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问题意识的生成逻辑与哲学意蕴

2021-11-29 15:07彭雪华崔发展
关键词:矛盾现实马克思主义

彭雪华 ,崔发展

1.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5;2.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610500

引言

问题是对实践中所遭遇之现实矛盾的一种思维反映,而所谓坚持问题意识、问题导向,就表现为在实践中创新运用理论解决问题的指向性。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习近平始终秉持明确的问题意识与方法自觉,多次强调“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1],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体现出了清晰的生成逻辑与丰富的哲学意蕴,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断创新、实践持续推进提供了根本遵循。

1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问题意识溯源

问题意识本质上是一种问题观。习近平的问题意识源自于马克思主义的问题观,因而这里将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层面追溯问题意识的本源。

问题的产生,源自于人的二重化。马克思指出,“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2]211。人兼具自然性与自为性,前者表明人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而后者则表明人是能动的、自由的、有意识的存在物。人由此“能动地、现实地使自己二重化”[2]163,而这种二重化乃是导致人在实践活动中必然遭遇矛盾的根本原因。人的对象外在于他、不依赖于他,不是直接与人相适合地存在着,因而,人作为自为的“受动的存在物”,就必然被引发出改变这种受动状态的“欲望”与“激情”,从而寄希望于在对象化活动中表现自己的生命与生活,这也是一个在自然性中见自为性、在受动中见主动的辩证过程。“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2]211,而作为哲学之始点的“惊讶”或“好奇”[3],就是对这种激情、欲望、热情的最为质朴的表达,其本质乃是对现实矛盾的问题式反映。与此相应,肉体与灵魂、思维与存在、主观与客观、有限与无限、必然与自由、实然与应然、现实性与可能性等哲学范畴,根本上都是对于人的这种二重化所引发之矛盾体的不同表述。

问题意识实质上是一个哲学思维命题,旨在凸显人对现实矛盾和问题的一种思维自觉。具体来讲,问题意识主要表现在问题的提出、剖析以及解决等一系列认识论把握、价值论诉求乃至于一定的审美需要。在马克思看来,动物与它的生命活动直接同一,它们只能被动适应自然界,而人则可以将自己的生命活动作为自己意识和意志的对象。不过,人并不拥有纯粹或绝对的自为性,人并不能单纯靠意识或意志来随心所欲地改变现实,否则就谈不上真正的矛盾或问题了。人同时受制于自然性,以致人必须(不得不)在受动中见主动,必然在自己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必须既在自己的存在中也在自己的知识中确证并表现自身”[2]211、“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2]163。换言之,知识确证、美的构造所体现的乃是人与对象之间的现实“关系”(矛盾、问题),是人对现实关系的一种二重化解答,同时也是对象相对于人的生成过程。而对于那些与人分隔开来的自然界或动物,并无所谓“关系”可言,也就谈不上问题或问题意识了。

马克思的问题观是对黑格尔相关论断的反省批判。黑格尔虽然也承认矛盾的必然存在,但在其“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4]唯心主义观点中,自然就不会存在真正意义上的现实问题。在他看来,现实只是绝对理性展示自身的一个通道,虽然外化对象(现实)乃是否定之否定过程中的一个必经环节,但其最终不过是意识(而非现实的人)自我统一的确证与表现,因而其所谓“现实”只是抽象的、虚无的现实。马克思指出,黑格尔不可能找到理论的真正源头,因为“理论之谜的解答”只能是“实践的任务”。在马克思看来,理论、知识具有“属人”性,意识必然是人的意识,而对象只能是人(而非抽象意识)在实践中的自我确证与表现。在这个意义上,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其实就是人类“确证并表现自身”之认识框架或知识范式的发展变化,而其根源则在于由现实矛盾转换所触发的不同问题。但这也表明,“历史对人来说是被认识到的历史”[2]211,历史变迁(现实矛盾转换)无法进行自我确证,而是必须通过人所提出的问题呈现出来。也就是说,历史就是人的自我认知、自我确证与自我实现。对比而言,黑格尔的辩证法虽然已有巨大的历史感做支撑,但他把人所谓的主动性视作对“理性的狡计”的注脚,实则是放大了人的受动性,以致最终窒息了人类历史的张力,因而也就无法解开历史之谜。

可以说,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问题不断产生、消亡而又再产生、再消亡的辩证过程。新旧问题的转换,折射出时代的变化,而社会的发展进步正是在回应不同时代问题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的。由此,问题意识乃是对时代精神的集中表达。古今中外的哲学家、思想家早已指出问题意识的重要性,尤其是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视为“活的灵魂”的马克思主义,更加强调从问题意识出发认识时代、改造时代。

