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莉,王路瑶
1.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2.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61050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以下简称“四史”),深刻领会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渊源、发展脉络、实践逻辑,是推进思想建党和理论强党、永葆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举措。将“四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顺应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是新时代增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2021 年5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社会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的通知》,对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之际开展“四史”宣传教育作出了安排部署;同时,教育部办公厅也发布通知,要求在全国大中小学思政课中开展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引导学生弄清楚当今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和自己所应担负的历史责任,深刻理解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增强学生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聚焦高校大学生群体,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 年6 月给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馆党员志愿服务队全体队员的回信中指出:心有所信,方能远行,希望广大青年大学生认真学习“四史”,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教育部、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强调,要通过“四史”教育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让大学生在回顾党史中厚植爱国情感、坚定理想信念,有效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
“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其价值之维旨在回应融入的价值追求和价值立场。
学习“四史”是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必然要求。虚无主义最早出现于德国哲学家雅各比1799 年的书信中,是对现代性问题的哲学反思,后被定义于价值范畴的虚无[1]。这种思潮以西方中心主义为理论基础,对历史进行有针对性的“剪裁”和“编排”,以推动价值观全盘西化。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这一错误政治思潮又有了新动向,如:借助大众文化的多种形式,不断拓展自身的社会覆盖面,从学术领域渗透到社会领域,虚无的话题形式更加丰富,参与建构“虚无”的主体更加多元,一些“网络大V”“公知”“美粉”“精日”等人物挖空心思地制造话题,兜售西方价值观,试图以“片段式真实材料”推翻主流历史结论,目的在于根本地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否定社会主义的正确性、否定共产党领导的合法性[2]。如何破解历史虚无主义带来的消极影响,需要从“四史”学习中厘清思路、纠正错误,澄清对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重大历史问题的模糊或片面认知,从而更好地正本清源[3]。
学习“四史”是树立正确党史观的必然要求。党史观是人们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认知的根本方法和根本观点,包括对党的历史主题主线、主流本质、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的认识与评价[4]。作为党内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党史教育旨在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对待党的历史并从中汲取前进力量。然而,正确党史观的树立需要以“破”为突破口,不破则不立,没有对错误认知的纠正、没有对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的破除,就难以有正确党史观的树立。同时,正确党史观的树立还需要以对中共党史的正确认知为前提,有了正确认知才能有科学认同。将“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要充分挖掘丰富的历史素材,在鲜活的历史事件、清晰的历史脉络和伟大的历史成就中引导学生互动思考,培养学生的历史情怀和历史思维,在理解与回应中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提高政治辨别力,增强其国家认同和政治认同,自觉抵制错误思潮的影响。
学习“四史”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必然要求。一方面,“四史”揭示了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讲述提供了历史依据和线索。另一方面,“四史”蕴含着丰富的育人价值资源,饱含着为党育才、铸魂育人的精神给养,契合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的价值导向。与此同时,“四史”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包括理论、道路、制度、文化层面),有着厚重的学术价值,能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丰富的智慧与哲理,有效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厚重感、亲和力和针对性。
坚持什么样的历史观、怎么样看待历史,直接影响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5]。而树立什么样的历史观、怎样看待历史,则需要广阔的历史视域,做到“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更好地弄清楚我们从哪里来、往何处去,更准确地把握前行方向,更好地分析具体问题[6]。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阐发“大历史”思想,强调讲述“四史”需要有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三大维度把握历史演进规律和演变机理[7]。大历史观作为一种历史方法论,可以通过“四个讲清楚”来增强“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系统性、预见性和实效性。
