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卫峰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咸宁 437100)
大学生本身就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所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新媒体、网络信息时代背景之下,面对排山倒海而来的大量信息、新媒体开始不断涌现,大学生媒介素养培养、思辨能力和积极参与能力培养迫在眉睫,通过媒介素养培养,使大学生更加了解媒介和媒介信息,提高批判性地接收和辨别媒介信息的能力,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不良信息对其造成的消极影响。这也促使大学生所处的环境开始变得复杂,当代大学生在这种环境下很容易出现价值标准迷失、价值选择困难等情况,而为了能够有效地规避新媒体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造成的不良影响,对新兴媒体及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与作用进行探讨就显得尤为必要。
新兴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快递信封广告、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数字电视等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新兴媒体促进了媒体传播领域的扩展,推动了社会舆论的多元化。由于互联网、手机通讯的普及,更多的人可以自由表达意见,促进了不同观点的人更好地进行交流。新媒体可以借助于固定服务终端以及移动服务终端来为群众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是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下的产物。新媒体种类较多,微信、QQ、微博等都可以说是新媒体技术的产物,更是人们发展过程中较为关注的技术之一,而且在表达形式上也是十分的多样且丰富,所以在现如今这个时代背景下吸引了较多的受众群体,尤其是青年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从某些方面来说对个体个性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再加上新媒体本身就具有较强的互动性[1],所以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能借助于相关媒介实现有效的信息传播与互动,这样就能有效的打破空间与时间上的限制,真正实现多种新媒体技术的有效融合。
新媒体是网络信息技术发展下的产物,而网络信息存储范围本就十分的广泛,人人都可以在上面发布信息,用户也可以从中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为此,在应用新兴媒体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就可以借助于其丰富的信息资源来展开个性化教育、终身教育,最大程度丰富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2]。新兴媒体环境之下,文字、视频、音频以及图片等各种数据信息都能够有效地保存下来使用,这样在进行信息传播与整理的时候也就会更加的方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这一点来展开教学,就能有效的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在新兴媒体环境之下,教师还可以基于新兴媒体平台来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这样就能有效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改变传统枯燥的教学方式。例如,教师可以借助于微博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也可以借助于微信、微信公众号等方式来加强和学生的交流与沟通,以此来更好地把握学生思想情况,之后基于此来展开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而也就能够有效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在新兴媒体环境之下,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融合了文字、画面、声音为一体,所以在进行信息传播的时候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娱乐性与形象性,这样严肃且枯燥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就能因此而变得更加的形象生动,从而有效的提高教学感染力与效果,真正有效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除此之外,新兴媒体环境下还具有较强的速度与信息检索优势,在此背景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能够及时的为学生宣传我党政策方针、传播国际国内时事信息[3],以此来实现积极正面的思想引导;同时师生之间还能借助于社交平台来进行平等的互动与交流,就能有效改变传统灌输式的单向传输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大学生思想以及行为处在一个逐渐成熟与发展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很容易会被不健康、极端的观念所影响,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开展过程中传播可控性较强,但是在新兴媒体环境之下,由于其整个平台开放性较强,信息传播也都是十分自由的,所以当学生在应用的时候也很容易会受到一些腐朽或者是不健康思想的影响[4],进而直接影响大学生三观的塑造,从而制约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实施。
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多是以教师讲解为主,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于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十分的信任,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上具有较强的权威性。但是,在步入新兴媒体环境之后,学生能够在媒体上直接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而且还会面对多元的思想与价值取向,他们因认识和研制水平有限有可能会怀疑教师所讲内容的权威性,而选择自身觉得正确的思想观念,这样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新媒体作为当今时代发展和勃兴的新型传媒技术,以其开放性、多元性、交互性、便捷性、个体性为传播特征,渗透到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改变着信息主体获取、处理和传播信息等行为。在新兴媒体环境之下,中西方文化交流也开始变得越发的紧密,这个时候学生也会面对西方文化与思想对我国主流文化与思想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就自然而然会受到较为显著的冲击与影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其中极为重要的内容,可以说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与灵魂,新媒体背景下教师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可以应用新兴媒体来展开教学,以此来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1.基于网络阵地将马克思主义教育常态化、网络化与系统化。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基于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积极借助于新媒体技术来构建出网上思想政治教育阵地,让科学且崇高的理念信念有效的充实网络环境,从而实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具体而言,高校在育人过程中可以积极构建出“红色”校园网站,结合学校实际来建构马克思主义网络阵地,通过完整且极具特色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络系统,来为理想信念教育工作抢占制高点,这样学生就能在这一平台上进行有效的思想交流,从而在无形之中接受到正确的思想价值观教育。
