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 桑硼飞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大部署,指出要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明确提出要“提升金融科技水平”“推进金融双向开放”等新要求。如何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出发,将创新驱动战略与金融发展相结合,建设国家级金融科技示范区,对于推动新发展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金融科技是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是对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以及金融服务供给产生重大影响的新业务模式、新技术应用、新产品服务等,既包括前端产业,也包括后台技术,为金融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作为金融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助推器,金融科技是我国新发展阶段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关键环节,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服务扩大内需助力新发展格局。第一,金融科技能够大幅提升支付结算效率,提升资金运转效率,优化资产配置效率,降低全社会交易成本。第二,以需求为导向的数字经济迅猛发展激活了内需市场扩张能力,金融科技是服务数字经济的必备手段。第三,金融科技是助推金融创新、做实普惠金融、提升金融服务质效以及满足新发展格局下多元化金融需求的支持和保障。
推动产业升级助力新发展格局。一方面,金融科技可以拓展传统金融的服务范围,优化创新融资体系结构,降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成本。另一方面,金融科技应用范围广泛,可以降低企业和个人享受金融服务的门槛,有助于加大对高端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的支持力度,激发经济创新主体的活力,使其最大化享受金融科技带来的便利性和服务可得性。
支持金融开放助力新发展格局。我国金融业要深化高水平开放,提升对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服务能力和水平。金融科技的技术驱动属性、创新发展内涵以及广泛的应用基础,通过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方式,深度支持金融业的高水平开放,引入国际优质金融资源,提升对“双循环”的金融供给配置效率。
防范金融风险助力新发展格局。实践表明,科技驱动并没有改变金融业务的风险属性,其开放性、互联互通性、科技含量更高的特征,使得其金融风险更加隐蔽、复杂。与此同时,金融科技已经应用于金融监管、风险监控、动态预警等现代金融监管体系的全流程之中,是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的重要保障。
从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金融科技的经验来看,结合金融科技产业自身的发展规律和要求,建设国家级金融科技示范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伴随国家间金融科技竞争加剧,高质量推动国家级金融科技区建设的迫切性进一步提升。
抢占先发优势,打造金融科技产业领域的新引擎。面对新一轮全球产业竞争,将金融科技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并将推进金融科技中心建设作为实施路径和手段,是发达国家发展金融科技的重要启示。建设金融科技示范区,能够最大化凝聚国内外金融科技发展力量,发挥聚合引领作用,紧紧抓住我国与世界其他重要经济体几乎同时起步的金融科技发展先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移动支付和数字借贷等领域的应用具备显著的领先优势,但在资本市场相关的证券投资、客户财富管理等领域的应用则相对落后。以北京市为例,2017年动物园批发市场地区疏解腾退后,依托毗邻金融街和中关村的区位资源优势,着眼集聚的行业监管部门金融资源、科技要素以及丰富的金融科技创新需求和市场,将其转型升级为金融科技集聚区。2019年,国务院正式批复打造该区域为国家级金融科技示范区。目前已吸引超过100多家金融科技企业入驻,年收入超过1000亿元。初步形成了金融科技领域的监管、渠道、运营、第三方支付和安全保障全产业链,依托我国金融科技在部分领域位居世界前列的优势,金融科技示范区建成后将成为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搭建开放平台,提高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拥有高水平的金融科技能力,将有助于在全球的金融治理中占据制高点,站在最有优势的前沿阵地,对于全球金融治理的规则、标准拥有更多的话语权。金融科技示范区建设目标突出高站位、创新引领和国际化,代表中国参与全球金融科技产业竞争,力争形成金融监管、产业发展、业界标准、应用展示和服务创新五项国际示范。采取金融科技生态发展战略,强化与国内外金融科技领域知名高校、智库、协会、联盟等机构合作,积极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学研用资”生态布局。通过打造全球金融科技峰会、国际创新大赛、金融科技论坛等金融科技品牌平台,着力提升国家级金融科技示范区的国际影响力和全球话语权。
