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韬
(佳木斯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新中国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思政课在课程建设、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等方面均取得重大突破和显著成绩。在此基础上,面对培养新时代人才、解决新时代困惑、满足新时代需求等现实问题,需要进一步提出要通过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的目标要求。为此,习近平同志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讲话中提出的坚持“八个相统一”,是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科学指引。
明确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根本立场,是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首要问题。习近平同志所指出:“政治引导是思政课的基本功能。强调思政课的政治引导功能,并不是要把课讲成简单的政治宣传,而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1]明确了政治性和学理性互为支撑,是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根本立场。
政治性是思政课的本质属性,思政课的首要任务是坚持政治性,第一要求是讲政治。“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和根本立场的维护是思政课的基本功能。“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通过思政课政治功能,充分发挥思政课在培养时代新人的政治引导作用。
高度的政治觉悟是以科学的理性认知为重要基础的,在此,思政课的政治性离不开我们通过对政治话语、课程话语和学术话语的学理性的挖掘、阐释和传授。政治话语和学术话语的积极互动是推动学科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充要条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来讲尤其如此。我们的学理性是以政治性为前提和基础的,离开政治性的学理性将如脱缰野马;而失去学理性的政治性同样只能是空洞无味的政治说教,缺乏思政课所应具有的感召力和说服力。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我们以课程话语为中介实现政治话语和学术话语的互溶互通。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具有持久的政治认同和明理辨道、笃学行之的时代新人。在此,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是思政课学理性的理论来源和基础。
这三大基本原则层层递进,有序衔接,组成了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总体原则。
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的辨证统一。当前在我国教育当中存在育人和育才相割裂的现实问题。在此,“知识是载体,价值是目的,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1]。以思政课为桥梁,弥合教育当中育人和育才之间的鸿沟,培养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由此成为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基本原则。
思政课承载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重要使命。价值观教育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历史性和时代性特征。以思政课为载体的道德教育并非抽象的、泛泛的道德说教,而是需要以我们新时代所提倡和要求的价值观为核心。在我们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中,需要我们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其中的家国一体观,努力培养时代新人,将个人奋斗和国家富强融合在一起的价值认同,不断促使他们从小我走向大我。
马克思主义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政治立场,而且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知识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其之所以创立数百年来经久不衰,并且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就是根源于其理论本身的知识性,并且立足现实,同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坚守人民立场的思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思想、人民民主的思想、文化建设的思想、社会建设的思想、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政党建设的思想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紧密结合形成了中国本土特色的丰富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以上两个方面构成思政课知识性的基础和来源。
“思政课的任务是传导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性是其根本。同时,彻底的批判精神是马克思主义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就是在同各种错误思潮的不断斗争中开辟前进道路的。”[1]在此,建设性主要解决我们对于主流意识形态的“信”和“守”,批判性则发起对各种错误思潮的“攻”,信、守、攻明确提出了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战略要求。
相对于批判性而言,建设性是我们在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时首先要坚持的原则和方法。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时空压缩的方式,用几十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国家几百年走过的道路。在我们历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程中,成就(主要方面)和问题(次要方面)并存。面对成就和问题,需要我们通过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传导,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提出解决这些困难、问题和挑战的建设性的态度和方法,最终成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信者和守者。
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背向而存的是包括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以及历史虚无主义等在内的各种错误思潮。这些“思潮”并非简单的学术思潮,而是有着明确瓦解我国意识形态目的和任务的政治思潮。马克思主义就是在同一系列错误思潮进行斗争的过程中不断成长和壮大起来的,并最终形成实现全人类解放的伟大思想理论体系。我们在以建设性原则传导主流意识形态的同时,要坚持以批判性原则,主动反对各种错误思潮。并通过思政课,将新时代大学生培养成为“批判的武器”,成为我们进行意识形态宣传的“民兵”和“战士”,同他们一起将错误思潮融入到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当中。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同其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密不可分。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批判旧唯物主义和扬弃黑格尔纯粹思辨哲学体系的一把利剑。马克思主义通过实践打开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另一扇窗,并从实践主客体有机统一的角度将实践主客体的价值实现确立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最高价值目标,即人的解放和自然的解放。尤其通过实践的基本形式——劳动在人与自然之间进行物质变换过程中的作用的充分论证,马克思主义进一步肯定了劳动实践主体的重要价值和历史作用。这样,我们以思政课为媒介,开启了学生对理论性认知的实践性出路。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前我们坚持思政课理论性的重要着力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理论主题,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为方法指导,以人民为价值导向,所形成的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外交、党建等在内的系统性思想体系。”[3]在理论定位上,需要我们充分展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经典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内在关联,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启了历史性飞跃、引领了历史征程和破解了历史课题等重大理论问题。
