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高远 守正创新——高校学报可持续发展策略刍议

2021-11-29 14:10许伟丽
关键词:学报发展

许伟丽,李 旸

本刊核心层次论文

立足高远 守正创新——高校学报可持续发展策略刍议

许伟丽1,李 旸2

(1. 辽宁工业大学 学报编辑部,辽宁 锦州 121001;2. 锦州新闻媒体集团 锦州日报编辑中心,辽宁 锦州 121000)

从高校学报的贡献和价值入手,指出学报在学术交流与文化传播等方面的重要性。着眼于高校学报发展所面临的困境,探索性地提出做好政策支持与引导、增强编辑团队的创新能力、加强高校学报数字出版、与高校优势学科密切结合、充分发挥编委会作用等相应策略,对高校学报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性意义。

高校学报;新媒体;可持续发展;发展策略

学术期刊就其本质而言,是科学理论与方法创新的重要媒介和主要载体,是将学术研究成果及时推向社会、实现知识共享、服务于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1]。作为学术期刊的一种,高校学报在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学报管理办法》中被定义为高等学校主办、以反映本校科研和教学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期刊。高校学报在我国学术期刊阵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反映高校自身科研学术水平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平台,肩负着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使命,对促进学校发展也有很大的作用。办好高校学报、提升高校学报的办刊质量,可以促进学校的科研与教学工作,更好地为立德树人的教育事业服务。

近些年来,伴随着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技术和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出版业已经步入一个媒体融合的新时代,读者对知识与信息的获取需求呈现出内容精细化、时间碎片化的趋势,人们不单单要获取信息与知识,还希望高效率、低成本地从大量数据中提取能为其所用的内容[2]。在这一背景下,高校学报为了能够展示自身价值,实现历史使命与担当,就需要不断开拓进取,守正创新,以确保期刊走上可持续健康发展之路。

一、高校学报的贡献与价值

高校学报在学术研究、学术交流、学术创新、人才培养、学科发展与建设、文化传承与传播、服务地方经济、服务社会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特别是自从2015年国务院颁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政策以来,高校学报在推动学校发展、助力高校“双一流”建设方面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3]。

(一)高校学报是新思想、新技术交流的平台

国内外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可以通过这个媒介了解最新的科学研究动态和成果。随着数字技术、网络科技的迅猛发展,作为学术创新传播的重要载体和平台,高校学报始终坚守初衷——精挑细选优质稿件、编辑加工再创造、提高期刊学术质量和学术影响力,这不仅凸显了高校学报在学术创新方面的地位,还能够体现出高校学报在办刊中不断追求最新科学研究成果的进取与开拓精神[4]。

(二)高校学报是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窗口

唱响社会主旋律,宣传社会正能量,高校学报高举社会主义办刊旗帜,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挖掘优秀文章,进行全方位的“兴文化、展形象”工作。高校学报在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弘扬中国文化、阐释中国精神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力量。

(三)高校学报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助力

作为一个同博士和硕士研究生有着紧密而又频繁交流的职能部门,高校学报在教书育人方面同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服务高校师生的过程中,特别是在面对高校研究生作者群体时,学报的责任编辑为学生在论文写作规范上进行悉心指导、在学术道德方面进行正确引导;外审专家从学术角度对论文进行客观评价并指出论文需要改进和完善之处,这些都有助于高校人才的培养工作。

(四)高校学报是服务地方和区域经济的智力支持

高校的基本职能是培育人才,服务社会;同时,高校也是科技人才聚集之地,是科技研发的大舞台。这些科技领军人物占领科技前沿的科研成果有相当一部分将通过高校学报来发表,这无疑是学校所在地以及所处区域的智力支持,必将推动地方和区域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

二、新时代高校学报发展面临的困境

新媒体融合指的是各种现代化媒介在多媒体、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共同推动下,传统纸媒期刊向电子化和数字化融合的新形式。随着新媒体融合的极速发展,传统媒体的出版模式、传播渠道、阅读方式、受众范围等方面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和影响,高校学报也因此遭遇了一些发展困境。