防范化解风险,为金融科技产业发展保驾护航。金融科技示范区建设首先要重视金融科技创新安全监管,推进金融科技产业健康发展。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以来,在推进落实《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19—2021年)》过程中,中国人民银行积极构建金融科技监管基本规则体系,探索运用信息公开、产品公示、社会监督等柔性管理方式,努力打造包容审慎的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着力提升金融监管的专业性、统一性和穿透性。推进金融科技示范区建设需要积极发展金融科技监管和金融风险防控技术和产业,通过争取并落实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为金融科技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直面全球抢位战,需要尽快补齐短板促发展。我国金融科技示范区建设总体上仍处于发展初期,与国际知名金融科技创新区仍然差距明显。一是产业生态结构不优化。区域内金融科技企业发展快,但是板块规模体量总体小。产业多为银行、保险等金融科技子公司,支撑金融科技产业的专业服务企业和研究机构数量偏少,龙头企业聚集不足,整体服务氛围尚未形成。二是融合联动发展不够。区域内众多金融机构、科研机构、科技企业等主体相对独立,缺少联动发展机制,企业同企业、企业同监管、企业同国际市场间的沟通不足,集聚区独特优势和聚集效应还没有挖掘出来。三是功能区服务配套滞后。交通、环境品质等软实力尚不足以支撑金融科技等高端业态的进一步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品质与高端金融人才的需求有差距。四是示范引领作用发挥不充分。突破政策、先行先试的项目不多,在金融科技业态创新和场景应用上还不够领先。五是国际影响力不够高。表现为外资金融科技机构数量和体量少,整体开放力度及政策支撑不足,在吸引全球高端资源要素、参与国际合作交流及宣传推广力度上还不够强。
面临国际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发展格局要求,聚焦坚决打赢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服务高质量发展大局以及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的目标任务,进一步建设好、发展好金融科技示范区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深化体制机制创新,构建高效协同的服务体系。金融科技的发展涉及竞争、安全、政策稳定、消费者保护等政策目标。要密切政策制定者、市场监管者与金融机构、科技企业的相互合作。强化统筹规划、体制机制、组织架构等方面建设,研究构建“政府部门+监管机构+市场运作”的模式,推动金融科技创新要素可以跨机构、跨领域聚集,努力使各个发展主体由“孤岛”变为“群岛”。在“一张蓝图、一致行动、优势互补”的原则下,加强区域联动,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运用好政府调控“有形之手”,挖掘发挥产业集聚效应。提高对金融科技示范区入驻企业创新能力的甄别,并帮助企业更好地获取政府支持。围绕金融街总部机构衍生的金融科技板块、自身成长的金融科技企业以及数字经济等领域,结合定位科学制定门槛准入标准,持续吸引集聚和培育壮大一批具有重要市场影响力和未来潜力的金融科技机构。打造市场化专业服务配套平台,引进全球一流的法律、会计、审计及税务服务、信用评级、人力资源等专业服务机构。在引进金融科技企业的同时要注重风险防范,高度警惕其较强突发性、隐蔽性和破坏力等特征,提前设计风险防范及时退出机制。
聚力打造生态系统,构筑开放创新金融科技生态。国家级金融科技示范区不能只打造一个仅有金融科技机构的“金融工厂”,而是要延伸金融服务链条,打造多层次广覆盖差异化的金融科技生态系统。抓住“一带一路”建设与北京打造“两区”(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契机,广泛开展国际合作,支持金融科技机构“走出去”拓展业务和优质外资资源“引进来”。组织开展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科技品牌推介交流活动,打造金融科技理念交流以及融合发展高地。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城市功能提升有机结合,完善商务、生活、文化等配套服务设施,增强全国和国际交流枢纽的吸引力。对标国际规则和同类园区最佳实践,围绕国际化教育、跨国医疗、高端家政服务机构、国际化养老服务等领域,优化供给,打造类海外环境,优化营商环境。
促进金融科技赋能民生,让金融科技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体。鼓励企业积极赋能民生金融、普惠金融,大力支持金融服务民生场景化建设。支持企业拓展衣食住行、医疗教育、电子商务等业务场景。推动金融科技与民生系统互联互通,探索基于通信数据与金融数据融合的普惠金融应用示范,实现主要民生领域的金融便捷服务广覆盖。使金融科技发展更具人文情怀,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特别要服务好中小微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促进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