思政课改革创新重在落实。上述四个方面相统一明确了我们推进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具体实施路径。
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是习近平同志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即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基本原理的创造性运用。
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我国对思政课有着统一的教学目标、课程设置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并按照统一部署大力推进思政课建设。根据不同时期的现实情况和具体问题,我们推进思政课课程体系从“78方案”“85方案”“98方案”直到“05方案”的演进,并自2004年启动以“马工程”教材建设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简称“马工程”)。我们还成立马克思主义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举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示范培训班等,截至目前,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已经举办了277期。通过统编教材、集中培训、集体备课等方式方法,我们不断加强思政课改革创新的统一性,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在具体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的过程中,努力探索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多样性。在此,如何实现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有效转化是问题的核心。马克思主义理论教材系统阐述了与马克思主义紧密相关的重大和基本的历史、理论和现实的问题,成为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的根本依据。在此基础上,需要我们积极遵循因地、因时和因材的基本线索,通过对教材结构的科学把握、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教学过程的合理安排,最终通过多样性的方式实现思政课的政治目标、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
这是近代以来教育改革创新一直要解决的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同时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1]通过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实现基于特定政治目标的教学相长。
教师的主导性主要体现在其对思政课的方向性的把握上,教师要在引导学生学习方向上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在此,教师可以通过对教学方案、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教学素材以及阅读书目等的设计来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高屋建瓴地对课堂教学进行整体把握,明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等,综合和灵活运用包括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读书指导法、任务驱动法等在内的多种教学方法。“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是习近平同志一直以来所坚持和倡导的正确理解和全面学习马克思主义方法和理论的有效路径。教师可以通过开书单、指重点,来为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指明方向,不断突出其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性。
主客体的辩证统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思想精髓。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客体对于主体而言,并非消极被动地统摄在主体的绝对精神之下,而是在与主体的积极互动中彰显其价值。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我们群众路线在思政教学中的创新性运用。我们要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如自主学习法、问题探究法等的运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既可以充分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最终使他们形成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刻认知和自觉认同。
灌输性和启发性强调的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而是侧重于教学方法的属性和特点,这是习近平同志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重要发展。
灌输法由来已久,从马克思、恩格斯到列宁,都高度重视灌输方法。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传入中国的同时,灌输的学习方法也被我们加以采用,并同马克思主义一起经历了中国化的发展创新,尤其开创了思想政治工作的专门领域。进入新时代,我们适应时代新人接受信息的方式和渠道的多样化,提出思政课的灌输性问题。“灌输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基本方法。……让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离不开必要的灌输,但这不等于搞填鸭式的‘硬灌输’。”[1]在此,习近平同志对灌输的强调和重视更加侧重于灌输的性质,即理论的传递和导入,而具体的方式方法需要我们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运用和创新。
与灌输性相统一的启发性则更多强调通过启发的方式方法激发受教育者自身的积极思考和主动学习。恩格斯在强调灌输的同时,已经开始注重其同自我体验和自我教育的结合。习近平同志不仅注重启发的过程本身,而且强调通过启发的方式而使学生自然而然产出的科学结论。“要注重启发式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1]理论来自于生活,也同样可以还原到生活。马克思主义作为关于人类、自然和思维的普遍规律的科学理论,通过对这一理论和方法的灌输性学习,以及教师对启发性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最终将使学生在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运用到对现实问题的分析时,必然得出科学的结论。
课程教学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全方位挖掘思政课和其他课程当中彰显和隐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是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路径。“思政课要做思想政治教育的显性课程。……同时,要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1]
思政课作为我国传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核心课程,已经被纳入到大中小教育体系当中,通过思政课程群组的设立和建设,我们大张旗鼓地对处于不同教育阶段的学生进行理论宣传和理论武装。这样,通过显性教育的方式,我们公开占领学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阵地。此外,各种形式的理论宣讲和学习同样是思政课显性教育的有效方式。
人的思想的改造是长期坚持和潜移默化的过程。通过挖掘其它课程、教学方式和日常生活当中的隐性教育,对于思政课改革创新来讲意义重大。其一,我们可以通过挖掘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使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和渗透到学生的全部课程体系当中。其二,我们可以通过讲授法、讨论法、参观法、情景法、阅读法等教学方法,将思政课的核心观点渗入其中。其三,我们可以通过全方位发动学校、家庭、政府、社会等教育资源,建立协同育人的体制机制。最终,通过隐性教育的方式,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总之,承载着铸魂育人重要功能的思政课的改革创新直接影响着我国新时代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成人和成才。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八个相统一”,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要求有机结合,闪烁着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光辉,揭示了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基本规律,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创新发展,将开启我国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