人民解放军夺取战役主动权的指导方法大体可以归结为4 类,这在当时的往来文电中有充分反映。
一是诱敌深入,即不求一城一地之得失,诱敌进入我方区域,利用较好的群众条件等因素,获得战役主动权。如1946年9月18日,中央军委致电时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聂荣臻等人:“以歼灭敌有生力量为主,不以保守个别地方为主,使主力行动自如,主动地寻找好打之敌作战。”①《毛泽东军事文集》第3 卷,第487 页。又如1947年2月3日,中央军委致电时任华东军区司令员陈毅等人:“诱敌深入,敌不动我不打,敌进不到有利于我、不利于敌之地点我亦不打,完全立于主动地位。”②《毛泽东军事文集》第3 卷,第651 页。
二是集中兵力,即集中主要兵力于特定方向和特定战场,获得特定战役时的优势和主动。如1946年9月16日毛泽东在《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一文中,开篇第一句话即点明:“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方法,不但必须应用于战役的部署方面,而且必须应用于战术的部署方面。”③《毛泽东军事文集》第3 卷,第482 页。又如1947年5月14日,中央军委致电陈毅指出:“总之,集中一切力量打破一路,则全局好转。”④《毛泽东军事文集》第4 卷,第73 页。
三是先打弱敌,后打强敌。如1947年2月6日,中央军委致电陈毅等人指出:“总之,先打弱敌,后打强敌,力争主动,力避被动。”⑤《毛泽东军事文集》第3 卷,第658 页。
四是执行“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的方针和政策⑥这里所说的“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主要指的是战役层面,目的是争取战役主动权。后来的三军挺进中原其实是战略层面的“你的你的,我打我的”,其目的之一即是争取战略主动权。。如1947年4月22日,中央军委致电聂荣臻等人:“你们现已取得主动权,如敌南援,你们不去理他,仍然集中全力完成正太战役⑦起止时间为1947年4月9日至5月4日,解放军共歼敌3.5 万余人,切断了石家庄和太原的联系,孤立了石家庄,使晋察冀和晋冀鲁豫解放区连成了一片。,使敌完全陷入被动,这是很正确的方针。”电报中将这种方法称为“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各打各的)政策,亦即完全主动作战政策。”⑧《毛泽东军事文集》第4 卷,第41 页。
(三)累积战役主动权的战略效果。实践证明,累积战役主动权以达成战略主动权的方法是十分有效的。由于成功地争取到了战役主动权,人民解放军获得了一系列战役胜利,歼灭了大量国民党军,从而在机动兵力上超过了国民党军。据统计,解放战争经过一年作战后,国民党军用于华北、东北战场的70 个旅,大多陷入对交通线和重要据点的守备,能做战略机动者寥寥无几;用于山东、晋冀鲁豫、陕北战场的157 个旅,也大部分担负防御、守备任务,能做战略机动者仅有40 个旅左右。⑨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第3 卷,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139 ~141 页。这一变化,使得战略主动权从国民党一方悄然向人民解放军一方发生了转移。在此后的战略进攻阶段,这一转移将继续发展和深化,并最终完成。《毛泽东军事思想新论》在论证“以战役战术主动赢得战略主动”的观点时称“一部解放战争史已为这一思想作了生动的注解”。⑩陈继安:《毛泽东军事思想新论》,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5年,160 页。应当说,这一评价是十分客观和正确的。
(一)出击外线的目的之一是夺取战略主动权。毛泽东十分注重通过独立自主地使用己方力量以夺取战略主动。他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曾经这样说过:“无论处于怎样复杂、严重、惨苦的环境,军事指导者首先需要的是独立自主地组织和使用自己的力量。”⑪《毛泽东军事文集》第1 卷,第743 页。毛泽东的这一思想在解放战争中发挥到了极致,其典型表现就是战争第二年人民解放军的三路大军挺进中原。
早在1946年6月22日,毛泽东在为中共中央起草的《全局破裂后太行①此处的“太行”,指晋冀鲁豫军区。和山东②此处的“山东”,指新四军兼山东军区。两区的战略计划》中,首次提出了南线三军③此时的“三军”指晋冀鲁豫军区、新四军和山东军区、华中野战军三部主力。出击外线的战略计划,并重点指出:“这一计划的精神着重向南,与蒋的精神着重向北相反,可将很大一部蒋军抛在北面,处于被动地位。”④《毛泽东军事文集》第3 卷,第284 页。从中可以看出,毛泽东显然是希望通过独立自主的战略行动从国民党手中争夺战略主动权。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出击外线的行动在战争第一年未能成行。
在战争即将进入第二年之际,随着自身实力的增长,以及解放区形势的日益严峻,在总体实力尚未超越国民党军之时,出击外线再次被提上日程,并最终演变成为刘邓、陈粟和陈谢三路大军挺进中原的战略行动。在这个过程中,谋求和夺取战略主动权仍然是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一个重要考虑。例如1947年8月5日,在中央军委致陈毅、粟裕等人电报中,毛泽东清晰地表达了以独立自主的战略行动谋求战略主动权的意图。他对国民党军的战略意图进行判断并指出,“我们多次告诉你们,敌之基本计划是驱我过黄河”,并针锋相对地提出“不使敌达到驱我过黄河目的”。“刘邓⑤刘邓,指刘伯承和邓小平,当时分别任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员和政治委员。及陈谢集团⑥陈谢集团,指晋冀鲁豫野战军第4、9 纵队,西北民主联军第38 军,太岳军区第22 旅等部组成的作战集团,集团前委书记陈赓,副书记谢富治。准备已久,非有特别重大情况,不应轻易动摇。”⑦《毛泽东军事文集》第4 卷,第168 页。