一是在历史长河中讲清楚中国共产党如何科学回答“人类文明从何而来、向何处去”的重大问题。“人类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每一种文明扎根成长于自己的土壤,是每个民族智慧的凝结与彰显”[8]。中华文明作为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5 000 多年的历史长河,是世界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形态,沉淀了我们这个民族厚重的智慧与理想追求。在推动世界文明多样性发展方面,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尊重各文明共同发展的信念,指出各种文明之间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努力推动各文明之间的平等交流与和谐共处。“只有尊重各种文明,世界才能变得更加美丽、世界人民生活才能更加美好”[9]。为了推动人类文明更好发展,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为世界谋大同的价值导向,积极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世界文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二是在历史长河中讲清楚中国共产党如何科学回答“社会主义从何而来、向何处去”的重大问题。对于社会主义从何而来的问题,需要讲述社会主义500 多年的发展历程,从莫尔的《乌托邦》到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从苏联社会主义的实践到多个国家社会主义的建设。需要梳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影响下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严重挫折而进入低潮,中国却始终坚定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历史进程。需要厘清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之下“中国之治”和“西方之乱”所形成的鲜明对比,讲清楚世界格局“东升西降”的历史大势、经济总量“南升北降”的大趋势,引导分析“东升西降”和“南升北降”大趋势所彰显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从中感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勃勃生机。
三是在历史长河中讲清楚中国共产党如何科学回答“中国道路从何处来、向何处去”的重大问题。对此,需按照历史线索讲清楚中国道路的“四个走出来”,即“从5000 多年的文明传承、近代180 多年的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70 多年的实践探索以及改革开放40 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10],从历史长河中把握我国发展道路的历史源流、民族基因和实践基础,由此生动回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何处来的历史课题。与此同时,还需基于现实问题讲清楚“中国道路向何处去”的现实命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时代坐标上,如何处理好人们美好生活需要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如何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化解“十四五”规划时期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等现实问题,坚定前进方向是根本。对此,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不动摇,在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直面和解决问题。
四是在时代大潮和全球风云中讲清楚中国共产党如何科学回答“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重大问题。随着近代资本主义的全球性扩张,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市场的一部分,中国的问题无法孤立于世界之外,认识世界发展大势,也离不开对中国问题的审视。新时代的中国面临着时代考题难度更大的问题,时代作为“出卷人”所出的试题难度升级,包括人类共同面对的疫情问题、恐怖主义、贫富差距、生态恶化、单边主义、霸权主义等,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复杂多变,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世界和平与发展受到严重威胁[11]。在“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考题之下,讲清楚中国共产党所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新方案,讲清楚中国共产党如何践行“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价值理念。
“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12]。教师在讲述“四史”内容的过程中,需要坚持历史视域、现实视域、理论视域相结合的方法,探析现实问题的历史关照,从历史脉络的梳理中增强授课内容的厚重感和说服力,以更好地回应学生关切的热点问题,在教学中更好实现以史为鉴、以史明志,帮助大学生明辨是非、滋养正气。
整体之维的“整体”不仅体现在“四史”教育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还体现在“四史”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具有内在统一性。因为“四史”教育不同于一般的历史教育,它是以史料为基础的思想政治教育,“四史”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二者目标一致且内容相通,二者的高度契合性为“四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了基本前提,也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了总体依据。
第一,“四史”教育的整体性体现在“四史”内容是一个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是一个伟大的系统工程。党史,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伟大斗争史;新中国史,是一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迎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史;改革开放史,是一部中国人民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是一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史。一个伟大斗争史、三个伟大飞跃史共同形成“四史”,彼此之间深度融合、互为贯通、接续传承和因果递进。
第二,“四史”教育的整体性体现在“四史”内容从不同维度诠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从此,中国人的思想开始实现由被动转向主动。鸦片战争打垮的是中国人的民族精神,从1840 年鸦片战争到俄国十月革命之前,其间7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人民没有真正的思想武器与帝国主义抗衡的。直到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这种被动局面才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因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的力量。理论只要能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13]。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时期,毛泽东提出了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开启了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程,实现了我国工业化建设从无到有的转变。在改革开放时期,改革作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创新性发展。“四史”涵盖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大历史时期,从不同维度聚焦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主题,从各个时期的伟大历史成就中彰显着马克思主义的强大思想引领力。