(一)优质稿件相对匮乏

大多数高校学报由于不是中文核心版期刊,同时也由于缺乏多元化的新媒介宣传渠道,很难吸引到众多优秀的作者和高质量的稿件。优秀稿件的匮乏会直接影响到论文的被引频次,进而影响到高校学报的综合影响因子,学报的影响力就会被弱化;也就更难吸引高水平的作者投稿,因而学报就容易落入不良循环状态,严重影响学报的高质量发展。

(二)数字化出版与新媒体融合程度有待提高

在媒体融合的新时代背景下,数字化出版给高校学报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挑战和压力。一些高校学报虽然在出版过程中运用了一定的互联网技术,也取得了一些效果,然而高校学报编辑仍然没有完全实现由传统纸媒编辑向数字化编辑的全方位转换。大家的出版思维依旧聚焦于纸媒刊物的篇章编校上,而策划思维、审美思维、流量思维、互动思维、吸粉思维、需求思维等具有数字出版鲜明特色的素养还较为缺乏;同时,对于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技术等与数字出版紧密关联的技术与技能也存在掌握不到位的现象。这些因素都制约了高校学报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无法实现全方位的数字化出版,不能很好地满足读者对知识与信息的个性化需求,也阻碍了高校学报走向社会、服务大众以及用户量和流量的双突破[5]。

(三)编辑队伍的总体素养需进一步提升

新媒体时代,高校学报对编辑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编辑团队不仅要有较强的意识形态鉴别力、扎实的文字功底和深厚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提高对互联网与数字技术等方面知识和技能的认识度和接受度,才能适应新时代的高校学报编辑工作。目前多数高校学报的编辑人员缺乏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对融媒经营出版了解程度很有限。

(四)高校对学报的重视度不够

很多高校对学报数字化转型方面的人、财、物的支持和投入有待加强,同时编辑队伍与专业教师或者学校其他系列专业相比存在待遇偏低、晋级较难等问题。以上现象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编辑队伍的梯队建设和长期稳定,制约着高校学报的可持续发展。

三、高校学报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策略探索

在学术期刊发展的新时代,高校学报如何抓住历史机遇、顺应时代潮流,自觉承担“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如何坚持深化改革、各学科繁荣发展,以优秀作品服务社会、服务广大人民群众,最终实现高校学报可持续健康发展,是高校学报在现实工作中需要审慎探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高校的政策支持与引导

高校学报的长期稳定发展离不开所在大学的政策支持和引导。首先,从建设“双一流”高校的角度出发,大学应该将学科建设和学报传播功能相结合,以地方和区域重大需求为导向,大力做好教学与科研一体化的深度融合工作,全力打造好高校学报服务于人才培养和人才成长的学术交流与科技服务的良好交流平台。其次,大学在校内教师职称评定与绩效年度考核工作中应适当加大教师在本校学报发表优质文章的考核比重,依据文章的引用与转载率等指标给予作者较高的考评分值,鼓励学校科技人才将最新的高质量文章发表在本校学报上[6]。最后,学校应为学报编辑部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为编辑部的编辑队伍提供广泛的发展空间,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学报发展的源头动力。

(二)增强编辑团队的创新能力

对于高校学报的编辑团队而言,他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发现或约到优秀稿件,经过悉心地编辑整理之后尽快发表。在这个固定的流程中,高校学报编辑团队,从主编到副主编再到责任编辑们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将直接影响到高校学报的刊物质量、发展水平与发展速度。创新是这个时代鲜明的主题,创新是驱动发展的第一动力,高校学报编辑团队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是学报发展的不竭动力。当然,高校学报编辑团队的不同角色在增强创新能力方面也有着不同的侧重点。主编和副主编的首要任务是在期刊发展的新时代找准学报未来发展定位,更新发展理念,拓宽学报多媒体传播渠道;编辑们应该及时准确地掌握所负责领域的研究前沿信息,主动学习并掌握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助力学报走上可持续性创新发展道路。