2 习近平问题意识的生成逻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坚持聆听时代声音、把握时代脉搏,勇于直面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典型问题,把问题意识贯穿于各个领域,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战略,在增强问题意识、强化问题导向、树立问题思维等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与重大突破。这既是对从我国实际出发而坚持中国人的世界观、方法论之理念的体察与践行,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丰富和发展,从而为新时代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发展提供了指南。

2.1 理论逻辑:坚持问题导向下的理论创新

习近平创新理论的思想源头乃是马克思主义的问题观、问题意识。马克思指出,“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5]。与之前的哲学相比,马克思主义哲学以鲜明的“最实际的呼声”引发了人类确证与表现自身的革命性变化。面对近代以来资本主义所开创的全新世界及其固有矛盾的日益凸显,马克思、恩格斯敏锐地将哲学批判的眼光从天国转向人间,将问题意识从解释世界转向改变世界,最终促成了“实践论转向”,为社会主义奠定了科学基础。之后,面对帝国主义时代无产阶级革命的走向问题,列宁因时而化地提出了帝国主义论、一国胜利论、建党理论等思想。而俄国十月革命“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6],几代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之所以不断焕发生命活力,就是因为其在各个历史时期始终持守问题导向,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呈现出适应各个当下的理论样态。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奉者、坚定实践者,习近平高度重视这一思维传统,指出“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7],并自觉将其视为强大的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我国具体实践的良性互动,为习近平创新理论提供了坚实的现实依据。事实证明,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准确理解并把握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是能够与时俱进地进行理论创新的首要条件。从早期共产党人的初步理论探索,到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几代领导集体的前后接续,都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始终聚焦我国实践中的重大问题并展开探索,从而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不断推陈出新。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逐步迈进了矛盾凸显期、发展深水区,新旧问题交织叠加。习近平由此强调,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为解决问题提供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8]。正是有了这种对现实问题与创新思想之间辩证关系的清醒认识,才会有中国梦、两个百年目标、人类命运共同体、新发展理念、脱贫攻坚精神、伟大建党精神等系列思想创见,才会有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外交思想等系列理论创新,才会有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共产党历史等系列重要论述。简言之,正是有了基于问题意识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之间的良性互动,习近平才能开创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 世纪马克思主义。

2.2 历史逻辑:接续问题思维的历史自觉

从历史脉络上看,习近平总书记的问题意识深深地植根于清醒的历史意识与明确的历史自觉之上。对于拥有坚定唯物史观立场的马克思主义者来说,历史总是在后续的批判继承中不断焕发新的活力,过去总能在当今乃至未来不断赢得新生、不断被赋予新意(意义的扩充)。习近平指出:“历史也是一位智者。”[9]对话历史,就是我们与智者之间的对话(问-答)过程,其中饱含着哲学解释学所揭示的“对话辩证法”“问答辩证法”。在对话中,历史首先总是作为问题而非史料出场,而我们也总是要在历史镜像中找寻方向。

我国的历史文化传统为习近平接续问题思维提供了丰厚的历史滋养。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弘扬者与践行者。毛泽东说:“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10]不过,历史并不提交现成的答案,历史总是在先后出现的代表性问题中被分隔成不同时期,从而获得不断的自我呈现。在与历史的交互对话中,如何治国平天下、如何安身立命、如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等,都是一些典型问题,而从大量的“习近平用典”即可看出,这些问题恰恰也是习近平的历史关切,体现出了厚重的历史积淀、敏锐的历史洞察力以及鲜明的历史情怀。但是,习近平更为关注的一个重大的历史问题乃是:怎样才能复兴以往的辉煌?亦即如何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或者说,既然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自然就不能照搬过去的经验;但既然是“复兴”,那就必须将中国梦奠基于宏大的历史感之上。与此相应,习近平之所以指出“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正是有意识地通过历史比较、历史叙事来凸显历史自信。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为习近平接续问题思维提供了新的历史起点。始终以历史感为基础的问题意识,是我们党取得成功的重要法宝。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始终秉持着这种历史感、历史使命,逐步积累起丰厚的历史经验。习近平指出:“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是一个接续奋斗的历史过程。”[1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既是从解决挨打、挨饿,到解决挨骂等问题的历程,是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过程,也是从理论与实践中回答一个落后国家怎样进行革命、怎样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历史课题的过程。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迎来了崭新的历史起点,也就必须勇于承担新的时代任务与历史使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为习近平接续问题思维提供了历史坐标。展望未来,尤其需要我们以史为鉴,努力在历史的回响中把握住历史脉络、运用发展规律。习近平指出,学习党史、国史是把各项事业推向前进的必修课[12]。只有修好党史、国史,我们才能清醒认识历史终结论、历史虚无主义、历史循环论的虚妄,进而才能在把握历史规律下寻求中华民族独特的历史标识与世界发展的历史大势。置身新时代,面临新问题,肩负新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由此开启了新征程。新三步走的宏观规划、两个百年目标的清晰设定、“五位一体”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世界回响,就是习近平对如何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这一终极问题的响亮回答。