第三,“四史”教育的整体性体现在“四史”内容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必然性。回顾历史,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成功开辟了三条道路,完成了三次重要革命。具体而言,在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中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开辟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中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在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中推进了改革开放伟大革命。三条道路的开辟和三次革命的成功充分说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必然性。2020 年,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之下,中国经济也受到了严重影响。但是,面对疫情冲击,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实现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双胜利的目标,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在全球经济体负增长的情况下,我国经济率先实现正增长,国内生产总值突破了100 万亿元大关,占世界经济总量比重由1978 年的1.8%增长到了2020 年的17%,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持续保持在35%左右[14]。中国历史和现实表明,“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不可动摇;历史和人民选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不可动摇”[15]。
第四,“四史”教育的整体性体现在“四史”内容从信仰高度筑牢学生的理想信念。“四史”作为坚定理想信念教育鲜活且生动的教材,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养分。虽然理想信念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它一定有力量,理想信念的思想伟力蕴藏在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昔简今巨”的发展历程中,蕴藏在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之中,蕴藏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百年奋进的伟大征程与伟大成就之中,蕴藏在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尤其是苏联)理想信念缺失的教训反思之中。因此,推进“四史”教育,需要聚焦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这一鲜明品格,明确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自我革命、自我纠错、自我完善的历史,聚焦从人民主体地位、美好生活实现角度去理解中国共产党的价值立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16]这也是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所在。推进“四史”教育还需引导学生认清党情、国情、世情,把握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更好地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四史”时间交叉纵横、主题密切呼应、内容相互渗透,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理性认知,帮助学生们认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智慧、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艰难历程、坚定“四个自信”。只有从整体性维度把握“四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依据,才能更好树立全局意识和大局观,整体推进其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进程,为“四史”内容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准对接奠定基础。
“精准之维”在于找准“四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侧重点。这是加快构建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的重要任务,也是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四史”教育铸魂育人功能的现实需要。事实上,把“四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精准对接”具有长期实践基础。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的规定,在高校本科教育中开设的五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共同承担着对大学生开展历史观教育的重任。虽然“四史”内容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早已在推进,有着较长时间的实践基础,但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还未完全形成整体部署与有机衔接,存在“四史”融入针对性不够等问题,为此还需要从两个方面着力。
一方面,要求在“四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不能各自讲述、互不照应。在备课环节,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讲教师就应将设计的融入大纲进行探讨,以避免各门课程在融入“四史”过程中出现叠加与重复。尤其是“中国近代史纲要”(简称“纲要”)课程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概论”)课程,这两门课联系十分密切,如果没有侧重点就会出现内容重复讲述,导致教学效果不够理想。“纲要”课程包括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的上篇、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的中篇、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新时代中国的下篇三大部分内容。“概论”课则聚焦历史事件背后的理论提炼,聚焦讲述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的理论成就。因此,在“四史”融入内容处理上,“纲要”课程应重点讲述中共党史和新中国史,包括近代中国面临的危机、各阶层志士仁人的道路探索、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英勇抗争的历史成就等。“概论”课在“纲要”课之后,因此可略讲革命时期历史事件本身,重点讲革命时期历史事件背后的经验和理论,并把课时分配集中在改革开放时期,尤其是新时代,聚焦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解读,以此实现与“纲要”课各有侧重地处理中共党史、新中国史和改革开放史内容的教学。对于社会主义发展史内容,“概论”课需要讲述社会主义的国内外发展历程。相比较“概论”课而言,“纲要”课教学中社会主义发展史关系相对疏远,融入力度也相对薄弱。这是“纲要”课需要补充完善之处,就需要通过在讲述资本主义扩张部分,从资本主义全球扩张的负面影响讲到社会主义发展历史。
