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阳阳
(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辽宁沈阳 110161)
公共管理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哲学社会科学一起对一个国家、民族的崛起、复兴发挥着积极而重要的影响与作用。构建一套具有民族性、国际影响力和科学特征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是实现一个国家、民族崛起与复兴的关键,也是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首先要完成的一项重大任务。自党的十九大成功召开以来,我国正式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鉴于坚持好、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任,特别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迫切需要我们深入研究探讨、尝试建立一套相对完整的、能更好支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公共管理、哲学社会科学体系。2016 年5 月,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要从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论述,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开展及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目前,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在研究方面尚缺乏一些民族性特点,所谓“国际化有余、民族性不足”,也即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近乎形成共识的本土化不足问题。公共管理作为一个新兴学科,确切地说是一个具有明显多学科交叉性质的新兴学科、前沿学科,同样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做好我国公共管理理论体系本土化工作,为我国公共管理工作附着上中国特色,是迫在眉睫的事情。本文就中国特色公共管理理论体系构建与完善问题进行了专门探讨,在总结阐释我国公共管理理论体系本土化不足问题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完善中国特色公共管理理论体系的路径,旨在促进包括公共管理在内的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健康发展。
我国公共管理学科的研究范围越来越大,逐渐暴露出我国公共管理理论本土化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学科体系构成分散、学科发展周期叠加、缺乏交流与管理机制等。
在2011 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中,公共管理被定义为一级学科,其下共有五个二级学科,分别为行政管理、社会保障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关于公共管理学科包含的内容,我国学界的专家、学者尚未形成一个相对明确的共识。目前的看法认为,至少包括行政管理、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人力资源、公共政策、公共财政、公共安全、公共资源、公共卫生与医疗等10 余个二级学科[1]。从从事公共管理研究的人员队伍构成上看,更是包括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和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公共管理学科体系构成的分散特点,直接导致我国公共管理学科体系始终不能走向正常的、系统发展的轨道,进而也无法真正实现本土化。
每一个学科从创立之初到走向成熟,几乎都要走过一个相似的发展周期,公共管理学科亦不例外。但公共管理学科有特殊之处,主要表现为多个学科发展周期的相互叠加,而且每一个周期内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都不充分,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我国公共管理的发展始终无法接地气,进而不能很好地实现本土化。
一是引介期。由于多数公共管理理论源于国外,基于国外理论搭建起来的我国公共管理学科理论体系,总是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水土不服”。
二是消化期。国外的公共管理理论没有成功应用于社会主义的经验,这就要求我们将源于国外的公共管理理论与我国的本土实际、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等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探索总结,逐步实现公共管理理论的本土化。我国在这方面易出现“消化不良”的状况。
三是创新期。创新是实现公共管理学科本土化的关键。这一创新过程不是国外公共管理的简单套用,更不是国外公共管理的翻版,而是利用已有公共管理理论为我国复杂、独特的问题开出良方。解决我国公共管理理论体系本土化不足的难点、关键,就在于解决创新不足的问题[2]。
我国公共管理学科发展周期的叠加,让其本土化历程看起来较为遥远。
就我国公共管理领域的学术研究生态而言,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研究人员彼此缺乏有效交流,相关管理机制不健全。
就公共管理学科队伍而言,可以总结为“五路大军”,分别是党校与行政学院、高校、科研院所、党政部门、部队院校。此外,还有一部分是社会组织,如独立的政策咨询与研究机构、公共知识分子等。上述公共管理学科队伍对我国公共管理领域相关政策制定、科学研究、教育教学等方面工作开展产生了积极而重要的影响,但也由于研究人员彼此缺乏有效的交流沟通,而无法做到取长补短,严重阻碍了我国公共管理理论体系的本土化进程[3]。
从学术管理角度看,虽然我国的一些公共管理专家、学者热衷于学习、挖掘一些新理念和新思想,但却没有及时、充分地进行消化、吸收,也缺乏对学术存量、前人成果的有效融合,学术上易产生短视。必须从构建、完善管理机制出发,改变这种状态,否则将很难实现公共管理理论体系本土化的目标。
构建与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理论话语体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以国际、国内通用学术话语为主体,进一步归并、整合我国政策话语与民间话语,力争提出有价值和代表性的公共管理概念、命题、理论[4]。
其次,用中国话语阐释国际公共管理领域的前沿、热点问题,而不是不加区分地复制、套用。避免出现滥用外来概念现象。
最后,要大胆总结、言说我国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成果、经验,将我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取得的成果讲清楚、说明白。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自己的话语体系。
要想给公共管理附着上中国特色,构建与完善自己特有的理论价值体系是核心,也是关键。在这一过程中,笔者认为要做到“两统一”“一协调”“一重点”。所谓“两统一”,是指统一理论建构与实践指导,统一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所谓“一协调”,是指公共关怀与管理效能的协调;所谓“一重点”,是指坚持我国公共管理人民性这一首要特征和价值追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根本政治立场。另外,还需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我们既要学习西方国家公共管理理论、工作方面的效率优点,也要考虑给予我国人民大众公平、公正,即体现我国公共管理的公共性。
公共管理理论至今在我国没有实现真正本土化的重要原因,就是核心知识内容的缺乏,因此,构建与完善我国公共管理理论知识体系,就成为相关科学研究的重点工作之一。
首先,致力于归纳、总结、分析当前我国公共管理领域成功的运行机制、管理职能和经验做法,并以此为基础搭建中国特色公共管理理论的框架和体系。
其次,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公共管理理论知识,立足我国实际,对这些知识进行筛选、改进,以充实、丰富我国的公共管理理论知识体系[5]。
最后,重新整合我国公共管理二级学科及新兴领域的知识内容,促进我国现有公共管理理论知识体系的科学化、系统化。
自主、有效、创新是我国公共管理理论管理体系成熟的重要标志。构建与完善我国的公共管理理论管理体系,需要从宏观、微观两个角度入手。
首先,从宏观角度(也可称为方法论角度),我们要始终坚持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立场、观点、方法,用这一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理论,深入分析我国古代、近代、现代的公共管理历史及理论。特别要注意总结、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国家治理方面提出的新理论、新方法与实践经验,它们既是我国公共管理理论的思想源泉,也是我国公共管理理论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从微观角度,除了学习国际先进的理论、方法外,更要立足于做好众多二级学科管理及在各二级学科间取长补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