2.3 现实逻辑:回应现实问题的实践探索

总的来讲,我国当前各领域的重大现实问题,主要表现为我国改革发展进程中积累起来的各类现实矛盾问题、新的历史时期的诉求性问题。而习近平的治国理政思想,就是“从对当代中国发展的‘现实逻辑’中产生的‘中国问题’尤其是时代性课题的解答中产生出来的”[13]。

对新的时代之问的清醒认识,是习近平迅速而准确地回应现实问题的基础。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长征路,而为了走好每个时代的长征路,就应直面这一代的难题,“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1]。当前我们面临的重大任务,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面对着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必须科学应变、主动求变,而不能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习近平之所以强调要“发展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强调要有“永远在路上的坚韧与执着”,原因正在于此。

坚持现实问题、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为习近平回应新时代之问提供了根本遵循。为了在大变局中做好时代问卷,习近平明确提出“一个中心、三个着眼”的实践原则,即“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14]。例如: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针对的是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弱化的突出问题;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针对的是“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提出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生命共同体,针对的是如何正确处理民族与国家、中国与世界、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提出“六个要”“八个相统一”,针对的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凡此种种,都表明了正是始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才能系统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何处去、中国共产党向何处去、人类向何处去等等一系列重大的“新时代之问”。

3 习近平问题意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

习近平指出,“学哲学、用哲学,是我们党的一个好传统”[15]。习近平的问题意识,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当代运用和创新,是对中华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国共产党人问题思维的继承与发展,是对新时代治国理政中重大现实问题的回应与担当。从哲学上看,习近平的问题意识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意蕴,在问题的提出、分析与解决等层面都有充分体现。

3.1 提出问题要具有辨识矛盾的基本能力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首先就要认清问题与矛盾之间的本质关联。问题是对客观矛盾的主观反映,提出问题的过程与辨识矛盾的过程具有哲学上的同构性。问题不会凭空产生,毛泽东早就指出“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16]。正因为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问题才会层出不穷、屡见不止。而能否看清问题,关键就在于是否承认矛盾、能否看清矛盾。习近平指出,“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就是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17]。通过认识矛盾认清问题的实质,从而把认识矛盾作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必须拥有挖掘问题背后之矛盾的能力。习近平指出,人的认识与实践“就是不断认识矛盾、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17]。问题不能自我表达,也不会流于表面,而是常常隐藏在纷繁复杂的矛盾现象背后。只有在承认矛盾的基础上辨识隐藏在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矛盾,才能合理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才能不断推动认识和实践的发展。例如,没有对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矛盾的正确辨识,就不会提出绿色发展的问题;没有对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正确辨识,就不会提出构建生命共同体的问题;没有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国家之间矛盾的正确辨识,就不会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必须鉴别真问题与假问题。当前,我国全面深化改革进入了深水区、攻坚期,深层次问题与浅层次问题的交叉、新问题与旧问题的交错、个性问题与共性问题的交织,在这一时期汇流成形形色色的问题集。对此,鉴别问题的真假至关重要。习近平强调,对于伪问题、假问题,我们不能含糊其辞、语焉不详。例如,关于“党大还是法大”的言论,习近平指出,就党作为一个执政整体而言,这“是一个伪命题”,是试图把党的领导与全面依法治国对立起来的“政治陷阱”。但对于各级党政组织与领导干部来说,“权大还是法大则是一个真命题”,每个党政组织或领导干部都不能把党的领导作为个人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的挡箭牌[18]。再如,针对“反腐影响经济”的伪命题,习近平运用江西省经济发展指标飘红的例子作出甄别。而针对“反腐停止论”的论调,习近平明确以坚定反腐败的决心来澄清认识、稳定人心。

3.2 分析问题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分析问题,首先就要认识、承认问题的客观性。问题的提出虽然是人的主观反映,但其反映的内容却是客观的矛盾。为此,习近平强调,“对待矛盾的正确态度,应该是直面矛盾”,而面对问题也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若是对矛盾熟视无睹,矛盾“就会发生质的突变”[17]。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发展,我们面临着迥然不同的改革形势。从改革领域看,已从经济、政治等领域全面扩展至各个领域;从改革阶段看,容易改、乐意改的部分已经完成,剩下的都是难以改、难以啃的硬骨头。对此,我们必须迎难而上、因势利导,否则问题就会积重难返。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之所以强调调整经济结构、全面深化改革、打赢三大攻坚战、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等等,就是围绕一些牵动面广的深层次矛盾而采取的重要举措。