(三)加强高校学报数字出版

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高校学报也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加强学报数字出版工作,建立以高校学报数字化为核心,以信息服务、知识服务为主体的较为完备的高校学报数字出版系统。这样的系统可以涵盖责任编辑稿件处理程序,如稿件受理、分发、送审与编校等;同时也包括高校学报数字产品信息、出版以及知识服务平台等[7]。在此基础上,加强与其他兄弟大学的合作,共同建立合作高校间的学报数字出版资源共享平台、高校间互相合作的网络系统,这样可以克服高校的自身薄弱环节、摆脱数据库积累的数据和资料有限的困扰,并有效地将不同的信息、数据、知识相关联起来,实现网络共享,更好地服务于地方和区域发展。

(四)与高校优势学科相结合

高校学报一个主要的任务是服务于大学的教师和研究生,同时也肩负着助力学校发展的重任。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的王牌专业和优势学科,高校学报只有与自身大学的优势学科紧密结合,密切配合优势学科的科研人员做好编辑与出版工作,及时发表他们的学术研究成果,才会助力大学做强做好优势学科,还会提升学报的稿件质量和办刊层次。

(五)充分发挥编委会的作用

高校学报的编委会都是由校领导、学校各领域有声望的专家学者组成,他们是各自钻研学科的翘楚,都有着广泛的人际交往。学报应充分发挥编委会成员的作用,转变学报办刊理念,采取多种措施,变被动等稿为积极约稿模式,动员编委会的一切力量来争取校内外的优秀稿件以提升学报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效益。

(六)立足高远,守正创新

高校学报是科学技术交流的良好平台,也是传播先进文化的广阔舞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树牢政治信仰、坚定政治方向是做好学报工作的思想根基。在此基础上,学报更要紧随新时代节奏,以服务学校发展、服务地方和区域经济为中心,确立高远的奋斗目标,充分发挥高校学报的积极作用。为此,高校学报需要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编辑们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第二,学校要加强学报编辑的梯队建设,优化年龄组合,确保队伍长期稳定;第三,做好编辑队伍的培训工作,提升整个编辑队伍掌握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特别是现代网络技术和新媒体技术。最后,做好编辑队伍的激励工作,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成长空间。

四、结束语

高校学报是科学技术交流的平台,更是文化传播的媒介,办好高校学报既会服务好广大师生,也会助力学校和地方经济、学术和文化的发展。高校学报应该充分利用新媒体时代所带来的种种机遇,同时也要积极面对当下高校学报发展所面临的各种困境,在学校政策支持与引导下,充分调动并发挥编辑团队的创新能力,实现学报的数字化转型发展,配合学校做优做强优势学科,同时也要充分发挥编委会成员的影响力,提高学报的美誉度和学术辐射力。只有大家齐心努力,不断开拓进取、守正创新,才能积蓄力量、迎难而上,开拓出学报持续健康发展之路。

[1] 高翔. 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推进学术期刊的进步和发展[J]. 人文杂志, 2007(6): 1-2.

[2] 吴应望. 高等学报数字出版困境极其发展策略研究[J]. 中国编辑, 2019(1): 53-57.

[3] 姚志昌, 段瑞云, 曹召丹等. SCI效应下高校学报发展的启示[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8(2): 102-112.

[4] 陈留院. 高校学报学术影响扩散的动力分析[J]. 科技与出版, 2019 (5): 130-135.

[5] 张莉. 媒体融合中的高校学报转型发展[J]. 中国出版, 2020(9): 21-24.

[6] 倪维维. 理工类高校学报人文社科版发展对策研究——以安徽省理工类高校学报人文社科版为例[J].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2): 103-108.

[7] 李姝, 张放. 新媒体时代高校学报的发展趋势与策略[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4): 164-167.

10.15916/j.issn1674-327x.2021.03.024

G237.5

A

1674-327X (2021)03-0090-03

2021-02-15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L18BYY015)

许伟丽(1977-),女,黑龙江拜泉人,副教授。

(责任编校:叶景林)

猜你喜欢
学报发展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图说共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