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汪 怿
(作者系上海社会科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所研究员,上海社会科学院人力资源研究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 胡秀荣)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同时,他首次提出,可以在北京、上海、粤港澳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这是关于人才发展的重要战略布局、重要战略使命。如何承担新的角色推动未来发展,是一个亟须回答的重要命题。
目前,在全球人才竞争方面,有4项指标受业界关注。一是世界经济论坛提出的全球人力资本指数,主要维度包括能力、部署、开发、专有技术等四个方面。二是英国经济学人情报部与海德思哲于2011年发布的《全球人才指数报告》提出的全球人才指数,具体指标包括:人口、义务教育、大学教育、劳动力质量、人才环境、开放度、吸引人才倾向等方面。三是欧洲工商管理学院、新加坡人力资本领导能力研究院和人力资源公司德科集团于2013年起每年持续发布的全球人才竞争力指数(GTCI),人才竞争力分为人才赋能环境、人才吸引力、人才成长、人才保留力和人才技能等五个方面。四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人才排名因素,主要包括本土人才投资与发展、海外人才吸引力、人才可用性等方面。从上述指标来看,具有全球竞争力、影响力的人才发展,主要集中在:人才自身实力和竞争力,人才拥有知识技术及其转化的能力,人才培养、吸引、留住、使用等机制或制度,人才开放程度,人才发展生态环境等。
从国际通用指标、结合我国实际,笔者认为,高水平人才高地具有高质量人才供给、高能级人才平台、高成长人才机制、高品质人才环境、高效能人才治理等多个层面,在此基础上,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应该最终成为全球各类卓越人才集聚之地、成长之地、向往之地,全球各类优秀人才与人才自身以及与资本、技术、信息、空间、环境充分互动的交融之地、创造之地、发展之地,改变世界、创造未来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流程、新模式、新产业、新文化的策源之地、发明之地、诞生之地、交汇之地。
从世情看,全球力量“东升西降”趋势明显,中美战略博弈不断加剧,国际秩序深刻调整,全球治理处在重大变革的关键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处于酝酿之中,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人才链发生重要变革。面对全球竞争,创新越来越成为取得全球竞争优势的关键基础,人才越来越成为引领发展、赢得未来的战略资源,人才竞争日益激烈,人才变革需求日益迫切。面对全球变局,需要把握发展态势,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化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更多地在全球发展中创造新的发展亮点、创造新的发展机遇。从国情看,推动高质量发展,要突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实现人才从“支撑发展”“优先发展”向“引领发展”的跨越。
面对重大任务、历史使命、战略机遇,作为构成和影响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重要基础,推进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承担更多新的角色、新的使命,需要释放新的强劲动力。
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要从世界格局变化、全球科技和产业变革、全球人才流动等视角出发,围绕“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刻理解人才之于科技创新、经济增长、产业变革、社会进步、竞争优势、发展动力、大国兴衰的战略价值,充分认识人才是执政基础来源、人才制度是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才战略是国家整体战略的核心内容,把引发科学重大发现、技术重大突破、产业重大变革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能够开发新产品、拓展新市场、构筑新模式、引领新潮流、发展新业态的人才,能够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人才,培养出来、引进过来、使用起来,把人才内在的活力激发出来、创新创业的激情迸发出来,实现人才由支撑发展、优先发展向引领发展的历史跨越。
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要求承担好改革突破的角色,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现有创新基础、资源禀赋和独特发展优势,聚焦人才评价、“揭榜挂帅”、多元投入、基于知识价值的激励导向、精准服务等重点,抓紧建构更加有利于人才成长发展、更加有利于人才价值实现、更加有利于人才作出贡献、具有影响力吸引力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另一方面,抓紧建立政府、市场主体、社会组织及人才个体等主体有效互动机制,共同推进人才发展的治理体系,建立权责统一、运转高效、法治保障的人才开发机制,抓紧推进人才政策制度的创新突破,让人才成为引领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资源、关键动力、引领力量。
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要求用开放的心态、开放的视野、开放的制度,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引聚、用好全球有用英才,更加积极嵌入全球人才网络和创新网络,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影响全球发展。更加自主地推动人才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更大范围,指的是把握全球发展态势,面向全球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更深层次,是指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率先试点人才自由流动、自由从业等领域开放制度、开放政策;更高水平,是指聚焦有基础、能突破的战略方向、优势领域、重点领域,通过集聚天下英才和改善人才发展环境,扩大开放空间、提升人才开放能级、优化人才开放环境,让中国集聚天下英才、成就天下英才、发展天下英才,实现自我价值、走向全球的起锚地、转折点。