分析问题,应注重顺应实际变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抓住“问题”就是抓住“矛盾”,问题分析法从根本上讲就是矛盾分析法,其核心就是要做到如下两点:一是“注意把握好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17]。针对当前日趋严峻和复杂的矛盾,我们既要讲两点论,又要讲重点论。比如,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做出整体安排,又注重“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对于全面从严治党,既提出系统部署,又将党风廉政建设视作突破点,注重纠正“四风”问题。二是“适应我国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变化来推进社会发展”[15]。客观实际总是在不断发生变化,旧的矛盾、问题解决了,新的矛盾、问题随即产生。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顺应时局变化,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就当前而言,既要看到我们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等基本国情“没有变”,也要看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转变、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等重大变化。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形势新变化,真正做到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

分析问题,必须力戒空谈,注重调查研究。习近平反复强调,坚持问题导向,必须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一是从定性与定位上看,“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19]。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只有深入调查研究,才能准确把握实际与规律。二是从过程、实效上看,应该使调研成为“加深对党的创新理论领悟”“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推动事业发展”的过程[20]。调查研究应该力求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而不能搞蜻蜓点水式调研、钦差式调研、嫌贫爱富式调研、扎堆式调研、作秀式调研等形式主义,只有切实做到接地气、通下情,才能有效破解我国发展面临的新问题。例如,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之所以强调必须把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贯穿始终,就是为了避免形式主义。

3.3 解决问题要注重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习近平指出:“我们党就是靠实事求是起家和兴旺发展起来。”[21]而要做到“实事求是”,既要尊重客观事物(实事)及其规律(是),也要注重发挥主观能动性(求)。所谓“求”,代表的正是意识在认识与实践中的重要作用,而问题意识、问题导向、问题思维正是“求”的不同表现。

解决问题,必须树立辩证思维、哲学思维。这就需要做到:一是要坚持学哲学、用哲学。习近平反复强调,我们必须读一些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著作,不断学习和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应落脚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有效办法上来”,要以重大问题为导向,善于“运用矛盾相辅相成的特性”[17]。二是要破除形而上学思维。形而上学否认矛盾,看不清联系与发展,因而就会产生经验主义、主观主义、形式主义、教条主义、机械主义等形而上学倾向。对此,习近平指出,“学习和运用唯物辩证法,就要反对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17]。

解决问题,必须充分调动意识的反作用。习近平指出,辩证唯物主义强调物质的决定作用,但并没有否认意识的反作用,而且“这种反作用有时是十分巨大的”[22]。这就要求:一是重视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和创造性。人的整个实践,就是推进意识活动所构建的蓝图不断落地的过程。当前,我们面临着深层次、系统性的矛盾和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在设定目标或蓝图时,既要有战略思维、宏观思考,也要有创新思维、开拓精神,从而协调好当前和长远、守正与创新之间的关系。例如,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就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做出了战略部署,谱写了行动纲领。二是重视意识活动对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改造。意识既能提出规划、构建蓝图,更能在改革实践中将这些一步步转变为现实。例如,习近平指出:“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的。”[1]问题倒逼改革,推进改革不断深化,反映的正是问题意识、问题思维的巨大反作用。又如,我们党始终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强调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突出“革命理想高于天”,所体现的正是精神与物质相互转换的辩证法。再如,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新发展理念、伟大建党精神等理论的提出,都是旨在为实现中国梦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4 结语

问题是公开的、支配一切的时代之声。面对新形势、新问题,习近平勇立时代潮头、体察古今变化、创发思想先声,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既讲是什么、为什么,又讲怎么看、怎么办,即部署“过河”的任务,又指导解决“桥或船”的问题[23]。从理论上讲,这一思想是立足时代之基、直面时代之问的科学理论,完善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体系,也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话语体系。从实践上讲,这一思想是经过实践检验、富有现实成效的理论武器,为批判错误思想倾向、廓清思想迷雾提供了理论支撑,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提供了实践遵循,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进军提供了根本保障。

猜你喜欢
矛盾现实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我对诗与现实的见解
矛盾的我
漫画:现实背后(下)
爱的矛盾 外一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实现乡村善治要处理好两对矛盾
7 Sci—Fi Hacks That Are Now a Reality 当黑客技术照进现实
解析对矛盾观点的几个“是否意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