(二)挺进中原后战略主动权迅速发生转移。从历史进程来看,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夺取战略主动权的目的显然是达到了。三路大军挺进中原后,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国民党为维护其正统地位,从山东、陕北战场大量抽调兵力进入中原作战,中原随即从国民党军的战略后方,变成了南线的主战场。山东和陕北战场上的人民解放军趁机发动反攻,大量收复失地,南线战场因而攻守易势。
伴随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日渐深入,国民党军仍然一味奉行保守城市和地方的方针,兵力因而愈加捉襟见肘,防御体系因而愈加支离破碎,战略态势因而愈加被动,人民解放军因而得以攻洛阳,克开封,下兖州,占襄樊,战略主动权日益转入人民解放军手中。《国民革命军战役史第五部——戡乱》一书中承也认,“由是国军几完全陷于被动。作战全局益形不利”⑧台湾“三军大学”:《国民革命军战役史第五部:戡乱》第4 册,台湾“国防部”史政编译局,1988年,第8 页。。《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如此评价这一变化:“全国解放战争第二年(1947年7月至1948年6月)作战的基本特点,是我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敌军则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战争的主动权已转入我军手中。”⑨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第3 卷,第226 页。《军事战略思维》则将毛泽东的这一举措称为战略指导的“最高境界”。⑩李际均:《军事战略思维》,第123 页。
(三)战略主动权是战略决战获胜的前提。战略主动权的成功转移,对整个解放战争的进程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这一点是仅仅依靠歼敌数字无法反映出来的。解放战争全面爆发之初,国共双方总兵力之比为3.4 ∶1,正规军之比为3.3 ∶1。⑪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第3 卷,第39、41 页。经历了第一年的战略防御之后,国共双方总兵力之比下降为1.9 ∶1,正规军兵力之比下降为1.5 ∶1。经过第二年的战略进攻之后,国共双方总兵力之比下降为1.3 ∶1,正规军之比下降为1.32 ∶1。仅从数字角度分析,战争第二年对国民党军的打击似乎不如第一年。但必须考虑到,在战争第一年结束之际,出击外线之前,南线人民解放军的战略环境是多么艰难,是多么不容乐观。与此相反,经过一年的战略进攻之后,人民解放军却很快迎来了决定战争结局的大决战,并干净利索地获得了胜利。深究此中之原因,战略主动权的转移是关键。
从人民解放军角度将解放战争战略防御和战略进攻两个阶段进行对比后可以得出结论,战略防御阶段实现的主要是国共双方“力的消长”,战略进攻则更多地是促成了国共双方“权的转移”。相对于“力的消长”而言,“权的转移”影响其实更加巨大。“力的消长”带来的影响是渐进的、量变的,“权的转移”带来的影响则是跨越式的、质变的,也是决定性的。
“权的转移”产生的巨大影响,不但超出了国民党和蒋介石的预料,也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了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预期。当中共中央认为需要用五年时间方能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的时候(从1946年7月算起)①《毛泽东军事文集》第5 卷,第57 页。,战略决战的帷幕已经悄然拉开。如果说战略决战决定了解放战争胜负的话,战略进攻的重要作用就是为三大战役提供了获胜必需的战略主动权②拥有战略主动权是战略决战时机到来的一个重要标志,没有战略主动权是谈不上战略决战的。参见军事科学院战略研究部:《毛泽东大战略》,第199 页。。换而言之,正是因为战略进攻的成功实施,人民解放军掌握了战略主动权,为战略决战的胜利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完全可以认为,解放战争第二年是战略主动权发生转移的一年,也是整个战争的转折之年。
在后续的战略决战和战略追击阶段,人民解放军牢牢掌握并且不断扩大战略主动权,充分利用战略主动权优势组织实施战役,把战略主动权转化为战场上的一场又一场胜利,从而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解放了中国大陆地区,赢得了解放战争。
回顾解放战争时期的军事斗争,人民解放军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以灵活的方式方法争夺战略主动权,因权聚众,谋势克敌,这才能够从胜利走向胜利。解放战争时期围绕战略主动权展开的角逐和斗争,集中体现了老一辈革命家的军事智慧,为后世树立了战略博弈的光辉范例,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