聚焦“卡脖子”及战略领域、前沿领域、核心领域、未来领域,抓住引领性的“帅才”,聚焦关键性的英才,抓住未来有发展潜力的青年人才,夯实引领发展、影响全球、决定未来的关键基础和核心动力。
一是聚焦引领性的“帅才”。要抓住创新实践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战略科技人才、顶尖科学家以及世界级学会、协会负责人或核心人物。要抓住创新服务,特别是世界一流的专业服务机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创新智库负责人或重要执行者。
二是聚焦关键性的英才。重点引进、集聚一批在创新创业方面具有竞争力、影响力、引领力的优秀人才。要把赢得未来、争取主动、具有优势的战略人才作为建设重点和关键,积极培育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开辟创新发展的新空间;大力集聚杰出的科学家、卓越的工程师、优秀的技能人才,引领创新潮流、推动科技创新策源、赢得未来战略竞争;进一步加大培养力度,造就关注属于战略领域、掌握战略资源、有战略影响力的人才,吸引能够赢得全球科技创新和人才竞争主动,能够在全球范围内产生重要影响力、起到关键作用,能够引发重大突破、重大变革以及带来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的人才。
三是培育未来人才。要强化未来的视野、前瞻的眼光,聚焦青年科学家、研发人员、工程师、企业家、技术工人,聚焦青年政治精英、未来领袖等,注重强化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创新潜力的未来人才的培养、发现、储备、使用,聚焦有基础、有优势、能突破的战略方向、优势领域、重点领域,看到未来、看准未来、培育未来、创造未来,真正让青年人才成为未来发展的生力军。
一是建立授权松绑的机制。进一步凸显用人单位和人才个体的主体地位,着眼于从“放权松绑”到“授权松绑”的转变。一方面,根据需要和实际,向主体授予更大权利、更重责任、更大空间,进一步加强用人主体和人才个体的权益保护,把蕴藏在人才之中的智慧充分发挥出来,用人才的力量来引领创新,用人才的活力来激活发展,有效驱动和牵引、引导、建构以及创造新的发展。另一方面,要积极为人才松绑,完善人才管理制度,赋予和落实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在技术路线、经费使用、梯队配备等方面更大的权利。
二是建立健全面向全国乃至全球的广泛“张榜”、科学规范“揭榜”、放开手脚“履榜”、以“军令状”为依据、以结果定奖惩的“评榜”“奖榜”机制,同时明确人才不分体制内外、“挂帅”只看本领大小的评价标准,充分赋予“挂帅人”自主权,建立打破各类创新资源的“单位所有”限制,探索资源要素向使命、项目聚焦的机制,探索实行战略科学家领衔机制,支持战略科学家有效整合科研资源和组织实施重大科研任务,努力突破“卡脖子”技术难题。探索建立新型科研管理制度,推行首席科学家负责制,落实人财物支配权和技术路线决策权,加快开展科研经费包干制改革试点。
三是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克服“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不良倾向,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鼓励创新、允许试错、宽容失败。
一是“育”,就是建立一流战略人才、卓越人才和优秀人才培育机制。围绕国家发展重大战略,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按照科学规律、着眼整体能力提升,建立一流高校、院所、专业构成的人才培养体系,健全产学研结合的重点人才培养支持计划体系,夯实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联盟等人才培养载体平台,重视教育培养的基础性作用,加强人才特别是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人才教育培养力度,完善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秀人才的培养机制。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建设进程,推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优势学科建设,共同引育高端人才,实施国际大科学计划,推动与国际知名高校、境外知名研究机构建立研发合作关系,在合作中发现人才、培育人才。推进博士、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推动与发达国家高校前沿领域的博士、博士后交流合作,推动博士共同培养,提升培养青年人才水平。着眼于全球科技创新趋势和产业变革,前瞻培养基础科学、应用研究以及重点领域产业发展人才等。聚焦战略产业、前沿产业发展,深化实施产业人才行动计划,加大产业领军人才培养支持力度。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研究院所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促进人才链、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共同引才育才。
二是“聚”,就是引进。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力度,对标世界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加大人才开放深度、广度和力度,厚植竞争优势、造就发展机会、增强流动动力,在数量、结构、素质等方面达到新的水平,同时搭建更多的国际性创新平台,加快“走出去”步伐,让致力于创新的海内外人才同频共振、共同携手前行,共享发展机遇、共享改革成果、共对未来挑战。积极建设国际人才储备库,吸引和集聚全球优秀人才,整合全球人才资源。