相比较“概论”课和“纲要”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简称“原理”)课程在社会主义发展史部分有更大的融入空间。与“概论”课程和“纲要”课程相比而言,“原理”在新中国史、中共党史和改革开放史的融入又相对薄弱,需要在这方面重点着力。为此,要求在“原理”课程讲述过程中,教师应拓宽拓深历史视域,善于用经典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去讲述史料背后所蕴含的原理,“既要讲两点论,又要讲重点论”[17]。“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课程设置了包括人生观、爱情观、法治观等七大专题。这些专题内容贴近学生实际具有生动性,但也存在理论性不足的问题,如何实现课程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需要从“四史”内容中寻找理论支撑。如:通过讲述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强大精神引领力量,认识中国发展道路选择的正确性;通过回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印记,引导学生树立法治思维,自觉维护法律权威,在历史传承与讲述中增强“基础”课的厚度和温度。对于“形势与政策”课而言,虽然各学期时政热点不同,但对现实问题的回应离不开对历史经验的积累和思考。因此,教学中应结合国内国际形势,理解中国共产党制定方针政策及所坚持路线的背景,引导学生对相关政策的历史性缘起进行思考,从时政内容学习中把握党的最新理论和政策,认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思路。
另一方面,要求“四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方法丰富多样。一是实现“四史”经典文献的融入,使学生透过历史文献经典去解读历史事件,实现理论性与故事性的有机融合。如:在讲授“纲要”课程上编《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这部分内容时,可引用马克思经典文献《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等对学生进行启发[18]。二是针对“四史”教育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不够问题,在第二课堂融入过程中需要与辅导员日常学生管理工作相融合。辅导员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工作目标具有一致性,都致力于实现学生的价值观引导[19]。因此,需要设置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和学生管理工作的协同育人项目,如组织学生参观红色革命基地、策划师生党史宣讲团、大学生讲思政课等,并依托高新技术开发区、乡村乡镇、大学科技馆、党史馆等社会实践基地,挖掘红色文化育人功能[20]。三是充分利用慕课堂、学习通、雨课堂、课堂派等线上平台,实现线上学习与线下精讲的统一。四是高校、政府部门、社会媒体协同配合,形成学校、家庭以及社会之间的多维联动,共同提升高校“四史”教育的实效性。
实践之维即“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落脚点所在,是“四史”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价值彰显,也是从“四史”中吸取智慧和力量、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引导力的目标遵循。
一是举好自己的旗,念好马克思主义“真经”。这里的“真经”指马克思主义这一思想武器。对此,马克思曾说过,“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21]。如何在新时期念好马克思主义这一“真经”,如何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行了详细而准确的阐释,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通过确立制度的形式来确认马克思主义的地位,这在中共党史上还是第一次。这一确认充分肯定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伟力,有助于充分彰显其思想引领价值。当然,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并非排斥其他社会思潮的存在,而是要处理好“一与多”的关系,同时要处理好正确社会思潮与错误社会思潮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举旗定向。
二是走好自己的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走好自己的路,坚定道路方向,需要首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这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的根本保证。回顾党的革命史,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穿越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战胜了千年未有之强敌,中国人民站了起来。立足当下,中国共产党正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深刻把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十四五”规划起好步、开好局,开启了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新征程。与此同时,走好自己的路,还需要理性比较其他的路,在比较中坚定前进方向。毕竟社会中还存在着希望走西方政治发展道路的声音。为此,需要讲清楚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讲清楚西方发展模式自身存在的问题,讲清楚照抄照搬西方发展道路的两种心态:一种是从希望到失望、一种是从希望到绝望。毕竟照抄照搬西方政治民主模式,“阿拉伯之春”已经变成了“阿拉伯之冬”,今天已是不争的事实。如何摆脱这种水土不服的西方民主陷阱,必须从“四史”学习中汲取智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不能要求所有的花朵都变成紫罗兰这一种花,我们也不能要求有着不同文化传统、历史遭遇、现实国情的国家都采用同一种发展模式[22]。
三是说好自己的话,把牢中国政治道路的国际话语权。学习“四史”,还需要在重温和熟悉历史中培育自己的话语意识。今日之中国虽然已经解决了“落后挨打”“贫穷挨饿”的问题,但还未真正改变“失语挨骂”的现状。中国发展到今天,我们应有充分的底气去讲好自己的故事,而不是被西方的话语所迷惑。培育话语意识,需要敢于直面问题、敢于发声,而敢于发声就是敢于亮剑。比如,在抗击新冠疫情期间,《纽约时报》发文直接否定中国治理体系,认为疫情暴露了中国治理体系的“失败”;德国《明镜》周刊表示,消灭病毒不是靠药品而是靠西方的民主制度,等等。面对这样的错误言论和政治病毒,袖手旁观就是失责。面对质疑,需要亮出“中国态度”,敢于据理力争用事实说话。与此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还需要多渠道结合自己熟悉领域讲好中国故事,将中国好声音传播得更快更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把牢中国发展道路的国际话语权,坚定走好自己的道路。
心有所信,方能远行。推进“四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时代之需,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关键。实现“四史”教育更好地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以厘清其“融入”的逻辑进路为前提。这就要求坚定理想信念,把握融入的逻辑立场;树立大历史观,把握融入的逻辑方法;坚持“四史”内容的整体性,把握融入的逻辑前提;实现精准对接,把握融入的逻辑核心;引导学生从“四史”学习中汲取智慧和前行力量,把握融入的逻辑遵循。总之,只有通过厘清“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逻辑进路,才能提高融入的实效性,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