2.借助新兴媒体创新引导与疏导方式。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教师还需要真正意识到新媒体技术的特点,应用新媒体技术来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与模式,在教育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与疏导,使用平等且诚恳的姿态来和学生一同进行网上思想交流,这样才能有效的激发学生主动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将学生主观能动性充分的发挥出来,这样就能真正有效的落实理想信念教育。例如,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积极开通网上咨询、设立Email等,借助于这一渠道来为学生解答疑惑,对学生在实际生活与学习中产生的问题进行有效的疏导,这样就能真正有效帮助学生排忧解难。另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应用微信公众号来选准切入点,加强和大学生的交流,以此来实现理想信念的共同探讨,让学生在思想交流中形成较为良好的明辨是非的能力,这样就能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在新兴媒体环境之下,相比较于传统媒介而言新媒体技术有着无法比拟的优势,所以高校若能将其有效的应用于基层团组织建设之中,就能更好地吸引、凝聚当代大学生,有效的推进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从而进一步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序实施。
1.构建网络团支部。在新兴媒体环境之下,网络的迅猛发展直接引发了一系列的“青年自组织”,微信、贴吧、微信公众号等交流渠道更是聚集了一大批志趣相同的青年。在这种环境之下,积极构建网络团支部也就成为了新媒体时代背景之下较为重要的一项工作,更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关键。为此,高校在展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学校实际来积极构建网络团支部,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其中,以此来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与质量。
2.基于新媒体技术完善团组织网络平台。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挥出团组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效果,笔者认为还需要基于新媒体技术来对团组织网络平台进行完善,以此来更好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效果。首先,可以积极借助于先进的媒体技术来对共青团工作网站进行完善,大力发展服务青少年的专业性网站,如积极建设大学生志愿者网站、创业网站等等。其次,在发展过程中可以电子团务作为发展核心,深入推进团组织网络信息化建设[5],借助网络平台对工作方式进行创新,尽可能实现组织在线、活动在线等工作方式,这样就能更好地为学生构建较为有效的思想活动交流平台。最后,还需要对网络以及其它信息传播方式进行有效整合,以此来更好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动性。
3.积极举办网络主题活动。在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中应用新兴媒体,还需要高校团组织在发展过程中顺应新媒体时代青年学生个性、自主与时尚等要求[6],来积极举办一些实用型、自住型、学习型、娱乐型的网络项目与主题活动,这样能够更好地吸引青年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其中,进而也就能够有效的实现组织动员青年学生的效果,真正有效的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序展开。
目前,新兴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到了促进,同时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也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所以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还应该要积极借助新媒体平台[7],有效拓展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从而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落实。
1.将学校已有客观资源与新媒体技术资源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学校还可以积极借助于新媒体技术来为学生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通过图形、视频、动画、声音等多种形式来将学校已有的客观资源和新媒体资源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展开教学[8],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掌握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知识,同时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方式。此外,还可以借助于新媒体技术来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亦或是构建出心理测验系统,这样就能更好地明白学生心理、思想等方面的问题,然后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一步缓解学生心理、思想等方面的问题和困惑,让其能够维持较为健康的心理,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序实施。
2.借助新媒体的影响力来构建学生社团组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学生才是教育对象[9],所以其自身能否真正参与到教育之中也是较为重要的一点。为此,学校还可以在教育中借助于新媒体的影响力与感召力,来构建一些以新媒体为媒介的学生社团组织,像是微信平台、微博平台等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寻找到方向与归属感,同时也能有效地发挥出社团的辐射作用,进一步扩大思想政治教育影响范围。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就业指导可谓是其中较为重要的构成,也是学生较为关注的一个问题,教师若能有效的应用新兴媒体来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教育,就能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价值观与思想,从而有效的减少学生的不安与焦躁感,真正有效的发挥出新兴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价值[10]。具体而言,教师在开展就业指导的时候可以应用新媒体技术开展就业指导,即在就业指导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其科学化、长期化,并且积极借助于互联网、微信、QQ等渠道来对学生进行远程教育指导,这样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接受,也能有效地提高工作开展的效果。例如,教师可以借助于微信平台来对学生开展就业指导教学,让学生在网络上及时接受优质的就业指导咨询服务,同时再利用大学生网上职业测评系统来更好地帮助学生认清自己,这样学生就能树立起正确的就业观,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要求。新兴媒体蕴含的巨大能量对社会来说也是一把双刃剑,加强规范管理,缩小负面影响,是保证新兴媒体健康发展的必要内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成长的重要一课,加强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发挥新媒体的积极作用,意义重大。综上所述,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实施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律落实下去,积极借助于新媒体技术来全面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学生实际来进行总结与分析,以此来探索出全新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这样也就能够更好地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帮助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