三是“用”。要用好用活各类人才,探索以信任为前提的人才使用机制,充分信任、尊重人才,充分善待、包容人才。对特殊人才采用特殊政策,同时,实行包容审慎监管,探索适用人才创新创业的“沙盒”监管措施,制定勤勉尽责规范和细则,扩大免罚清单等容错监管方式,建立健全宽容失败的容错纠错机制。建立宽松的环境,让科学家全身心去跟踪、投入、判断未来可能会出现的重大突破方向。要把握政策宽松与人才辈出的客观规律和历史规律,建立良好的政治、文化环境,让更多人才在宽松环境下脱颖而出。
一是加快科技创新重大项目建设。加快世界一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综合性科学中心、国家实验室、科学工作室等全球领先科技创新重大设置、重大项目攻关项目,以科技创新重大项目吸引集聚一流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同时,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建立健全全球顶尖人才及科研团队的开放共享机制,打造人才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加快建设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推进创新联合体建设,打造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协同创新产业联盟。
二是打造一流人才创业平台,布局完善“试验基地+创业苗圃+产业基地”三位一体园区,提升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等载体的资本、项目、服务等资源整合和配置能力,系统性优化全链条孵化体系。同时,积极持续打造海量智能应用场景,推进应用场景开放与创新,强化创新应用场景对人才集聚、发展、配置功能,提高高端要素集聚度,提升要素资源配置效率。
三是积极锻造具有影响力的活动平台。开展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学术论坛、产业论坛,吸引全球科学界、产业界、投资界人士参与,更好吸纳整合各类国际高端人才智力资源。
一是健全开放的政策。一方面,要面向海外人才,进一步推进促进人才自由流动的开放政策,实施更加积极、更加便利的签证、工作许可等制度,细化不同人群的签证标准及其待遇,给予不同人才在申请条件、申办程序、居留期限、出入境往返、永久居留或入籍等方面的便利;对海外高层次人才,要细化完善外籍高层次人才认定办法,建立海外人才特殊通道。另一方面,建立海外人才从业自由的开放政策,对研发中介、技术转移、科技服务、咨询、会展、教育培训等非规制性岗位,进一步加大开放力度;推进与相关国家、国际组织开展水平类职业资格互认、职业标准制定等多方面合作,有序推进制定与国际接轨的职业标准化体系,引入国际公认认证考试及培训项目,开展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国际认证考试合作,探索“一试双证”或“一试多证”,同时,在职业标准规范、职业考试认证、职业培训、职业发展数据等方面,采取灵活、务实的方式,扎实推进合作。基于服务贸易自由化深化外国人工作许可制度,明确职业负面清单制度,明确从业自由范围、类型、程度,建立职业资格认可制度,创新学历、职业资格互相认证制度,与相关国家、区域、国际组织开展职业资格互认交流合作。
二是拓展开放的渠道。积极吸引总部企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研发中心、国际组织及国际性智库,利用其海外资源协助引进海外优秀人才、开拓国际化发展渠道。支持领军企业建立海外“人才飞地”,积极建立开放实验室平台,采取“人才+项目+基地”运行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吸引、储备和培养科技和产业人才。支持企业发起成立国际性行业协会、产业联盟,建立企业海外人才引进联盟,联合引进海外人才。同时,还要充分发挥中介机构作用,积极发展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提升“走出去”能力,提高赢得人才竞争的本领。积极引进国际组织,推动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标准组织的战略合作,吸引国际组织及其技术机构入驻。
三是建立开放的市场。加快推进全球人才市场建设。强化全球人才配置功能,积极配置全球人才资源。加强全球人才市场与资本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的联动,着力提升人才配置能级。
一是服务环境。着眼于人才发展需求,强化对人才的服务意识,健全人才服务体系。要聚焦知识产权、科技金融等科技服务,完善科技信贷、多层次资本市场、科技保险、融资租赁等科技金融服务体系。聚焦居留和出入境、落户、商务、检验检疫、外事。完善政务服务,改善营商环境,聚焦智慧政务、人才云平台、政策咨询、项目申报等政务服务,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完善智能服务,积极发展全面画像、精准感知、区块链匹配、智能决策、数字治理,运用智慧技术实现“智能化转变”,围绕人才需求、业务协同实现“全方位赋能”,通过数字化、智能化举措实现人才发展的“革命性重塑”。
二是安居环境。构建多层次人才安居住房保障体系,优先加大人才公寓建设,加大对青年人才的倾斜力度。改善区域交通布局,建设结构合理、层次分明路网,注重可达性、重视慢行系统建设。围绕“双碳”,注重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建设城市绿化景观,打造生态“绿廊”,建设大型生态公园,打造低碳交通、低碳空间、低碳技术、低碳生态办公、环保时尚生活。着力建设适合生活需求的商业购物中心、星级酒店、餐厅、咖啡馆、图书馆、学校、医院、影院和生活超市等配套设施,布局城市景观大道、中央商务区、城市阳台、绿道游憩网、高品质步行街、特色美食街区等功能要素配置,打造“磁力场”。
三是教育医疗环境。完善优质基础教育项目布局,推动基础教育优质普惠均衡发展,结合常住人口规模、从业人员和各学段实际入学情况,持续优化教育资源布局,统筹推进城乡基础教育共同体建设,发展跨学段教育集团。推动产教融合发展,运用财税政策、创新政策引导企业建立企业大学、创新学院、卓越工程师学院等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基地、重点产业人才实践基地,加大实训工厂、实习实训基地和学生创新创业平台。坚持政府主导,按照以人为本、健康优先、分级服务、均衡优质原则,加大现代化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力度,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全市域均衡布局,不断提升医疗健康提供高水平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